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282節

風雨大宋 第282節

    第111章 權在官員

    喝了口茶,杜中宵道:“天下治亂,無非兩面,一面是文治,一面是武功。歷朝武功之最,無過于兩漢之時。四海之內,盡皆臣妾,哪怕漢之將亡,依然四夷畏服。文治之最——”

    說到這里,杜中宵苦笑著搖了搖頭:“通讀史書,只怕只有傳說之中的三朝之治了。然而,傳說終究是傳說,哪不知道真也不真?!?/br>
    王拱辰道:“三代之治,史書傳之,圣人贊之,自然不會有假。我等后人,只要盡心于國,用心于民,何愁不能重現三代盛世?!?/br>
    杜中宵聽了就笑:“我雖然進士出身,出仕即為文官,說起文治,其實乏善可陳——”

    王拱辰道:“節帥謙虛。在永城為知縣,治績第一。以后并州、火山軍、京西路為官,無不有善政留于當地。如果節帥說自己為官沒有治績,天下官員,又有幾個有治績呢?!?/br>
    杜中宵想了想,點點頭:“內翰如此說,仔細回想,好像還行?”

    王拱辰笑道:“豈只是還行。不過節帥軍功太大,自己覺得以前治績配不上軍功罷了?!?/br>
    杜中道:“不說這些,還是說到武功上來。漢朝的事已是千年前,再說四海之內,盡為臣妾,不合時宜了?,F在應該說,最低限度,盡復故土,四夷畏服,勉強可算大宋武功了。要建立武功,就必須有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剛才我說了這支軍隊應該是什么樣的性質,確業了軍隊性質,就決定了軍隊根基。這樣一支軍隊,游手惰民是不行的,罪人更加不行,必然兵將俱為良家子。禁軍進行整訓,篩選兵員,必須遵從這樣的原則。不如此,禁軍是不能脫胎換骨的?!?/br>
    王拱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確定了軍隊的性質,兵源也就確定了,必須進行大改,無須多說。

    杜中宵道:“這些根本的說完了,再說一點細節吧。從營田廂軍開始,我帶的軍中編成,其實是參照文官體系來。朝中大臣,應該都能看出來?!?/br>
    王拱辰道:“大多都看出來了,所以自韓太尉以下,朝臣并無異議?!?/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河曲路大軍的組織結構,人員任用,其實參照的是現在的文官體系。正是因為這個特點,韓琦在河曲路的時候,沒有異議。朝廷按河曲路模式整訓禁軍,文官們全力支持。

    杜中宵又道:“文官體系的特點,是權在官員,事在吏員,大約如此。當然,現在朝廷官員和吏員分得不那么清楚,特別是低級官員,常與吏員混雜不清。有官員在做吏員的事,也有吏員做官員的事。什么是官員?當然由朝廷來定。但最少有三條,符合了才是官員?!?/br>
    王拱辰聽了好奇:“敢問節帥,不知符合了哪三條才能算是官員呢?”

    杜中宵道:“其實都是朝廷定下來的,只是沒有明說三條罷了。官員身份的第一條,官是流官,必有任期。除非民請,圣上恩準,否則不得延期,到期必須他調?!?/br>
    王拱辰點頭道:“不錯,現在確實是如此。能夠民請獲準延期的官員,無一不是能臣?!?/br>
    杜中宵又道:“第二條,凡是官員必須依回避法。在地方,自己、家人、姻親、各種故舊,皆不得置產業。為官之地,不管是不在本州,還是離鄉三百里外,八百里外,或者不在本路為官,依朝廷所定的為準,反正不能在本鄉為官。在京城為官,則本衙門內不得有親朋故舊,上司、下屬皆是如此?!?/br>
    王拱辰點了點頭。這也是現在實行的,不只是如此,還包括宰相和臺諫要回避。當上了宰相,有關系的皆不能為臺諫,必須辭職。如果隱瞞不報的,會受到懲罰。前朝宰相王旦,姻親眾多,王素做御史的時候,就因為新宰相上任,隱瞞姻親關系,被貶官為任。

