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56節
耶律仙童三人急忙拱手:“太尉仁心,我等沒齒不忘!” 杜中宵擺了擺手:“為什么要關著你們?沒有辦法。這里關的一千五百人,一直到現在,都滿懷不忿,覺得自己敗得不明不白。作為軍人,仗打輸了,都不知道怎么輸的,讓人說什么!包括耶律洪基,從在幽州的時候,不得不降,說是為了手下的性命考慮。他自己呢?那個時候就不向圣上低頭,現在依然如此。煞是好笑,若是契丹將士沒了,他自己還能飛上天去!” 見杜中宵說得嚴厲,耶律仙童等三人都緊緊閉上嘴巴,不敢說話。耶律仙童知道,耶律洪是真地不服氣。自己四十萬大軍,歷朝歷代,都足以把南朝攪得翻天覆地的強大兵力,怎么就落了這么個結果。他總是覺得哪個地方做錯了,被宋朝騙了,不然絕不會如此??v然投降,也絕不向趙禎低頭。 杜中宵道:“你們生在草原,很多人不適應生活在中原。讓他們在開封生活,朝廷不發錢糧,很多人很快就會餓死。為什么不放你們回去?沒有辦法。自先秦時候起,草原民族就不斷南下,給中原王朝廷成無窮無盡的麻煩。漢時匈奴,唐時突厥,其間還有鮮卑、回鶻等等,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事情。為了以后計,大宋是不會把俘虜放回去的?!?/br> 耶律仙童拱手:“太尉是說,不但是我們,就連被俘的士卒,都不會放回去嗎?” “不會?!倍胖邢鼣嗳坏??!八麄冎械拇蟛糠?,都留在河北路,修路鋪橋。此次契丹南下,把幽州禍害得不成樣子,人口幾乎減少了一半,民間再無余糧。就連今年春天的糧種,都是朝廷發下去的,你們連百姓的種子都吃掉了!沒有朝廷,幽州百姓,今年不知道能活下來幾個!” 見杜中宵聲色俱厲,耶律仙童三人都低頭不說話。做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現在由杜中宵的口說出來,卻讓人無地自容。自己國家的百姓,如此壓榨,如何說得過去? 看著三人,杜中宵道:“被俘的士卒,暫且編為廂軍,修橋鋪路。幽州受害最重,今年盡量修一條鐵路過去,救災的物資最少好運一些。幽州的路修完了,到其他地方修路,或者做其他的事情,總之不會餓了他們的肚子。你們這些人,身份到底不同,就關在牢城營里。當然,你們幾個及時醒悟,能為朝廷做些事情,朝廷不會虧待。讓你們直接在牢城營里管人,怕拉不下臉來,還是不要做了。反正人不多,諸如記賬、采買、安排種植作物之類的事情,還是可以做的。每人每個月三十貫錢,十足現錢,應該足夠你們花用了。要知道,大宋的官員,一個月能拿到三十貫錢的,可是不多?!?/br> 耶律仙童三人急忙拱手道謝。一月三十貫,一年三百六十貫,確實不少了。以前在契丹,做著大王一年俸祿才多少?更不要說現在,在宋朝還是個戰俘的身份。而且不直接管人,少了見面時的尷尬,這份差事倒是美差。杜中宵能為他們著想,三人心中高興。 其實不讓他們管人,除了避免尷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他們串連。牢城營是關犯人的,要犯在這里勞動改造,一旦他們串連起來,事情就不好辦了。 諸事講完,杜中宵道:“我會在這里待上幾天,把該辦的事情辦了。你們也準備一下,是要住在這里,還是住在開封城里,總要拿主意。特別是耶律仁先,你有家眷,早做打算?!?/br> 耶律仁先拱手:“太尉,我還是住在這里。開封城雖好,住在那里卻大不易。我看這萬勝鎮,諸般皆有,而且比開封城里便宜,是處好地方?!?/br> 杜中宵點了點頭:“如此也好。出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買一處或者賃一處下來,應該也花不了多少錢。這幾年,你們雖然算是平常百姓,但日常若是出行,要告知地方官府?!?/br> 耶律仁先稱是。終究是契丹人,宋朝不可能不管,讓他們自由行動。真正說起來,有些像宋朝對官員的懲罰手段中的何處居住,要向地方官府報備。 站起身來,杜中宵對崔向道:“所有的契丹人,不管他們以前是什么官職,全部打亂重排。簡單一點,按照名字抓鬮好了。包括耶律洪基在內,全部都是一樣。依著軍隊,進行編組。所有的軍官都是你管下的漢人,每個小隊中選一個契丹人,作為自己的助手。