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317節
杜中宵道:“以前的商人自然有難以為繼的,以后還會更加厲害?,F在占了西域,商場還沒有開到那里,等到商場進貨賣貨,要有一大批商人必須改變,不然就無法活下去了。時代不一樣了,還想著跟以前那樣做生意,食古不化怎么行?” 戴莊道:“確實是這個道理。不過,我聽說西域要新設一路,將來怎么開商場,還不知道?!?/br> 杜中宵道:“各路分辦,是最早在京西路沒有辦法的事情?,F在商場多了,將來應該是天下統一才是。此事用不了多久,應該很快就能做成。畢竟,現在商場進貨賣化,各路分立太過麻煩,合起來不知道方便多少。這又不是難事,不過朝廷一張詔旨而已?!?/br> 商場是杜中宵在京西路時最早辦起來的,隸在常平司。以后各路跟著學,現在天下各路都已經廣泛開設。只是依然是各路獨立,沒有合并,朝廷沒有專門衙門。隨著市場擴大,各商場賣的貨物也越來越全了,將來合并是可以期待的事情,而是必然趨勢。 第204章 走私 看著席昌把火藥拌得均勻,李慶道:“就是這樣?我看與原來的火藥也沒有多少區別!” 席昌拱手:“火藥本就是如此,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樣子,而是其中的配比。配比差了一點,效果就大不同。宋軍的火炮為什么厲害?就是因為他們的火藥不同,不但是配比,還要團成顆粒,有諸多要求的呢。我在宋軍多年,做了好幾年炮手,對此知道最清楚?!?/br> 李慶道:“那你為何不團成顆粒?既然知道那樣更好,怎么就做成這個樣子?” 席昌道:“官人,我知道他們會團成顆粒,可我不會做啊。我就只知道配比是如此,效果比亂來的強了許多。若是不信,試了就知道?!?/br> 李慶道:“自然要試的。若是真地有用,必然對你重賞。若是愿意,留在我們軍中,就專門制火藥好了。你回到大宋去,也不過是個種地的,又有什么出息?” 席昌道:“我還有家眷,哪里能夠留在黨項。只要幫你們制了火藥,領到了錢就好?!?/br> 李慶也不多勸,吩咐士卒取了火藥,到外面去試炮。炮本身并不難制,不過是一根鐵管而已,不過是多大而已。黨項的鋼鐵技術差一些,制不出宋軍那樣的炮,只能夠用生鐵鑄出炮管來。雖然看起來沉重無比,其實威力不大。真正大炮,都極其沉重,只能安裝在城墻上?;鹋谧铌P鍵的,除了炮身,還有用的火藥不同。宋軍的火炮配方是多次試出來的,配比絕密,軍隊中也只有軍官知道。運輸時是分開運輸,到了地方,軍隊再自己調配,發到作戰的軍中去。 黨項軍以前知道的只是大概,火藥能用,但威力不強。試了許多次都不滿意,把主意打到了退役宋軍身上。費了許多功夫,找到從宋軍炮兵退役的席昌,找他到黨項來指導,承諾給予重謝。席昌退役之后在河曲路種田,是個愛錢的人,終于忍不住,到了黨項來賺錢。 席昌只是個炮兵,并不是軍中專門制火藥的人,藥方配比還是從別人處聽來的,自己試著制過,能用就是了。對于黨項來說,這已經了不起。這兩年黨項鑄了少炮,國內的鋼鐵幾乎都用完了,安裝在靈州和山河關等重要地方。有了新式火藥,在陣地戰時,并不會吃多少虧。 