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群雄討董(下周上推,各種票票扔起來?。。。?/h1>
“我的志向?” 呂布聞言一愣,看向姚廣孝。 姚廣孝也不言,盯著呂布,等待他的回答。 “自然是蕩平天下,成就霸業?!眳尾颊f道。 姚廣孝點頭,說道:“貧僧來時,為溫侯準備了三條計策,溫侯可想聽一聽?!?/br> “愿聞其詳?!眳尾嫉?。 姚廣孝伸出一根手指,緩緩開口道:“第一,若是溫侯愿意匡扶漢室,那便在虎牢關駐扎,待袁紹兵到,便獻關而出,再起一軍突襲雒陽,雒陽城陷,便可迎奉天子,立下不世之功?!?/br> “董卓兵強馬壯,袁紹門閥世家,都不可信,此計太險?!眳尾紦u搖頭,說道。 “哈哈哈,溫侯所言不差?!?/br> 姚廣孝哈哈一笑,隨后伸出第二根手指,繼續說道:“第二,便是助董卓成就霸業,日后在新朝之中,也可做大將軍;此計則是死守虎牢關,以險峻之地,阻擋關東群雄,效仿當年秦國以一敵六之故事也!” “不妥?!?/br> 聽了這條計策,呂布果斷搖頭。他上一世幾乎就是這樣,輔佐董卓到了長安,之后卻在漢室舊臣與董卓西涼軍的斗爭當中做了犧牲品,而且還敗壞了一世名聲。 “董卓此人面善心狠,為人暴虐,不能為君,此計也不妥?!眳尾伎粗V孝說道。 姚廣孝微微點頭,眼中笑意更甚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緩緩說道:“這第三,便是自立,所謂割據一方,韜光養晦,待天下有變,則進取之,以義身之力,成就不世之霸業!” 這一番話說完,呂布只覺得熱血沸騰,他正要說話,但姚廣孝搖搖頭,繼續說:“可是這一條路舉世皆敵,溫侯可準備好了?” 呂布聽了姚廣孝這一席話,負手而立,沉吟片刻,旋即抬頭,看著營帳外蔚藍天空、連綿群山、雄渾關城等諸般景色,猛然下定決心,回過頭來,目光灼灼,說:“我意已決,請先生助我!” “哈哈哈哈哈!” 姚廣孝仰天大笑,聲音洪亮,全然不像是個枯瘦中年發出。 他雙手合十,緩緩開言:“貧僧愿助溫侯成就霸業,創不世之功!” 這一句話,雖然與在城外那般相似,但是兩人都知道,份量可比初見時重上百倍千倍。 …… 冀州。 渤???,南皮城。 由于曹昂的突然到來,得知了曹cao遇害噩耗的袁紹不得不延遲了出兵的時間。 在城外校場上,袁紹為曹cao搭建了一座高臺,上面安置著曹cao的靈位,群雄皆著白衣白甲,依次祭拜。 一連祭奠了三日,曹cao的遺孀丁氏對袁紹道:“大人身負逆轉乾坤之任,莫要沉淪于亡人之思;望大人興義軍,為天下、為妾之夫君復仇!” 袁紹聞言,贊嘆不已,稱丁氏為“巾幗英雄”。 于是在第四天,袁紹下令,全軍休整,準備討伐董卓。 此時,匯聚在南皮已經有十路諸侯,袁紹坐鎮中軍,安排各支兵馬依次前行。 第一路乃是先鋒,由北平太守公孫瓚及兗州義士宋江為先,兩人分別統領三萬兵馬,率先起行。 第二路濟北相鮑信,他和二弟鮑忠、部將于禁,率領一萬五千兵馬作為先鋒接應。 第三路為山陽太守袁遺,此人乃袁氏旁支,是第一個響應袁紹的諸侯,他率領一萬人馬在鮑信之后起行。 第四路北海太守孔融,他與大將武安國、太史慈及新依附的秦瓊、程知節,率領三萬兵馬相隨。 第五路為中軍,由袁紹親自統領,曹昂、曹仁、曹洪、曹文詔、曹變蛟、夏侯惇、夏侯淵等曹cao舊部隨行,他麾下五萬大軍,旌旗獵獵,衣甲鮮明,好似天兵下界,又如狻猊離巢。 