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66節
耶律宗允喝了一杯酒,并不說話。自己也是直到今天宋軍消滅城外的斡魯朵,才最后確認了這一個事實。一切已經太晚,做什么都來不及了。只能夠聽天由命,接受現實。 城破之后會發生什么,耶律宗允不去想。他是皇家的人,作為中京留守,已比注定了命運。大定府守不住,契丹還有哪里能夠守???契丹亡了,自己又何必茍活呢? 第149章 不經打 看看東方升起的太陽,杜中宵對劉幾道:“開始吧。不必急著蟻附攻城,先用火炮把南城全部打爛了,火炮位置擺好,再開始攻城。聽說大定府里,南城門朱夏門附近,是漢人聚居區,不知現在如何?!?/br> 劉幾道:“現在攻城,顧不得那些了。契丹為防有人獻城,必然看得緊?!?/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是啊,顧不得那些了。命令開炮!” 劉幾傳下令去。不多時,各炮位準備好,一聲令下,眾炮齊發。 耶律宗允正站在城頭,只覺得腳下一晃,整個城墻都搖晃了起來。嚇了一跳,道:“怎么宋人的火炮如此厲害?命令炮兵,對著宋人的火炮打!只要把他們的炮打掉,宋人就沒有辦法了?!?/br> 親兵叉手應諾,飛跑著去吩咐。 宋軍連放了三輪炮,城墻上就站不住人了。契丹士卒紛紛躲到女墻后邊,沒有人再敢立在垛邊。 正在這時,城墻上冒起黑煙,發出聲悶響。歸跟著,就有十幾枚炮彈從城下飛下,砸在了宋軍軍陣的前邊。只是射程近了些,沒有對宋軍造成什么影響。 劉幾一愣,道:“契丹城頭果然有炮!若不是我們小心,還著了他們的道!” 杜中宵舉著望遠鏡看了一會,道:“不用擔心,契丹的炮,沒有我們的炮打得遠,沒什么威脅。契丹是由高打低,還沒有我們的炮打得遠,那就沒有辦法了。吩咐下去,命令炮兵先集中火力,把契丹的炮全部打掉。對契丹人來說,這些炮是他們的的膽,炮沒了看隊們怎么守城?!?/br> 劉幾稱諾,立即吩咐炮兵調轉炮口,先把契丹的炮打掉。 耶律宗允看著宋軍動靜,猜到他們要打自己的炮。不過自己是在城墻高處,宋軍要打,只怕是不會容易。如果在城墻的炮都被宋軍打掉了,這樣的炮還有什么用處? 沒過多久,宋軍的炮兵準備好,一起發炮。只是一輪,契丹一半的炮就壞掉了。 耶律宗允目瞪口呆,不敢想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宋軍的炮好,肯定比自己的炮厲害,但差距這么大還是出乎意料。僅僅一輪炮,自己的炮就壞了一半,這仗還怎么打下去? 宋軍的炮射程更遠是一個原因,還有打得準也是原因,當然最重要的,是宋軍的炮更多。雖然沒有帶重炮,劉幾軍中的炮,也不是契丹可比的。打了這么久,在實戰當中,炮兵的技術也迅速成熟,不再是一年前可比了。這種固定目標,宋軍數門打一門,這個成績不稀奇。 只是三五輪,契丹城頭的火炮就全部被打壞。宋軍重新調整炮口,對著城頭開炮。 劉幾在望遠鏡里看見,搖了搖頭道:“現在看來,根本用不了一日,就可以把契丹城頭打爛了。太尉,現在看來,契丹并不如我們想象的強大。破了大定府后,可以一口氣進占上京!” 杜中宵點了點頭:“我也不曾料到,作為大國,契丹會如此沒用。幽州一戰敗了,他們應該迅速集結力量,來阻擋我們的進攻才是。卻沒想到,他們根本什么都沒做。這有什么辦法?現在的契丹,只要十萬兵就可以橫掃。本朝再是困難,十萬兵還拿得出來?!?/br> 說完,杜中宵搖了搖頭。到這個世界,自己一直小心謹慎。到了最后,卻發現小心過了頭。此時的國家政權,以后世的眼光看來,其實都是草臺班子。以為他們會做的事情,幾乎一件沒做。 一個國家,由于種種的原因,打一場敗仗沒有什么。打了敗仗,能夠迅速地總結經驗教訓,重新站起來,才能算得上真正強國。幽州一場敗仗,對契丹來說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大敗。但縱然敗了,也應該能夠迅速整頓后力量,不是這個樣子的。 歷史上女真崛起,一邊進攻衰落的契丹,一邊完成從部落到帝國的轉變,也不過幾年時間。在這幾年時間里,真正女真花的時間,是自己的發展,滅亡契丹并沒費多少功夫?,F在的宋朝,比歷史上的女真不知道強了多少。幽州一戰消滅契丹主力,契丹就已經不能對抗。 一直到進攻中京,契丹對宋軍戰力的估計,還是遠遠不足的。