試火藥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黨項也不想讓席昌過度接觸自己的裝備,李慶叫了酒菜,與他一起飲酒,等候試炮的士卒回來。 酒菜上來,李慶倒了酒道:“依你看來,我們有了這樣火藥,與宋軍交戰如何?” 席昌道:“官人,黨項不過宋朝的一路之地,甚至人口比許多路都少,如何能夠比得過?現在不比以前,有了鐵路,宋軍可以幾十萬人在一地,縱然一時敗了,他們也可以成年累月地打,黨項如何能夠抵敵得過?只能是用火炮固守要害,讓宋軍覺得不值得,自己退去?!?/br> 李慶道:“也未必如此。上次順化渡一戰,宋軍無非是仗著火炮厲害,連滅數路?,F在本國有了許多火炮,再加上好的火藥,宋軍哪里還那么容易得勝?” 席昌不好在這種時候分析利弊,只能道:“我又不是什么高端人物,哪里知道這些?飲酒!” 河曲路的兵,特別是從隨州來的營田廂軍,都是在學校里學過的。對戰爭的認識,根本不是李慶這種人可以比。有了火器,有了鐵路,有了系統化的指揮,軍隊戰力守住了下限。這個下限雖差,也不是黨項的軍隊能比的。宋軍現在在一個主攻方向,可以投入三五十萬大軍,豈是黨項可比。 席昌只是愛錢,腦子又不是壞的,當然不認為黨項可以與宋軍作戰。正是因為如此,他到這里獻火藥配方可以,留是絕對不會留下來的?,F在很明確,宋軍一旦全部整訓完成,必然會拿黨項開刀。兩三年的時間,這些黨項人忘了當年被打得多慘,又開始頭抬到天上去。 飲了幾杯酒,李慶道:“現在最要緊的,黨項境內不產焰硝和硫磺,不知你有沒有辦法?” 席昌搖頭:“我現在只是個尋常種地的人家,哪里有那些路子?只要錢到了,什么買不來?只要舍得下本錢,必然會有商人賣這些,官人放心?!?/br> 李慶點了點頭,再不問什么。黨項不產硝和硫磺,哪怕是土法制硝,也沒有會的人家,只能從外面購買。在宋朝這兩樣東西是禁物,黨項不容易買到。只能夠有一搭沒一搭通過商人走私,數量不穩定,而且不足。勝州是附近的商業中心,商人眾多,是黨項的主要目標。 到了第二天,黨項試過了新的火藥,確實比以前的威力大了許多,而且配方明確穩定,按照約定的付了席昌賞錢,便就讓他回去。席昌到黨項用的是假名,又沒有其他人知道,從此以后不再提起就是了。 勝州城里,沈員外看完貨物,對一邊的小廝譚四郎道:“今日來的貨物重要,你切要看緊了,出了事拿你是問!今夜里不許別處去,只在這里看著!” 譚四郎只有十三歲,正是半大孩子,玩心重的時候,聽了道:“漫漫長夜,我一個人如何能夠守得???除非員外給貫錢,我去買酒吃rou耍子,不然到了半夜時候,必然就要睡過去了,豈不糟糕?” 沈員外道:“你飲了酒,必然鼾息如雷,哪里還能看管貨物!小小孩子,好的不學,喝什么酒!” 譚四郎只是要錢而已,聽了這話,便就不高興起來:“員外賺許多錢,給我一貫賞錢又怎么!這貨物都是外面不許賣的,若是消息傳出去,官府必然來捉!” 沈員外聽了,眼睛一瞪:“若敢走漏消息,仔細著你一身皮rou!自來我家,吃我的,住我的, 每月還有工錢發著,你還要什么賞錢!仔細看著,出了事情,饒不了你!” 說完,又回去看了一遍貨物,才肯離去。 看著沈員外離去的背影,譚四郎啐了一口:“真是個鐵公雞,做這么大生意,賺著殺頭的錢,連一貫錢都不肯給我!若是我去報官,看你到時候會如何!” 說完,靠著貨物坐下,憤憤不已。