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368節
朝中官員都看得清楚,趙禎又何嘗不清楚?狄青所部的三十萬大軍,本就是趙禎想讓原來的京城禁軍接受槍炮,而最后整訓出來的。原本打算,如果此戰打得好,宋軍就是如此了。最后結果,卻是證明這樣解決不了問題。這樣的宋軍,對戰契丹,還是危險重重。 想了想,趙禎道:“樞密院和三衙到底如何改,可否詳細說一說?!?/br> 杜中宵理了理思緒,捧笏道:“軍權可以分為軍政和軍令,臣以為,樞密院和在外帥臣掌軍令,三衙掌軍政,大約就是如此了。諸如召兵練兵,版籍考核,一應庶務,都歸在三衙之下。樞密院則掌管大軍編制,帥臣人選,分駐哪些地方。不作戰時軍權自然分屬三衙,一旦作戰,軍權則入樞密院及帥臣?!?/br> 趙禎道:“若是如此,現在的三衙可是差得遠?!?/br> 杜中宵道:“現在的三衙,只是掌版籍,當然差得遠。必須補入大量將領,諸多官吏,還要有錢糧之權才可以。其實何止三衙,現在的樞密院,也差得遠?!?/br> 趙禎想了想,道:“若是禁軍全部如此整訓,將領不知增加多少!太多將領,錢糧如何支撐!” 杜中宵道:“此事微臣算過。整訓之后,軍中最重要的就是將領和效用,老卒無關緊要。如果軍中老卒,換成征召而來的良家子,一部分軍餉換成地方免徭役,再發些錢糧,花費比以前也多不了多少。而且全軍整訓之后,天下也不必再有那么多禁軍,五十萬已經足夠??偟乃阆聛?,錢糧尚可支撐?!?/br> 趙禎仔細思考,權衡再三,一時沒有說話?,F在天下禁軍八十余萬,如果裁掉二十萬,確實可以少花許多錢?,F在前線軍中,有大量有軍功而無官職的效用,整訓之后也差不多。但是軍中的將領,就要增加很多。增加這么多將領值不值得,需要仔細權衡。 想了又想,趙禎道:“黨項已滅,朕欲用兩三年時間,再把禁軍整訓一遍。而后北取燕云,以圓祖宗之志。副使覺得,兩三年后取燕云,有多大把握?” 杜中宵道:“若是全軍整訓成幾個大的軍集團,有五十萬可戰之兵,何慮一契丹!” 趙禎重重點了點頭:“好,副使協助朝廷,整訓禁軍,重整軍備,以圖契丹。若能成此偉業,副使封王,不為過矣!到那時天下一統,再現漢唐霸業,才有王朝氣象!” 第121章 在此一舉 狄青率大帥回朝的時候,朝中人事大規模變動。 賈昌朝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杜中宵由樞密副使進樞密使,與田況一起,主管樞密院。程戡出知外州,曾公亮、張昇和富弼為樞密院副使。 西域地方改為天山南北路,劉沆外任,為天山南北路經略安撫使。韓琦入京,接替劉沆為宰相。同時召宋庠回朝,為參知政事。河曲路轉運使包拯回朝接替張昇,為御史中丞。 此番大變,預示著朝政即將迎來大變,一時議論紛紛。特別是樞密院的變化,所有的人全部都有軍事經驗,跟以前大大不同,顯然大規模的軍制改革已經是箭在弦上。 不足一年時間,杜中宵由御史中丞,升為樞密使,升遷速度神速。不過朝臣并不意外,本來杜中宵就是帶著軍功回來,緩了一處,升不樞密使倒是正常。 此時已是二月下旬,天氣熱了起來,正是鷹飛草長,百花齊放的時候。杜中宵擺了家宴,請從河曲路回來的韓琦、富弼、包拯三人飲宴。 韓琦和富弼進了后院,看里面花木扶疏,錯落有致。中央一個小池,里面養了蓮花,最中間一個小亭子,極是雅致。幾個侍女正在準備酒菜,在花叢中如穿花蝴蝶一般。 