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33節
何律聽了,沒有辦法,只好選了二百士卒,各自拿了長矛,備了腰刀,準備上前擋契丹重騎。 步兵對付騎兵,要么就是緊守不動。前方用矛,生生扎在地里,就跟拒馬類似。槍手后面多用弓弩射手,不停發箭,把敵兵射退。要么就是為顧死傷,與騎兵對沖。重騎兵沖鋒自有其節奏,沖上來的步兵只管傷馬,把重甲騎兵的節奏打亂,后邊大跟著上來。 宋軍用火槍火炮,軍中的刀槍不多。這些長矛大多不用于實戰,有些禮儀兵的意思,現在只能夠勉強用了。只要把重甲騎兵的節奏打亂,讓他們的速度降下來,跟上來的火槍兵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 此時謝池一師已經完全亂成一團,重甲騎兵也分作許多隊,到處追殺宋軍。不成規模,對于過來的孟學究來說,就沒大威脅。邵海帶著本部兵馬,很快就接應了許多謝池所部。被沖潰的宋軍見來了自己的救兵,紛紛不顧一切,向這里聚集過來。 第60章 交鋒 古匿見戰場過于混亂,急忙把沖出去的軍隊慢慢收攏,與沖來的孟學究部對峙。 看著對方慢慢集中起來的重騎兵,何律覺得口有些發干,道:“師主,對方重騎沖來,我們該如何應對?不過眨眼之間,謝師主萬人就被沖散,著實厲害!” 孟學究道:“我已派人去報城中馬太尉,很快就會有援軍。重騎不比輕騎,開花彈難傷,火槍的效果也不太好,只能先守住,等候援軍?!灰此麄儧_散了謝師主一軍,就感到怕了。敵人出動的重騎五六千人,若是不能沖散謝師主,重騎豈不沒用了。我們這里加上謝師主殘軍,有近兩萬人之多,契丹想再像剛才一樣,沒有那么容易!” 何律點了點頭,牙齒咯咯直響,還是感到害怕。 宋軍知道契丹調來了重騎兵,卻沒想到有這么多。契丹全國三萬重騎兵,一萬五千到了這里,面對宋軍萬人,沖不散就奇怪了?;饦尡m然犀利,軍陣縱深卻不夠,五千重騎面對萬人,一個沖鋒就把中軍沖散。而后大量輕騎兵隨后跟進,謝池連反應都來不及做。 看前方契丹的重騎兵緩緩而來,孟學究果斷命令炮兵開炮。謝池師中的吳城和張干兩軍,前些日子軍營被占,火炮大多損失。軍中重新補充的火炮未到,威力遠不如孟學究一軍。 隨著炮彈如雨點般落下,古匿嚇了一跳:“這支宋軍,火炮比剛才多了許多!” 溥古道:“將軍暫且安心,宋軍的火炮炸開,傷不了重甲騎兵。只要他們沖上前去,宋軍的火炮如何擋得???剛才一戰,只是一個沖鋒,宋軍便就全垮了?!?/br> 古匿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心中卻感到不妥。自己只用五千鐵騎,是不是人少了一點?這鐵騎是契丹國本,古匿重視非常,并不敢一下全壓上去。 開花彈未炸之前,砸到騎兵身上,還是威力巨大,連人帶馬都能砸倒。不過重量太輕,不像實心彈一樣,能夠連傷幾人。不過炸開來,對馬匹和騎兵的傷害較小。騎兵都是重甲,每人兩層,碎片不是砸到要害部位,只是受傷而已。馬甲都有馬具,被碎片打中,也只是受傷。 在炮火中,不時有騎兵倒下,整個騎兵的大隊的節奏卻不變,直向宋軍沖去。 孟學究見契丹騎兵已近,對身邊的親兵道:“命令各部,重騎沖上來,不必與他們死斗。離著三十步的時候,便就邊退邊射。旁邊的軍陣,協助他們射擊。若有哪部被騎兵沖到了,命令他們只管向后邊退去,由旁邊的軍陣接替他們迎敵。