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214節

風雨大宋 第214節

    當然,狄青在這個時候入朝為樞密使,最重要的原因,是當年賞識他的范仲淹去世了。

    范仲淹離開鄧州后,改知杭州,任滿改知青州。因為身染疾病,請求知較近京城的穎州。由青州行至徐州的時候,于上月離世。范仲淹作為士人領袖,在文官當中有非常高的威望,自慶歷新政失敗,便就再沒有入主中樞的機會。隨著他的離世,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生前的時候,許多與范仲淹走得近,或者志趣相投的人,被有意無意地投置地方。他在徐州去世,這些人開始重新進入中樞。

    沒有了范仲淹,狄青才能被皇帝放心重用。有范仲淹,狄青依然只能在外,等待時機。

    現在的皇帝,是個心機很重的人,做的許多事情看似無意,其實一直維持著朝政的平衡,大權從來沒有旁落。心機很重,未必就是城府很深的陰險小人,不威脅到天下布局,一向都很和藹,愿意聽朝臣的意見,也知道自律。這是個聰明人,不過是個想做好人的聰明人,不是陰險小人而已。

    坐在衙門里喝著茶,杜中宵把這些事情想通,不由得有些泄氣?;实郾救藬[明了行軍打仗也好,日常管理軍隊事務也好,更喜歡武將,自己想在廣南大干一番的希望,一下渺茫了很多。

    黨項初亂的時候,前方用的不是文臣,掌數路兵權的是劉平。連打幾個敗仗,最后把范仲淹和韓琦調到西北,穩住局面,文臣任經略使才成為慣例。十幾年來的例外就是狄青,武將任經略使。后來不管大臣怎么勸諫,一直保持樞密院的主官是王貽永,皇帝從心里不信任文官能夠帶兵打仗。真有武略的,如張亢等人,也會千方百計讓以文改武,包括初到西北的范仲淹和韓琦。

    以文制武好,還是讓武將掌握最高權力?顯然這種討論沒有意義。依現在的軍制,正常年代不可能讓武將掌權,不然大權在握,又是一個五代。宋軍打不了勝仗,也跟樞密院是文官沒有關系,管樞密院的是武將打得更難看。歷史上真正確立樞密院用文官的是宋神宗,那時候對外還好看一點。

    宋軍戰力不強,跟軍事制度有關,跟皇權對軍事力量的定位有關。說什么因為重文輕武也好,崇文抑武也好,以文制武也好,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談兵沒有區別,隔靴搔癢而已。

    給武人更高的社會地位,給他們更高的官位,或者更多的錢,滿足他們的一切欲望,甚至讓他們掌握天下權力,隨時可以改朝換代,軍隊就能打了?歷史上沒有這種事情,也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這就跟認為地主剝削農民,資本家剝削工人,是因為賺的錢不夠多是一個道理。賺錢多了還想賺更多,軍隊在前方面臨生死威脅,什么待遇能比得上投降做勝利者反過來搶?如果后方過于強大,還可以自己掌權,跟侵略者分利益,鎮壓后方平民不比跟正規軍隊作戰容易多了。

    晚唐五代之后,包括后面的朝代,皇權出于對軍事力量的恐懼,出現了一種慣例。朝政不許武將插手,供養軍隊的能力掌握在朝廷官僚的手中,防止他們造反。為了保證皇位穩定,皇帝牢牢掌控軍權,除了作戰的時候,統兵權與朝政割裂,統兵官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以軍事力量保證統治。

    這制度不是宋朝開創,是由宋朝穩定下來。大宋是以軍立國,說得明明白白,軍事力量是保證皇帝統治的基礎。朝政的首要目的是養軍,保障了軍隊再談治理。遇到反抗,軍事力量進行鎮壓。即使是進行招撫,也是把造反的人招入軍隊中。如同契丹最強大的部族是皇族,最強大的軍事力斡魯朵十二宮一府主要掌握在皇帝手中,太后權勢大了便有一宮,就連大臣如韓德讓聲勢煊赫也設一府。地位的名顯區別,就是手下有多少軍事力量,有兵就有地位。國家沒有大一統,帶有典型的封建特征,國內不像是處在國家共同體里。什么地位?你有幾個師就有什么地位。宋朝不同,軍隊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的手中。

