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88節
杜中宵道:“如此說,也有道理。好,我們幾人,一樣不醉不歸!” 說完,又看了一會放煙花,便與幾人一起,到了后衙。此時晚上天氣寒冷,院中圍了帷幕,分成一桌一桌,各自飲酒吃rou。杜中宵等人,則被安排在了屋中。 到主位落座,不大一會,紛紛到齊。除了杜中宵、富弼和張昇三人,還有李復圭和田京兩位經略判官,以及安北軍的都指揮使張岊。其他的人,都在外面落座了。 倒上酒,杜中宵道:“去年此時,初來勝州,一切都簡單。一年的時間,再看四周,去年的舊人一個也沒有了。他們去京城的去京城,在外值守的在外值守,紛紛高升。只有我一個人,還在這里,與你們用些酒飯。等到下年,不知又有何人高升。且飲一杯,祝諸位早早升官!” 眾人一起叫好,一起飲了酒。 富弼、張昇兩人勸了酒,便就打住,一邊喝酒,一邊說些閑話?,F在軍中的情形,地方上的各種事務,旁邊契丹的戰事,倒也其樂融融。杜中宵看著眾人,一邊喝酒,一邊聽他們講著各種故事,說著附近的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杜中宵曾經熟悉,也是他喜歡的。 第127章 劍指西域 已是二月,天氣暖和起來,黃河的冰也開始化了。 黃河在蘭州北上,一路直到陰山之下,到了勝州又折而南下,形成一個大“幾”字形。在西邊興靈兩州,上游的冰先化,河水奔涌,容易形成凌汛。勝州這里剛好相反,沒有那些事情。 杜中宵離了武都軍城,回到勝州,剛剛進入官衙,便就被富弼攔住??戳诉f過來的公文,杜中宵對富弼道:“伊州城主要親入京城?那里到京城不下萬里之遙,這一路,可是不容易?!?/br> 富弼道:“鐵路已經修到了離居延縣不足七百里的地方,伊州城主來,可以在那里坐上火車。有火車可坐,這一路上并不辛苦,而且費時不多?!?/br> 杜中宵搖了搖頭:“副使,此事不是花多少時間,路上辛苦不辛苦的事情。萬里之遙,伊州城主愿意舍棄基業,親自帶人入京,這說明了什么?” 富弼點了點頭:“節帥說的不錯,伊州城主的意思,只怕是愿意并入中原?!?/br> 杜中宵道:“這是大事。自從順化渡一戰后,黨項讓出居延縣,如果伊州再不戰而降,那就不戰而得數千里之地。勝州這里,可管不到那么遠的地方?!?/br> 勝州是在河曲路的最東邊,與火山軍相鄰,是北方進入中原的門戶。趙滋占居延,離勝州三千余里遠,實際就管不到了。如果再向西一千余里,進入伊州,那就完全獨立。 想了想,杜中宵道:“此事先稟報朝廷。我們如何處置,還是要幾位官員一起商量?!?/br> 富弼應諾,帶了公文自回衙門。杜中宵想了想,急急回住處換了衣服,到前面的官衙里來。 張昇、李復圭和田京三人與富弼一起,都正在研讀公文,見到杜中宵進來,一起行禮。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伊州城主愿意入京,倒真是想不到的事情。伊州是西域的東大門,要進西域必過伊州。前些日子,一直在想,如果鐵路修到了居延縣,如何對待伊州的事情。這下好了,陳希明愿意自己到京城,省了許多麻煩。你們議一議,他離了伊州,我們該如何?” 李復圭道:“現在西域依然是高昌勢大,陳希明一離伊州,難保不會高昌出兵?!?/br> 田京道:“那樣不是正好?高昌出兵伊州,我們便讓趙滋帶兵西進,以驅趕高昌之名,收復伊州?!?/br> 杜中宵擺了擺手:“朝廷大軍在居延,此事伊州知道,高昌自然也該知道。陳希明敢離伊州,也是因為趙滋大軍就在千里之外。除非與朝廷作對,高昌怎么可能此時進伊州呢?” 張昇道:“已經二月,黃河冰解,趙滋在居延的大軍,各方必須正視了。再過兩三個月,河州到居延的鐵路修通了,那個時候就由不得他們了。伊州城主早做謀劃,及時進京朝貢,聽候朝廷吩咐,是明智之舉。不管后續如何,趙滋大軍必進西域,不然要居延何用?” 富弼點頭:“正是如此。年前節帥讓黨項讓出居延,大軍駐屯,已經做出了進兵西域的樣子。伊州之主明白,其他西域勢力也應該明白,只是如何應對而已。我以為,伊州城主入京,趙滋該立即派大軍入西域,以平息事態。以高昌勢力,應該不是趙滋對手?!?