這貨物今天是從車站運回來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譚四郎只知道是朝廷禁物,而且要賣到黨項去。勝州也與黨項做生意,但貨物官府查得很嚴,不許售賣禁物。有禁物就有走私的,不管怎么防,只要對方肯掏錢,是無論如何防不住的。沈員外就是走私者之一,他家在開封府有鋪子,運到勝州的貨物有鋪子里賣的,也有向外走私的。只要有錢賺,沈員外什么都肯賣,只要他能夠買來。此次的硫磺和焰硝便是如此。這兩樣民間也用,宋朝雖有禁條,民間還是買得到。 靠在貨物旁邊坐了一會,譚四郎不耐,想了又想,去拆貨物的蒙皮。打開蒙皮,看里面是木箱,封得極嚴。想了一會,跺了跺腳,搬出一個箱子,旁邊找根木棍來,把箱子撬了開來。 箱子開了,譚四郎向里面一看,里面一個油布包。油布包打開,黃黃的,鼻子一聞,知道是硫磺。 看著箱子里的硫磺,譚四郎愣了一會。他雖然知道沈員外向堂項走私貨物,卻不知道是什么,沒想到竟然是這種東西。勝州是邊地,朝廷嚴禁硫磺買賣,更不要說賣到黨項去。 看著箱子,譚四郎著實是愣了好久。好一會回過神來,猛一跺腳:“沒想到,沈員外這老狗的膽子這么大,竟然敢賣硫磺!我聽人說,這可以用來做火藥,朝廷嚴禁。若是到官府首告,不只是這老狗面子難看,我豈不是還會有賞錢?一貫錢都不給,便讓你賠得多一些!” 第205章 抓人 這個年代,官員到衙門的時間很早,當然下班的時間也早。一般天不亮衙門處理事務,過了中午便就休息了。除非有特別事務,不然下午衙門只有吏人。 天還不亮,杜中宵到了官廳,尚未處理公務,陳希亮便就急急進來。拱手道:“節帥,剛剛有人到州衙首告,說是主人家販賣禁物?!?/br> 杜中宵頭也沒抬:“商人做生意賺錢,販賣禁物也沒什么,依法懲治就是了?!?/br> 陳希亮道:“不是,是有人向黨項走私焰硝和硫磺!” 聽了這話,杜中宵猛地站了起來,道:“什么?這可不是一般禁物,這是軍資!” 陳希亮道:“是啊。是以司理參軍張唐英接了首告,立即到簽廳找我,讓我來打節帥?!?/br> 杜中宵在案后走了幾步,轉身道:“命令張唐英,立即派人去把犯人抓起來!還有,把證物全部抬回司理院!這是大案,不是一般的走私禁物!對了,立即關閉城門,捉拿黨項前來買貨物的人!” 陳希亮稱諾,快步出了官廳,去通知張唐英。司理院負責訟獄,拿人辦案,是張唐英負責。 杜中宵在官廳踱來踱去,仔細想來,自己對勝州的商業環境過于放任了。這三年多,主要精力都是在軍事上,州里事務完全交給幕曹官,許多有背景的人商人不怕。勝州是邊地,對外貿易的對象不僅有西域,還有契丹和黨項。對于這兩個國家來說,邊境走私是不可能斷絕的。不過走私軍資,這還是第一次。 想了又想,杜中宵吩咐士卒,去叫富弼、張昇、田京和李復圭到官廳來。這不是小事,朝廷接下來對付的可能就是黨項,向那里走私軍資,相當于是通敵。 不大一會,幾人到來,在官廳里分賓主落座。 杜中宵道:“剛才陳希亮來報,有人首告城中有人向黨項走私硫磺、焰硝,事情不小。這些都不是普通的禁物,是軍資,其來路必然成問題?!?/br> 張昇道:“黨項國內不產硫磺和焰硝,朝廷也不許賣向那里。是什么人這樣大膽?” 杜中宵道:“還不知道。我們以前對這些管得不嚴,查得不緊,利之所在,總有人想試一試。