    軍隊首先是對內保證統治,對外的目的是為對內服務的,只要內部不亂就不是大事,甚至可以割讓利益。這樣的后果,是軍隊戰力的底限是對內鎮壓,上限是能夠抵御外敵,能夠主動進攻是意外。這樣的軍隊怎么可能有戰斗力?只能隨著時間推移,一步一步腐化,直到內部無法繼續,要么皇帝向下放權重建戰斗力,恢復從前的軍閥混戰,要么就是被完全取代。至于開疆拓土,那不存在的。要想對外開拓,皇帝需要放棄一些東西,讓內部無亂可生,才能夠放心把軍隊派出去。

    杜中宵在軍隊中搞專業化,甚至有意培養武臣官僚,便就出于改變這種局面的用意。只有用官僚系統代替軍隊的專權封建,一如文官那樣,皇帝才可能會放開以人管軍,大將可靠第一的心理限制。如果做不到,每一個帶兵的人都被認為是潛在的反賊,要處處防范。怎么管軍?怎么打仗?對屬下管得不嚴,待遇差了,戰事不利,被認為是無能。對屬下太好,讓他們吃飽穿暖,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把手下當家人兄弟一樣,打仗時沖鋒在前,又會被認為心懷不軌。兩難,這差事就不是一般能做事的人做的。

    想起狄青進朝為樞密副使,杜中宵無奈地嘆口氣,茶喝在嘴里一點滋味沒有。

    形勢如此,自己真能到南部平亂又怎樣?還不是幫狄青做嫁衣,讓皇帝進一步收攏軍權。能夠得到戰功,升官快一些,還要及時擺脫軍隊,不然以后就沒大出息了。

    沒有勝利,沒有大功,杜中宵的想法無法實施。不改變軍隊制隊,天下有錢了又怎么樣?軍隊這個吞金怪獸只是不斷改變自己的面目而已。年深日久技術會傳播到國外,終有一天還會形成現在的局面。無非是以前敵人騎著馬來,有了槍有了炮,以后有了船,他們換一種形式來而已。

    要想立功,現在看來,自己沒有到一定地位,很難改變局面。而在軍中,是沒有可能升到自己想象的地位的。不在軍中,又沒有了從上而上,完全證明自己的機會。對杜中宵來說,也是兩難。

    正在杜中宵坐在衙門里胡思亂想的時候,知監郭諮和通判王公儀進來,后面跟著陶十七。

    見禮畢,分賓主落座,郭諮道:“適才正跟通判還有十七郎在后面,看新制機器。提舉遠來,本是說的明日到,未曾遠迎,還望恕罪?!?/br>
    杜中宵道:“軍中收拾整齊,我便提前一天,坐著車過來了,倒是忘了知會你改期?!?/br>
    重新換過了茶,杜中宵道:“此次來鐵監,我帶的人馬不少,要在附近的方城山演練整訓,地方麻煩不少。除了提供糧草,還要檢查地方,讓劃進演練地域的百姓遷出來,你們用心?!?/br>
    郭諮道:“清檢地方,可交由葉縣地方辦理。至于糧草,鐵監是大地方,提舉勿憂?!?/br>
    杜中宵點頭。葉縣是鐵監惟一的下屬縣,官吏完備,不過此時已遷去北邊的昆陽舊址。廂軍決定的演習區域,正在葉縣管下,自然也該由他們配合。

    第217章 新式軍器

    喝了會茶,杜中宵問道:“你們在忙什么新機器?”