韓琦笑道:“早就聽說杜太尉家里家財萬貫,少有人及,以前還有些不信,今日見了,才知道所言不虛。京城房價何其貴,太尉能在大相國寺后買下這處宅子,可是了不得?!?/br> 杜中宵道:“這些年家父做些生意,賺了些錢,便買了此處宅子。倒不是我家里多有錢,而是小門小戶,花錢的地方少,可以折騰?!?/br> 富弼道:“太尉何必過于謙虛,這一處宅子,有幾家可以輕松買得起?” 杜中宵道:“幾千貫錢,諸位大臣,有幾家拿不出?不過這種地方難以遇見罷了。那邊擺好了,我們去赴宴。河曲路一別,我們也有許久未見了?!?/br> 三人進了亭子,各自落座。侍女上茶,眾人飲茶閑話。 過不多久,包拯到來。杜中宵吩咐倒了酒,舉起酒杯道:“多日未見,我們且飲一杯?!?/br> 飲了酒,杜中宵請幾位吃了菜,道:“在勝州時,也曾有過這樣的日子,幾位大臣坐在一起,飲兩杯酒,說些奇聞異事,一天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只是那個時候諸事艱難,縱能偷得浮生半日閑,每日里還是有不知多少事壓在身上?,F在回到京城,便不再似那個時候?!?/br> 富弼道:“太尉,圣上如此布置,必然有其用意,這幾年只怕也輕松不了?!?/br> 杜中宵笑了笑:“這就要看怎么說了。圣上的布置當然有用意,但都是明擺在那里,我們應該怎么做,也是大局已定。與在勝州時不同,現在考驗的,是我們的定力如何?!?/br> 包拯道:“我初回京城,倒不知道圣上要如何做。還請太尉賜教一二?!?/br> 杜中宵道:“現在北據陰山,西包西域,又滅了黨項,圣上想的還能有什么?無非是北戰契丹,恢復燕云,渾一宇內。滅黨項一戰,看來前幾年整訓的禁軍,還無法與契丹大軍為敵。反倒是韓相公帶的趙滋所部,從星星峽東進三千里,俘諒祚,占興慶府,更有可取之處。圣上的意思,就是依河曲路軍制,重新整訓禁軍。待得兵馬精熟,與契丹戰于燕云,恢復舊地?!?/br> 包拯看了看幾人,有些吃驚:“這可不是小事。太尉如此輕松,是胸有成竹么?” 杜中宵道:“哪里是胸有成竹。這種事情,牽動朝野上下,不知多少官員將領牽涉其中,到時許多麻煩事。只是大計已定,我等照方抓藥就好。做起來容易,成與不成,但看天意。升我為樞密使,就是做這件事情的。做好了自不必說,功在社稷。做不好,那就蹉跎一生?!?/br> 三人聽了,一時間都沒有說話,氣氛一下凝固了。 過了好一會,韓琦道:“太尉的意思,此事成與不成,一生富貴就在此一舉了?!?/br> 杜中宵點頭:“不錯,就是在此一舉了。成了,便就回復漢唐故事,四海之內皆為臣妾。不成,朝廷再想別的辦法,我就很難再入中樞了?!?/br> 韓琦看了看富弼,沉吟道:“太尉是不是我這件事看得太重了?” 杜中宵道:“重嗎?此事本就是如此。自去年圣上大病,身體一直不佳。相公初入興慶府時,圣上心情高興了一段時間,一切都好。后來狄青帶大軍入橫山,出了諸般事情,又病體懨懨。如果,整訓一切順利,圣上心情才會好起來。一有挫折——” 趙禎身體肥胖,身體不太好。去年突然昏厥,此后數月時間神智不清,都是由朝臣處理政事。文彥博的地位,也正是那個時候建立起來。此事朝中官員人人皆知,也不避諱,許多人都上書,讓趙禎及時立宗子趙宗實為太子,以免不測。 韓琦、富弼和包拯沒想到杜中宵說得這么明白,一時間都怔住,沒有說話。 杜中宵道:“橫山戰后,圣上答應把狄青一軍調回京城,重新整訓,心思已經非常明白。所以此次我為樞密使,就是要重新整訓禁軍,數年后與契丹一決雌雄。