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05節
說完,道:“這惱人天氣,著實是熱。若是有水酒,飲兩口解渴最好?!?/br> 一邊的親兵聽了,急忙跑去找水酒。沒多久,捧了一壇酒來,放下兩個碗,給賈逵和郝質倒上。 飲了一碗酒,賈逵道:“過些日子到了繁峙縣,我欲以你部為先鋒,替各師打開道路。到靈丘的瓶形寨是要地,契丹防守格外嚴密。必須早做準備,不要在那里耽誤時間?!?/br> 瓶形寨是契丹靈丘縣與宋朝的繁峙縣的交界處,泰戲山中的一條谷道。這個地方,在后世的名字極為知名,平型關。這條道路,是由河東路穿過太行山到河北路的山中谷道,建中六年,李晟曾引兵出定州后,沿此道兼行到代州。 一旦出瓶形寨占領靈兵,前出即威脅飛狐,掌控住了河東路通往河北路的要道。契丹要想利用山中道路,繞行宋軍后部就不可能了。靈丘和飛狐直接影響河北路和河東路戰局,是太行山要道。不過這條路穿行于山間溝谷,行走不遍,沿路也少補給,不利于大軍行動。 賈逵五萬人,走這條路已不容易。再帶上火炮,行動非常艱難。也就是現在宋朝物資充足,不缺馱畜,才可以這樣做。如若不然,僅五萬人的糧草,就難以行動。 杜中宵與趙滋等人仔細研究河北戰事,都認為靈丘、飛狐對戰局有重大影響。一旦占領,就掌握了對契丹的主動權。所以命令賈逵,提前做好奪取這條道路的準備。一到秋天,如果契丹大軍南下,他立即帶兵進攻靈丘。在契丹人反應過來之前,奪取飛狐。 飛狐是太行山中要地,一旦占領,就保障了太行山安全,保護了宋軍側背。到了那時,宋軍可以完全展開,與契丹戰于幽州地區。那時宋軍五十萬大軍,才能完全發揮威力。 飲了兩碗酒,不似剛才躁熱了,賈逵道:“契丹若興兵前來,不知大同府會不會有異動。龐相公率數萬大軍守朔州,雖然應該安全,卻總覺得不那么讓人放心?!?/br> 郝質道:“太尉,北邊還有王太尉大軍。有那五萬人在,大同府天大的膽子敢出兵?!?/br> 賈逵點了點頭:“也是。王太尉所部是杜太尉隨州練兵時帶出來的,最是完整??上ё蕴讫堟傄粦鹬?,便就守河曲路東北,再無大戰,也不知道現在如何?!?/br> 郝質笑道:“那是三衙楊太尉帶了數年的軍隊,建制完整,槍炮齊全,最是能戰。若是大同府一有異動,王太尉帶兵南下,說不定能一舉而下。太尉,有他們在,我們不必擔心大同府。只要此次一戰而下靈丘,占領了飛狐,山前山后就盡在朝廷掌握?!?/br> 第222章 戰事關鍵 繁峙是山中小縣,依滹沱河而建??h城位于群山之中,治下人口稀少,賈逵的五萬大軍無法全部駐扎在縣城,只能在四周設寨。賈逵率人到來,知縣帶著本縣官吏早早就迎到城外。 進了城門,賈逵見城中冷清,道:“這里沒有什么商賈,軍中的許多物資只怕只能從外面運來?!?/br> 知縣楊方道:“太尉,繁峙不過是個邊境小縣,治下人口又少,自然不如大城繁華?!?/br> 賈逵點了點頭,心中有數。繁峙只有兩千余戶人家,在后世連個鄉都比不了,能有座縣城已經是托在邊境的福了??恐镜厝丝?,怎么可能支撐自己大軍?想起道路不好,又忍不住心煩。 只是運糧倒還好辦,現在軍中,槍支彈藥的補給花樣繁多,都要從外面運可是不容易。好在自己提前幾個月到來,若是事到臨頭,突然行軍,可就麻煩了。 到了縣衙,等到接風宴席結束,賈逵道:“本縣治下軍寨不少,煩請知縣明日把各寨主都叫來,與我相見。大軍來到此縣,準備的事情不少,最怕走漏風聲?!?/br> 楊方拱手稱是。這是邊境縣,楊方自己也是武將出身,兼著本縣兵馬監押,管著各寨軍隊。與契丹有大山相隔,在這里兩國并沒有交往,人口不往來。只要吩咐一聲,契丹很難得到風聲。 等到楊方告辭,賈逵對郝質道:“這樣的小縣,駐扎五萬大軍,外邊的物資一日不可少。明日糧草官彭印到了,再吩咐他一聲。不管缺少什么,要提前運來,不可誤了秋天戰事?!?