    “第三條,官員對下級官員有舉薦權,而沒有提拔、任免的權力。人事之權,在審官院,在兩府大臣,在圣上。若不如此,難免結黨,終成大患?!?/br>
    這也是正在實行的制度,只是沒有杜中宵說的這么明確而已。官員升遷,有部除、堂除、特旨,貶官有被彈劾,考績不合格,治事不力等等。也就是說,官員沒有提拔官員的權力,也沒有壓制官員升遷的權力,有的是監察權。官員能提拔任免的是吏員,這就是權在官員,事在吏員的組織原則。這都是這個年代實行的制度,只是杜中宵借鑒明確,當作原則提出來。

    見王拱辰沒有異議,杜中宵又道:“軍中的將領,同樣借鑒了官員的這些制度。不過軍中到底與地方不同,少了吏員,多了官員。地方上很多是吏員做的事情,軍中用官員來做。這也是河曲路軍中,軍官所占的比例,遠大于禁軍的原因。但要是官員,就必須符合上面三條原則。官員晉升,必須要調到的其中去,不能在本部晉升,上下兩級都要回避。只是回避的編制是什么單位,由朝廷統一定下來。其他的軍官任期制、有舉薦監察權而無人事權,俱與官員一般。當然,若在戰時,一些權力可以臨時授與?!?/br>
    王拱辰點了點頭:“明白節帥的意思。以后不再是兵為將有,而是為朝廷所有?!?/br>
    “正是如此。指揮官和庶務官,分別前面已經講過了。軍隊是打仗的,指揮官的地位更高,自然是應有之意。也就是在軍中,指揮官自成體系,除非特殊,其他體系的庶務官不能為指揮官。反過來,指揮官則可以為庶務官。換句話說,指揮官的更高的要求,也有更高的地位?!?/br>
    王拱辰聽了道:“原來如此。河曲路軍中,一直不許其他官員包括監軍,染指指揮。哪怕監軍可以臨陣換將,也只能換下一級的指揮官上來,

    是這個原因。朝中大臣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官高一級,戰時反而可能聽命于官職低于自己的指揮官,亂了上下?!?/br>
    杜中宵道:“因為舊的軍中行階級法,才會亂了上下。河曲路軍中不行階級法,要專業化,當然就是如此了。指揮官自成體系,由庶務官來進行指揮,就會亂了體系?!?/br>
    這些其實都是這時文官體系的組織原則,杜中宵只是進行了專業化分類。軍官大類分指揮官和庶務官,指揮官自成體系,培養、晉升,都有單獨的渠道。與之相對應的,是大量非指揮的權力,分到了庶務官系統當中。這兩個體系,對應著朝廷的樞密院和三衙。樞密院以指揮官體系為核心,三衙則以庶務官體系為核心。也就是帥臣,從一路之帥,一級一級延伸到了各個級別。

    這樣的組織原則與戰斗力的關系不大,而是為了穩定。便于朝廷控制軍隊,也使指揮官的職權少受干擾。組織原則不變,能夠長久地保持戰斗力,最起碼維持一個比較低的戰斗力下限。受到刺激,哪怕一時戰斗力下降,也可以快速恢復。

    歷史上戰斗力強的軍隊,未必就有義軍的性質,也未必有什么政治原則,更未必有組織原則。各種原因湊在一起,強盜同樣可以橫掃天下,這沒有什么奇的。

    滅亡大宋的蒙古人,鐵騎縱橫數萬里,神擋殺神,佛擋滅佛,武功之盛,古今中外罕有其比。洋人橫行天下的時候,同樣不是文明之師,甚至是藏污納垢之地,只要敵人打不過他們就可以。