    郭諮道:“前些日子,提舉讓鐵監想辦法,造個批量產火槍子彈的機器出來。我們商量一下,火槍用鉛子太貴了一些。鉛可用來鑄錢,雖然比銅便宜許多,終是貴重之物。是以想著以鐵代鉛,何不直接做鐵制的子彈?這些日子設計了一套機器,能把鋼筋按量裁截,之后墩壓成圓,而后進行幾步研磨,而成為鋼球?,F在做的雖然粗糙了些,但也比鉛丸更加精?!?/br>
    杜中宵睜著眼睛,聽郭諮講完,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你們能夠批量制造鐵子彈了?”

    郭諮點頭:“不錯,不但可以制鐵子彈,而且價錢極為便宜?,F在軍中再發火槍,沒有必要去把射出子彈撿回來了。又不能重制,又不值什么錢。對了,按新的制法,以后炮彈也可如此制造,不過不是冷墩出來,還是鑄造成坯,不過可以研磨,精度強了許多?!?/br>
    杜中宵連連點頭,沒想到郭諮還干成了這件事。以前軍中火槍用鉛子彈,太過貴重,有錢如營田務也不敢放開來用。很從士卒集訓幾個月,并不曾放過幾槍。改成了鐵子彈,能夠用機器大規模制造,成本不知道降低了多少。軍中可以放開使用進行訓練,連撿廢子彈也沒有太大意思了。

    其實杜中宵自己也可以把批量制造子彈的機器設計出來,無非是定量裁切模鍛,而后研磨,都能夠實現機械制造。不過太耗精力,杜中宵事務纏身,已經沒有心思在這上面了。

    槍炮的使用成本降下來,一切就跟以前不同了。大規模作戰的時候,火槍兵帶的子彈增多,進攻和防守的時候可以多開幾槍。更不要說平時,有事就放一槍,比冷兵器時代方便太多。

    說起了火槍,杜中宵道:“那去年讓你們制造槍管內有膛線的火槍,現在做得如何?制出來帶膛線的槍我也見過,射的準度依然不盡如人意,離得遠了便沒有準頭?!?/br>
    郭諮道:“提舉,此事我們用了許多心思,槍管里的膛線改了無數次,現在基本定了。不過說到射的準度,不只是跟槍管有關,跟子彈也有關。一是彈形,再一個是裝彈和發槍的時候,槍管與子彈之間必須密閉才行。我們想了許多辦法,一一都試過,認為除了槍管里加膛線,子彈還要改變形狀。如同箭頭一樣前邊是尖頭,后邊粗壯,如同弩用的矢箭一般才可以?,F在的辦法,是前邊用鋼頭,后邊用一個鉛制的托,緊緊嵌合在一起。發槍時,鉛托與膛線相合,可以不漏氣,出去如箭,不至于歪了準頭?!?/br>
    杜中宵愣了一會,才道:“如此一來,子彈打到人的身上,后邊的鉛托豈不變形?變形之后,更加難以從人體中取出。比以前的鉛丸,對人傷害更大?!?/br>
    郭諮想想,搖了搖頭:“此事我們倒沒有試過,不過提舉說得有道理。前些日子采礦的地方有豺狼野豬害人,曾經用這槍去打過,著實鉛托會變形?!?/br>
    這還用問嗎,前邊鋼頭堅硬,后邊的鉛托是軟的,打中之后必然變形,傷口增大。而且傷口是不規則的形狀,中槍的人受到的傷害厲害多了。

    有膛線的是狙擊槍,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技,杜中宵只要知道膛線的概念,就會要求手下的人制造。以現的技術,加了膛線之后,子彈與槍管的配合精度更高,裝填不便。而對于火槍兵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射速度,與敵相接之前能發射幾槍。多射一兩槍,就可以取得巨大優勢。所以膛線步槍只有精確射擊的狙擊手使用,火槍兵用的依然是滑膛槍。

    郭諮心思靈巧,對于發明創造天然有一種熱情,也有這方面的特長。與杜中宵不同,郭諮的心思在武器上,一心要制做幾種戰略武器,打破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優勢。除了帶膛線的步槍和子彈,以及大批量制造的鐵子彈,這幾個月還花了許多心思在炮上,一一向杜中宵說明。