/br> 張昇搖頭:“趙滋若是進兵太急,反而讓人疑慮。只要高昌不敢攻伊州,便由他們在那里,一切等伊州城主進京城再說。到底如何,還是要聽朝廷號令?!?/br> 杜中宵道:“張副使說的有道理。西域到底要如何,還是聽朝廷旨意?!?/br> 富弼道:“居延一個大漠中的小縣,趙滋一萬余大軍進駐,意思大家早已明白。西域的事情,前面沒有說,朝廷沒有旨意,不過是因為鐵路沒到居延罷了。一旦鐵路修到居延,必然會命西進。這可是恢復漢唐故土的大事,路上沒有大股敵軍,豈能放過?” 田京道:“事雖如此,可沒有朝廷明令,總不好直接進軍?!?/br> 富弼連連搖頭:“去年本路派趙滋前出居延,朝廷從來沒有異議,態度已經明確?,F在的問題,是伊州城主入京,趙滋要不要立即派兵進駐?!?/br> 杜中宵想了一會,道:“此事也急不得。如果陳希明一進京,這邊便派兵進駐,哪怕給他高位,物議難平。我想,還是妥善安排陳希明入京,讓趙滋等一等。這些日子,命趙滋查探清楚入伊州路途。到底有多少里路,路上要經過哪些地方,有哪些要地。再者,一個冬天,趙滋那里的儲備,只怕也剩下的也不多了,還是要需要補充。這樣吧,讓陳希明早些動身,最好三月,就到勝州?!?/br> 富弼道:“節帥,北地嚴寒,只要錯過了那幾個月,到了冬天,可就沒有辦法了。要占伊州,最好在十月之前,就定下趙滋大軍要不要西進?!?/br> 杜中宵道:“現在剛剛二月,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副使,這種事情,到了最后關頭,要舍得等一等忍一忍,才能不出亂子。只要鐵路到了居延,西域就是朝廷的rou而已,只看什么時候取到手里?!?/br> 張昇道:“節帥說的有道理。鐵路一通,居延可以出兵數萬人之多,西域用什么抵擋?” 十萬人之戰,世界上沒有幾個地方可以打起來,西域雖大,還沒有之么強的勢力。只要手中三五萬人,西域就沒有勢力可擋。鐵路到居延,西域就成了朝廷嘴邊的rou,只看什么時候,以什么姿勢吃下。 進西域最大的難處就是伊州。那里只有幾千戶人家,在杜中宵眼里,就是個大村子。這個年代可是不同,那里正當要道,是東西交往的必經之地。雖然黨項封了商路,每年還是有不少商人經過那里,收到的稅收相當可觀。最重要的,是態度搖擺,跟周圍的勢力都不結下深仇,讓人無從下手。 陳希明入京城如此引人注目,就是因為,伊州就此擺明態度,不阻擋中原進入西域。只是在什么時候進入,用什么方法進入,還難說得很。 富弼最晚到河曲路來,一心要建功立業,對入西域最是熱衷。杜中宵說要忍一忍,才強忍住不再說話。張昇是秦鳳路經略使,在西北多年,只是未建功業,反倒不像富弼那樣急迫。 權衡再三,杜中宵道:“鐵路修到伊州,算是一個節點,后續的事情該由后邊的人做了??梢詴灾I正在修路的黨項戰俘,只要鐵路修到伊州,他們就全都可以放為良民。西域地方廣大,缺少人口,可以安排讓他們耕種。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內地組織營田廂軍,到西域去耕種良田?!?/br> 張昇聽了搖頭:“去年是整訓大軍,許多人不適合在禁軍,才轉為了營田廂軍。今年,只怕沒有那么多人手了。此事依靠民間招募,不是短時間的事情?!?/br> 杜中宵道:“這是朝廷的事情,我們只是提出來,怎么做就看朝廷安排了。這一年多,河曲路連軍帶民,來了二十余萬人,一切還不是好好的?” 富弼和陳昇點了點頭,不好再說什么。河曲路是因為地位重要,一邊契丹,一邊黨項,還有一頭拴著西域,朝廷才派了這么多人來。其實真要說人,中原現在還真沒有多少。 第128章 伊州來使 陳希明看著身后的伊州城,暗嘆一口氣。此次離開,不知未來如何,甚至能不能回到這里,都是未知數。千里之外的居延縣有宋軍一萬余人,鐵路即將修通,西域面臨的局勢已經變了。 身后的隊伍里,大部分的商人都興致勃勃,小聲商議。以后到中原的商路通了,聽說還有鐵路,來往可就方便了。交通一方便,商業就起來,到時做生意不知道方便多少?,F在西域商人入宋,是向南過黃頭回鶻,而后入青唐,轉秦州,輾轉進入中原。如果能從居延入中原,不知近了多少,方便了多少。 看了看東邊的朝陽,陳希明高聲道:“出發!每日百里,半月之后到居延!” 