    不過,沒有政治原則,沒有文化根基,千年之后,蒙古人只剩下能歌善舞。保有狹小一域,只是兩個大國不愿離得太近,別人的恩賜而已。曾經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及其他幾個橫行一時的歐洲小國,不過數百年,吞下去的全部吐了出來,就連自己的本土,也整合不了。

    為什么?是人民。他們壓迫了人民,人民拋棄了他們。

    第112章 武進士

    天章閣里,趙禎來回踱步,不時看一眼旁邊案幾上的字。十幾幅字擺在上面,寫著的,正是河曲路軍城中各個軍校的標語。王拱辰回到京城,面稟之后,今天趙禎招集了幾位翰林學士到天章閣議事。

    翰林學士正常編制六人,資歷最久的一人為翰林學士承旨,地位最高,此時為曾公亮。其余在學士院供職的,除了本官是中書舍人外,帶知制誥。如果在外供職,則不帶知制誥,翰林學士實際是職名。

    此時在學士院任職的翰林學士四人,孫抃有事,今夜由曾公亮、王拱辰和趙概在旁。

    踱了好一會步,趙禎指著案幾上擺在一起的步兵學校里的幾幅標語,對侍立在側的三人道:“步兵校里的這些,言語淺近,多用怪詞,諸卿如何看?”

    王拱辰道:“陛下,這些立在校里的牌子與馬、炮兩校相比,確實淺近些。微臣以為,河曲路軍校中選學員,步兵校里的人相對識字少些,又少讀書,故言語淺顯?!?/br>
    趙禎點了點頭,又道:“那這些怪詞又是怎么一回事?讀起來甚不順口?!?/br>
    王拱辰道:“杜節帥是白起建起來的營田廂軍,依著軍中槍炮用法,一切草創。這些怪詞多是在編練營田廂軍時,習以為常,最后沿用下來?!?/br>
    曾公亮道:“營田廂軍本是河邊拉纖之人,終日勞苦,不識詩書。編練新軍時,其中讀書識字稍有知識的,又選到馬、炮兩軍中去了。剩下在步軍的這些人,大多識不了幾個字,慣常就用俗語俗字?!?/br>
    趙禎點了點頭,又到案前看了一會,道:“杜太保諸般都好,聽說閑時也喜讀書,可作賦寫文章的本事,著實讓人一言難盡。其余兩校在路邊立些警語,讓在里面學習的人時時警醒,此是好事。惟有步兵校里這些,看著透出一股怪味。諸位得閑,能幫著改一改最好?!?/br>
    王拱辰捧笏:“陛下,微臣在河曲路的時候,也試著想改掉這些??刹还苡檬裁葱略~,改成什么樣的句子,都失了原來本意。微臣以為,河曲路軍校出來的軍官,天生帶著這股怪氣。這不是壞事,正是他們的這種怪氣,才特別能打,與其他軍官不同?!?/br>
    趙禎站在案前,看了一會,道:“軍中警語,言簡意賅,雖然簡單明了,應該查之有據才是。你們看這些,于古籍中無據,語句甚是淺俗,意思也難讓人理解?!?/br>
    王拱辰道:“河曲路時,微臣問過杜節帥。節帥言,當時隨州編練新軍時,一切草創,什么都是從頭開始。不只是不知規制,軍中也無合適軍官,當時為了盡快成軍,用的是這個辦法。即不斷地招營田廂軍到軍中應役,一邊學一邊練,一邊考??嫉膬热菔瞧綍r學與練時總結出來的,有用的留下,沒有用的則合去。當時軍中冊子,實際上是所有曾在軍中服役的人,一起想出來,又一起刪改出來的。不但是留在軍中的人出了力,淘汰的人也出了力。這就是步兵校中這句話,在學習與實踐中,發現規律,認識規律,理解規律,掌握規律。用杜節帥的話說,這就是河曲路軍校的原則,軍官入校中學習,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掌握戰爭中的規律。學習的方法,就是另一句話,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所以河曲路軍校,除了學習,與學習并重的還有實際帶兵、演練,諸般種種。杜中宵曾評點軍中人才,說起自己在隨州的時候,隨著營田廂軍北上,出了不少將領。不是因為那個時候人才多,而是因為那時一切草創,只要是人才就可以快速上位。要新的職位上不斷學習實踐,步步上升。節帥用了個粗俗的比譬,隨州時如同一個人正長身體的時候,吃的多拉的多,人的身子長得特別快。等到河曲路再開軍校,入校的軍官們都帶職級,升與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反而沒有當時那股朝氣?!?/br>
    聽了這話,趙禎與曾公亮和越概都笑。比譬雖然粗俗,倒是形象。隨州練兵,軍中所有的職位其實都空著,只要表現優秀,可以一路上升。姚守信、十三郎等人,就是這樣升上來,河曲路大戰之后,現在整個宋軍之中,他們依然是最優秀的騎兵和炮兵將領。