他們總是以為,自己應該是強的,宋軍應該是弱的。只是由于宋軍兵多,所以自己才處于劣勢。其實現在兩軍戰力,已不可道理計。只要后勤充足的話,劉幾一軍五萬人,就足以把整個契丹滅掉。 草原王朝,往往是這樣。起時呼嘯而來,滅時轉瞬之間。興起的時候,戰力無雙,不斷的勝利不斷的壯大,世間罕有其敵。一旦敗亡了,往往是大廈倒塌,依附的勢力紛紛離去。 不到中午,宋軍的炮火就把城頭覆蓋,契丹人士卒連女墻后邊也待不下去了。誰都看得出來,契丹人不可能守住大定府了。 劉幾對杜中宵道:“太尉,不如今天下午攻城。若是打得好,一日就可以破城?!?/br> 杜中宵看著城頭想了又想,道:“說實話,我是不建議打得太急的。但現在城頭的樣子,實在是讓人等不下去。我很想找個理由,再拖上一兩天,但實在找不出來?!?/br> 說到這里,杜中宵搖了搖頭。覺得這個世界,自己有些不明白了。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宋朝很強杜中宵知道,但契丹弱到這個程度,卻遠遠超出了意料之外。 大定府是契丹第一城,里面還有兩萬兵士,連一天都守不了,說出來誰敢信?可事實擺在這里,宋軍只是打了半天的炮,城頭上已經沒有契丹士卒了。只要宋軍能登上城頭,契丹還怎么守?如果外城守不住,契丹還能夠守住內城和皇城嗎? 轉過頭,杜中宵對劉幾道:“吩咐下去,炮火不要停。等到午時,蟻附登城!” 劉幾叉手應諾,立即吩咐傳令親兵命令下去。 剛到城下時,預計的是兩天布置炮位,明天才開始攻城,數日之后才有破城的機會。結果城外的斡魯朵一觸即潰,今天就開始炮擊。本來想的炮擊一兩天,卻不想半天就夠了。 這樣的快的速度,杜中宵都有些心慌。戰事如此順利,甚至都不用等后邊李復圭運來物資,破了大定府后,可以立即北上上京。大定府儲存的糧草,足夠宋軍用的。 此次北來,可能宋軍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行軍上。契丹軍隊的阻撓,根本不起作用。 想起東京城外的牢城營,杜中宵只有感嘆??磥碜约簩ζ醯さ墓烙?,還是過于保守了些。只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可能就要把契丹滅掉了。 (祝大家五一節快樂!今天只有一更。) 第150章 破城 看著城外的宋軍開始整頓部伍,列出隊形,搬出了云梯,耶律宗允嘆了口氣。蟻附登城,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方法了,輕易不起作用?,F在不同,宋軍先用火炮把城頭掃清,再用火炮壓制住城墻上契丹人的移動,蟻附就非常簡單。怎么辦?耶律宗允問自己。問了幾遍,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城中兩萬大軍,面對五六萬宋軍進攻,防守應該是足夠。但事實是,想守一天都難。 從城頭下來,耶律宗允看四周。街道上一個人影沒有,聽說宋軍攻城,百姓都躲在家里觀望。這一帶是漢人聚居區,對于宋軍本就有自己的期待,實在是靠不住。 耶律宗允嘆了口氣,命令手下將領,開始做把軍隊收回內城的準備。沒了外城,還有內城,不過能守多久,耶律宗允心里實在沒底。更要命的是,現在沒有援軍,難道守到把宋熬不住了退回去?耶律宗允搖頭。沒有那個可能。宋軍不把契丹滅掉,看來不會撤軍。 正在這時,一騎快馬過來。騎上下馬叉手,對耶律宗允道:“留守,阿璉大王招到皇宮議事!” 耶律宗允點了點頭,吩咐了周圍,上馬隨在騎士身后,向最里的皇城行去。 到了議事廳,耶律宗允一看,幾個重要人物都在。心中明白,他們應該也是看外面戰事不好,要商量對策了。只是現在這個時候,好似什么都晚了。 耶律宗允落座,耶律阿璉道:“留守,聽說城外宋軍攻勢兇猛,果然如此嗎?” 耶律宗允道:“回大王,宋軍的火炮極是厲害。我們的火炮不是對手,眨眼之間,就被他們的火炮打壞了。一沒了火炮,便就扼制不住他們,戰事極是不好?!?/br> 耶律阿璉聽了,面色一緊,急忙問道:“大定府城,到底能守多少日子?” 耶律宗允嘆了口氣:“大王若是昨日問我,我會說最少守一個月。但今日問我,我只能說,我盡心盡力就是。到底能守多久,不取決于我們,而取決于宋軍的決心?!?/br> 耶律阿璉看了看一邊的吳湛,沉聲道:“留守的意思,城池守不住了?” 