    知道了射程與威力的關鍵,是彈與槍管要密閉,火藥氣體漏得越少越好,便在這方面下功夫。新制的炮彈,后面也加了木托,用木托與炮管密閉。原理跟子彈加鉛托一樣,不過火炮是淺射傷害,與火槍不同,炮彈著地之后要求滾動,所以依然是圓形的。

    說到這里,郭諮道:“下官以為,其實炮彈后面加鉛托或銅托也未嘗不可,只是價錢高了些。普通的實心彈倒也罷了,如開花彈,因為出去之后會炸,打得越準越好。此時如果炮管有膛線,用鉛托與膛線相合,算好開花的時間,直接打過敵人頭上,可以如子彈一樣,不用圓形,而成錐形?!?/br>
    杜中宵道:“要能這樣,必須要有信得過的引信。不然炸得早了,炸得晚了,才沒有用處?!?/br>
    郭諮道:“我們鐵監里新進了一個年輕人,名為張潛。他本是饒州人,見到提舉讓那里用鐵從膽水中煉銅,覺得甚是新奇,特投到鐵監來。此人甚是聰慧,又耕讀傳家,學校里十分出色,分到了十七郎的手下。張潛對各種藥物煉成新藥極是感興趣,就是提舉稱的化學——”

    杜中宵道:“以一物化一物,此丹家所常為,五代時道士譚峭制《化書》,正是此意。我們把這視為一門學問,自然該稱化學。那個張潛,制了什么出來?”

    郭諮道:“此人用心于火藥,制了新式的藥捻出來。為一管,中貯特制的火藥,燃燒穩定,如香刻般可以計時。我們試了許多種物事用來制管,最后發現山中產的一種干木最合適。為一細管,中間裝特制的火藥,發射時裝入物制的開花彈里。炮兵只要算好距離,計算出時間,可以截藥捻為合適長度。此時向目標發炮,算得準了,可以在落地時開花,威力尤大?!?/br>
    杜中宵點了點頭,一時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底火的要求很高,杜中宵連原理都不知道,要不然制出底火來,這幫人就能推動進入后裝槍時代了。大炮更要說,一旦是爆炸傷人,完全是兩種東西。

    聽了郭諮的介紹,杜中宵道:“沒想到幾個月時間,你們制了這么多新奇之物出來。如此一來,打仗跟我以前想的就大不一樣了。還好把軍隊拉到鐵監來演練,不然豈不又錯過?既然到了這里,你們有閑也可到軍中看一看,結合實際的樣子,改進軍器?!?/br>
    郭諮點頭答應,又道:“提舉,既是全軍演練,可不可以試一試無敵霹靂車?我們對這車子又做了許多改變,減少了零件,加了軍器,威力極大。我上報朝廷,樞密院極是看重。言這車若大行于天下,對上北方騎兵,再無不勝之理!”

    杜中宵笑著搖了搖頭:“知監,我從來沒有懷疑那車有用,也知道騎兵與之相對,必然會被碾為rou泥。但是,怎么運呢?那樣大車,只能靠鐵路運到別處,靠自己跑,一二十里還可以勉強支撐,再遠就斷然不行了。又要加煤,又要加水,前線怎么打仗?”

    郭諮忙道:“提舉,這些沒有什么。我們試過了,車內裝滿,縱橫五里不在話下!以戰場之小,五里之內當者必死,攻無不破,這好處就值得用了!”

