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勺來右手鍋[快穿] 第12節
平日里就在桌上的筷子不知放在何處,此刻正著急呢。 就怕餛飩泡稀了不好吃。 “膳堂!”那人不可置信。 咬下大口饅頭的紀明口齒不清地插話:“快去,去晚餛飩就沒了?!?/br> “好鮮的湯?!倍偶褲审@嘆,而后端起碗猛喝了幾口。 “白面饅頭?!?/br> 其他人又發現了件震驚的事,竟然是大白面饅頭。 吞口水的算反應慢的,有人已經拿了碗筷朝膳堂飛奔而去。 先不論味道如何,就憑餛飩和白面,他們就不能有半點遲疑。 一傳十十傳百傳開的同時。 方炎叼著根狗尾巴草正優哉游哉地往膳堂走。 認出他的學生都停下來問好。 見大家步履匆忙,方炎好奇地問了問,這才得知大家都是往膳堂去的。 等走到膳堂一看。 膳堂里并沒有擺飯菜,倒是廚房門口前排起了長隊。 有人進去,就有人打完飯菜往旁邊出來。 “艾掌勺?!?/br> 廚房里忙碌得很,排隊的學生都靜靜等著,反倒是旁邊桌上的饅頭無人問津。 “方教授?!卑谛?。 “笑面虎”果然來了。 “煮的……喲呵!是餛飩?!?/br> 語氣驚訝,神色是沒有半點起伏,鍋里的餛飩對他來說不過就是尋常食物。 況且方炎一直不喜歡蔥,聞到味兒都打頭。 不過他好像沒聞到蔥味,反而是有淡淡腥氣,是干蝦米的氣味。 恰巧艾弛此刻抓了小撮蝦皮丟進碗里。 “蝦米煮餛飩?” 是方炎從未見過的搭配。 “嘗嘗?”艾弛提議。 想了片刻,方炎覺著可以試一試,于是點了點頭比劃:“我晨食吃得不多,少來些?!?/br> 殊不知,半刻后他就會為自己的這句話后悔。 餛飩皮很薄,熟之后能透過表皮瞧見里面的rou餡。 方炎接過小碗,直接端到廚房后門外去吃。 他來飛虹書院也有兩年,對這里的每一個地方都了若指掌。 端了碗從后門沒走兩步就尋到個石桌。 新膳堂掌勺上任,他今日本是來瞧瞧飯食究竟換了多少。 沒想到的是不僅沒換糙米,還做了餛飩這等麻煩吃食。。 餛飩湯很清,表面漂浮了點點綠色和蝦米。 方炎湊近細聞,放心下來,還好不是蔥。 瓷勺一勺子下去,連湯帶餛飩地送入口中。 鮮…… 入口的鮮美超乎想象,河蝦米與餛飩簡直是天作之合。 那黑色的菜不知是何物,但入口順滑,無形中也增添為湯增色不少。 rou嫩皮滑,鮮融入rou中。 一口下肚,鮮香好似順著喉嚨滑下了肚子。 “好吃!”由衷的贊嘆脫口而出。 比山下餛飩攤好吃,甚至比府中廚子都強些。 一口兩口…… 不過幾口,小碗餛飩就已全部下肚。 方炎端起碗起身,步子不由加快往廚房走。 可惜還是來遲一步,艾弛沒在廚房,也沒了排隊的人。 饅頭和粥已經擺上桌。 艾柱分發饅頭,艾弛和艾逸云舀粥。 方炎湊上去,直接詢問:“艾掌勺,可還有餛飩?” “今日準備不多,已經沒了?!卑谘酆敢獾?。 南苑學子數量只有一百來人,按照竇管事的建議,餛飩就包了三百個。 “那給我來兩個饅頭?!狈窖字荒芡硕笃浯?。 余光中注意到一旁桌上紅紅綠綠的小菜還不錯,當即步子一轉往桌子走去。 艾弛把饅頭遞給他,順道還問了句:“粥要不?” “粥就算了,我一向不喜歡湯湯水水的飯食?!?/br> “我記下了?!卑诨?。 誰知道后來方炎又因這句話不留神錯失了許多美食。 這會兒他還不知道,拿了饅頭就跟湊到小菜前,低頭打量大碗里的菜。 艾弛瞧著和學生們擠在一起的方炎,心想。 愛吃的人都不會太壞! 一碗涼拌薺菜還剩小半,第二碗很嗆,看不出是甚菜。 方炎立即轉身去詢問。 艾弛:“那是擂辣椒,第三碗是涼拌筍子?!?/br> 無污染的天然木柴,辣椒丟進灶膛邊燒熟,加點鹽就是道很開胃的下飯菜。 至于最后一個筍子,走兩步在竹林里就能挖到。 “筍子?” 方炎震驚,難怪這個大碗沒人動。 書院里種的竹叫慈竹,筍子又苦又澀,難以下咽。 “咱們書院竹林里的?”方炎又問。 艾弛說是。 “你就沒嘗嘗?那玩意兒能吃?” 艾逸云奇怪撓頭,小聲嘟囔:“咋不能吃,我剛還吃了不少?!?/br> 膳堂里正在吃飯的人都看了過來。 “慈竹竹筍是有些苦,多用水漂幾道去除苦澀味就是?!卑诮忉?。 “我嘗嘗?!狈窖撞恍判?。 他就不信以往那些掌勺舍得浪費這么些省錢的吃食。 苦澀味淡得可以忽略不計,更多的還是清甜爽脆。 微微有些辣都沒能掩蓋住筍子的清甜味。 “不苦吧?”艾弛笑問。 方炎不答,不過往碗里又夾了兩筷子就能看出……肯定不苦。 教授一帶頭,學生們就跟蒼蠅聞到味似的涌了上來。 三道小菜中就屬筍子最配紅薯稀粥,只要嘗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方炎自認吃過無數珍饈,宮中御膳雖美味,但吃多了也膩。 就是這種家常小菜最考驗大廚功力。 “日后我可有口福了!”方炎離去前抹著嘴留下句話。 艾弛很想告訴他,這是學子膳堂,預算里可沒有教授的那份。 但鑒于他們日后在書院還需要個靠山照著,與山長平起平坐的方炎就是最好選擇。 艾弛忍下了! *** 當當當—— 書堂前記時先生撞響大鐘,提示早晨課業結束。 甲班書堂之中。 艾俞慢吞吞地將硯臺收回書箱,本想起身去盆里洗干凈毛筆。 余光中突然注意到同窗的杜佳澤正彎腰從書箱里拿出個……陶碗來。 若是被先生知曉學生帶碗進書堂,恐怕又是頓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