此案我自會從嚴處理,你們不必擔心。我現在擔心的,是軍中的物資。雖說管理嚴,難免有人看在錢的份上想試一試。從今日起,軍中嚴查各種軍資!李復圭,你是管河曲路軍資的人,此次不必參加,只是隨著諸位看一看好了。同時去信西域,告訴張岊,讓他那里一起查!” 幾人稱是。 富弼道:“自從節帥入河曲路,火器之利,天下皆知。這是國之重器,以前朝廷沒有嚴管,只是一時疏忽罷了?,F在首告有人走私,很可能以前就有不知多少流了出去。此事除了本路嚴查,還應該上奏朝廷,天下嚴防。焰硝和硫磺,不如以后不許民間隨便販賣,全由商場賣好了?!?/br> 杜中宵點頭:“副使說得對。這幾年變化太快,很多政策跟不上來,是要好好管一管了。等到查罷了這件案子,我會上奏朝廷,把天下的焰硝和硫磺統一收到商場來,由他們發賣?!?/br> 田京道:“聽說黨項這幾年鑄了不少炮,只是少火藥。向那里走私這些東西,以后是必是麻煩?!?/br> 杜中宵道:“也不必過于擔心,與軍中用的相比,民間這些東西本來不多,能有多少賣到黨項?之所以嚴懲,是給大家做個樣子,告訴他們這些事情可是做不得。勝州這里,因為占住的時候,本地土著實在太少,都是內地來的營田廂軍,管理不嚴。特別是外地到這里開鋪子的商家,官府各種優待,而沒有嚴厲監督他們。只知這里有利可圖,而不知許多事情不能做?!?/br> 富弼道:“出這樣一件事情也好,不然我們不還蒙在鼓里?命本州人員嚴查,我們查軍里,無非嚴主死守就是。黨項鑄了炮,火藥不夠,不是什么大患?!?/br> 杜中宵點了點頭,與眾人商議,后續的盤查如何安排。 清晨時分,沈員外正在家里安睡,突然沖進來幾十個兵士,從臥室把他揪了出來。睡在一邊的妾侍被嚇得直叫,縮在床的一角,樣子十分驚恐。 張唐英親自帶隊,看著沈員外,沉聲道:“你就是悅來貨場的東家?對了,還有悅來商鋪?!?/br> 沈員外點頭:“不錯,這些是小的名下產業,不知犯了何事?” 張唐英道:“問那么多做什么?先抓回到衙門里去!派人看住了這里,一個人也不許出去!” 身邊的士卒應諾。張唐英吩咐人帶了沈員外,急速回到司理院。 到了司理院,張唐英升堂,命把譚四郎帶了上來。 見到譚四郎,沈員外只覺得腦袋嗡的一下。這孩子是自己從并州雇來,帶到這里,立得有五年的身契。他做活麻利,只是不太好管,常常惹出許多事來。沈員外管得嚴,除了定的工錢,因為討厭譚四郎喜歡生事,平時并沒有賞錢。昨夜他向自己討賞,自己沒給,想不到就到衙門首告了。 張唐英指著譚四郎道:“這是你下面的小廝,有沒有認錯?” 沈員外點頭:“不錯,這是小的從并州雇來的。當時說好,在我這里做五年,時間到了,給他路費回家里去。依律奴仆不得告主,他告我什么?” 張唐英厲聲道:“一般案子,自然不許奴仆告主。不過這件案子,卻是你私賣禁物出國境,此是朝廷嚴禁!硫磺、焰硝,俱是朝廷禁物之列,不許在勝州城私自出售,你竟然敢賣給黨項!” 沈員外聽了,臉色立刻白了。在內地這些并不是禁物,但勝州嚴禁,自己卻賣到國外去,此次只怕不能輕了。這個譚四郎,要賞錢要不到,沒想到就來首告。 此時的律法,不許奴仆告主,不然嚴懲,而且不治主人的罪。不過話雖如此說,還要看主人犯的罪是什么。如謀大逆等重罪,或者是主人凌**仆等,還是允許奴仆告主的。