/br> 郝質道:“這里僻處邊境,往日里也沒有商人往來運貨,道路不修,確實不易。若不是如此,樞密院如何會讓我們現在來這里?離秋天還有數月,來得早了,被契丹人發現可不好辦?!?/br> 賈逵搖了搖頭:“契丹人即使知道,也不會當一回事的。敵國的事,哪里知道那么清楚?” 前幾年,曾經有人編造謠言,說是契丹點集兵馬,惹得朝廷大恐。幾個月后,才知道是謠言。這個年代,信息傳遞的速度不是后世可以比的,契丹即使得到宋朝在繁峙集中兵馬的消息,也不能確定真假。 這里與河北路不一樣,河北路全是平原,而且還有兩輸戶,民間百姓的來往不斷,信息相對來說不好隱瞞。繁峙的周圍全是大山,兩國的交通斷絕,數十年沒有人往來都不稀奇。 站起身,賈逵看著窗外道:“繁峙是邊境小縣,我看城里只有一兩家客棧,商鋪也沒幾間。大軍駐扎城中,必然一片混亂。明日我們兩人,到東邊的瓶形寨一帶看一看。盡量在那附近,建幾座軍營,讓軍隊就近駐扎。利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把周圍的地理搞清楚,做好戰事計劃?!?/br> 郝質拱手稱是。 賈逵又道:“還有,帶上彭印,讓他把這里地理搞清,定好如何運物資進來,如何分配。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定要把所有的準備全部做好。只等著朝廷一聲令下,便就殺過去!” 五萬大軍,要走靈丘道,必須做好計劃。前鋒用多少人,如何保障物資,中軍多少人,還有多少人后續跟上。想全軍聚在一起,是不可能的。這條路太險峻,不適合大軍行動。不過,對面契丹的守軍也不多,靠著堅城而守。只要隨軍帶火炮,攻破不難。 樞密院里,杜中宵命在樞密院單設一個小院,做為防秋一戰的指揮部。命李璋盡全力,必須在接下來的時間,把契丹在幽州的地形、兵力布置、各地官員等等各種情報全部搞清楚。所些道路可以行軍,哪里可以駐扎,物資如何運輸,必須提早都有預案。不能到了戰時,才發現哪些事情不清楚。 不到十天時間,小院便初具規模,成了樞密院的指揮中心。樞密院的日常事務,杜中宵大多讓田況去管,自己和趙滋、富弼兩人,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戰事上。 進了小院,正房是一個大廳,里面大桌上擺了一個粗略的沙盤,墻上掛著大幅地圖。一邊的房子是參謀人員,處理各種情報,擬定作戰計劃。另一邊則是后勤官員,做物資運輸規劃。 杜中宵和趙滋站在沙盤前,議論著將要發生的戰事。 趙滋道:“如果契丹主攻保州,則防守一個月,等戰局穩定,大軍從雄州北上,取涿州。把契丹主力圍于易州一帶最好。東邊賈逵如果取了飛狐,則就是數路圍攻?!?/br> 杜中宵搖了搖頭:“圍敵于易州,山中道路難以堵住。契丹主力是騎兵,如果入太行山,北去奉圣州,我們就沒有辦法了。此戰最重要的不是擊潰敵人,而是圍殲敵人?!?/br> 趙滋聽了,不由皺起眉頭:“若是如此就有些難了。幽州地方廣大,想把來敵圍死,實在是難上加難。而且契丹騎兵行動迅速,一旦退卻,我們很難追上??v然幽州是契丹的土地,他們縱兵搶掠,只怕也當作尋常事。想追,只怕很難追上?!?/br>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所以必須盡最大可能,圍住耶律洪基!擒賊先擒王,只要圍住耶律洪基跑不了,其他契丹軍隊就不敢退卻。兩帝爭立數年,現在的契丹,應該沒有敢棄國主于不顧了?!?/br> 趙滋看著地圖,一時不語。過了好一會,才道:“太尉以為,應該如何?” 杜中宵道:“如果契丹攻保州,則棄廣信軍和安肅軍于不顧,吸引契丹主力到保州城下。保州布置眾軍,死守住城池。同時,其周圍布置足夠的機動力量,在合適時機上前,與契丹決戰。與此同時,軍隊主力從雄州快速北上,截斷契丹的退路。