說完,帶著一百余人的大隊,向東而行。 東邊的要地星星峽,此時尚在伊州的治下。離了那里,轉而向北,沿著山麓東北而行,而后就進入了漫開黃沙之中。沿著商路,一路前行,直至居延縣,再從居延轉向勝州。 這條商路存在了已經數百年,黨項封掉河西走廊后,最近又重新興盛起來。雖然無法與以前的入中原商路相比,幾日才有一撥商人,終究一直存在。 經過了接近半年的冬天,趙滋覺得自己要廢掉了。自從雪化掉,便就瘋了一樣四處游獵,到處亂跑亂轉。一直持續了十余日,化解了冬天的寂寞,才慢慢正常起來。 這一日,趙滋正在帳中閑坐,士卒快步進來報:“將軍,伊州城主入京朝貢,明日將到居延!” 趙滋起身,想了想,道:“可是明日一早到居延城外?” 士卒道:“是!小的聽來報的人說,城主是算好了路程,明日一早入城!” 趙滋點了點頭,讓士卒出去。自己這支隊伍諸般不齊,因為便利,做了進入西域的先鋒官。伊州城主親自入京朝貢,自有其規矩,路上都是清晨進城。在一個地方住一天,第二天便走。 走出帥帳,看了看面前的居延城,趙滋嘆了口氣:“可惜,現在的居延城太破了些。伊州城主此番入中原,見的第一座城,有些不合意?!?/br> 說完,叫過一邊將領,讓他帶著自己的親兵士卒,把城池收拾一番,明日好看一些。 第二日一早,陳希明帶著朝貢隊伍,到了居延城前,看前面的城池雖然并不高大,卻自有一種威壓萬里的氣概。點了點頭,對身邊的人道:“到底是上國地盤,此城雖小,卻自有一股大國氣質!” 彭連等人點頭稱是,隨著陳希明一起,打馬向居延城而來。 宋軍一萬余人,分成多部,在居延城四周延河流分布。此時轅門緊閉,鴉雀無聲,門前連一個人影都沒有。只有城前趙滋帶著本部將領,早早迎接在那里。 到了近前,趙滋打馬上前,與陳希明見禮,讓進了城里。見趙滋態度恭謹,陳希明甚是滿意。 伊州雖然是獨立勢力,實際人口很少,實力不強。其兵力與趙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只是地理位置重要而已。趙滋的態度謙遜,讓陳希明的心里甚是滿意。 到了城中官廳,眾人分別落座,趙滋道:“城主遠來辛苦,還請在居延多住幾日,以歇幾塵?!?/br> 陳希明道:“多謝將軍。只是此去京城,不下萬里,當日夜趕路,不敢停留。今日在居延城里歇息一天,明日便就再上征途。路上的用具,來時多有損壞,有需要修補采買的,還請將軍成全?!?/br> 趙滋道:“些許小事,不必勞心。城主明日一定要走,我派人沿路護送,一直送到勝州?!?/br> 陳希明拱手:“謝過將軍。聽說此去勝州,已經通了火車?” 趙滋道:“城主誤會,火車沒有那么快,還沒有通到居延縣來。要再向東走七八百里路,就有火車了。城主可以在那里換乘火車去勝州。一切都安排妥當,城主不需要勞心?!?/br> “如此多謝將軍。伊州偏僻之地,無甚好物,些許薄禮,還請將軍笑納?!标愊C髡f完,命屬下捧了禮物,上來行禮。這是平常禮節,趙滋收了煽物,命手下回了禮回去。 說了幾句閑話,趙滋道:“城主路上辛苦,我已安排住處,可以下榻。今日安歇一日,洗去了路上風塵,晚上衙門里設筵,為城主接風!” 陳希明拱手謝過,回了禮,帶著屬下出了官衙,到安排好的地方休息。 安頓好了陳希明等人,趙滋對屬下道:“吩咐各軍,今日的日?;顒尤繒和?,各待在軍中。如果有違反軍令,出來閑逛鬧事的,捉住重懲!” 屬下聽令。 趙滋又道:“此是伊州城主,治下數城,幾千戶人家,正當西域門戶。吩咐各軍,不得怠慢,好好送他們走。今年我們進西域,必是走他治下?,F在對他好,將來才會有好日子過?!?/br> 一日無話,到了夜晚趙滋設宴,為陳希明等人接風洗塵。這種場合,說的都是場面話,兩人沒有深談。趙滋是杜中宵治下大將,為一路部署,自己沒有權力,只是維持住場面而已。陳希明初入宋朝,對一切一無所知,心中警醒,不多說話。 兩人如此,倒是他們手下的人員,沒有顧慮,***宴。 第二日一早,趙滋派了崔度田率領二百士卒,護送陳希明等人東去。到了半路,火車早已經等在那里。眾人上了火車,一路到河州,過了黃河,重新登上火車到了勝州。 杜中宵把陳希明等人迎入帥府,對他道:“現在三月天氣,此地初見綠色,中原卻已桃紅柳綠。城主此去京城,正是最好時候,可以游覽一番?!?