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10節
賀大聽了不由笑一聲:“倒是忘了提轄已經升官,此次是為軍中采買了?!?/br> 看兩邊食店林立,賀大道:“也不知道哪一家口味好,又潔凈。這個地方,我是第一次來?!?/br> 何三郎道:“我們軍里的人,吃起來不那么講究,只要大塊吃rou,大口喝酒就好。那邊有一家棚子下面做的,份量最足,價錢便宜,便去他家好了?!?/br> 賀大道:“這如何使得?我這里還剩一些錢,專門來謝恩人的,怎么能夠馬虎!” 劉淮笑道:“賀大郎,我實對你說,在這條街上要吃上等的菜肴,一個人幾貫錢根本不算什么。那些是我們吃的么?有錢人吃東西講究精致,菜品看著好看,盛的要用銀盤子,沒半分鳥用!你有心,便去那邊棚子下面美美吃一頓,我承你的情?!?/br> 賀大見他們如此說,便跟著一起,向前走去。走不多遠,前邊是一片空地,搭了許多棚子,里面都是賣吃食的。做生意,有門面在屋子里吃是一個檔次,外面棚子下面吃又是一個檔次。開頭的店里招待的是有錢人,平常百姓圖實惠,都到棚子這里來。何三郎做計置糧草官,這里常來,最是熟悉。 轉過幾家,到了里面人不太多的一家,何三郎站住,對眾人道:“這一家是我常來吃的,主人一家都實誠,菜色最是實惠。便在這里,我們用些酒rou?!?/br> 賀大看站在灶前忙活的,年老的夫婦兩個,切菜煮湯。兩個年輕人,一個站在灶前炒菜,另一個肩頭搭條毛巾,做個小廝。幾個人的樣子,看起來是一家人。 走上前去,賀大問道:“主人家,你這里有什么拿手的菜?” 那老者道:“我們這里菜色便宜,做得不如那邊店里精致。拿手的菜,不知燉rou算不算?” 何三郎走上來笑道:“好,那便來一盆燉rou,還有豆腐一大盤,諸般羊雜一大盤,再來些菜蔬。對了,今日有什么河鮮,也炒些上來?!?/br> 那主人答應,口中道:“今日有上好的河蝦,還有幾條大魚,切了給你們炒一盤如何?” 何三郎叫一聲好, 拉著賀大道:“就如此好了。我們這幾個人,吃一盆rou,再吃一大盤魚,應該盡夠了。這里做的是百姓生意,菜的份量足,不必點太多?!?/br> 賀大妻子站在一邊,注意那邊炒菜的人?,F在日子好起來,鄉下吃得也開始講究,要用油,也有人覺著炒菜。賀大妻子有心回去買一口炒鍋,自己學一學,來了客人上個炒菜很體面。 幾個到一邊選了張桌子坐下,賀大妻子拉著狗頭小聲問道:“我見那邊炒菜的哥,每次炒得好了都要加幾樣調料。鹽醬我認得,他還要加一小勺暗紅的末末,那是什么?” 何三郎道:“那是商場里賣的調料,名叫炒菜香,怎么你們沒有用過臺嗎?” 賀大妻子道:“我們鄉下人,炒菜都不會,哪里會知道什么炒菜香?” 何三郎道:“嫂子想的差了,這炒菜香可不只是炒菜時用,做其他菜時,加進去一樣香美。我聽說是用八角、桂皮等許調料,磨得細碎,按方子調配而成。這料賣得極好,價錢也不太貴,你們何不買些回去?年前是不拘是燉rou做魚,加些都有香味?!?/br> 賀大妻子點了點頭,站在那里尋思,頗有些心動的意思。 劉淮吩咐人倒了茶水,見賀大妻子站在那里,問道:“嫂嫂如何不坐?” 賀大妻子道:“適才我兒子見旁邊有一家包的雞頭餛飩,一心要吃,我帶他過去喝兩碗?!?/br> 幾個男人坐在這里吃飯,女人孩子一起多有不便。狗頭確實想去吃餛飩,賀大妻子正好乘這個機會與眾人分開。平常百姓雖然不講究男女有別,不是特別熟悉的人,男女也盡量避免坐一桌。 