這個助手選得好不好,對以后很重要。軍官不仔細選擇人手,以后就要多做事?!?/br> 崔向一怔,急忙問道:“太尉,不問以前身份,抓鬮編組?這如何使得?這些契丹人里,有的高居大王,有的只是普通將領,有的還是皇室,怎么能一樣?” 杜中宵道:“那是他們以前的身份,現在當然不同了。在牢城營里,不問從前,只看在這里做得好不好。哪怕是耶律洪基,一樣是不問他的身份。將軍,這牢城營歸你管,可要有這份信心,不要被這些契丹人以前的身份所惑。你的立場亂了,下面的人就更加不知道怎么做?!?/br> 崔向急忙拱手稱是,心中卻是惴惴。杜中宵說的容易,所有的人不問從前身份,可自己怎么辦?不說別人,就一個耶律洪基就不知道該怎么辦。跟他在一起,契丹人怎敢把他當一般人一樣? 杜中宵道:“走,我們看一看牢城營的田地,到底如何?!?/br> 崔向急忙稱是。隨在杜中宵的身后,一起出了門。后邊的耶律仙童、耶律仁先和蕭虛烈怔住,一時不知道該跟上去,還是留在原地。 杜中宵轉過頭來,道:“以后你們三人就是牢城營里的官員,也該了解這里,一起去吧。知道這是什么地方,預備怎么經營,才能好好做事?!?/br> 耶律仙童三人急忙稱是,跟了上去。心中卻不明白,杜中宵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己三人,明顯是外面沒有合適的職位,才在牢城營做事,賺些錢財,哪里需要知道得那么詳細? 其實對杜中宵來說,耶律仙童三人也是牢城營的犯人,只是跟其他人不一樣。就像宋朝處理犯法的官員,有某州編管,某州居住,諸多名目。耶律仙童三人,算是在牢城營居住,比較自由,而且有不菲的俸祿。但一旦離開這里,而要官府同意,算是監視。 雖然只有不多的人,辦不成什么大事。但終究他們是契丹人,再是恭順,誰知道心里怎么想的。而且在契丹,這些人都有不少家人,還有門生故舊,有不小的勢力。不可能就這樣放任不管,不然不定就會惹出什么事來。 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登上一處小土丘,杜中宵看著四周景色,一時間沒有說話。萬勝鎮南臨汴河,土地平曠,周圍的人口不多。這里是平原,不過土質說不上肥沃。由于歷史上黃河經常泛濫,很多土地鹽堿化,用這個時代的話說,就是斥鹵遍地。用來種地,要經過改造才行。 站了一會,杜中宵道:“這里土地應該如何耕種,你們可以請教附近的老農,不要自己亂想。附近池沼不少,地多斥鹵,不是什么糧食都適合種的?!?/br> 崔向急忙拱手稱是。他是禁軍出身,從小沒有種過地,對這些還真不熟悉。 杜中宵道:“太宗時候,天下曾廣設農師,對地方頗有好處?,F在農師不設了,不過,你們牢城營可以從地方請些老農來,給他們錢糧,讓他們教導犯人。還有,鐵監制做的農具,可以買些過來。這里朝廷種地的地方,不能跟地方一樣,顯得小氣?!?/br> 崔向道:“此事下官問過,農具價錢不菲。牢城營雖然撥得有錢,還是有些吃力?!?/br> 杜中宵笑道:“沒事,你寫一封公文給樞密院,重新撥錢下來就是了。既然要種地,當然就要買好的農具。所謂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沒有什么不對?!?/br> 崔向急忙高高興興答應了。杜中宵同意,錢當然不是問題。其實以這里關押犯人的身份,買農具的錢算什么。若是按照有些官員的意見,要把這些人養起來,那花的錢才多呢。 轉過身,杜中宵對耶律仙童三人道:“這里如何?要種什么,你們有什么意見?” 耶律仙童道:“太尉,我們都是草原人,自小隨著部族逐水草而居,哪里知道怎么種地?此事朝廷安排就是,我們一切聽憑朝旨?!?/br> 杜中宵笑道:“眾人智長,一人智短,雖然對種地的事情不熟,你們也可以提意見??v然不對,也沒有什么。以后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了,要出些力才好?!?/br> 說完,轉身對崔向道:“依前規劃,這里每人種田按二十畝算。一般來說,一個村子兩三千畝地已是不少,再多的話,種田走的路就遠了。牢城營這里,我看就以一村一百人,兩千畝耕地好了。除了種糧食的地,還要有種雜糧的地,還要有桑棗果園。一個村子,全部算下來,大約四千畝。