事在非常,必須一舉成功!” 韓琦點了點頭,舉起酒杯與眾人喝了一杯酒。說到這個份上,眾人心里都明白,此次兩府的調整意味著什么。樞密院全是文臣,但都是有多年在邊韁軍事經驗的,可以變革禁軍。韓琦回朝為相,同樣有與樞密院配合的意思。正如杜中宵說的,必須一舉成功,不能有任何疏漏。 包拯道:“禁軍中許多將領士卒,自立國起,便舉家從軍。他們這些人,合適在軍中的,著實并不多。要想整訓禁軍,必須先解決他們的去向。不然一作亂,京師不穩,還怎么整訓?” 杜中宵道:“我練營田廂軍,便是二十萬廂軍沒了生計,在京西路營田,里面選出三萬人?,F在無非故技重施,還是營田罷了。鐵路修到了江陵府,荊湖北路交通便捷,正是開發的好時候。狄青大軍回京之后,便就重新整訓。合適的編入禁軍,不合適的去荊湖北路營田。以西邊江陵府、東邊鄂州為中心,布置營田人手。同時編練禁軍,對付南邊的梅山蠻。禁軍缺的人數,重新招募?!?/br> 韓琦道:“如此做,對天下影響不小。而且數十萬人南下營田,需要的錢糧不少?!?/br> 杜中宵點了點頭:“開發兩湖,當然要許多錢糧。這幾年朝中的錢糧充足,只是進攻黨項花費了一些。不對外打仗,僅是營田兩湖,花的應該不多?!?/br> 韓琦道:“太尉,此事有沒有稟報圣上?可是已經定下來了?” 杜中宵道:“已經稟明圣上,若無意外,就是如此了。能夠安排這么多人的地方,只有兩湖。而且營田有先例可循,現在京西營田務的士卒,日子過得可以比禁軍士卒好,他們比較容易接受?!?/br> 韓琦嘆了口氣:“若是如此,這幾年朝中最重大的事情,就是此事了?!?/br> 包拯道:“兩湖多沼澤,河流縱橫,禁軍去了,不知能不能習慣?” 富弼道:“此事就不必考慮了。數年前狄太尉平儂智高,許多軍兵留駐廣南,并沒有什么不妥?!?/br> 杜中宵道:“是啊,國家大政面前,縱有不妥,也只能委屈了。這一次不完全整訓禁軍,再留下什么隱患,數年之后怎么與契丹作戰?契丹地方萬里,帶甲百萬,可不是黨項可比?!?/br> 說完,舉起杯來,與眾人飲了一杯酒。一時之間,幾個人都覺默,思索著此事。 杜中宵曾經在京西路營田,而且大部分時間以襄州為中心,兩湖已經有了開發的基礎。此次把揀汰的禁軍發往那里營田,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最穩妥的做法。 在后世,兩湖地區人口稠密,物產豐饒,這個時候卻還沒有開發。杜中宵在襄州的時候,附近便有大量閑地,安置許多人口。再向南的兩湖地區,由于湖泊河流眾多,沼澤遍布,人口更少。此時兩湖地區最大的問題是蠻亂,尤以潭州附近的梅山蠻和辰州蠻族為眾,時常作亂。要開發兩湖,就必須要平定那里的蠻亂。裁汰的禁軍,雖然不合要求,平定蠻亂還是合格。 想了一會,韓琦道:“若要營田兩湖,就必須要平定蠻亂。太尉以為,誰去合適?” 杜中宵道:“狄青軍中,名將眾多,選幾個不適合整訓后的禁軍的人去就是了。蠻亂難平,主要是地勢險要,不方便朝廷大軍長時間駐記。對于營田來說,這些都沒有什么?!?/br> 幾個人點了點頭,感覺是這個道理。蠻亂跟北方的契丹沒法比,人數本來就少,又沒有基地,沒有縱深,只要朝廷狠下一條心,不難平定。多派將領,正適合那里。 第122章 新的時代 韓琦三人聽杜中宵話里的意思,未來禁軍整訓的大局已定,都出乎意料。本來今天,三人只是想著來敘一敘別情,說些閑話,沒想到有這么重要的消息。 