第一六四章 波詭云譎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當玩家、快穿:睚眥出沒,人渣小心、我有三千小世界、快穿:白蓮花她又萬人迷了、快穿:在甜文里被大佬們親哭、佛系大小姐穿越古代悠閑生活、快穿直播:她在病嬌邪神懷里作死、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讓人渣先跑、我的妻兒不對勁、嫁給聾啞男配
深夜。 國都長安。 楊堅的府邸內。 一位卓然身影在賀若弼的帶領下,走進了書房當中。 “在下李世民,見過楊兄?!?/br> 這位卓然之人身穿錦袍,腰懸佩刀,舉手投足,極有威嚴,一雙眼眸神采奕奕,仿佛能夠看穿人心一般。 他來到楊堅面前,十分恭敬的行禮問候。 楊堅連忙起身,將此人請到座位坐下,口中說:“你我摯友,不必多禮,且先喝杯茶,再說不遲?!?/br> 這位卓然之人名叫李世民。 此人為李膺之弟李淵的兒子。 因為李膺的緣故,李淵受到黨錮之禍牽連,無奈逃亡塞外生活。 李世民出生之后,在塞外學習文化,苦練弓馬,到了十四五歲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勇士。 不僅如此。 李世民性格豪邁,為人大度,在塞外結交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同時也聚攏了數千親信兵馬。 他麾下的兵馬,皆著玄甲,手持長刀,擅長突擊和奔襲,放在北方諸多騎兵當中,也是十分精銳的一支武裝。 數月之前。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病逝。 臨終之時,李淵讓李世民率部回歸中原。 李世民聽從了父親的話,他帶著兄弟李孝恭、李隆基、李元霸,以及親族李晟、李愬,還有諸多部將,率領三千玄甲軍直入關中,前來拜訪楊彪。 但是,初次見面時,李世民并未曾見到楊彪,反而見到了尚書令楊堅。 兩人交談之后,楊堅與李世民相見恨晚,他李世民爭取了一個騎都尉的官職,讓李世民在城外駐扎。 因此,李世民得以招兵買馬,將自己的玄甲軍擴充到了五千人。 而憑著這支軍隊,李世民逐漸進入了楊堅的小圈子成為了楊堅能夠倚仗的一股軍事力量。 一杯茶過后。 李世民開口詢問:“楊兄,我等兵馬已經準備妥當,不知何時動兵,還請兄長示下!” “唉!我父親擔心毀壞都城,暫時不愿意動兵誅滅董卓,此事該如何是好?” 楊堅皺著眉頭,問道。 李世民聞言,臉色一變,說道:“兄長,此時董卓天怒人怨,且并無外援,如今不除,更待何時?況且那何進之死不遠,叔父為何如此猶豫呢?” 楊堅點頭說道:“我何嘗不是如此想法?奈何楊氏權柄,還在父親的手里啊?!?/br> “兄長位居中樞,大哥坐鎮禁軍。處道手握兵馬,為何說楊氏權柄在叔父手中呢?” 李世民聽罷楊堅之言,笑著說道。 “你的意思是?” 楊堅看著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李世民說:“時逢亂世,當用重典,叔父慈悲之人,恐怕不能下決斷,所以還請兄長決定?!?/br> 砰! 聽到李世民這番話。 楊堅終于下定決心,他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說道:“好,那就讓我來決斷吧!” …… 次日。 楊彪照常前往宮中拜見天子。 等到他回到府邸之后。 家人稟報:“大公子、二公子、處道公子求見?!?/br> “他們三個為何聯袂而來?” 楊彪有些疑惑,但還是讓他們三人進來。 不多時。 三位楊氏公子快步走入。 “見過父親(伯父)!” 三人入內,躬身行禮。 楊彪舉目觀看,不由微微一愣,見這三人皆著戰甲,一股不祥的預感,籠上了他的心頭。 “你們來此何干?” 楊彪皺著眉頭,問三人道。 楊堅拱手說:“父親,最近長安不穩,我們恐怕父親受到波及,還請父親回弘農祖地避難?!?/br> “你們……要做什么?” 聽到這話,楊彪哪里不知道,這幾個兒子要干大事。 他心里沒有憤怒,反而為兒子們擔心起來。 楊堅說道:“如今董賊暴虐,群臣不忿,我等準備奉天承命,誅殺董賊,匡扶漢室,重振君威!” 說到這里,楊堅再看了父親楊彪一眼,接著說道:“還請父親理解?!?/br> 聽罷楊堅之言。 楊彪臉色變幻,不多時,嘆了口氣,說道:“不想我楊家出此麒麟兒,罷了罷了,隨你們的便吧?!?/br> 說完,楊彪顫顫巍巍起身,緩緩走入后堂。 第二天。 太尉楊彪稱病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回到了弘農楊氏祖地隱居。 和他同去的,還有幼子楊修。 至此,楊氏在朝中的大權,皆落在了楊堅的手里。 …… 長安城外。 郿塢軍營當中。 密密層層的兵馬拱衛之下。 董卓臉色陰沉,坐在府邸大廳內。 他聽著長安城細作的匯報,臉上的神情越發的難看。 “罷了!除此之外,還有何事嗎?” 聽了一會兒,董卓焦躁的打斷匯報,口中說道。 那細作搖搖頭,回答說:“并無其他事情了?!?/br> “退下吧?!?/br> 董卓擺擺手,說道。 細作聞言,如蒙大赦,一路小跑,出了郿塢城。 “諸位!” 董卓坐在主位,宛如一頭雄獅。 他目光灼灼,掃蕩下方的西涼群臣,口中緩緩說道:“如今楊彪老兒隱居弘農,楊堅獨掌楊氏權柄,他麾下頗有兵馬,我等該如何應對?” “主公勿憂,臣麾下有鐵騎五千,可破楊賊!” 董卓話音剛落。 群臣當中,一位昂藏大漢朗聲說道。此人名喚張蠔,乃是張濟的族人,武藝高強,有萬人敵之稱。 “主公,如今關中局勢復雜,的確需要調兵進來鎮壓變亂了?!?/br> 一旁的李儒思索了一番,然后開口提議說道。 “既然如此,便讓石勒、石虎留守西涼,其余兵馬全部進關,絞殺那些逆賊,如何?” 董卓聞言,眼中殺機畢露,口中冷冷說道。 “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一支兵馬出現在楊賊身后,尋找機會,給他致命一擊?!?/br> 李儒點點頭,認同了董卓的想法。但他還提出了一點建議。 “出現在楊賊背后的兵馬?” 董卓皺起了眉頭。 突然,他醒悟了過來,口中說道:“你是說并州呂布?” 李儒笑著說道:“呂布坐鎮并州,最近又進軍幽州,實力強大,我等可讓他出兵相助,只要他肯幫忙,再憑著臣的謀劃,楊賊之亂,彈指之間就可平定也!” “就怕呂布不肯前來啊?!?/br> 董卓緩緩說道。 “呂布此人,身上本就有我們的烙印,如果我們兵敗,他的地位必然不保,所以,他一定會來救我們?!崩钊逦⑽⒁恍?,說道。 “也罷,我親自寫信,讓賈詡送往呂布那里,如何?” 董卓微微點頭,看向了下方一言不發的文士賈詡。 “臣愿往!” 聽到這里,賈詡終于起身,向董卓躬身行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