見妻子站在一邊不走,賀大終究明白過來,從懷里取出一張紙鈔,交給妻子:“這里是一貫錢,你帶著兒子喝了餛飩,四邊轉一轉。有什么心儀的物事,盡管買了就是?!?/br> 接了紙鈔,賀大妻子才拉了兒子一起,向眾人致歉,到另一邊的餛飩攤去吃餛飩了。 賀大道:“這次到樊城來置辦年貨,我本是從阮員外那里取了幾貫錢的憑據,說是到樊城也可以取錢。卻不曾想到,到了樊城的儲蓄所里,只給了我幾張紙,說是錢鈔。這紙雖然印得精美,卻如何就能夠當作錢用?心里一直嘀咕,想著若是外面人不收,到那里重換錢出來。不想到了商場里,許多人都用這紙鈔,極是方便。你們是見過世面的,說說是不是城里人現在都用這一種錢了?” 何三郎道:“哥哥,你不知道最近常平司學著益州的交子務,開始印制錢鈔了么?這種錢鈔,隨時可以到各個儲蓄所里兌換銅錢出來,外面當錢使用。凡是常平司管下的商場,都可以用錢鈔,不得無故拒絕。我聽人說,過一段時間,就連賦稅都可以用這種錢鈔交?!?/br> 賀大驚道:“啊呀,益州的人用交子,我也聽人講過,只是沒想到我們這里也用了。這錢鈔就是張紙,上面印了些字啊圖啊什么的,不怕別人照著樣子制出來?!?/br> 何三郎笑道:“我們能想到的,常平司如何想不出來?這錢鈔,必是極難仿造的?!?/br> 儲蓄所廣布城鄉之后,杜中宵以商場收上來的現錢為本錢,正式成立了常平司下的銀行,稱為常平錢引務,開始發行紙幣?,F在面額較大,最大的是一貫,最小的是一百文。錢引務與儲蓄所是互不相關的兩個衙門,一個發行,一個收兌。中間有商場廣泛使用,紙鈔在城市里迅速推行開來。 現在發行的紙幣實際上是兌換券,民間由儲蓄所收兌,儲蓄所有必要時,再跟錢引務兌換。錢引務的現錢本錢,來自于商場,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只要發展順利,后邊京西路各州稅賦收錢鈔,紙幣就能真正推廣開來了。官方正式使用,對百姓來說是定心丸,有商場連通商業體系,就可以在民間流通了。 杜中宵到京西路營田已經數年,鐵監、營田務和常平司,創造了大量利潤。此時京西路,已經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提供的稅收占有重要地位。不過由于天下的銅錢有限,流通不暢,從京西路運到京城的現錢并不多,是以實物為主。鐵監的鐵和各種工業產品,營田務的糧食,常平司的絹帛,被三司收走的每年已過千萬貫,是這幾年其他地方修鐵路的主要資金來源。除此之外,大量的財富沉淀在了京西路的各種實體里。紙幣一旦成功,這些財富就會顯現出來,可能會使工商業出現爆炸性增長。 到了現在,發行紙幣是不得不做之事。由于銅錢不足,已經限制京西路工商業的發展,鐵監的貨物積壓,商場從采購到運輸再到儲存,大量使用現錢,導致流通不暢。 聽何三郎說,現在京西路各州通行錢鈔,賀大嘆道:“我們這些鄉下人,還真是沒有見識,竟然不知道這件大事。若是到了城里,不認識別人拿出來的錢,豈不被城里人笑話?” 何三郎道:“這有什么,只要拿著錢,買幾次東西,就人人知道此物好用了?!?/br> 正在這時,主人端了一大盆rou上來,旁邊放個小炭盆,把rou坐在上面。 賀大看了奇道:“原來這里的rou是這樣賣法,如此就不怕涼了?!?/br> 何三郎接了主人端來的豆腐和羊雜,口中道:“豈止是不怕涼,里面的rou吃得差不多,還可以把這些放進去,一起煮了。雖然這些不是好rou,卻一樣有rou味,最是實惠?!?