第六路和第七路,分別是東郡太守喬瑁、陳留太守張邈,這二人都是世家門閥子弟,與袁氏是世交,此番袁紹大舉義旗,兩人立刻起兵呼應。 第八路兵馬是遼東豪族羅藝,羅藝自幼生長于邊塞,常年和烏桓、鮮卑作戰,麾下燕云飛騎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齊名,由于他地處偏遠,所以來的稍晚,錯過了先鋒之職,于是被袁紹任命為第一路督運糧草的諸侯。 第九路,也是第二路督運糧草,則是豫州刺史孔伷,此時他并不在南皮,而是就在董卓眼皮底下的豫州,袁紹起兵之后,他早早準備好糧草,只等袁紹兵到,便隨軍出征,討伐國賊。 第十路諸侯,為冀州當地的東道主,冀州刺史韓馥,此人負責調節各地的兵馬配置,安排后續糧草供給,并且還派出麾下大將張郃、高覽,率領精兵八千大戟士,在袁紹中軍之側,隨同出征。 十路兵馬分派已定,袁紹騎乘駿馬,手按長劍,行走在行伍之間。 一邊行進著,袁紹一邊問跟隨在身邊的謀士郭圖:“汝南方向情勢如何?” 郭圖躬身回答:“袁公路遲遲不曾出兵,據說那孫堅想要起兵響應主公,卻被袁公路阻攔,克扣糧草,兩人之間已生嫌隙?!?/br> “可令審正南南下,以糧草資助孫堅,讓他北上響應我軍?!?/br> 袁紹手撫長須,神色淡然。此時,他掌握數十萬大軍,一呼而天下響應,正是志得意滿之際,區區袁術,他還不放在眼里。 …… 且說,第一路先鋒部隊,公孫瓚與宋江平行向前。 兩軍在路上走了十幾日,此時正行到一片平原,眼看天色漸晚,于是便分開扎營休整。 待兵卒們把營帳布置完畢,宋江正在休息之時,忽然有親兵進來,說公孫瓚有請。 宋江聞言一愣,也不疑有他,便來到公孫瓚營帳內。 雙方坐定后,公孫瓚問道:“公明兄,前方便是汜水關與虎牢關了,我打算與閣下各率兵馬,分而擊之,不知公明兄是想要攻打汜水關還是虎牢關呢?” 宋江笑道:“公孫將軍,小可早有打算,欲攻打虎牢關?!?/br> 公孫瓚略感意外,于是開口詢問:“不知為何???” 宋江回答說:“那虎牢關呂布人稱無雙猛將,橫勇無敵,小可不才,愿意為將軍拖住其軍,好讓將軍破汜水關成功?!?/br> “此話當真?” 公孫瓚眉頭一挑,當即確認道。 宋江拱手:“此言當真!小可愿助將軍立不世之功!” 他這一句話十分誠懇,公孫瓚不由得微微動容。 “如此的話,便多謝公明兄了?!?/br> 公孫瓚長身而起,朝著宋江微微拱手稱謝。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宋江便告辭而歸。 回到自己的營寨中,盧俊義、史文恭、林沖三人前來拜見,問到公孫瓚方才相請之事時,宋江便把準備攻打虎牢關的計劃說了出來。 史文恭皺著眉問道:“大哥,那虎牢關上的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我等前去攻打,恐怕損失極大??!” 宋江笑著說:“那呂布本來是丁原部下,后來降了董卓,但并未與董卓過分親近,也沒有參與雒陽各種惡事,想來心里也素懷忠義,我欲以大義說之,讓他歸降我等,如此的話,便可不費一兵一卒取下虎牢關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