/br> 陳希明不知杜中宵的性格,拱手道:“在下自小長在西域,常聽人說中原繁華,只恨未見。此番朝貢中原,得入京城,實在是修來的福氣?!?/br> 杜中宵笑了笑道:“城主,中原再是繁華,也無非是一年四季,夏熱冬冷,沒有什么稀奇。不過人口密集,百般皆有,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既然到中原,那便多住上些日子,看看那里風情?!?/br> 說著閑話,杜中宵問了路上辛苦,道:“勝州不比其他地方,城主在這里多住兩日,看看風景。等到朝廷使節到了,相伴城主入京。一路上都有火車,不似前邊辛苦,可以放下心來?!?/br> 陳希明道:“火車真是神物!我自伊州動身,走了半月,才到居延城里。又走十天,才到了火車修到的地方。在那里上車,只用了兩天,便就到了勝州來。本來想著,要走上一個月,才能到這里呢,卻不想只要兩天就到了。以后火車修到伊州,豈非半個月的功夫,就可以入京城?” 杜中宵道:“也沒有那么快?,F在路上跑的車少,等到車多了,就要來回等車,時間就長了。不過不管怎樣,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從伊州到京城了?!?/br> 陳希明嘖嘖連聲,直道不可思議。以前沒有火車,從伊州到京城,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路上蹉跎時間?;疖囃?,沒想到如此方便。前邊聽陳希志講火車的諸般好處,怎么也想不出來,直等到自己親眼看到了,才真正覺出此物的好處。 現在的火車,因為調度受到限制,受到諸多影響,速度遠不如后世那么快。由于黨項的存在,鐵路只能走北線的居延一帶,也有影響。 這條鐵路,最大的作用,是把漠北草原分到了鐵路以北,給中原畫了個大圈。沿鐵路機動,速度比馬匹快多了,而且價格低廉,大軍可以短時間作數千里的大規模調動。這條鐵路修成,西邊就深入了西域之地,北邊隔開了游牧民族的影響。 路線過長,不可能像內地鐵路一樣養護,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降低要求。至于被異族攻擊破壞反而不需要過多考慮,一是人口太少,再一個維護與修造比起來是極便宜的事。 坐了火車,陳希明的想法改變許多。這件武器太過厲害,一旦修通,整個形勢就變了。以前的西域太過遙遠,中原只有在漢唐時的盛世,才能占據,而且付出的代價巨大。一旦通了鐵路,雙方巨大的實力對比就顯現出來,中原進軍不再受到糧草影響。 宋朝的動作很清楚,就是要把鐵路修到居延,而后由居延進西域。沒坐之前,陳希明對此還有些疑慮,不知鐵路竟然有這么大的作用。真正坐過,就知道此事已經沒有辦法改變。 既然無法改變,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西域的人,本來就對家國看得不那么重,更看重錢財。 詳細問了杜中宵宋朝鐵路的修造計劃,陳希明感嘆連連。道:“由居延到勝州數日,若是鐵路從居延通到伊州,中原入西域,可就容易得多?!?/br> 杜中宵道:“確實如此。鐵路雖然好用,造起來卻是太難。居延到伊州,一千五六百里,鐵路要想修通,就要靠城主支持。此事非一年之功,城主好生入京,以后再論就是?!?/br> 第129章 處處不同 帥府里,杜中宵道:“此次伊州城主東來,勝州里的官員,大家都是游宦,沒必要私人邀約。昨夜為他們接風洗塵,這幾日就讓他們在城中歇息。帥府和州衙,派人跟隨,免得出了事端?!?/br> 富弼道:“伊州雖小,正當進西域的要道。既然伊州城主到了,節帥何不與他商量,允許趙滋的大軍西進呢?只要占了伊州,西域的大門就此打開,高昌和黑汗國不似以前輕松?!?/br> 杜中宵道:“此事不急。鐵路要修到居延城,估計要七八月間了。那時陳希明在京城,有事讓朝廷去說即可。他坐過了火車,見過了京城,到底如何想,那可就難說得很了。鐵路未到居延,趙滋雖然兵力不少,卻難入西域?,F在問陳希明,終是白問,不如等到下半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