/br> 里面那一鍋rou湯,才是精髓。一般百姓,哪里能夠整盆整盆地吃rou?把rou吃了,下這些不值錢的東西進去,依然有nongnong的rou味,可以解饞,才是這吃法的好處。 不一會魚上來,燙了一壺酒,幾個人一邊吃著,一邊聊些閑話。 自從鐵路修到樊城,這里的變化太大。以前不過是漢水邊的一個碼頭,現在卻百業齊備,發展成一個大市鎮,比對面的襄陽城還要繁華。大家身處其中,聊起來有無數的話題。 第205章 人才難題 春光明媚,鐵監附近的一條小河邊,杜中宵和京西路轉運使陳宗古、汝州知州吳育坐著閑談,知監郭諮在一邊做陪。這里是西京洛陽和東京汴梁兩條南下骨干鐵路線交匯的地方,最近兩年,已經成了京西路官員會面的常用地點。杜中宵和陳宗古到這里商量今春事務,閑來無事,在周邊游覽一番。吳育的汝州正在陳宗古回洛陽的路上,兩人同乘一班車,一起多待幾天。 端起汝州官窖的杯子,美美地喝了一口今春的明前茶,陳師古道:“自常平來到京西路,不過數年時間,葉縣這不起眼的小縣,竟已成了天下罕有其比的大市鎮。若不是親眼看到,哪里肯信?這幾年柏亭監商稅京西路第一,竟然已經超過了河南府,著實想不到?!?/br> 吳育道:“有鐵監在這里,必然會如此。鐵監一年產多少鐵?多少機器?多少鐵軌?三司每年才這里調走許多貨物,不然,商稅還要更多才是?!?/br> 陳宗古連連點頭:“是啊,是啊,開工廠產機器,都是錢哪?,F在看來,地里種莊稼,實在是換了幾個錢。錢糧,錢糧,現在錢可是比糧重了?!?/br> 說到這里,陳宗古問杜中宵:“去年常平司發了錢引,南路幾州用著如何?” 杜中宵道:“甚是方便。前幾年,不管是營田務還是常平司下的商場,都苦于現錢不足,生意難以做起來。自有了紙鈔,許多事情都好辦了。因為缺現錢,商場欠了許多村社貨款,民怨頗深,他們的生意難做。有了紙鈔,一切都給現錢,又紅火起來?!?/br> “商場是個好東西,溝通有無,衙門收稅又方便,比以前的牙人行會不知好了多少?!眳怯蜗赂骺h都開辦了商場,有了紙鈔之后,收稅更加方便,對此感觸頗深。做為一時重臣,吳育曾經在許多地方為官,深知收稅不易。各縣辦起商場之后,那里的商稅從來都是足額及時交納,州里一下寬裕起來。 說起商場,陳宗古也來了興趣。洛陽是大城,又是四方交匯之地,城里開了幾處商場,天下各地的貨物幾乎都有。自到京西路做轉運使,陳宗古養成了習慣,有時間就到幾個商場里逛逛。 杜中宵和郭諮在一邊,都沒有插話。吳育是朝廷重臣,做過執政的,因為身體不好,到近便的汝州為官。陳宗古是前宰相陳堯咨的二子,家世顯赫,有些話題杜中宵和郭諮插上不嘴。 郭諮進士出身,強于巧思,經常發明些新奇產品。因為設計了許多軍器,又精通數學機械,母憂起復的時候,由文官改成了武職?,F在朝中官員,除了杜中宵和蘇頌,就數郭諮對鐵監熟悉。他到這里任官一年多,除了處理公務,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熟悉技術上。 與杜中宵不同,郭諮更加敢想敢干,而且對于軍器有著異乎尋常的興趣。最近設計了一種無敵霹靂車,不停地試,前兩天還拉著杜中宵去看過。杜中宵看了,一時啞口無言。所謂無敵霹靂車,竟然是用蒸汽機制了自行的車出來,不用車輪,而用履帶。車上裝了一門火炮,就是簡易的自行火炮。 郭諮試了無數次,自覺處處講得通,就是發炮的時候,車身動得厲害,無論如何也改不好。杜中宵看了,想了很多辦法,才給他講清楚了后座力的原理。