保州的軍隊要讓契丹國主的主力動彈不得,雄州北上的軍隊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契丹歸路截斷。與此同時,賈逵的軍隊,出五回嶺占領紫荊關。如此,才能在易州一帶與契丹決戰。只要給契丹人留下了退路,以后就有無窮的麻煩?!?/br> 趙滋嘆了口氣:“這可是很難做到。契丹若是傾國之兵前來,怕有三四十萬大軍,不可能全在保州城下。如若不然,一個月時間,他的軍需也困難?!?/br> 杜中宵點頭:“不錯,所以最可能的,是契丹分兩路前來。從保州到雄州,各處皆攻。到了那個時候,哪里退,哪里守,哪里攻,一絲都不能錯。只有圍住了契丹國主,才能夠開始反攻?!?/br> 一邊說著,杜中宵一邊看著沙盤。最重要的,不是契丹人攻哪里,而是耶律洪基的主力,到底會在哪里。只要抓住了耶律洪基,契丹人就跑不了。 第223章 早做準備 正在這時,李璋進來,向兩人行禮。 杜中宵道:“看看就要出七月了,在契丹那里布置得如何?要想知契丹情報,就要靠自己,不能只想著花錢。錢帛動人心,但錢帛買來的東西,也最靠不住?!?/br> 李璋道:“最近在有幾個商人,愿意給朝廷提供契丹情報。我依太尉吩咐,他們互不相識,有不同的人負責。一個出了問題,其他人還可以送情報回來。而且,有幾組人做,也可以互相驗證?!?/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多說。這個年代對情報的理解與后世不同,主要用錢開路。提高賞格,自有貪財的人。這個年代,貪財沒有壞處,也不會受到譴責,與后世的評價體系不同??坷硐?,靠覺悟做情報工作,說出去會讓人笑的。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后世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換個時代就行不通。杜中宵對此心知肚明,也不強求。情報工作不需要特別有力,只要能把契丹的消息帶回來就足夠了。不需要直接打入契丹的內部,也不需要提前知道契丹的行動計劃,沒有那么復雜。 只要宋朝知道契丹什么時候出兵,有多少兵力,將領是哪些人,主攻哪里,就了不起了。這些也不是保密消息,只要在契丹有宋朝的情報人員,就可以打聽到。至于影響契丹行動那樣的要求,在這個時代太高端了,實際做不到。 看著沙盤,杜中宵道:“現在幽州的道路我們知道的還不完整,秋季之前,要搞清楚。這不是多難的事情,只要在邊境找些來回兩地的人,就可以做到?,F在軍隊用的是槍炮,運送物資是大車,不是以前可比。不知道路,就不能提前做好物資運輸計劃,到時影響戰事?!?/br> 李璋叉手道:“這些日子,我與李太尉一起,專門派人去契丹境內,查探此事。州縣大道查清并不難,但一些鄉下道路,著實是難以查清,就沒有辦法了?!?/br> 杜中宵道:“只要查清州縣大道即可。到時大軍行進,非不得已,也不會走鄉下道路。幽州自古有驛道,契丹雖然對此事不上心,舊的道路還是在的。對了,幽州雖然是一片平地,保州以西的太行山卻是地形復雜。雖有古道,許多卻是朝廷所不知道的。趁著契丹人沒有南下,也要查清那里。包括道路,契丹人在何處筑城,何處駐兵,有多少人,最好都一一查清楚?!?/br> 李璋叉手稱是。 趙滋道:“與本朝相接的地方,地方大多查得清楚。離邊境數十里,就一無所知了。此次大戰雙方怕不是有百萬大軍,百里之內,都是戰場。地理清楚,占的優勢就大?!?/br> 杜中宵道:“若契丹主力盡出,三十余萬人來幽州,那就肯定百萬以上了。契丹主力三十萬,各地征召的兵力,也會接近此數。所以說是三十萬,到時聚集幽州的,只怕就有五六十萬人。加上本朝的五六十萬人,就過百萬了。自立國以來,還是第一次如此大戰?!?/br> 契丹的兵力總共加起來,是三十多萬,但并不是說契丹只有這些兵力。