你們妥善規劃,便依照此數,把人口分為十幾個村子。牢城營衙門所在,便是鎮子,開些店鋪?!?/br> 崔向不好意思地道:“太尉,這里都是青壯男丁,哪個會織布?種了桑樹,也是無用?!?/br> 杜中宵愣了一下,過了一會才道:“說的也有道理,那便不種桑樹了。附近的棗樹長勢不錯,可以多種一些。饑荒歲月,棗也可以用來渡荒的。還有,這里池沼不少,不種桑樹,那就開些魚塘?!?/br> 崔向一一記了下來。杜中宵帶過營田務,對于種地的事情并不陌生。親自到這里來管牢城營,一是懷念從前的歲月,二是避開現在朝中事務。 幽州大勝,對于宋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參戰的人員論功行賞,到現在都沒有統計完成,其中牽扯無數事情。趙禎還想借著戰后獎賞,拉攏人心,掌握軍權,其他大臣也各有各心思。杜中宵不想參與這些事情,現在的軍隊,本就是自己一手組建起來,不能惹人疑心。在樞密院里,總是躲不開,便就干脆出來些日子。再加上其他事情,總之現在樞密院的事情讓人心煩,杜中宵實在不想管。 勝了契丹,這個世界將向何處去?杜中宵不知道。一切自有天意,自己何必費心?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安排這個安排那個,幾十年后看來可能都是笑話而已。不如干脆放開,讓別人去干好了。 蒸汽機廣泛使用,有強大的軍隊,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宋朝將會怎么樣,歷史上沒有先例。歐洲的歷史參考意義不大,東西方本就有巨大的差別。 下了土丘,看著地上的小草已經開始發芽,旁邊小河里的流水嘩嘩啦啦,杜中宵覺得自己身心都澄澈下來。此次幽州之戰,契丹出人意外的軟弱,讓杜中宵的雄心壯志一下子覺得沒了多少用處。如此強大的契丹如此,周圍的國家還有哪個可堪一戰? 從中進士開始,這么多年,忙忙碌碌,杜中宵覺得倦了。接下來的日子,應該好好休養一番。至于朝中權力的爭奪,讓別人忙去。以現在自己的功勞,不爭就是最好的爭。 在附近轉了一圈,杜中宵對崔向道:“你選一個村子,作為牢城營的模范。我們一起,幫著村里規劃該種什么,應該如何布置。其余村子,可參照辦理?!?/br> 崔向愣了一下,沒想到杜中宵參與這么深。本來以為,杜中宵來看一看,交待些事情,就應該回去了。沒想到,事事過問不說,還要參與村子如何布置。 急忙答應下來。崔向吩咐一個士卒前去準備。模范村有什么難選的?離著牢城營衙門近,地方夠大就可以。汴河北岸,離著河不遠,恰巧就有一處村子如此。 回到衙門,看看天色不早了,崔向吩咐手下殺養,準備酒宴款待杜中宵。這個年代就是這樣,來了客人,殺只羊,宰兩只雞,就是非常高的規格了。后世值錢的東西,這個年代大多反而不值錢。所謂的山珍海味,要么沒有開發出來,要么就是這個年代很多。 杜中宵對耶律仙童、耶律仁先和蕭虛烈道:“諸位左右無事,一起飲杯酒吧?!?/br> 三人急忙道謝。他們是契丹人,現在時時小心謹慎,生怕有宋朝的官員找他們麻煩。以前的身份再是高貴,在宋朝沒有人撐腰,只能夾著尾巴過日子。 眾人落座,一邊喝著茶,一邊說著閑話。 杜中宵對耶律仙童道:“這里設這處牢城營,費了許多心思,你們知道是為什么?” 耶律仙童拱手:“太尉宅心仁厚,不忍他們餓肚子,在這里學些本事?!?/br> 杜中宵聽了笑道:“你不必揀好聽的說。他們是戰俘,不關起來,直接放掉,如何向前線戰死的將士交待?這么多人,只是關著,一年費許多糧食,所以還要做活計。不過,還有另一點原因?!?/br> 耶律仙童道:“我們愚昧,不知道太尉心思?!?/br> 杜中宵道:“宋與契丹本是兄弟之邦,和平了幾十年。只是你們契丹人哪,眼里只有錢。當初宋與黨項作戰不順,便就要求增幣,不然就要南下奪關南之地。到了去年,更是興大軍南下,本朝不得不出兵迎戰。你們落到今天地步,實在怪不得誰。不過,以前終究是兄弟之邦,仗打完了,情誼不能斷。在牢城營里關些日子,放出去他們都是平常百姓。建牢城營,除了讓他們知道稼穡艱難,還念以前情誼?!?/br> 耶律仙童和耶律仁先一起點頭,終于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蕭虛烈卻不以為然。