告訴各軍,不敢敵人攻得多猛,不許亂!” 傳令親兵應諾,快馬去傳令。 何律道:“師主,看來的重騎,有數千人之多。我們一師兵力,只怕是擋不住?!?/br> 孟學究道:“只要不亂,也不怕他們。太尉已經派來援兵,堅守片刻,等來援軍就好!” 若是步兵攻來,宋軍的火槍兵大多都是離三十步開槍。來的重騎,不能再那樣,離著五十步就已經開火。三十步的時候,軍陣緩緩撤退,繼續開槍。退后大約三十步,旁邊就有側翼的軍陣接應。 孟學究的軍陣,比剛才謝池的軍陣密集了許多,縱深更大。而且后邊邵海收集了謝池的散兵,慢慢補充進來。更重要的是,孟學究軍中的士卒紀律更好一些,不容易充散。 重甲沖上前,前邊的軍陣便就后退。三十步之后剛剛追上,旁邊的軍陣就已經出現,sao擾側翼。如此往復,宋軍被沖散的軍陣迅速集結,再次投入戰斗。一直苦戰良久,孟學究的軍陣依然不亂。 后邊古匿見重騎的傷亡不小,急忙命令快些退回來?;饦尡c弓箭兵不一樣,難纏得多了。弓弩射手射上二三十箭,大多力盡。這些火槍兵不同,只要被他們纏上,時間越長他們就越占上風。而且與弓弩兵不同,火槍兵是直射,直面戰斗,更類似于刀槍手。拉開距離之后,輪番上前,幾乎沒有辦法。 重騎兵退回,古匿急忙問帶隊的將領烏古:“適才一戰,損失多少人馬?” 烏古派親兵查看過后,叉手道:“這些宋軍極是狡猾,失了不少人手。粗略估計,此員失了近八百人。將軍,若是沒有別的辦法,如此強攻是不行的?!?/br> 古匿道:“除此之外,又有什么辦法?將軍也看到了,宋軍的火炮極是犀利,不著重甲,很難沖到他們軍前。若是重甲能破了他們的火炮,仗就容易打了?!?/br> 烏古看了看宋軍軍陣,搖了搖頭道:“這卻有些難。我們沖上前,宋軍軍陣就后退。追不多遠,旁邊就有軍陣接上,太過難纏。我們都人馬重甲,本來跑得就不快,難以一次沖破?!?/br> 古匿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又看看宋軍,過了好一會,咬牙道:“圣上補重騎過來,為的就是擊垮宋軍!到了這時,又何必在乎傷亡!” 說完,對烏古道:“前方宋軍,只有大約一萬余人。你帶一萬重甲,把他們軍陣沖破!縱然損失些人手,滅了這萬余宋軍,還是值得!” 烏古心中一跳,叉手道:“但聽將軍吩咐!” 看著前方契丹正在集結的重騎,孟學究只覺得眼睛直跳。自己一萬余人,那邊謝池的殘軍還沒有整編完畢,如何擋得住一萬鐵騎?可若是擋不住,又能夠退到哪里? 何律道:“師主,要不我們退到城墻之下?有城墻在,契丹人就不能繞擊側后?!?/br> 孟學究搖了搖頭:“到城墻下,雖然側后安全,我們全軍也無法動了。契丹重騎來沖,若是軍陣無法后退,與他們死拼,那豈不是死路一條!” 想了好一會,孟學究對親兵道:“再去城中催一催,讓太尉速速派援兵來!敵眾我寡,他們又多重騎,實在難以抵擋!若是不來援軍,我只能退去!” 親兵應諾去了。孟學究看著前方軍士,過了好一會道:“此次契丹大隊騎兵過來,只怕前方所有軍陣都要臨敵!命令下去,全軍都向我這里收縮,縮短戰線!對付契丹人,縱深不夠是不行的!寧可戰線短一些,也要保證縱深!還有,契丹不可能用重騎來攻我的側翼,讓他們防輕騎!” 親兵應諾,急急去吩咐?,F在的宋軍,都是依靠各基層指揮官,指揮各自軍陣。旗鼓雖有,比以前的作用小了很多。孟學究吩變陣,只要吩咐基層軍官即可。