    杜中宵連連點頭:“我知道你說的都是對的,我也不懷疑。但為什么不用,我給你說清楚吧。一是用蒸汽機,這車子必然小不了,除非平地,有溝壑便無法逾越,一般的橋梁也無法通行。如此一來戰場上的用處就有限,只能在正面對敵時用,強過鐵甲騎兵而已。再一個,這種車價錢極是高昂,軍中如果成規模,耗費的錢數目太大。不止如此,平時還要保養,比養人養馬貴得多了。最要緊的,用這種車子,不管是駕車的人,還是在車上面做戰的人,都要專業人才。要專門學過,專門訓練過才可以,比優秀騎兵更加難得。車上如果有十人,給其維修保養的只怕要數倍其數,這些都要讀書認字有技術才可以。貴了,錢還可以解決,哪里找那么多專業人才去?人只要稍微不熟,戰場上趴窩,就難辦了。知監,此物將來必將大行于天下戰場,你多用心是對的。不過,在學校普及之前,沒有那么多人才,軍中不敢用啊?!?/br>
    無敵霹靂車再改進就是坦克了,杜中宵當然知道用處很大。但蒸汽機工作不持久,戰場機動的能力不強,限制了其使用。冷兵器時代,用這種方式正面破敵,性價比實在太低了。而無法機動,就失去了坦克最大的功能,無法機動拉扯敵方陣線,擊敗之后無法追敵,這機器就成了雞脅。更不要說這樣的車,其cao作人員和整套的保障,都需要專業人才,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人才。

    與周邊國家相比較,哪怕不算鐵監這些工廠,宋朝也富裕,屬于有錢的國家??捎门Z車,在軍隊上如此花錢,還是太過分了。等到后邊人才培養體系形成,軍隊更加專業化,如此堆錢砸人,倒也不是不可以。那個時候,在北方大草原上,鋪天蓋地的裝甲車輛推過去,什么騎兵都擋不住。

    杜中宵現在想的是南下打儂智高,這車既無法運,前線也無法用,軍中怎么可能裝備?郭諮研究可以,花些錢也應該,急著讓軍隊使用就過于心急了。

    第218章 開花彈

    姚守信與張琳帶了幾個手下,看陶十七與幾個吏人一起,一邊講解,一邊截了藥信,插進開花彈里去。做完,陶十七拍拍手道:“提轄,此彈配合藥信用時,要讓藥信朝向前方。我們制的開花彈,稍微成錐形,不是正圓。只要認好前后,就不會裝錯?!?/br>
    張琳道:“為何要讓藥信朝前?發炮的時候,是用膛里的火藥點燃藥信,朝前豈不燒不到了?”

    陶十七笑道:“這個道理,就是我們一點一點試出來的了。炮彈用的是木托,膛內的火藥引燃,并不會完全密閉在炮彈后方,而是有火焰燒到炮彈前頭。每發炮,炮口有火焰閃現,便是這個道理。點燃藥信的,是前方火焰。是以藥信制作極為精巧,保管時要完全隔水,大意不得?!?/br>
    說完,陶十七把手中的望遠鏡交給姚守信,道:“前方立了小旗,正是開花要落下的地方。提轄可再測一下,約是五百多步?,F在的炮和炮彈都與從前不同,經過了精制,射程遠了一些?!?/br>
    姚守信接過望遠鏡,看了看,目測距離與陶十七所說差不多。叫過一個專門的炮手,讓他用眼重測一下那邊的小旗。炮手伸出拇指,兩眼輪流重測,暗算一下,叉手道:“炮主,小旗約五百二十七步!”

    “好,開花彈打到五百余步外,已經足夠了?!弊鳛榕诒笓]官,姚守信測距比這炮手強得多,只要仔細看一看,心中就有大致距離,精度不會比這炮手差。

    軍中的炮手,用眼測距的本事是練出來的。選一些有天賦的人,教給跳眼測距法,然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精度可以控制在一步之內。跳眼測距法原理相通,但要測得準確,則需要天賦和長時間訓練。更進一步,可以不使用手指進行輔助,直接用雙眼測距,更加需要天賦和訓練。姚守信是后一種,雙眼觀察的精度跟跳眼測距精度相差不大,可以省略大量的計算時間,這是別人學不來的。

    用望遠鏡重新觀察了遠處的小旗,姚守信道:“那便發一炮,看看精度如何。十七郎,軍中雖然新制炮彈,把炮彈和子彈的本錢降下來,但火藥依然不便宜,要節省著用。不然,我就開上幾十炮,把各種炮彈cao練熟了再說!”

