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礦鹽,一國命脈?。ㄇ笸扑]票)
一覺醒來。 看了眼太陽,大概過了一個時辰。 他現在是貨真價實的修士,完全可以不用休息。 刷牙洗臉。 作為辟谷境,他身上基本上不會有什么塵垢。 這只是他的習慣。 不刷牙不洗臉,就感覺有些怪怪的。 說是刷牙,倒不如說是漱口。 從鹽缸里面取出點鹽。 用竹筒舀起清水,再用柳枝沾點鹽巴。 往嘴里使勁的捅了兩下。 “咕嘟咕嘟咕嘟……” 白稷正在美滋滋的漱口呢,中年胖子臉上帶著猥瑣的笑容,走了過來。 “先生起來了?” “咳咳咳!” 白稷差點把漱口水給咽下去。 “先生是在漱口?” “不然呢?” 是人都有起床氣。 白稷也不例外。 “先生可真是講究人?!?/br> 蒙毅在旁夸贊著。 怎么感覺有點陰陽怪氣的? “誒,這里有鹽?” “你t……說的不是廢話嗎?” 白稷望著李信,恨不得拍死他。 沒鹽你們昨天吃的是什么? 天上掉下來的鹽嗎? 蒙毅好奇的走了上來。 瞄了眼。 就看到滿滿一大缸的鹽。 細如砂礫,又如白雪。 蒙毅用力的揉了揉眼睛。 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 老夫一定是早上沒睡醒,看錯了! 不可能! 直接下手。 捧上一把白鹽。 臉上的表情直接變了。 徹底凝固! 真的是鹽! 而且,還是如此白皙的細鹽?! 說到鹽,那就有的說了。 鹽很重要! 對于國家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就說戰國時期,因為各國之間貨幣不通,所以以物易物非常普遍。 鹽,糧食,絹帛是最常見的。 鹽是人體所必須的。 沒有鹽,人就會沒有力氣。 沒有力氣,還怎么打仗? 糧食可以吃差點,但是鹽不能少! 最早的食鹽是用海水煮出來的。 后世出土了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鹽字本意就是在器皿中煮鹵。 秦國不像齊國靠海,就在西邊。 但是,秦國有崖鹽,而且特別多。 不過秦王不滿意,就先攻打蜀國。 李冰在占領蜀國以后深挖井,最后研制出了井鹽。 接著韓魏被白起打敗,為求和只得割讓國土。 而后,又有了池鹽! 燕國發動五國攻齊,秦國接機也對齊國進行了掠奪。 所以,又有了海鹽。 …… 有了鹽沒用??! 現在的制作工藝擺在這里。 顆粒粗的很! 而且顏色較青,較黃! 另外要說一句。 秦朝時期鹽鐵并非是官營,而是私營。 有點類似于是包商制度。 西漢初年,漢朝也隨秦制。 任由鹽鐵大商cao縱價格,獲取暴利,富比王侯! 到了漢武帝時期,正式開始鹽鐵官營,遏制他們。 就說個西漢時期的名人就知道。 卓王孫,卓文君的父親。 桌氏是冶鐵世家,以冶鐵致富。 秦滅六國,其祖父輩被強迫遷至蜀郡臨邛,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冶鐵技術。 肥的流油! 秦朝時期商人地位可不低,雖然秉持的是重農抑商,但人家地位依舊很高。 比如大名鼎鼎的烏倮,寡婦清。 《史記》: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 封君的待遇! …… 扯遠了。 不管這些,鹽是很珍貴的。 現在大秦兼并六國,黔首百姓兩千多萬! 鹽價居高不下! 很多黔首只能購買價格相對便宜的海鹽粗鹽。 即便如此,也是筆大的開銷。 岳麓秦簡有記載,鹽價大概是一百五十錢一石。 折合下來,15一斗。 這貴還是不貴呢?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糧價大概是斗米三錢。 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 畢竟鹽也不用吃那么多。 但這說的是低劣的海鹽。 有點泛黃! 可不是這細如白雪的精鹽! 見蒙毅有些奇怪,秦始皇和李信也是走上前去。 望著滿滿一大缸的鹽巴,全都懵了。 “這是鹽?” “廢話!” 白稷有些無語,下意識的離這三人遠了些。 真是不講究衛生。 晚上不洗漱,早上起來也不刷牙! 呸! 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皇帝呢? 去去去,離我遠些。 秦大大顯然沒考慮到這些。 張著血盆大口,不住的噴吐著毒氣。 “這鹽……是如何制成?” “莫非此地有井鹽?” “井鹽?就是座鹽礦而已?!?/br> 白稷輕描淡寫的開口。 他也不知道這里是何地。 但的確是有天然鹽礦。 經過各種過濾解析后,就成了鹽巴。 細細磨碎了就能食用。 “不可能!” 蒙毅直接開口,雙眼遍布血絲。 “礦鹽不可能如此?!?/br> “這絕不是礦鹽!” 不能怪他。 秦朝最主要的是井鹽和池鹽,海鹽礦鹽為輔。 這兩種雜質最多,不好過濾。 成本高,還容易出事。 特別是礦鹽,若是沒過濾好就容易中毒。 蒙毅見過礦鹽。 顏色是偏暗紅。 怎么會是如此雪白的精鹽? 白稷望著三個半石化的鐵憨憨,有些懵。 這仨該不是組團來忽悠他,故意逗他玩吧? 就鹽礦而已有什么稀奇的? 要是靈石礦的話,他還會吃驚下。 有鹽礦又如何? 人家仙界大佬拍賣會都是各種靈丹秘籍,他賣鹽? 呸! 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