不再似從前樣子,全軍都看旗列陣。 第61章 力敵 何律舞著手中鋼刀,眼急手快,把射過來的箭擋下。對身邊的孟學究道:“師主,契丹重騎何止萬人!我們守不住了,還是快快撤吧?;厝ブ卣旃?,回來再戰過!” 孟學究舉著手中的望無鏡,淡淡地道:“這個時候撤,真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只要頂住,等候援軍過來。援軍不來,今日我們只能戰死此地?!?/br> 何律恨恨地道:“我們離城池不遠,若是有援軍,早就到了!” 孟學究道:“城中只有楊途一軍,三千余人,他出城又有什么用處?我們等的,是新來李太尉所部兵馬。他們離得較遠,馬太尉指揮著只怕也不太方便。等一等吧?!?/br> 何律聽了,轉頭看著旁邊一直混戰的人群,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說什么是好。 已經半天過去,這是契丹軍隊的第四次沖陣。孟學究用盡辦法,擋住了四次,傷亡慘重。契丹人第四次沖來,隨在重騎后邊,還有大量輕騎。哪怕死傷狼籍,他們也顧不得了。 謝池的部隊已經重新整訓,在孟學究側翼,重新擺開陣勢。他們的火炮未失,重新布置炮位,與孟學究的火炮一起,對契丹開炮。兩軍近三萬人,拼盡全力,還是眼看就撐不住了。 這一次契丹人攻得特別猛,宋軍大步后退,就連主帥孟學究,也暴露在了契丹火力之下。如果再沒有援軍來,只怕孟學究和謝池兩軍,今天會全軍覆沒。 孟學究放下望遠鏡,道:“遠處契丹主力,已經在整頓兵馬,看樣子要殺過來了。我們的炮兵,不可有閃失。命令周正海,不管怎么樣,一定要保證火炮無恙!” 一邊的親兵叉手應諾,快步跑去傳令。此時契丹重騎已經離得近了,不時有箭只射來。何律站在孟學究身旁,用腰刀不住地遮攔。只是箭哪里能完全擋掉?還是有不少落在身旁,還好沒有人傷亡。 古匿看著前方的混戰,怒道:“這支宋軍真是難纏!沖了這么多次,傷亡不少,他們的陣形竟然一直不亂!還有火炮,不管怎么打,就是沖不到他們的炮位那里!” 圖古辭道:“將軍,這支想來是宋軍的精兵,必然是他們的主力。若是攻滅了,乾寧軍想來沒人再能阻擋。一鼓作氣,攻下軍城,也不是不可能?!?/br> 古匿點了點頭,道:“想來是如此了。已經出了一萬鐵騎,我這里還有五千人,不敢全部都派出去殺敵。圖古辭,溥古已經帶人殺了上去,你再帶五千兵,去殺散宋軍,把他們的火炮毀了!” 圖古辭叉手應諾。自那日被孟學究殺敗,古匿對自己一直不信任,再沒有上陣殺敵過。圖古辭覺得自己冤枉得很,一直想找個機會,上陣殺敵,洗刷自己名聲。 何律手拄鋼刀,對身邊的孟學究道:“師主,前方實在頂不住了,只能后退。這里不久就有敵軍殺過來,我們且先退一退。只要軍陣不散,契丹人就沒有辦法?!?/br> 孟學究看著敵陣點了點頭。他雖然不怕死,卻不是一心只想沖到前邊的人。自己是一軍主帥,出了問題,整支軍隊就亂了。身邊一直帶著指揮機構,在戰場上本來就是比較大的目標。 正在這時,遠處傳來低沉的號角聲。孟學究急忙舉起望遠鏡,看了一眼道:“天可憐見,援軍終于來了!——命令邵海,不計代價,立即向前沖!不管死多少人,沖回最開始列陣的地方!” 何律一愣:“師主,來了援軍,我們正該退一退,重整旗鼓?!?/br> 孟學究道:“我們困難,契丹人比我們更困難!援軍到了,契丹必然分兵去攔。不這個時候沖,等到什么時候?