當然宋軍占領黨項的時候,戰俘也是修路的,還有許多放掉了呢?,F在契丹戰俘的待遇,好不到哪里。 杜中宵道:“當年滅了黨項,許多戰俘直接放為良民。不過他們的王族,除了降宋的,大多都處決了。你們想一想,與黨項相比,這些人可就好得多了?!?/br> 第122章 豈能饒過! 酒菜上來,杜中宵舉杯,道:“今日得閑,我們飲一杯酒。幾個月來,難得有這樣清閑的時刻?!?/br> 眾人一起舉杯,飲了酒。羊rou煮的烤的上來,分給眾人。杜中宵吃了一塊rou,慢慢嚼著。 蕭虛烈道:“前幾年,滅黨項的時候,大多士卒都放為良民。太尉,怎么這次不同?幽州戰事結束了,戰俘一個不放。契丹的青壯,大多都在幽州。不放他們回去,契丹各部堪憂?!?/br> 杜中宵道:“你說的清楚,那是滅黨項之戰,現在契丹還好好的呢。戰敗了,把士卒放回去,等過上兩年,再卷土重來?若是現在滅了契丹,很多人是可以放回去?!?/br> 蕭虛烈怔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好閉嘴。 杜中宵道:“其實還有一點。滅黨項時,是朝廷大軍攻入黨項,他們當時并沒有殘害大宋百姓。契丹此次南下不同,雖然進入宋境,朝廷在河北路堅壁清野,沒有造成大的破壞。但曲陽一戰,耶律貼不占領縣城之后,把城中百姓屠戳一空。為了保障糧草,在幽州簽軍數十萬,民間糧食幾乎顆粒不剩。你們知道嗎?朝廷大軍占領幽州,見到的是餓殍滿地,百姓嗷嗷待哺。這樣一支軍隊,不經過改造,怎么放心讓他們做平常百姓?殺人越貨對他們是尋常事,不遵法紀,不遵朝命?!?/br> 蕭虛烈想要反駁,想一想,杜中宵說的都是實情。最后只好嘆了口氣,不說什么。 杜中宵道:“以前朝廷每年防秋,防的什么?到了秋天,草原的游牧民族往往南下,小則搶掠,大的就攻城拔寨,百姓苦不堪言。這些百姓種著自己的地,每年辛辛苦苦,憑什么就要被人搶?你們在契丹的時候,覺得這天經地義,尋常不過?,F在敗了,就不該有任何怨言,自作自受而已?!?/br> 耶律仙童見氣氛有些尷尬,急忙道:“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太尉,也不能怪將士們?!?/br> 杜中宵道:“自古以來就做強盜,所以他們做強盜就沒有罪?恕我直言,世上沒這個道理。說到底不就是欺負中原王朝打不過去嗎?其實也不是打不過去。漢時的匈奴,也曾囂張跋扈,最后哪里去了?唐時的突厥,也曾打到長安城外,逼著唐王簽渭水之盟,現在還剩多少突厥人?契丹曾南下開封,天下節度使凜然聽命?,F在南下大軍全數被殲,也不意外?!?/br> 耶律仙童三人訕訕,不知該說什么好。杜中宵說的不錯,耶律洪基剛剛斗敗耶律重元沒有多久,能夠組織起傾國之兵南下,就是因為契丹眾臣不相信,此戰會失敗。早知道這個結果,耶律洪基不管說什么都不會如此的。從晚唐到現在,契丹立國起,就沒有在與中原王朝的大戰中吃過大虧。 杜中宵道:“草原民族放牧牛羊,中原漢人種植稻麥,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不好嗎?只要中原王朝稍一松懈,你們便就南下。搶財物,殺人放火,還認為理所應當。那么中原王朝打贏了,把草原民族全部殺光,是不是也理所應當?按道理來說,全部殺掉,也沒有什么話說?!?/br> 耶律仙童道:“太尉,契丹與以前的匈奴、突厥不同,豈可一概而論?!?/br> 杜中宵聽了點頭:“不錯,是不一樣。契丹不但是有草原,還有燕云十六州嗎。不但有牛羊,還能耕種田地呢。幽州是契丹地盤,百姓是契丹的百姓,怎么還會這樣呢?今年,如果不是契丹敗了,朝廷重占幽州,幽州百姓大部分就餓死了!” 見三人不說話,杜中宵嘆了口氣:“你們說,若是依據契丹軍隊的所作所為,現在朝廷如此處置過不過分?沒有殺人,他們只要做活,便就有吃的,有住的,還要怎樣?建立這處牢城營,朝中許多官員是不同意的。契丹人已經敗了,何必關心這些將領的死活,殺了就是!” 耶律仙童、耶律仁先和蕭虛烈一起拱手:“太尉仁心,救下許多人命,必有后福!” 杜中宵擺了擺手:“什么后福,說實話我也不信。但不敢怎么說,這是許多人命啊。雖然以前有許多錯處,能不殺,還是不殺。但不殺得有不殺的道理,不能兩嘴一張,說聲不殺,此事就這么算了。