這是戰兵,為了保障這些軍隊的戰力,臨時還會刺民為兵。三十萬主力南下,加上臨時征調的軍隊,肯定過五十萬。甚至契丹真地發了狠,各地調兵,到時七八十萬人也不稀奇。 歷史上經常發生的數十萬人,甚至是百萬人的大戰,除了嚇人的虛數,還有一些就是如此。其實真正的戰兵沒有多少,加上為這些戰兵服務的人,數量就非??捎^了。其實真正的戰兵,十萬人以上的戰爭就非??捎^,歷史上沒有多少。 以前宋朝的禁軍,一般負責后勤的有兩到三成,不免就征調民夫。整訓之后,后勤部隊歸屬于師一級,單獨成編,一般占軍隊三成。與以前不同的是,不再征調民夫,就是單純的輜重部隊。征調民夫,則是單獨成軍,不與軍隊的輜重軍混編,有單獨的指揮和任務。 契丹主力幾乎全為騎兵,需要的后勤部隊數量極其龐大,遠超過三成。所以秋天的戰事,契丹一旦主力全出,來的可能就是五六十萬大軍。 李璋道:“剛得到的消息,契丹的幽州和平州治下各州縣,已經開始刺民為軍。甚至附近的奉圣州和北安州等地,也在點兵。依此規模,今秋契丹很可能是出傾國之兵?!?/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想了想,問道:“陰山以北,諸如韃靼各部又如何?契丹有沒有讓那里的部族出兵?契丹治下,這些羈糜的部族不少,若是出兵,兵力就更多了?!?/br> 李璋道:“從河曲路得到的消息,韃靼不會出兵。契丹與黨項作戰時,韃靼也曾主要提出,要出兵助契丹,契丹人不許。估計契丹也怕這些部族出兵,最后難以控制,是以限制他們?!?/br> 杜中宵道:“如此還好。向契丹稱臣的,一直到西域,部族不少。本朝恢復西域,滅黨項后,雖然許多部族向本朝稱臣,卻不敢斷了與契丹的聯系?!?/br> 趙滋道:“太尉多慮了。如果北方的部族出兵,一路南來,吃的喝的,契丹也供不起他們。一旦生亂,契丹該怎么做?征召他們,是給自己添亂?!?/br> 杜中宵道:“是啊,契丹出兵,除非是剛好合適,不然不會讓這些部族參與??梢坏┍境M攻契丹的時候,這些部族就可以出兵了。所以契丹來攻,擊敗容易。但攻進契丹境內,就不容易了?!?/br> 李璋道:“說起來,契丹境內也不穩。其東北的女真各部,時常叛亂。如果此次契丹大敗于幽州地區,境內必然各部作亂。到了那時,可以省不少力氣?!?/br> 杜中宵搖了搖頭道:“不要想那些事情,那些部族叛亂,是要自立。本朝擊敗了契丹,如果占了其境土,這些部族就不作亂了?還是會亂的!那個時候,朝廷一樣是要去平亂。所以,與契丹作戰,就要靠著本朝兵馬,堂堂正正擊敗契丹。一旦借助外力,以后就是禍患?!?/br> 契丹最后不就是滅亡于女真手中?滅了契丹,女真接著就進攻宋朝。宋朝對女真的表現,還遠不如對契丹的時候呢。聯金滅遼,宋朝丟了北方的大片境土,北宋成了南宋。聯蒙滅金,到了最后連南宋也保不住,最后神州陸沉。自己實力不行,借助外力,反而是養出了更強大的敵人。 以中原的龐大體量,就應該靠自己的實力,碾壓周邊勢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最后想保住天下也是妄想。這一點,杜中宵想得很清楚。 第224章 回鄉 不知不覺間就樹葉泛黃,天氣涼了下來,秋天來了。農民感受著豐收的喜悅,一片喜氣洋洋。 孟學究回到村里,村里百姓正忙著曬谷,一片熱鬧景象。聽說孟學究回到村里,大家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到他家里來看他。南渡來到大宋,這是村里第一個出息的人才。 院子里,眾人看著孟學究穿著錦衣,氣宇軒昂,再不是從前的樣子,人人稱羨。不到一年,孟學究就做官了啊,從今以后,大家再不相同。 朱照仁道:“學究,你在軍校里學了不到一年,現在做什么官?” 孟學究道:“得長官抬舉,做了個營指揮使。只是時間太短,官職低微,只是假攝?!?