    戰后整訓軍隊,雖然有軍校,卻沒有了當時的條件。大量入校的軍官,本有官職,學過之后,大致按他們原來的官職編入軍中,難免良莠不齊。

    趙禎想了想,道:“太保話雖粗俗,道理卻是不錯。沒有當時隨州的快速升遷,河曲路的幾個方面大將,要多少年月才能升到現在職位?現在京城軍校辦學不力,除了教不得法,里面學習的,由于帶著本來官職,出來之后都要升官,提舉軍校也是難辦?!?/br>
    趙概道:“陛下,現在入了軍校,出來必定升官,本就不合理。有的將領,在里面學了,確實學的不好,不適合為軍官。出來之后全部編入軍中,失了選汰之意?!?/br>
    趙禎在案后坐下,道:“那又該如何呢?如果軍校中學得稍差,便行裁汰,不是太平美事?!?/br>
    眾人沉默。這話說到底,皇帝要對軍隊示恩,到軍校學上一段時間,出來反而降官,甚至是被軍中淘汰,難免就會有怨言。這鍋皇帝不背,最好有官員出來背黑鍋。官員又不傻,哪個肯背這種黑鍋。

    王拱辰道:“微臣以為,如河曲路軍,對軍中的軍官細分是個辦法。只要讀書識字,在軍校中能學到知識,沒有大的過失,可以不做指揮官,做庶務官,一樣升遷?!?/br>
    曾公亮道:“一旦如此,就失去了做指揮官的機會,有幾人愿意?軍中不為統兵官——”

    說到這里,曾公亮搖了搖頭。既然明確了軍中指揮官自成體系,高人一等,被排除這個體系誰都不愿意。特別是禁軍的傳統,統兵官掌一切大權,推行難度更大。

    一時沉默。過了好一會,趙概道:“陛下,微臣以為,既然指揮官自成一系,不如,就仿先前武舉例,考中了的做指揮官,考不中的學出來做庶務官?!?/br>
    曾公亮道:“那就不是武舉人,而成了武進士了?!?/br>
    趙概和王拱辰一起點頭。舉人跟進士的差別,不是等級,而是出身。等級影響一時,出身則伴隨整個仕途。指揮官自成一系,如果靠考出來,實際就成了軍隊中的科考??贾辛酥笓]官,就跟文官中的進士一樣,有了出身。地位比別的軍官高,升官比別的軍官快,成了一個單獨的群體。

    趙禎思考良久,道:“此法未必不可行。此事下兩府集議,朝臣各抒己見,如果可行,就少了許多麻煩。軍校本就是為了選拔精兵良將而設,行科考,也沒什么?!?/br>
    曾公亮、趙概和王拱辰一起稱旨。這一個改變,涉及到的很多。沖擊最大的,就是現在的禁軍升遷選汰體系。以前是精兵選入諸班直,諸班直在皇帝左右,也有考試,而后升官或外派。

    第113章 大勢所趨

    樊樓的一個閣子里,賈逵、張玉、和斌、楊遂、盧政、李浩團團圍坐,相對飲酒。

    喝了一口酒,張玉把手中的杯子重重一拍:“聽樞密院的人講,現在朝中正議,以后軍校中也要開科考??贾辛说娜瞬趴梢宰鲋笓]官,就跟文官中的進士一般。直娘賊,我一生只知陣前殺敵,視千軍萬馬如無物。什么科考文章,哪里是我這種人做的!”