機不可失,令邵海立即帶人上去!” 一邊的親兵見何律不再說,叉手唱諾,急急去了。 此時圖古辭帶人正走到半路,突然聽見號角聲,轉頭就看見了宋軍旗幟。正在這時,聽見后方傳來退兵的鉦聲。萬般無奈,只好帶著五千騎兵回來。 回到軍陣,就見古匿面色如鍋底一般,難看異常。本來這一次,很有可能沖散宋軍,卻不想此時卻來了援軍。沒有辦法,只能把沖出去的鐵騎撤回來。如若不然,被來的宋軍直沖到自己的軍陣,發生什么可就說不好了。 看著慢慢退卻的契丹鐵騎,孟學究松了口氣,只覺得渾身像散了架一樣。連續抵御四次契丹的兇猛進攻,隨時關注戰場態勢,不斷地發布命令,比上前沖殺更加累人。這是孟學究強于別人的地方,每次布署都能正中要害,幾乎沒有失誤。宋軍雖然節節后退,便在后退中給敵人很大殺傷,終于堅持了下來。 面對如此強大的鐵騎,數量不占優勢的火槍軍隊,實在很難抵擋。與謝池相比,孟學究一軍更加有韌性。雖然敗退,卻一直不散,建制完整。而且在敗退的過程中,能一直殺傷追兵。如若不然,孟學究只怕也跟謝池一軍一樣,早就潰敗了。 對于軍隊來說,一旦建制被打散,基本就無力回天,只能任人宰殺。只要建制還在,哪怕有再大的殺傷,戰斗力依然還在。時機來了,依然能反殺回去。 半天時間,連續四次被契丹沖鋒,孟學究的臨陣指揮幾乎完美。只要他的指揮差一點,就被契丹人沖散了。這樣本事,孟學究自己感覺不出來,對其他人來說,簡直是奇跡。 謝池騎馬從后邊過來,向孟學究拱手,好長時間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才道:“學究,此次相救,沒齒難忘!契丹人雖然攻勢兇猛,這一波擋住了,又有援軍,我們后邊就好打了?!?/br> 孟學究道:“現在還不好說。契丹人兵力占優勢,又有鐵騎,一個不小心被他們沖破前線軍陣,那就滿盤皆輸。依我看,這一仗只怕不是一時半會才夠打完的。師主,你盡快收攏軍隊,準備接下來的戰事吧。我們各軍兵力本就少于契丹,哪一支崩了,才會影響戰局?!?/br> 謝池嘆了口氣:“剛才我已經看過,全軍傷亡四千余人,三停中去了一停。重編起來,也不能當一師用了。只盼來的李太尉兵馬,戰力能強一些,不要被契丹人沖散了?!?/br> 孟學究舉著望遠鏡,看了看遠處的契丹軍隊,道:“契丹人不笨,他們在那里重整軍隊,看進攻的方向,還是我們。只是派了一支軍隊,去防著援軍。這一戰,想贏可不容易?!?/br> 謝池點了點頭,看孟學究滿面疲憊,卻神色堅定,心中暗自自慚形穢。其實孟學究來救自己,開始面臨的情況,并不自己好多少??伤褪琼斪×?,而不像自己,一下就被沖散。 第62章 援軍 馬懷德與李惟賢站在城頭,看著城下的戰事,心急如焚。昨天契丹的糧草到了,今天就大規模地進攻,真是一刻不等。有了鐵騎相助,宋軍抵擋相當困難。如果不是孟學究指揮得當,只怕就只能把軍隊全都收進城來,死守乾寧軍城了。 放下望遠鏡,馬懷德道:“太尉,你那里的兵馬,全部調過來了?” 李惟賢道:“自然全調過來了?,F在只有我還有一萬余人,在城里面?!?/br> 馬懷德沉吟一下,道:“要不,這一萬余人,也全派出去吧。外面孟黨指揮得力,可以全歸于他手下指揮??雌醯と说臉幼?,一時半刻不會停下來?!?/br> 李惟賢道:“一切聽太尉吩咐!” 說完,叫過自己傳令親兵,吩咐城中的軍隊出城,歸于孟學究之下。這一萬多人,是李惟賢直接指揮,不歸于各師。