用車拉炮不是不行,要改成牽引炮,這個年代哪里有無后座力炮的技術?杜中宵都想不出來。 別說是自行火炮,杜中宵還想過造坦克呢。不是造不出來,無非是又笨又重,越野性能不好,最關鍵的是,這個年代沒有什么用處。成規模的坦克部隊,大宋的財力也支撐不起。而一輛兩車,戰場上又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戰場保障維修過于復雜,不是這個時代能夠支撐起來的。 杜中宵對軍隊的看法,是一個體系。從下到上的編制組成,指揮和通訊,訓練和保障,甚至是征兵動員,除役轉業,都聯系在一起密不可分。郭諮是典型的文人對軍事的認識,別的文人是認為有巧妙無比的兵法,嚴明整齊的軍紀,學會了就可天下無敵。郭諮是武器制勝論,只要有了什么厲害兵器,就可以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到了鐵監后,他結合學到的知識,頗設計了幾種戰略兵器,認真地向朝廷上書,只要軍隊使用了這些武器,北復幽燕易如反掌。樞密院還來書問過杜中宵的意見,杜中宵只能把這些武器夸贊了一番,再加上打仗不是靠一兩件武器能決定勝負的回復。 當然正面的不是沒有,郭諮改良了軍中使用的大車,把底盤與炮車統一起來,而且輕便耐用。不過他那機械化的天才想法,杜中宵只能拒絕。就是郭諮能讓鐵監產出那么多小型的蒸汽機來,杜中宵在軍中哪里找那么戰場維修保障的技術人員。上了前線出了故障,就不用打仗了。 經過郭諮整頓,現在鐵監的產品更加系列化,通用化,走在工業化的正確道路上。這是他天生的本事,對于機械產品,對于工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直覺。 聊了一會最近一年的變化,陳宗古道:“現在鐵監每年賺錢無數,治下人戶過三十萬,而且多是集中在衙門和工廠兩地。再做下州看待,著實是不合適了。我已多次向朝廷上書,改鐵監為州,朝廷也有此意。只是鐵監這里,最重要的就是工廠,來的官員如果不懂,反而壞事?,F在的難處,就是哪里找這許多懂這種東西的官員。似郭知監,進士出身,又精通此道的,實在難得?!?/br> 杜中宵道:“此無他法,只能學。運使,不如這樣,我們一起聯名上書朝廷,在鐵監的技術官里面招人考試,給予出身,你看如何?” 陳宗古道:“這是個辦法。不過,即使他們得了出身,出仕回避,還是不能到鐵監任職?!?/br> 宋朝官員有兩項基本的管理制度,一是任期制,到期離任,除非朝廷特批,不得連任。再一個就是回避制度?;乇苤贫确秶軓V,在地方為官,自己和親屬不得在治下有產業。這一條,斷的是官員以權謀私,利用職權謀私利的路。杜中宵從轉運判官改任提舉常平,首先就是讓家里把工商產業賣掉,就是因為要回避自己職權。還有做地方官,要離鄉幾百里,雖然有變動,基本是要求越來越遠。能夠回到老家做官是特殊的榮耀。丁謂以參政為平江軍節度使,建節故里,當時以為盛事。節度使是虛職,尤且如此。到家鄉或鄰近地方任知州的,多是朝廷開恩,為了奉養父母。還有一條,就是親戚不得在有利害關系的相關衙門任職,包括父母、自己和妻子以及兒女的親戚,以免瓜田李下之嫌。最后一條受處分的官員不少。 杜中宵想了想,道:“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讓新進士到鐵監來做監當官,學得熟悉,可以任主官?!?/br> 吳育道:“進士出身,不是貶謫,誰愿為監當?