耶律宗允道:“如何守?城頭根本就站不住人。宋軍若是決心攻城,只要云梯搭上,我們連推云梯的人都沒有。只要下決心,宋軍今天就可以登上外城城頭了?!?/br> 聽了這話,不但是耶律阿璉,廳中所有的人都嚇了一大跳。他們聽說宋軍炮火兇猛,契丹好似守不住的樣子,但沒想到差距這么大。連一天都守不住,這可怎么辦才好? 看著耶律宗允,耶律阿璉小聲道:“留守,若是城破了,我們該當如何?” 耶律宗允搖了搖頭:“大王,我怎么知道該如何呢?宋軍此來,比我們預料的兇險太多。本來以為他們縱然過了燕山,糧草運輸不便,我們只要守上一兩個月,糧草盡了自然退回。哪里想到,不要說守一兩個月,連一兩天都難。這個樣子,誰想到過?” 耶律阿璉只覺得腦袋翁翁直響,過了一會才道:“怎么辦?若是城破了,我們該怎么辦?” 一邊的吳湛道:“宋軍圍三闕一,東城門外沒有敵軍。要不,我們向東逃去?” 蕭韓家奴道:“外面有數萬宋軍騎兵,如何跑得過他們?只要出城,就必然沒了性命?!?/br> 蕭圖古辭道:“可也不能在城里等死!城破在即,總要想一條后路才是!” 耶律宗允微微搖了搖頭,閉上眼睛。大定府這么容易就被攻破,完全出乎自己意料,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了。城守不住,出城與宋軍交戰,契丹更不是對手。怎么做?天知道。 城外,杜中宵抬頭看了看太陽,對劉幾道:“時候差不多了,命令前線士卒,蟻附登城!” 劉幾應諾,叫了前線的指揮官來,詳細吩咐。宋軍在火炮支援下蟻附登城是成熟方案。先用火炮把城頭的防御設施全部砸爛,然后換成開花彈,把城頭的防守士卒趕跑。再用火炮把一段城墻封鎖住,步兵立即架云梯登城。只要登上城頭,使用火槍的宋軍可以牢牢守住這一段城墻。而之后,就是把火炮架到城頭去,把城墻完全占領,打開城門迎接大軍。 吩咐完畢,劉幾道:“太尉,看契丹的樣子,對我們如此登城完全沒有防備。依我估計,只要一兩個時辰,應該就可以占領大定府?!?/br> 杜中宵搖了搖頭:“大定府是按開封府建的,除了外城,還有內城,還有皇城。今天占領外城應該沒有問題,占領內城不可能。你做好準備,占領外城之后,要安撫城中的百姓,布置進攻內城,還有許多事情。聽說南門這里,住的是漢人百姓,要妥善安撫?!?/br> 劉幾應諾,道:“太尉說的是?,F在契丹皇后居上京,其余王公都在大定府了。占了大定府,滅了斡魯朵,契丹的勢力就大多去除,算是滅國了?!?/br> 杜中宵道:“是啊,此戰之后,契丹就算是滅國了。剩下上京,兵馬不多,人口不多,能壓制住北方蠻族,就非常了不起了。契丹一時之雄,沒想到最后滅亡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說實話,我都不敢相信。本來想的,此戰出燕山,用數月時間,占領中京道,已經非常不錯。到時如果合適,秋冬季節大軍北上上京,徹底擊敗契丹。卻不想,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占領大定府?!?/br> 劉幾一起感嘆。這誰能夠想到,契丹這樣的大國,一敗之后,就再沒有還手的能力。 實際上哪里是現在沒有還手的能力,年前在幽州的時候,契丹已經完全不是宋朝的對手了。只是突然一戰,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宋人,都沒有注意到而已。 城頭上只剩下零星的契丹士卒,根本無法阻擋登城的宋軍。不多時,宋軍就在城頭列開陣勢,攻占了南邊城墻。從城墻下縋下大繩,吊了幾門炮上去。 杜中宵眼里,這種攻城的辦法太傻?,F在有槍有炮,應該用更花哨的方法才是。奈何不管是什么花哨方法,都不如這土方法頂用。簡單直接,快速高效,幾乎沒有失手過。 現在的宋軍,裝備情況很混亂。用的火槍,然后火炮發展又太過超前。大多數時候,都是炮兵就決定了戰役格局,步兵僅僅是最后決勝時查漏補缺用的。 一個時辰后,宋軍占領南段城墻,進入城內打開了朱夏門。隨著一陣歡呼,宋軍大隊跨過落下來的吊橋,列陣進入了大定府。 (最近病了,每天一更。還有,本書要結束了,下本書寫兩宋之交,自己做皇帝。希望快點出來。) 第151章 進城 踏進朱夏門,杜中宵扭頭看了看西邊的太陽。太陽依然高高掛在天上,離著天黑還有一段時間。 路的兩邊是城中百姓,跪在那里,面前擺著香案。