富弼道:“其他一切好說,只是狄太尉此番回京,后續任何職,倒是難辦?!?/br> 韓琦道:“京城之中,位高祿厚的閑職,又不是沒有?!?/br> 杜中宵搖了搖頭:“狄太尉以后如何,是圣上宰相關心的事情,我們初任新職,不必費心?!?/br> 狄青此番是獲勝歸來,雖然不再是數年之前,平了儂智高回京的風光,還是大勝回京。以后高官厚祿少不了,但短時間內,不會再讓他掌軍權了。 喝了幾杯酒,包拯道:“卻不想,此次回京城,覺得一切都變了?!痹捳Z間甚是感慨。 韓琦道:“中丞在河曲路數年,難道還看不出來嗎?杜中宵自救唐龍鎮,拓地萬里,兵馬無敵,朝中自然是應該變的。這些年,河曲路集中許多優秀將領,將來都是要大用的?!?/br> 幾個人一起笑。這話說得不錯,此次人事變動,河曲路的官員都得到了重用。富弼和包拯,一個是樞密副使,一個是御史中丞。韓琦剛好趕上杜中宵立功的時候,也升為宰相。一切都很明顯,將來不同了。 杜中宵看著旁邊的花草,看著蝴蝶在花從中飛舞,一時間竟然有些恍然。莊周夢蝶,自己竟一時間分不表這是真是假。來到這個世界十幾年,現在是真正大成的時候。 韓琦道:“接下來的幾年,就是營田兩湖,整訓禁軍。除了此事,朝中好似沒有大事了?!?/br> 杜中宵道:“怎么會沒有大事?對于樞密院來說,自是如此,本來變管軍嗎。但對政事堂來說,朝中大事還多得很呢。去年我初入京城沒多久,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接到了狀子,去葉縣查看。后來派王安石為葉州知州,整頓地方。到現在半年過去了,雖然不能說諸事順遂,卻大致平穩。去年葉州的商稅,超過了開封府,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br> 韓琦吃了一驚:“葉州地方狹小,商稅竟然超過了開封府?” 杜中宵點頭:“不錯,而且超的數額還不小。開封府是什么地方?商稅被葉州超過,可見天下錢糧多有,只是收不上來罷了。有了葉州的例子,天下地方,只怕也要跟著變了?!?/br> 聽了此事,韓琦只覺得甚是魔幻,怎么也想不明白這種事情是怎么發生的。 開封府是天下首善之地,有朝廷眾官在這里,有數十萬大軍,僅僅這些一年就有多少錢糧?與開封府比起來,葉州什么都沒有,人口也少得多,商稅怎么收上來的? 杜中宵道:“現在天下工廠,有一半在葉州,商稅超過開封府不是天經地義么?論賺錢,還有什么比開工廠更加賺錢?王安石到了葉州后,清理了治下工廠和民戶,完善稅收,這個結果是很正常的。接下來,就是朝廷如何把葉州的經驗推廣到別處,多收錢糧?!?/br> 包拯道:“有了錢糧,天下間也就沒有難事了。開發兩湖,更加容易?!?/br> 杜中宵道:“是啊,錢糧是天下根本。只要錢糧不缺,許多事情都容易了。有人有地,開發兩湖缺的不就是錢糧嗎。葉州發展到今天,那么多工廠,正好支撐開發兩湖?!?/br> 王安石到了葉州之后,把治下的工廠全部管了起來,稅收規范起來,去年商稅超過了開封府。此事影響很大,今年朝政,便就是如何學習葉州的經驗。葉州處于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優越,但對宋朝來說還是不夠。東西南北,總要再出幾個葉州才好。 朝廷財政情況好轉,滅了黨項,有皇帝的信任,這才是杜中宵真正敢全面軍改的底氣。 除了兩府,三衙將領也即將大規模變動。只是兩府官員換人,還要商量而已。