還是要別想辦法?!?/br> 第206章 廣南亂起 監當官此時是被彼視的,進士出身的不是貶謫,極少出任。這倒不是文人不屑理財官,三司的官職一向許多人爭搶,而是與監當官的制度與官員升遷制度有關。監當官最主要的職責是收稅,此時人的眼里是掠民財,被人瞧不起。再一個監當官不是親民官,而官員升遷資序中,要求的資歷往往是幾任親民官。 要改變這一切,需要大的改革,從觀念到制度都要改,現在杜中宵實在無能為力。只能夠給在場務的技術官更多的錢,政治待遇是解決不了的。只能隨著社會發展,慢慢來。 吳育道:“官員管人,于事務不熟其實無礙?,F在難的是鐵監里做事的官吏,多是從本路各州縣招來,學校里學出來的。他們只會做這一樣,無法調到其他地方去。等到年深日久,這些人盤根錯節,把持實務,難免會架空官員。那個時候,就棘手了。所謂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鐵監做事的人,有的有官身而其實是吏職,一個地方做上幾十年,子孫俱在此處,換官也無法撼動?!?/br> 杜中宵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很麻煩的事情。一個地方的事務一旦被幾個特定的家族把持,再利用聯姻勾連在一起,就容易架空朝廷。到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什么事情只要跟損害他們的利益,都不能推行下去。官員為什么要游宦?就是不讓權力生根。只要權力不生根,其他勢力都可以摧毀。 陳宗古道:“此事沒別的辦法,只能不住從其他州縣招人進學校,新人代舊人。凡是在鐵監內管人主事的,不用子弟,不用本地人,一律從學校里出來?!?/br> 吳育道:“可在里面做事的人,他們做的時間長了要有出路,子弟要有出路。不給出路,只用新人代舊人,新人也難做得安穩。必須要吐舊納新,才能長久?!?/br> 杜中宵道:“那就只能整頓條例,里面做事的人,到了一定年紀,便就轉為不管人不管事,而做技術顧問之類,優給錢糧而不給權。其他地方開鐵監,可以互相調動。做得好的,不擅權的,可以給予一定的地位,為監中父老。做得不好的,錢糧照給,卻不得沾權??贾穬?,歷朝名臣勇將輩出的時候,往往是天下不太平,或對外征戰不休的時候。不是那個時候人才多,而是損耗多,諸多事跡堆起來,便就顯得杰出者格外不同。而且這種時候,能者可以快速上位,擔當重任。便如吃飯一樣,吃得多,排出得多,吃得不好,依然能夠體格強壯。鐵監的官吏也要如此,初期要讓學校出來的年輕人多做事,擔重擔,表現得好了破格提拔。做得久的人,如果沒有特異表現,到了年限就閑置。做實事不掌權,優給錢糧,讓他們生活無憂,也不算虧待他們?!?/br> 說到這里,杜中宵笑道:“常聽人說,培養一個官員不容易,要注意愛護。愛護什么?只要還讓他們做事,還發著錢糧,就已經足夠,權輕易不可再放。培養一個官員不容易,那就多培養一些好了。學校開在那里,鐵監里的每一個職位,都有不弱于在任官吏的,甚至優于他們的,不怕沒人做官?!?/br> 吳育和陳宗古聽了一起笑。這確實是簡單粗暴的辦法,只聽說官員太多,還沒聽說官不夠的。別說是鐵監中的官吏,就是知州知縣也到任就換,一旦犯錯,連貶幾級,怎么下面的就不行了。朝中的宰執還頻繁更換呢,吳育從樞密使,做幾年為防專權,還不是放下來做知州,待遇不變就足夠了。 