香案的后邊,百姓手持酒rou,向進來的宋軍勸酒rou。南門這里,是漢人的居住區,來的是中原軍隊,他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杜中宵心中明白,這些雖然是漢人,但與宋朝境內的百姓是不同的?,F在宋朝占盡上風,他們自然就心向中原。如果占上風的是契丹軍隊,他們只怕是另一種樣子。不能怪百姓,他們在異族的土地上已經生活了幾百年時間,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也形成了自己不同的心理。中原皇帝靠不靠得???對于這些人來說,實際上是要打個問號的。 歷史上女真人滅亡契丹之后,宋朝興沖沖地去接收燕山府。本來以為,百姓應該焚香相迎,最后卻發現不是那么回事。甚至在女真人南下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站在女真人的一邊。 百姓有沒有錯?百姓是沒有錯的。不是百姓自己跑到了敵人這里,而是中原王朝無能,讓他們被擄掠到這里。不能說是前朝的錯,與宋朝無關。宋朝繼承了中原王朝的道統,就要接下這些歷史。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統統都要接下來。 這個道理不只是對宋朝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便如杜中宵前世,香港、臺灣等地,不能因為他們反華、反中,就說是那里的百姓錯了。沒有統一,就是中國的錯。統一了之后沒有治理和教育好,還是中國的錯。這是泱泱大國的氣度,也是泱泱大國應該負的責任。 走過街道,杜中宵對身邊的劉幾道:“本是漢人,流落到北地,數百年了,這些百姓不容易。命令下去,進城的兵士不得sao擾百姓。若有犯者,格殺勿論!對于這些百姓來說,我們是解放者,是救他們生命于倒懸,不再吃苦的人。不能反過來,讓百姓受到更多的苦?!?/br> 劉幾叉手應諾。叫過親兵,立即吩咐下去。宋朝禁軍的軍紀,以前遠說不上好。軍法再嚴,殺良冒功的,搶奪百姓的,從來不缺。杜中宵重新整訓禁軍,由于供應良好,軍紀總的說是好的。但總免不了有不聽軍紀的,說是每到一處百姓夾道歡迎或許是有,但處處百姓都滿意,只怕不行。 離內城不遠的一座酒樓,名為接仙樓,被劉幾占住作為自己的指揮場所。杜中宵也住在這里。 進了酒樓,到二樓的房間坐定。杜中宵道:“今夜破了大定府外城,吩咐王凱和賈逵,一起入城慶功。明天立即進攻內城,估計也就一兩日時間,就應該能夠破城。破了大定府后,接下來如何作戰,我們要商量一下。是一路直進上京道,還是兵分兩路,派人去取東京道,要仔細考慮一下?!?/br> 此時到東京道, 也就是后世的東北,沿海的山海關一路是不通的。與后世入東北不同,此時應該是從北邊走,經興中府,也就是后世的朝陽入遼陽府。此時東京道女真人已經起兵,占領了很多州縣。宋朝占據那里之后,雙方到底如何,還要看跟女真人談判的情況。 杜中宵估計,女真人可能要求羈糜,拒絕宋朝軍隊直接進入。短時間內,可能只好接受。慢慢把契丹的這些地盤穩定下來之后,再向東北進取。只要占領遼東,就有了進入東北的跳板。 以后東北會怎么樣?西北會怎么樣?杜中宵不去思考那些問題。契丹滅亡之后,會出現巨大的勢力真空。僅僅填補這個勢力真空,就需要宋朝數十年的時間,更遠的事情,自然有后人去考慮。 天近傍晚,王凱和賈逵到來,與趙滋一起到了房間里,向杜中宵行禮。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昨日滅了周圍斡魯朵,今日攻進大定府的外城,這一戰,順利地出乎我們意料。今日大家慶功,順便商量一下,接下來如何作戰?!?/br> 王凱道:“末將以為,此事極容易。取了大定府之后,全軍北上,把契丹最后的主力,全部消滅于臨潢府。那個時候,才是功德圓滿?!?/br> 趙滋道:“太尉,契丹剩下的地盤,不只是上京臨潢府,還有東京遼陽府,甚至更北邊的黃龍府等地。如何作戰,確實是要商量一番?!?/br> 王凱一驚:“此次能連取中京和上京兩道,已經是不了得的大功。難道太尉的意思,是要把上京道也取了?若是能成功,可就真把契丹滅國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