當時在河曲路時,杜中宵定的軍中將領,本來是流官,幾年一任要換人的。后來全軍整訓,朝廷意見不一,此事便一直拖了下來?,F在杜中宵做樞密使,主持軍改,將領會大規模調任。 韓琦這幾年多是管軍政,對于朝政不熟。今日聽說葉州商稅超過開封府,極是震驚,不住問杜中宵葉州的事情。有了這一個榜樣,天下其他地方發展起來,那還得了。 杜中宵道:“相公,葉州就是葉州,不是其他地方那么好學的。那里的一切,都是因為鐵監才發展起來。其他州縣,沒有鐵監這樣的地方,就不要想了?!?/br> 韓琦道:“不是這樣說。葉州可以靠著鐵監發展起來,別的地方,為什么不能靠別的發展起來?便如并州,有天下最大的皮毛市場,周圍能不能養牲畜?兩浙絲綢質優,地方能不能學著葉州養蠶?這幾年廣南多產蔗糖,那么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學起來?” 杜中宵笑道:“相公說的是,是我想得差了。天下又不是只有工廠賺錢,其他地方,都可以靠著各地特產,賺出錢來。說到底,現在有鐵路,天下交通便捷,賺錢的法子多了。便如兩湖地區的柑桔,因為鐵路可以運到中原來賣,以前路邊沒人要的東西,現在都可以換成錢?!?/br> 韓琦點了點頭:“正是如此。依我這些年看來,有了鐵路,天下可以多收一倍錢糧不止?!?/br> 鐵路對天下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杜中宵以前的想象。由于全國聯成一個市場,商業網絡形成,商稅成指數增長。只是由于收稅體系跟不上,對商業造成了阻礙。改革財政體系,是迫不及待的任務。 說起鐵路對生活的影響,幾人的話題明顯活躍起來。兩浙兩湖的貨物隨著鐵路,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原,換成銀錢。中原工廠生產的商品,也運往全國各處。 說了一氣,富弼道:“在河曲路數年,再次回到中原,真是覺得天下變了?!?/br> 韓琦道:“可不是變了。以前覺得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甚是容易。想當年我在京城為官,有江南的官員想吃魚膾,滿京城找不到會做的人?,F在市場里,應有盡有。以前冬天,京城里哪有什么水果?現在兩湖的柑桔之類,到處都是。百姓過得好了,官府也有稅收?!?/br> 包拯道:“是啊,自從通了鐵路,朝廷每年收到的錢糧不知多了多少。記得以前,朝廷一年歲入一億貫石匹兩,便是極致了。去年,僅僅是錢,歲入近三億貫。多出來這么多錢,什么事都好做了?!?/br> 其實多收這么多錢,哪里只是鐵路的功勞,更重要的是工商業的發展。以前錢荒,收上來的錢糧還是以實物為主,這兩年發行錢引,慢慢改成了貨幣為主。自去年起,開始發行全國統一貨幣,接下來的幾年收到的錢糧必然更多?,F在宋朝,確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也正是有經濟發展打底,杜中宵才有信心,只要皇帝支持,可以整訓出一支完全不同的禁軍。該試的都已經試過,該有的組織結構都有,人才從來不缺,只要有數年時間,此事就可以完成。 到了那時,有五六十萬正規化軍隊,有繁榮的經濟,何愁不能打敗契丹! 第123章 軍令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