    賈逵道:“你不必憂心,軍中科考,考的是校中學的知識,又不考詩賦?!?/br>
    張玉道:“那又如何?我從軍學的是舞刀弄槍,可不是籌謀計算。我們幾人雖未入校中,也知道軍校里教的都的是什么。我本就識不了多少字,才夠粗通文書,軍中已足夠用。去學那些,怎么能夠學得來呢!我看哪,這官當得也沒意思,不如請個兵職,到外邊快活?!?/br>
    賈逵道:“寶臣,太尉就是不想讓我們蹉跎,才把招入京中,送入軍校中學習一番。如果只想著做個兵職,又何必招入京城?你做廣西路鈐轄,多么快活!”

    張玉搖了搖頭,悶著頭喝酒,也不說話。

    這個幾人是狄青得力屬下,滅儂智高一戰中立了大功的。賈逵曾與狄青一起在拱圣軍中為士卒,兩人只相差兩歲。張玉年輕一些,以勇猛馳名西北。隨狄青在青澗城時,有夏軍將領挑戰,張玉帶一鐵锏獨騎出戰,取來將首級和他的馬回陣,人稱其為張鐵锏。

    賈逵年紀大一些,官職也高一些,歸仁鋪之后升為西染院使、嘉州刺史,正使帶遙郡。張玉的官職很低,為右班殿直,比楊文廣初到隨州時的官職還低。戰后升為內殿崇班,京城演武后又升了一級,為內殿承制,從小使臣升為了大使臣。其余幾人,多是西北猛將,參與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立過軍功的。其中的楊遂,曾參與過平貝州王則,后世的《三遂平妖傳》中的其中一遂。

    這幾個人在戰后升官,大多分到各地任職。張玉和盧政留在廣西,做廣西路鈐轄。賈逵則做了秦鳳路鈐轄,不過因為母病,一直沒有上任。京城軍校建起來,禁軍進行大規模整訓,狄青特意把這些老部下調來軍城,準備讓他們入京校,學習一番,有個前程。沒想到還沒入校,先傳了科考的消息出來。

    幾個人當中,張玉的文化水平最低,對此最為抵觸。平了儂智高回京城,在崇政殿演示當日歸仁鋪一戰,指揮的就是張玉,趙禎對這勇將非常喜受。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形勢全變了。

    和斌道:“此事大局已定,我們爭了又有什么用?早早進入軍將,真正學到本事,搏個前程才是正途。在這里發牢sao,沒有任何用處。就連太尉,還不是到了河曲路,在那里軍校巡視?”

    張玉冷聲道:“進里面學什么本事?灑家一條鐵锏,縱橫數路,沒有敵手!”

    楊遂搖頭:“寶臣,此時不比往日,河曲路軍中,打仗根本就不靠弓馬武藝了!任你如何勇猛,槍炮之下,沒有半點用處!再是猛將,黨項人面前有多少軍功?河曲路三萬兵,先滅黑山監軍司,再滅了白馬監軍司,黨項數萬人沒有半點還有之力!世道變了,我們只能跟著變?!?/br>
    盧政跟張玉一起從廣西回來,嘆了口氣:“是啊,世道變了。我們在廣西立了大勞,可跟河曲路的軍功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一個儂智高,蠻賊而已,河曲路大軍,可以先敗契丹,斃了契丹皇帝,逼退數十萬大軍,拓地數千里的軍功。更不要說以區區三萬兵馬,打得黨項畏服,乖乖獻城。唉——”

    賈逵道:“現在發牢sao沒有用處。太尉讓我們到京城來,是為了我們前程著想。惟有在校中學出個名堂,才不負太尉栽培。識字不多又如何?禁軍之中,大多數人不都跟我們一樣?他們能學出來,我們憑什么就學不出來?就說在西北立了大功的河曲大軍,其中將領,大多還不如我們呢。去年南征的時候,我們都見過,多是拉纖廂軍的人,如何能跟我們這些人相比?他們行,我們也行!”