/br> 這些百姓也搞不明白這些名字,只是問:“這指揮使,手下管著多少人?一個月有多少銀錢?” 孟學究笑道:“我是小官,因為管著一千多兵,職錢多一些,一個月有三貫足錢。其余衣賜、祿米大約也是此數。說起來,一個月有六七貫錢?,F在與以前不同,朝廷錢糧充足,每月都能發下來,日子也還能過。等到后邊有戰功,去了假攝,倒能翻一番?!?/br> 眾人紛紛贊嘆,覺得一個月有幾貫錢,必然是多得花不完了。去年冬天的時候,修車站一個月有三貫多錢,做工的就覺得極為豐厚,可以花一年?,F在孟學究每個月都發幾貫,那還了得? 韋照道:“學究,你一個月這么多錢,是不是要把嫂嫂和孩子接過去,不再在村里種地了?每個月幾貫錢,一家三口人,盡夠花了?!?/br> 孟學究道:“此次我回來,正是要說此事。得到的消息,契丹已經點兵,今秋南下幽州,今年必是要打仗了。我隨軍駐在邊境,難免戰事,當然不能帶家小??傄蜻^仗后,再想辦法?!?/br> “要打仗了嗎?”聽了這話,鄉親們一時間議論紛紛。去年冬天,聽說就有契丹人南下,被宋朝大軍圍攻,全軍覆沒。沒想到契丹人這么不死心,今年要又派人來。 孟學究道:“你們不必擔心,朝廷在雄州有五萬大軍,河間府駐軍更多。一時之間,契丹人打不到這里來。不過到時兵荒馬亂,地方必然不太平。還請鄉親們到時照看我家里,等到戰事結束了,我必回來謝過諸位。還有,今年有戰事,大家都不要到外面去,安心待在家里?!?/br> 韋信道:“我們這里離著邊境只有幾十里,契丹人的騎兵傾刻就到,怎么會沒事?” 孟學究道:“朝廷早做了布置,這一帶幾十萬大軍,契丹人哪里那么容易就攻到這里來?真到了緊急時候,官府必然堅壁清野,會帶你們入城的?!?/br> 一眾人議論紛紛,顯然不怎么信。到了那個時候,戰事紛雜,官府還顧得了這些百姓? 孟學究道:“不必擔心,朝廷在雄州一帶布置了幾十萬大軍,契丹想過拒馬河,都不是容易事。你們只管留在家里,日常派人遠處查看,安心過日子就是。我要隨軍作戰,一時之間無法安家,家眷只好拜托各位。等到結束與契丹戰事,再回來請你們?!?/br> 眾人答應,只是覺得心慌。好不容易過了一年安穩日子,沒想到又打起仗來。在這里,新開的荒地免了三年賦稅,第一個秋天真是讓人歡樂的時候。交了官府貸的耕牛、農具的利錢,還了種子,家家家都剩不少糧食。加上修鐵路做工賺的錢,今年格外寬裕。哪里想到,剛剛過了幾天歡天喜地的日子,突然間契丹就要打過來了,怎么能不讓人心慌? 一邊孟學究的妻子與幾個婦人,殺了雞,煮了rou,就在院中擺了起來。兩壇村釀的水酒,十幾個大碗擺上,請大家飲酒。此時孟學究月月領錢,酒菜明顯不是從前樣子。 飲了兩碗酒,孟學究道:“等我回到軍營,就要備戰了。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妻小。我敬諸位一碗酒,今年秋冬照顧則個。等到來年,打跑了契丹人,我再回來謝諸位?!?/br> 說完,舉起酒碗,敬了諸位一碗。 飲了酒,韋信抹了抹嘴,道:“學究,你做了官,自然與我們不同了。說實話,我們這些平常百姓人家,好不容易有一年好日子,聽說打仗,哪個不心驚?不過,學究說契丹人到不了我們這里,也就能信學究所說。你不必擔心嫂嫂,大家都是多少年交情,自然照顧得他們好?!?/br> 其他人一起稱是,吵鬧著喝酒。 孟學究一邊與眾人喝酒,一邊看看在一邊逗弄孩子的妻子,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滋味。自己或許天生就是要當兵打仗的。自入軍校,不管是行軍訓練,還是學的書本,基本一教就會,全然不似以前學詩書的樣子。因為自己成績太好,被破格提拔,第一個學成畢業,做了營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