    陶十七道:“我聽官人提起此事?;鹚幱玫牧蛞呀浉挠脮x州硫磺,鐵監的張潛很下了番功夫,現在極是純凈,而且價錢降了下來?,F在最貴的是焰硝,無礦可采,只能從民間收集,用量大了,價錢也漲上去了。從去年開始,有益州一帶的硝過來,價錢降了一些?!?/br>
    火藥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硫磺和焰硝,隨著要求越來越高,成本基本穩定下來,并不便宜。木炭是用特制的柳木,除了指定的一些場所,營田務專門種的有炭林。加上精制成本,價錢雖比一般木炭高,還在廂軍能接受的范圍內。由于軍中用量很大,天然硫磺用不起了,中國也沒多少硫磺礦?,F在使用的晉州硫磺只是一個名稱,指的是從天然硫鐵礦中制出來,其實是由鐵監生產的。能夠用鐵礦批量生產,硫磺成本也得到了控制,最難的就是焰硝。焰硝分布廣泛,汝州一帶就能大量生產,但卻沒有礦,是從鹽堿地收集提煉出來的。人工在那里,使用量大了,價錢必然上去。最近幾年,河東和京西幾州,頗有些百姓靠收集焰硝發財?,F在火藥最大的成本,是購買焰硝,軍中進行精制。

    吩咐在炮里裝了火藥,陶十七帶人把開花彈小心放入,口中道:“以前用開花彈,極是危險,提舉不讓作戰時使用,只讓做了研究之用。有了這辦法,開花彈安全多了,以后軍中可以大量使用?!?/br>
    姚守信當然知道使用開花彈的意義,射出落地后迅速炸開,火炮威力境大許多。特別是對密集隊形的敵軍,極其有用,可以大面積殺傷。開花彈由鐵監生產,制造精良,里面火藥的份量穩定,殼體也能保證整齊劃一。而且預開溝槽,可以完全炸開,除了里面的鐵球傷人,炸開之后的殼體也有殺傷力。

    為了安全,以前軍中極少裝備開花彈。如果鐵監新制的開花彈經過實驗,能驗證安全性,同時保證殺傷力,以后軍中就可以成規模裝備了。野戰的時候,開花彈比實心彈有用多了。

    炮手站在炮旁邊站立,裝好火藥和開花彈,姚守信一聲令下,點著藥捻。只聽一聲巨響,炮口冒出一陣火光,炮彈在火光和濃煙中劃空而過。

    還沒有從火炮擊發中緩過勁來,就聽遠處一聲炸響,冒起一陣煙塵。

    姚守信一揮手:“走,我們過去看看!開花彈成與不成,就看這一炮了!”

    幾個人翻身上馬,向著五百步外煙塵彌漫的地方而去。不多時,到了跟前,只見插旗的小土堆已經被炸平,炸開的炮彈殼體極是顯眼。數步之內,雜草和小樹被打得七零八落,一片狼籍。

    姚守信帶人仔細查看,讓人分別畫出殼體和里面鋼球的大致分布圖,分成一圈一圈,在里面標明各圈撿出的殼體和鋼球的數目,同時統計殼體炸的情況,完不完全,碎片大小。這是杜中宵的要求,屬下匯報的時候盡量用數字說話,不要用文字技巧泛泛而談。這是技術官員、專業官僚,與一般官吏的不同。杜中宵用了多年時間,才培養出這么一批人,形成這種習慣。

    看著姚守信忙完,陶十七湊上前問道:“如何?以前我帶炮去打貝的時候,可不如此精細?!?/br>
    姚守信笑道:“從破貝州到現在已過去四五年的時間,豈能跟那時一樣?現在軍中放炮,必須算得仔細。射程多少,裝多少藥,用什么彈,一切有章可循。開花彈穩定,必須測定藥信燃速,射程多少用多長的藥信,最好藥信上面有刻度,到時裁剪就好。還要算好開花彈炸開有多大范圍,戰時是要求炮火覆蓋還是重點打擊,依開花彈的最大范圍和最大有效范圍的不同,安排放炮?!?/br>
    陶十七點了點頭,一時有些神往。曾經從河東路回來的時候,自己也是炮兵指揮官,指揮著攻破了貝州。城破之后,貝州改名恩州,也算見證歷史了。到了鐵監,因為醉心于技術,便在鐵監里做了個技術官,從此穩定下來,與軍隊沒有關系了。如果自己一直跟在杜中宵身邊,應該如十三郎一樣,也會加入營田廂軍,姚守信的位置,說不定就是自己的了。