    和斌點頭:“正是如此。拉纖廂軍能練出來,我們憑什么就不能夠練出來?現在朝廷心氣十足,將來必然還要北上復幽燕,平契丹,滅黨項。我們早日學成出來,這些大戰不都是機會!”

    張玉點了點頭,與眾人喝了一杯酒,心中還是非常不舒服。

    去年南下平儂智高的時候,本來說杜中宵的營田廂軍是后備力量,張玉和賈逵還見過杜中宵。當時一個帶著廂軍的文官,哪里能夠想到一年之后,鬧出如此大的聲勢。那時對杜中宵不以為然,覺得他帶營田廂軍南下,是蹭狄青和自己這些人軍功的。沒想到轉頭北上,把契丹打得魂飛魄散,一分為二。又全殲黨項數萬之眾,高城深池,河曲路大軍在的地方,他們連城門都不敢開。

    接連大敗契丹和黨項,拓地數千里,兵臨西域,這樣的軍功,這個時代的武將想都不敢想。張玉對杜中宵沒有意見,但對軍官進軍校,學不好就不能做指揮官,有非常大的意見。為將帶兵,講究的是戰陣上勇猛無敵,怎么突然就成了算無遺策,指揮若定了呢。

    自己騎馬拿刀,戰陣上殺慣了人的,到學校里去學習,想想就覺得荒唐。

    狄青手下,賈逵和張玉是他的左膀右臂。張玉勇,賈逵謀,兩人配合相得益彰。不過因為河曲路大軍的作戰模式,陣前武勇沒有用處,張玉當然郁悶。

    張玉和賈逵都是騎卒出身,都是從最底層的小兵開始,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前程,跟狄青一樣。與張玉相比,賈逵出身寒微,三代皆白丁。不大的時候,父親故去,賈母改嫁,繼父對賈逵不好,日子過得艱難。賈逵至孝,后來投軍,在軍中因軍功發跡,給了繼父一大筆錢,接了母親奉養。

    自小貧苦的生活,見過了人情冷暖,賈逵性格沉穩。廣西歸來,賈逵升為秦鳳路鈐轄,因為母親老且病,辭而不行。狄青不許,不過因為母親的緣故,還沒有上任。前些日子,他已經知道自己要改任管勾麟府路兵馬事,不過不再任并代路鈐轄,聽說要劃到河曲路。

    以賈逵的性格,知道以后不是軍校出來的,不能適應河曲路的作戰方式,是沒有前程的?,F在朝廷議論要在軍開科舉,恐怕大勢所趨,以后就是如此了?,F在不是發牢sao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科舉怎么考,考哪些內容,甚至影響科考的方式。

    此事在京城鬧得很大,幾個南征的同伴,一起在樊城里飲酒解悶。

    可惜狄青不在,不然還有個人拿主意?,F在幾個人各有心思,酒也喝得不爽利。

    第114章 富弼

    京城里的紛紛擾擾,沒有影響到河曲路。富弼調任河曲路,任經略副使,實際上是以前石全彬所任的監軍。與原先的經略副使張昇一起,河曲路出現了一正使、兩副使的格局。

    富弼下了火車,看周圍一片白茫茫,對迎接的張昇等人道:“沒想到這里現在已經飄雪?!?/br>
    張昇道:“胡天八月即飛雪,現在已經九月中旬,下雪本常事?!?/br>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