杜中宵辛辛苦苦建起鐵監,可不想多年以后,技術上被學閥把持,管理上被地方大族把持,成了他們發家的工具。必須保證流官對鐵監所有權力的完全控制,防止權力封建化。 幾人又聊了一會閑天,看看天色不早,一起回到鐵監衙門。 一進衙門,就見到一個公吏急匆匆地拿著邸報,要送到郭諮的案上。 杜中宵叫住,道:“不急送進去,拿來看看這幾日朝中有何大事?!?/br> 那公吏把邸報遞過來,口中道:“朝中并無大事,不過廣南西路出了亂子,一個蠻酋做亂,攻破了橫山寨。寨主和幾位巡檢猝不及防,死于國事?!?/br> “什么?拿來我看!”杜中宵聽完,心中猛地一震,自己等的終于來了。 接過邸報在手,杜中宵粗粗看一遍,果然找到廣西儂智高做亂的條目。里面說的非常粗略,只言其求內附被拒,又與交趾為仇,故起而做亂,入寇橫山寨。寨主張日新和邕州都巡檢高士安以下數將戰死。 把邸報交給身邊的陳宗古,杜中宵道:“廣源州蠻酋儂智高起事,攻破了橫山寨,此事非小。廣南西路本就兵馬稀少,又多在北部幾州,以防周邊蠻族。邕州兵少,幾近于空城,恐被賊所乘?!?/br> 陳宗古看了看,道:“不過小股蠻賊作亂,廣南多有,不是什么大事?!?/br> 吳育看了邸報,沉吟一會,道:“儂智高此人不可小視,前些年交趾曾派兵圍剿他,被他擊敗。如果邕州不預做準備,他有可能行險,攻此大城?!?/br> 杜中宵的記憶中,儂智高開始作亂,就沒有猶豫過。他不是可能行險攻邕州,而是必定攻邕州。不過現在說出來沒有人會相信,周邊蠻族作亂年年有,絕大多都數都限于一州范圍,牽連數州就是大亂。 現在是四月下旬,正是嶺南瘴氣初起的時候,看來此次儂智高起事是蓄謀已久。廣南西路的兵馬不多,禁軍更是絕少,大部分在桂州周圍,防備那里的蠻族。這十幾年來,都是荊湖南路的中南部和廣南西路的北部蠻亂不斷,楊畋就曾經剿滅過幾次,邕州一帶軍力非??仗?。 選在這個時間起事,儂智高為自己爭取了到了大半年的時間,朝廷無法興兵南下平亂。嶺南的瘴氣不鬧著玩的,北方大軍這個季節南下,不等與敵人作戰,水土不服就會死掉大半。 杜中宵到京西路營田幾年了,不會再天真地認為這個年代的瘴氣是古人知識不足記載的錯誤。不說嶺南,就是不遠的荊湖路都非常危險。瘴氣是特殊的地理和氣候,形成的特殊環境,北方人處于這種環境中會水土不服,得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多是傳染病,短時間內就會造成大量人員死亡。 若以后世的話來說,類似于熱帶疾病,而且更加厲害,且缺乏有效藥物。正是因為如此,嶺南那些已開發地區,人對環境經過改造之后,消除了瘴氣的地方才顯得更加可貴。 這個季節,儂智高做亂,別說朝廷不重視,重視也沒用,無法大規模調兵。只能等到秋后,才可以組織起有效的軍事行動,進行圍剿。不管是調北方禁軍,還是周邊幾路的兵,必須等時機。 陳宗古和吳育看著邸報,說著什么杜中宵根本聽不進去,一心只想著儂智高作亂的事。自己訓練營田廂軍多年,不就是等著這一天,去建功立業嗎?這個機會,是無論如何不能放過的。 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 劉淮和何三郎進了賀大的門,見狗頭坐在葡萄架下看書,上前把一包櫻桃遞給他,道:“這孩子如此用功,將來必然有出息。這里一包櫻桃,拿去洗洗吃了,一邊玩去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