所以要建此處牢城營,讓關在這里的契丹將領,在這里學會,不勞作就沒有飯吃。他們的衣食,是百姓辛苦種出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以前在契丹的時候,可以不理會,現在卻不能夠了。大宋百姓的稅賦,不能夠花在他們的身上。以后做尋常百姓,必須要掙出衣食來?!?/br> 耶律仁先拱手道:“太尉說的是。這些契丹將領,大多出身富貴,放為平民也難以存活?!?/br>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今天跟你們說這些,就是想讓你們明白。不是我苛待關在這里的契丹人,若是苛待,一刀砍了最是容易,何必要費這許多手腳?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殺人時,就不殺人。但以前的罪責,不能置而不問。他們以后的生路,也要考慮才是?!?/br> 崔向道:“太尉今日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下官被派來管牢城營,說實話,確實疑惑。關在這里的都是契丹的王公貴族,何必費這許多力氣?若是對朝廷有用,好生養著就是。若是無用,干脆就一人一刀,一了百了。卻沒想到這處牢城營,有這許多用處?!?/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其實留著這些契丹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方便作戰。如果把這些人全殺了,剩下的契丹必然瘋狂,接下來的仗不好打。不過不殺他們,好好供養起來,杜中宵無論如何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關。此戰宋朝損失不大,但幽州太慘了,怎么能輕輕放過? 一定要建牢城營, 把這些人改造成普通百姓,杜中宵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但真正的效用有多少?杜中宵自己也懷疑。關三年?還是關五年?到了那個時候,外面形勢如何?這些人的財富,其實是留在契丹的。如果那時占領了契丹全境,他們的家人入宋,怎么會在乎如何吃飯的問題?這里關的最小是中級將領,哪個不是巨富之家?哪果契丹抵抗激烈,當然一切休提。 喝了一杯酒,杜中宵嘆了一口氣。世間的事,哪里有什么事事如意?盡心力,聽天命而已。此次建牢城營,更多的是一個態度,最后的效果受到很多事情影響,實在是說不清楚。 天氣暖起來,晚上不再寒冷。風吹進來,帶著花的清香。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吃rou,一邊說著閑話,氣氛慢慢輕松起來。 耶耶律仙童道:“若是在中京,此時依然天寒地凍,不想開封已經溫暖如此。以前常聽說,大宋是繁華之地,特別是開封府,天下第一繁華,再沒有一個地方可比,今日才知道確實如此?!?/br> 杜中宵道:“與契丹相比,自然是如此。不過,再向南一些,還有煙雨江南。大王,好好在這里做幾年,等到事畢了,可以去江南游玩一番?!?/br> 耶律仙童聽了有些神往,過了一會道:“難道是越向南天氣越好?那么嶺南又是如何?” 杜中宵笑道:“嶺南瘴氣遍布,溫熱難當,冬天還過得下去,夏天要熱死個人。不是越南越好,而是不南不北,才是最舒服的地方。從開封府到江南,其實都是極好的地方,有些許差異罷了?!?/br> 這就是大宋比契丹強得多的地方,地理豐富多樣。既有西北、東北這樣寒冷的地方,也有江南那樣不冷不熱的地方,還有嶺南那樣炎熱多濕的地方。 第123章 不要鬧事 酒罷已是深夜,各自回去休息。杜中宵住在以前的萬勝軍都指揮使的住處,一切方便。 出了門,看看天上星星,并沒有月亮。耶律仙童一把拉住耶律仁先和蕭虛烈,道:“漫漫長夜,一時也無法入睡。左右無事,我們說說閑話?!?/br> 耶律仁先和蕭虛烈一聽,便就知道耶律仙童的意思,自然都不拒絕。三人住在一處,回到院里,搬了幾把交椅,就在星光下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