    一切測量清楚,姚守信道:“鐵監還有多少制好的開花彈?我再安排些火藥,多測幾次,務必把各種炮和各種彈的威力測量清楚。到了打仗的時候,這些都十分關鍵?!?/br>
    陶十七道:“鐵監里還有十幾枚,是我們制好準備測試用的。其余那些試驗的炮彈,因為里面火藥不一,彈殼也不盡相同,就沒必要給你們試了?!?/br>
    姚守信道:“那是自然,我們都是戰時大規模用的,試驗的沒有什么用處,你們自用就好?!?/br>
    正在人忙碌的時候,遠處傳來喊聲:“是十七郎和姚炮主在那里嗎?我是武十三!”

    姚守信急忙作答,轉身看去,只見遠處立著幾個騎馬的人影。

    得了消息,不多時十三郎帶了幾個人到了近前,翻身下馬,叉手向姚守信和陶十七唱諾。道:“今日我軍中無事,恰巧得了幾枝好槍,便帶人進山打些獵物,試試這槍如何?!?/br>
    陶十七見幾個背的都是新制的狙擊槍,忙道:“十三郎,這可是新制的狙擊槍,精準無比。而且用的子彈都是特制,價錢不菲,輕易不試的。你從哪里得來?用此槍打獵,也太闊氣了些!”

    十三郎道:“我們騎兵一樣是要用槍的,而且要好槍。既有新式的槍械,當然要先試一試。我本喚三位步兵師主一起來,他們說是軍中繁忙,抽不出身子,便來找你們了?!?/br>
    姚守信心中高興,道:“我們剛剛試了新式的開花彈,非常好用。拿到新槍,便去試一試!”

    軍中花費巨大,對幾位師一級的將領來說,玩玩新槍有什么了不起。子彈雖貴,都是記在軍費的賬上,幾人手下少則數千人,多至近萬人,這點花銷算什么。十三郎在鐵監里,試制的時候,槍炮當然也是隨便玩。但已經成型,用這種槍打獵,還是覺得浪費。

    十三郎指著旁邊的山頭道:“這一帶都是炮兵的練兵場,炮主,你沒有安排手下試炮吧?我們便在這一帶打獵,捕些獐鹿之類回去喝些酒!”

    陶十七道:“慢,這里是炮兵的演練場,怎么這里打獵?炮彈可不長眼睛,誰知道哪里一炮來,打在腦袋上不是玩的。十三郎,你的騎兵練兵之所在哪里?我們到那里去!”

    十三郎大笑:“你在鐵監幾年,怎么膽子也變得小了?我跟你說,哪怕是炮彈飛到頭上,只要看得仔細,也能夠躲過去。開花彈你們還在試,不是并沒有用于軍中嗎!”

    陶十七哪里肯信,讓十三郎必須換地方,不然自己就回鐵監去了。

    十三郎跟陶十七是一起成長,感情非比尋常,難得一次在一起的機會,豈能放過?萬般無奈,只好帶著眾人,轉過兩個山頭,到了騎兵的演練場。

    這一帶小山起伏,沒什么平地,以前就沒有村莊人家。鐵監建立之后,地方人口大量集中,除了官營農莊,很多地方都廢棄了。這一帶周邊數里之內,只有靠近道路河流的地方一個小村莊,能夠存在下來還是因為村里有個財主,開了一間小工廠。

    第219章 打獵

    十三郎和陶十七一眾人縱馬而行,穿過池塘邊的草地,走到山腳的小樹林,一直進了小山上的灌木叢,直向山頂而去。正走的時候,突然從旁邊飛起一只碩大的野雞,撲楞楞地消失在了不遠處的灌木里。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