他所部兵馬,本來就比馬懷德多上一些。 軍隊出城不久,契丹再次進攻。他們看出來了孟學究所部很強,較難攻破,改變方向,主攻謝池指揮的側翼。只是孟學究指揮得法,迅速救援,依然陷入苦戰。 一直到天近傍晚,太陽落下山去,契丹人才最后停止進攻,撤回軍營。宋軍收攏部伍,抓緊時間整頓。馬懷德與李惟賢出城,看望參戰將士。 河間府帥司,杜中宵手中拿著馬懷德的公文,看著窗外,很長時間沒說話。 劉兼濟從外面進來,叉手道:“太尉,我全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軍令,便開往乾寧軍??刺焐呀形?,再不下軍令,今日就走不了了!” 杜中宵輕輕抖了抖手中公文,道:“馬懷德請求援軍,說守得艱難,可我下不了這個決心啊。乾寧軍城還在,只是城外苦戰,并沒有逼到全軍入城的地步。契丹攻得猛,現在去了,必須死戰。如果一戰把契丹趕跑了,不是什么好事。契丹人攻滄州,雖然得了我們的火炮,卻一直沒什么起色。如果在乾寧軍城把契丹大軍殺敗,他們可能就退兵了?!?/br> 富弼道:“契丹退兵,可以讓張岊北進,把他們堵住就是?!?/br> 杜中宵搖了搖頭:“趙滋那里總還是差了點,如果進軍,總覺得堵不住契丹人?,F在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天下冰封,契丹人哪里都可以走。我們縱然占了幽州,契丹人還是可以從武清以東去平州。那里都是池沼,沒有城池,想攔也難?!?/br> 武清以東就是后世的天津地區,不過這個時候,那里是黃河等幾條大河的入???,全是沼澤,基本沒有開發。契丹人大部是騎兵,真逼到份上,拼著餓幾天肚子,還是能逃掉。此次戰役的目的,是把契丹主力全部圍殲,不能夠留下缺口。 富弼嘆了口氣:“總不能為了堵住契丹人,眼睜睜看著乾寧軍出事。如果城池失陷,朝中官員的口水,也要活活把我們噴死。太尉,實在不行,一邊救乾寧軍,一邊北進好了?!?/br> 杜中宵一時躊躇不定。過了好一會,嘆了口氣:“這個決心不好下啊?,F在十二月下旬,如果再等上一個月,就一切好辦,現在有些早了??扇绻Я饲瑢庈?,也無法向朝廷交待。我的意思,最好還是等馬懷德所部被契丹軍打敗,全部撤回到了城里,再去救他們才好?!?/br> 來回踱了幾步,杜中宵突回頭,問一邊的劉幾:“河北路禁軍經過整訓的,還有多少人?” 劉幾道:“還有四萬余人,守著各處城池。原河北路禁軍有三十萬人,整訓之后,愿意繼續從軍的只有十三萬人了,其余人都選的除役,或者是年老體衰?!?/br> 杜中宵斷然道:“命令各地整訓好的禁軍,全部派到乾寧軍去?,F在乾寧軍八萬人,人數比契丹人少,打得確實艱難。再多數萬兵,與契丹人作戰就容易許多?!?/br> 劉幾應諾,看看一邊的富弼沒有說話,自去下令。 杜中宵又對一邊的士卒道:“去請趙滋過來?!?/br> 不多時,趙滋進來,向幾人行禮。 杜中宵道:“乾寧軍城外,正與契丹激戰。據馬懷德報,三日時間,日日大戰不停。那里已經損失了兩萬余人,將領中,有三位團主戰死。不過,也有將領屢立戰功,指揮得當,堪堪擋住契丹大軍。你立即下令,讓馬懷德每日報軍情,有傷亡的將士,做好善后。有立功的將士,立即報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