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道友,二鍋頭,噸噸噸噸噸!
李信拉過小竹椅。 雙膝跪在椅面上。 屁股坐在腿上。 雙手耷拉在靠背上。 無比自信的看向了白稷。 “想不到,還有如此精巧的坐具?!?/br> “隴西侯果然聰明!” “原來是這么坐的?!鼻卮蟠筠壑?,恍然大悟的點頭,“有趣有趣?!?/br> 白稷:…… 等等。 這三人在逗他嗎? 連椅子都不會坐? 這位面低級到這種程度了嗎? 白稷有些無語的拉開椅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坐個椅子而已,怎么這么喜歡給自己加戲呢?” 李信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蒙毅:…… 秦大大:…… 原來這才是正確的姿勢。 學到了! 嘎吱嘎吱。 看著中年胖子坐在上面,時不時還前后搖著。 白稷有些無語。 多大的人了。 咋這么不老實呢? 還好,竹椅很結實。 沒塌。 “莫非這是楚地蠻夷之物?” 秦大大摸著竹椅,說不出的好奇。 蒙毅搖搖頭,“臣未曾見過?!?/br> “那便是仙家之物?” 白稷:…… 行了,三位! 別加戲了。 飯tm都快涼了! 李信和蒙毅對視了眼。 拿起筷子便去夾菜。 其實,筷子的歷史非常悠久。 大概起源于商周時期。 《周禮》記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孩子到能吃飯的時候,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飯。 秦朝以前,人們將筷子稱為梜。 自漢代起,開始有了箸的說法。 所以太史公才會說紂始有象箸。 沒辦法,太史公畢竟是人。 說錯了很正常。 《禮記》中就有記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 啥意思? 有菜用筷子,沒菜就不用筷子。 用什么? 勺子! 根據歷史出土的,勺子可要比筷子還早出現。 那個時候的食物基本都是靠煮的。 黍類谷物煮完是飯,菜和rou煮完就是羹。 筷子主要是用來夾羹中的菜和rou。 煮好的羹一般都是湯在上面,菜和rou沉在下面。 羹剛出鍋guntang的時候,用勺子沒法盛出rou菜的。 當然,老百姓是不會有這么多講究的。 甚至是直接用手抓飯也很常見。 還有的是用竹片盛飯。 筷子這個時候很長,主要是用來分菜的。 …… 秦大大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有專人照顧。 在外飲食更要注意。 因為被荊軻刺殺過的緣故,所以秦大大周身不近六國人。 為了防止別人下毒,飯菜必然要有專門的人驗過。 現在沒這條件,就由蒙毅和李信先嘗嘗看。 李信夾了半天的土豆絲,愣是沒夾出來。 氣的直接把筷子都給折了。 拿起湯勺直接往自己碗里趕。 這個時候勺子是有的,叫做匕。 最早起源到新時期時代。 抓起把土豆絲往嘴里塞。 咀嚼了兩口。 接著,李信黝黑的臉頰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眼珠子都幾乎瞪了出來。 “呸呸呸!” 李信全吐了出來。 當場拍桌子起身,甚至是連青銅寶劍都抽了出來。 “嘶——” “好疼!” “你下了什么毒藥?!” “快說!” “否則,休怪本將一劍劈了你!” “毒藥?!” 蒙毅和秦大大臉色皆是一變。 白稷有些懵。 望著自己的辣椒土豆絲欲哭無淚。 下毒? 辣椒成毒藥了?! “那個……你知不知道有種東西,叫做辣椒……” “辣……椒?!” “辣椒又是什么毒藥?!” 白稷:…… 李信懵了。 秦漢時期是有辣這個字,但出現的很少。 辣實際上是從辛辣演變過來的。 在秦朝,五味指的是是辛、酸、苦、甜、咸。 詩經和九歌中都有關于這些的記載。 辣味主要靠的是蔥姜蒜和胡椒來提。 不過辛辣和辣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茱萸也可以,不過茱萸現在是做藥的。 還有種是山葵,味道和芥末差不多。 另外,現在也有用芥末子做成的醬。 《禮記·內則》記載:膾,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芥,芥醬也。 不過,辣椒是沒有的。 根據后世的文獻記載。 辣椒是明朝時期傳入國內的。 但根據后來植物學家的探索,在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中發現野生型極辣的小米椒。 或許可以證明咱們也是辣椒的原產地之一。 …… 白稷喜歡吃辣。 屬于是無辣不歡的類型。 當初為了照顧這些小辣椒可是費勁心力。 沒有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這道酸辣土豆絲可是他的絕活。 竟然說他下毒?! 我反手就給你一……張過去的cd! 不會吃就別吃! 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白稷無奈拿起筷子,夾起一筷子酸辣土豆絲。 就著大米飯,又辣又酸剛剛好。 秦朝時期沒有炒菜。 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會模仿。 秦大大現在是餓的不行了。 再加上這一桌子菜實在是香的不行。 終于,還是動筷子了。 以他的身份,平時都會有專門的侍者夾好菜。 用這種短筷子也不是很習慣。 加了大半天也沒夾起來。 最后直接端起盤子就往飯碗里面趕。 “陛下!” 李信頓時急眼了。 “這里面有毒!” “我看你才有毒!” “你怎么這么沒見識?辣椒都沒見過?” 白稷怒了。 仙俠世界這么低端? 連辣椒都沒有?! 秦始皇搖搖頭。 “既然他吃了都沒事,還怕什么?” “況且,以仙人本事,真要害朕何必用這種手段?” 聽聽! 這才是人話! 不過……怎么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蒙毅看了眼李信,示意的點點頭。 就沖剛才白稷憑空點火這一手,就絕對不凡。 真要禍害秦大大,還用下毒嗎? 秦始皇端起飯碗。 扒拉滿滿一大口。 這些飯碗都是白稷用木頭做的。 粗糙了些,勉強用肯定沒問題。 絡腮胡上下聳動。 瞇著眼,細細品味著其中的味道。 入口有點酸。 咀嚼片刻后,米?;旌现炼?,辣味瞬間在舌頭上炸開。 “嘶!” “好辣!” “好疼!” …… “過癮!” 秦始皇吐著舌頭,滿意的點頭。 秦朝是有類似于辣醬的,不過辣味很低。 主要都是蔥姜蒜這些。 了不起的加點芥末籽,食膾使用。 膾就是生魚片。 沒錯,吃生魚片也是咱老祖宗的智慧了。 連芥末都是如此。 “來來來?!?/br> “道友,來杯二鍋頭!” “噸噸噸噸噸!” 白稷取來個酒壇子,倒上滿滿一大杯清澈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