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跟他一樣想法的不在少數,就看誰先忍不住出手了。 就在大家都還在觀望之際,一個消息如同驚雷一般傳遍了整個貴族圈子。 三皇子昨日被皇帝處罰,罰俸一年,禁足半年,如若再心思不正,強取豪奪與民爭利,決不輕饒。 三皇子是誰?那可是公認的未來太子人選之一啊,之前可是頗得皇帝贊賞,只不知因著什么惹得皇帝震怒,大發雷霆。 有消息靈通的當即就傳回來消息。 說是三皇子覬覦萬物閣,打算用威逼利誘強取豪奪,卻不知怎么傳到了皇帝耳中,當即便被皇帝叫過去,不僅敲打了一番,還被嚴重處罰。 這可謂是殺雞儆猴了??!這些人哪個不是聰明之人?心中更是嘀咕起來,這萬物閣這怕真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啊。 他們也不由有些慶幸起來,幸好他們沒有先動手,試問當今天下誰還有三皇子受寵?三皇子想動萬物閣都被處置,更遑論其他? 看來他們還是要歇歇心思了。 就在他們還在琢磨之際,皇帝一道旨意下達。 說是設立皇商一職,管理朝廷經營的產業,更能代表皇室進行經營買辦之事。而鳳寧縣沈家兢兢業業,為國為民,仁心仁德,足以勝任皇商一職,特賜封。 這份圣旨一出,滿朝嘩然。大衍朝世世代代都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可是最為低等的??蛇@樣一來,皇商能封官授爵世襲罔替了,誰還敢看不起商人? 有人當即就站出來反對,可是皇帝旨意都下發了,金口玉言,吐出去的口水焉有收回之理?眾人還想著去找魏丞相,希望魏丞相出面讓皇帝收回成命。然而魏丞相卻并不予理會,明顯是站在了皇帝這一邊。 這下子,整個大衍朝權勢最大的兩個人都統一戰線,這些人上躥下跳也沒人理,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緊接著,皇帝又下令,北地軍制改革,軍隊可以駐軍屯田,自給自足。而且軍需糧草之類的物資,由皇商運送買賣,朝廷將不再運送前往。 朝中大臣已經沒有了脾氣,各種政令的下發讓他們手忙腳亂,索性便破罐子破摔,反正這些也沒有損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 不過,他們算是看明白了,沈沐經營的萬物閣,那可是皇帝自己的產業啊,誰敢打他的主意,那不是老虎頭上拔毛嗎? 雖然有人也上書規勸,什么天子當澤被蒼生,不應該與民爭利云云。 然而皇帝一句話,便被堵了回去,“朕什么時候與民爭利了?那萬物閣是沈家一手創辦,其貨品亦是沈家商隊運送回來的。不過沈家忠君,時常進獻上貢,一番心意,朕也不能不理會吧?” 一番話讓人啞口無言,況且又沒有實際的證據,他們也不過是捕風捉影罷了,只能就此不了了之。 而朝廷一系列的政令傳到北地,眾將軍倒是歡欣鼓舞不已。軍隊能駐軍屯田,自己養活自己也沒有什么不好的,總比每次都四處求爹爹告奶奶討要物資軍需的好。 況且需要什么還有皇商運送前來,他們只管公平交易買賣就是了,哪里用看別人臉色過活? 于是,這些政令很快便落實下去了。 而沈沐并未受到什么實際的影響,畢竟有后臺靠山,有什么事,還沒到他這里就已經被人給解決了。三皇子如是,其他旁敲側擊,各懷鬼胎者亦如是。 他將萬物閣交給族人打理,便又開始準備下一批的物資。 當然這無需他動手,只需要交給他信得過之人便行了。 在此時,他還有一件事要辦。 而這個時候,京郊的官道上一輛馬車在疾馳。 哪怕趕車人已經全力以赴了,可馬車中坐著之人還不是探出腦袋來,不停的催促著。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府城來的錢大富。 沈沐一回來,便給他去了信,讓他進京一趟。因為之前的商隊組建之時,錢大富與人打賭,便投了一份銀錢入商隊。這回沈沐不僅從北地毫發無傷的回來了,還運回來許多的異域之物。 他已經讓人打聽過了,沈沐開在京城的萬物閣,那是令京中達官貴人都趨之若鶩的存在啊。聽說,沈沐從北地運回來的胡椒,檀香等物,價值千金,還很多人便是有錢都難以買到。 當他初初得知這些消息之時,可是震驚到回不過神來。 這個時候,他才覺出沈沐的先見之明來,能有此膽魄,焉能不成大事? 他也慶幸,當初幸好搭上了這條線,即便舍棄了他當初投資的那一份分成不要,說什么也要將跟沈沐的這條線維持下去。 要知道,沈沐走了這條路才是通天大道啊。 皇商,那可是給皇帝辦差的官啊。以前可是從未有過商賈當官的,有了沈家這樣的先例,嘖嘖嘖!他是不是可以癡想一番?就算他沒那個本事,后代子孫未嘗沒有,只消想想就通體舒泰。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與沈家打好關系這一點上,此時不巴結什么時候巴結? 很快,馬車便到了沈沐在京郊的莊子。 沈沐早就候著了,錢大富只通稟了一聲,便見到了人。 沈沐還跟初見之時一樣。似乎這段時日以來并沒有多大改變,不過錢大富卻是不敢怠慢的。 連忙上前行禮,卻被沈沐攔下了,“你我都是老熟人了,哪里用得著這些規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