而且自立國以來,已經有過多次官員利用奴仆告主,對主人治重罪的案子,有前例在。 張唐英道:“在你的悅來貨場,已經起出了大量焰硝、硫磺,事實俱在。而且譚四郎招認,這些貨物你要賣給黨項來的人,此事可是確實如此?” 沈員外急忙喊冤枉:“小的哪里知道買貨物的是黨項人?此事實有冤屈!” 張唐英冷笑一聲:“等到把犯人拿來,自然知道。你認與不認,又有什么區別!” 第206章 閑話黨項 王普站在門口,伸著脖子看著前方擁擠的人群,連連搖頭:“這幾個人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寫,竟然敢賣軍器給黨項!衙門審過了,竟然就要問斬。說起來到勝州兩三年,還沒斬過幾個人呢?!?/br> 說完,看了看旁邊金三的鋪子。朝廷占了高昌,金三便不如從前囂張,這些日子態度好了許多。這些胡商,心中沒有朝廷律法,更加會干這種事??上н@次嚴查,并沒有胡商牽涉其中,讓王普意外。 正在這時,杜中宵和富弼、張昇三人走到店前,道:“主人家,里面還有空位子嗎?” 王普急忙行禮:“節帥來了,當然是有位子的!快快里面請!” 隨著王普進了店里,到了二樓一個小閣子,三人落座,杜中宵道:“現在正是夏天,應該吃些清淡東西。主人家,你店里現在有什么清淡菜色?” 王普道:“最近黃河里產的有上好大鯉魚,可以來一條。還有藕片菜蔬,也是極好的?!?/br> 杜中宵道:“便是如此,挑清爽可口的上幾個菜,再打一角酒來?!?/br> 王普答應著去了,自去廚房吩咐。西域歸屬朝廷之后,勝州的客商多了許多,最近生意不錯。 幾個人飲了茶,杜中宵道:“前幾日,狄太尉由樞密使出京,出任秦鳳路經略使。另外,還聽說韓太尉要來河曲路,兼管河曲和西域。西域雖然單獨設路,不過兩地軍隊歸屬一個經略使?!?/br> 張昇道:“韓太尉來河曲,那節帥呢?” 杜中宵道:“我的去向還說不清楚,很可能是回京了。自北上救唐龍鎮,已經三年多了。就是從設河曲路算起,也已經過了三年,自然是該離任了?!?/br> 富弼道:“河曲路是節帥打下來,并一手發展到今天,突然離開,是否不妥?似節帥這般,其實可以連任,等到一切都穩定再說?,F在離去,只怕周圍的黨項和契丹會鬧出事來?!?/br> 杜中宵道:“能鬧出什么事?契丹兩帝相爭,爭了三年,還沒有爭出個結果來,都快分成兩個國家了。至于黨項,狄太尉出任秦鳳路經略使,不是擺明了要攻他們嗎?” 富弼點了點頭,想了想道:“朝廷看來是有這個意思。狄太尉經略秦鳳路,必然是想從鎮戎軍發軍攻靈州。韓太尉來河曲路,想來是從河州攻山河關,或者從伊州攻沙州?!?/br> 杜中宵道:“我們出任外地,朝廷的事務所知不多,不過想來就是如此了。這幾年黨項最怕的就是攻山河關,那里建的特別穩固,又借地利,攻之不易。真要攻黨項,最好還是從伊州攻沙州。我們有鐵路到伊州,黨項在沙州的兵力卻十分薄弱,相對好打?!?/br> 正說話間,王普和小廝上了酒菜來,擺了一桌子。王普給三人倒上酒,便就告辭出去。 杜中宵舉杯道:“在河曲路三年,我也該離開這里了。今日定餐,是請兩位來說些閑話,以后不一定有機會了。河曲路事務,在我走了之后,多半要交給你們處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