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眾人領命,他們都是簽了賣身契的奴仆,自然是奉主人的命令為主。若是有二心,主人或是打死或是發賣,都與人無尤。 沈沐只簡單交代了幾句,便讓大家都散去了,這些仆從拿著剛剛才下發的銅板,心中安定了不少??雌饋?,新主人確實不是多事之人,他們只要盡到本分,應該就不會受到苛責了。 沈沐將家中事情安排妥當,次日一早,便跟陶溪一起去了城外莊子。 能在京郊擁有一處莊子,那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才有的。魏丞相能送他們一座宅子,他們已經是受之有愧了,沒想到竟還有一座莊子。 當然了,據魏丞相附帶的信中所言,這莊子也不值當什么。因為地勢環境,并不適合種莊稼,所以被前主人幾經轉手,因緣際會之下,這才落在他的手上。他不善經營管理這些,索性就將這個莊子轉贈給沈沐了。 即便魏丞相所說的不值當,也僅僅是對比其他而言。京城寸土寸金,便是荒山,貼了京郊二字,那也是一般人置不起的家當。 當然了陶溪也很好奇,魏丞相說的不值當,到底是怎么樣個不值當法。 因為早有通知,沈沐他們到的時候,莊子管事已經迎候多時了。 這個莊子跟別的莊子不一樣,人家的莊子租佃的農戶就是好幾百人,一些更大更好的莊子上千人都有。而沈沐這個白得來的莊子,不過就幾十戶人,可謂是十分寒酸的了。 這也讓沈沐稍微心安了一些,如果這個莊子良田沃土,沈沐只怕還是會想辦法退還回去的。 那樣的莊子太過打眼,他本身就沒什么根基,初來乍到還立足未穩就得了個富足的莊子,只怕會惹人非議,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惹來禍端了。 哪怕他身后有丞相大人那又怎么樣?總不能什么小事都去驚擾他老人家吧?打鐵還需自身硬,等到日后,他們沈家在京城有了立足之地,那才算是出人頭地,也不懼旁人的眼光了。 “公子,這里是京郊比較偏遠之地了,莊子能用的土地不過只有小半,而且田地沙礫比較多,所以算不得好。田地不出產糧食,所以佃農也都做不長,這里僅剩的幾十家,也都算是老人了?!鼻f子管事給沈沐仔細介紹著莊子上的情況。 沈沐不住點頭,對于魏丞相送給他這樣的莊子,心中卻沒有半點怨懟之意,反而心生些許感激來。想來魏丞相也是為他們考慮再三,才送了這樣一個莊子,對他們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沈沐其實只猜對了一半。 京中的屋宅與莊子其實是皇帝做主賜下來的。魏丞相回京以后,一說起了陶溪以及沈沐的功勞,便是一頓夸夸夸,皇帝聽了也很高興,便起了心思要獎賞。 本來所賜的莊子也并不是這樣低等的,想想看,皇帝要賞賜東西,又豈會是差的? 然而魏丞相從中轉圜,說沈沐等人雖然在地方有了賑災之功,但京中畢竟知之甚少,而且一個商戶子,也不宜大張旗鼓。他們初來乍到的,目前還沒有真正能說服人的功勞,直接接受皇帝賞賜容易惹人眼紅。若是他們初來京城便被人排擠打壓,想來皇帝也不愿意見到這樣的結果。 皇帝想想也是這個理,便聽從了魏丞相的建議,將賞賜改為由魏丞相贈予,魏丞相經過多方考慮,最后決定將閑置下來的屋宅與莊子送給他們。 一來,他們來京有個落腳處,二來,也是想告訴一些有心人,這兩人與他關系匪淺。至于那些有心人如何如何猜測,他就管不著了。 他也知道,當面贈送他們肯定會推辭不受,只怕又會多費一番功夫,便只能這般待他們離開后再讓人送過去。 “那其余大半土地又是如何的?種不了糧食嗎?”陶溪好奇的問。 管事搖搖頭,苦笑道:“其余大半多是山林溝壑,是種不出來糧食的?!?/br> 那么寬的地,山林卻占了大半,僅僅靠著種地收租如何養活人?也難怪這個莊子會轉手多人了。 說實話,這京中的莊子還沒有他們沈家在鳳寧縣的莊子好。不過,沈沐沒有任何意見,他本來也不靠莊子這點收入貼補家用。 沈沐與陶溪四下里看了看,果然與管事說的一樣。 “公子,莊子里的佃農也不容易,他們在這里多少年了,也算的上是勤勉肯干。不知以后這租子?” 管事有些忐忑看了一眼沈沐,新主子也不知道是個怎樣的性子,好不好相與。以后這莊子上的租子會不會上漲,這些問題都是佃農們急切想知道的。 因此,在得知了新主子就要來之前,那些佃農就已經拜托了管事幫忙詢問來著。他們在這里多少年,怎么也有了感情了。雖然地不怎么樣,可勝在租子低,一年到頭下來,比起其他莊子租子高的還能有點富余,這也是他們不愿意離開呢原因之一。 可現在換了新主子,如果主子寬宏,他們日子會好一些,可如果…… “以前是如何收租的?”沈沐問。 管事有些忐忑,還是決定據實以報,“以前的主子寬仁,是低于周邊的莊子地租的,其他基本都是十抽三四,而我們莊子是十抽一?!?/br> 沈沐點點頭,“以前怎樣,以后還是照例吧?!?/br> 管事一驚,隨后喜道:“主子,您這話是真?” 陶溪哈哈一笑,“這還有什么真假來?放心吧,沈公子可不是出爾反爾之人,你大可將這個消息放出去,安撫好眾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