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你說,你說朕養著這幫人有什么用?這都幾年了,邊關的戰事無所寸進不說。這群老家伙竟然還有臉找朕要這要那,真當朕的銀子是大風刮來的不成?”皇帝氣不打一處來,說話自然也不帶客氣的。 他身邊伺立著的公公這才抬起頭來,如果此時陶溪在這里,一定會驚訝萬分,因為此人面熟,可以說算的上是有一面之緣。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在泓文書肆中見過的面白無須富態中年人。當時魏東籬介紹只說姓徐,讓人稱之為老徐。 而他真正的身份卻是皇宮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宦官,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與皇帝從小一起長大的徐公公。 “皇上勿要氣壞了龍體?!泵鎸实鄣呐?,徐公公不緊不慢的寬慰道。 皇帝閉了閉眼,“北邊泥足深陷,南邊各種災情奏報,都是要人要錢,就沒有一件能讓朕省心的?!?/br> 徐公公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多做評價,只能閉口不言。 過了一會兒,就聽見皇帝又輕聲道:“徐大伴,你說朕是不是做錯了?” 這下子徐公公也不敢不回答,戰戰兢兢的道:“陛下圣明之君……” 皇帝睜開眼睛,哼了一聲,“什么圣明之君,別人來這一套,你也來這一套?” 徐公公“噗通”一聲跪下,“陛下恕罪!” 皇帝將手中的折子往他頭上一扔,沒好氣的道:“恕罪?恕什么罪?你這老貨,莫非還敢在朕面前耍心眼子不成?” “老奴不敢,只是老奴未能為陛下分憂,老奴難責其咎。陛下為了國事日夜難安,老奴看在眼里,恨不能以身代之?!毙旃四ㄑ劬?,一副愧責難當的樣子。 皇帝嘆息一聲,他也知道這個從小伴他長大的奴才一向忠心耿耿,“起來吧?!?/br> 徐公公這才謝恩,從地上爬了起來。 “徐大伴啊,魏先生當真就不愿回朝嗎?你說他是不是還在怪朕?當年的事朕沒聽他勸,一意孤行,造成了如今這般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是早就預料到了今日之局,所以才一怒之下,告老還鄉。唉!現在想起來,才知道先生的先見之明?!?/br> 徐公公躬身道:“陛下,這次老奴去見到魏先生,言談之間并沒有怨懟之心,他也說了,之前的事都已經放下了?!?/br> “話雖如此,可朕都已經派人去了好幾次了,他都不愿回朝?!被实塾行┯魫?。 在他還是太子之時,魏先生便是他的老師。到后來,他登基為皇,便將魏東籬封為丞相。 曾經他與魏丞相君臣相得,在朝堂上相輔相成,眼看著大衍國力越來越強盛??上Ш髞硭灰夤滦谐霰钡?,不聽先生勸告,君臣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他年輕氣盛,又聽人慫恿,只想著完成一樁壯舉,能為世人贊許,能在史書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根本不管其他。 而魏先生以為目前國力尚不足以支撐一場大的戰爭,如果能勝則不用多說,可一旦敗北,那便泥足深陷,將拖累國力不前,元氣大傷。因此他認為應該先整頓軍務,加強軍備數量,訓練將士,才能打有把握的仗。 然而,他當時意氣風發,哪里聽得進去這些,氣得魏先生直接遞上辭呈告老還鄉。 他原想著接了魏先生的辭呈,讓魏先生能冷靜冷靜,或者是等他這個決定初顯成效之后再召他回朝。 哪里知道事情發展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樣,還全都被魏先生給說中了。一晃好幾年過去,北地戰事陷入僵局不說,還拖累朝廷國庫日漸空虛。 如今南方又遇上了難得一見的旱災,災情不容樂觀,可是朝廷卻拿不出多余的賑災款。 現在他后悔也已經來不及了,如今朝廷中只剩下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是尸位素餐之輩。 他想讓魏先生回朝,幫忙處理朝政,解決目前的困局,然而屢次派人前去都無功而返,上次就連徐大伴去了,都沒能說動人回來。 也是因此,皇帝才會懷疑魏先生是不是還在生氣怨怪于他。 “陛下,魏先生是個有成見的,他說現在時機未到,等時機到了,自然就會回朝了?!毙旃荒鼙M力勸解道。 不管這話是真是假,皇帝都只能選擇相信。他伸出手指揉了揉眉心,心中卻不住嘆氣,如今也只能等了,等魏先生所說的時機。 就在這時,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響起,接著一個身姿嬌俏的少女走了進來。 聽到這個笑聲,徐公公微微皺眉,卻又立馬堆上滿臉的笑,行禮道:“長公主來了,老奴給長公主請安?!?/br> 少女不是別人,正是當朝長公主安平公主。因著是當今皇帝第一位公主,很得皇帝歡心,從小到大幾乎都是有求必應,自然也就養成了令人頭疼的嬌蠻任性的性子。 這安平公主一來,只怕又不得安寧了。 安平公主看也沒看一眼徐公公,徑直走到皇帝面前,語氣帶著撒嬌的責問,“父皇,父皇,你前兒個答應了平兒要陪平兒賞花的。怎么說話不算話?” 皇帝揉揉太陽xue,對這個女兒向來是沒有辦法的,溫聲說道:“父皇有正事要忙,賞花你自己去就是了?!?/br> 安平公主聞言生氣了:“那怎么行,父皇不陪我,我一個人看又有什么意思?” 皇帝依舊好言好語,“你不會讓你母妃陪你?” “那不一樣嘛!”安平公主拉著皇帝衣袖,不依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