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節
    “當然知曉.”    藍姝平靜的表情讓點蒼師徒二人又高看一眼。    “傳聞這萬法劍典包羅萬象,記載了劍神一身劍術奧秘,乃是練劍之人夢寐以求的寶錄?!?/br>    “不過.”    她神氣地微仰著下巴,“那劍典終究是死的,它再有奧妙也不能代表劍神?!?/br>    “當年衡山派可沒有什么劍典?!?/br>    “我看武林人是求錯了方向,若是一心奔著劍典去,只能大受劍典影響,想要超越劍神只會更難?!?/br>    鄒松清很佩服眼前這女娃的心氣。    提到衡山劍典,哪怕是他也心神搖曳,可這少女卻如此平靜。    只是畢竟年紀小了一些,還比較單純。    江湖人自然心熱劍典,有幾人會考慮什么影響?    絕大多數人可沒有超越劍神的念頭。    商素風好奇問道:“這也是你自己領悟的嗎?”    藍姝搖頭。    “不全是?!?/br>    她倒是沒有隱瞞,追憶道:“在我小的時候,我娘親給我講過許多劍神的事跡。我幾乎是聽著他的故事長大的,所以很了解?!?/br>    “衡山派當年也不是天下第一大派,沒有如今半分盛況?!?/br>    “萬法劍典之前,他曾闖蕩江湖觀摩多派武學?!?/br>    “如今這江湖更繁盛,我行走江湖自然能看到超過劍神所觀的武學,所以,這是新法?!?/br>    “他的舊法能成,我未嘗沒有機會創出超過他的新法?!?/br>    聽著劍神故事長大的江湖少年比比皆是。    但眼前這位,志向高得嚇人。    商素風由衷贊嘆:“有志氣,少年人當如此?!?/br>    他意味深長:“當年劍神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受江湖所限,眼界一定比你此時狹隘?!?/br>    “你能看到更多?!?/br>    “所以,這股氣十分寶貴,哪怕千磨萬擊,也不可泄去?!?/br>    從商素風的話語中,藍姝讀懂了一些東西。    她忽然說道:    “前輩,這次那個難纏的對手,她也是個不服劍神的?!薄肮??!?/br>    商素風先是一愣,而后摸著下巴上的白須連笑三聲。    興致勃勃道:“吾道不孤?!?/br>    “老朽對你這次的會仙樓約斗更期待了?!?/br>    藍姝迎著他的話道:“我會贏的?!?/br>    一老一少似是找到了共同話題。    鄒松清反倒僵在原地。    師父閉關二十年,他可是一直派人打探消息關注江湖。    可是    這才陪師父下山多久?    怎么像是要蹦出數位罕見天才,而且都想戰劍神?    這江湖怎么與自己關注中的不太一樣???    “松清,別發愣?!?/br>    “我們先去涼都?!?/br>    “是,師父!”    一老人,一中年,一少女,三人的年紀代表著江湖三代,此際他們一道從羅平州出發,朝東而去。    出發之前,藍姝還在羅平州的藥材坊市上購了一些藥草。    本地多有蛇蟲,懂一些藥理毒術的人比比皆是。    點蒼師徒倒也不覺得奇怪。    行走江湖,多一門技藝總是好的。    一路上,少女還拿出自己的藥草,與他們講哪些有毒,哪些沒有毒但是混合起來有毒。    她講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晰,對藥理之道不是一般地懂。    點蒼師徒都有些佩服。    看得出來,藍姝與她娘的關系極好,很多東西都是她娘教的。    除了提娘,就是說劍神。    從未聽她說起自己“爹”如何如何。    點蒼師徒如何能不明白?    那多半是個負心人。    旁人的傷感家事,自己都不愿提,他們自然不會戳人痛處。    于是一路敘話,又將話題轉移到她的對手身上。    “她們是從姑蘇來的?!?/br>    “姑蘇?”    “嗯,太湖之畔,姑蘇燕子塢?!?/br>    “她們不僅通曉劍術,還會一些奇異武學?!?/br>    商素風搖頭:“我倒是記不清姑蘇有什么高深的武學傳承?!?/br>    鄒松清笑著安慰道:“連少林七十二絕技都遍地開花,這江湖何等廣大,哪怕是劍神也不可能時時知曉江湖變化?!?/br>    “如今一個羅平州都有諸多武學門庭,姑蘇也不是師父記憶中的姑蘇了?!?/br>    “到了涼都,自然可見分曉?!?/br>    商素風嗯了一聲,不再糾結二十年前如何。    他們一路東進,逐漸至南盤江上游,六日后到了江水合流溯源之地。    這里是普安州。    朝北再行四五日,便至涼都。    也就在入普安州的當天,他們不及規劃第二日路線,忽然出現了一件意想不到之事。    甚至    此事引爆后,整個云貴邊界江湖動蕩,并迅速朝周邊擴散。    大批武林人沖入普安州!    ……    “駕!”    “駕~~!”    晴隆西進官道,穿過一片古老茶地,飛揚的馬鞭偶爾抽斷道旁茶樹枝頭。    數隊攜帶兵刃的武林人朝西邊疾馳。    沿途茶販、商旅見他們走得急,早早讓道。    也有聰明人跟在他們身后,便是尋常攔路蟊賊見了這些江湖人,那也要趕緊讓道。    晴隆城東二十里處有一大片茶地,過了一條溪流,便有兩家茶棚。    聽得馬蹄踩水聲轟隆隆作響,水花四濺。    茶棚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拿著茶碗站了起來,伸長脖子張望。    他們一路喊話,那些騎士拼命趕路,沒幾個理會他們的。    終于,有幾匹馬跑不動了,那些江湖人罵罵咧咧,不得不在茶棚中歇腳。    “來,幾位壯士喝一碗茶水?!?/br>    “這西邊不知出了什么事,怎得今日有這么多人朝普安州方向去?”    “幾日前的消息,你竟然不知?”    那接過茶的漢子詫異得很:“盤州出了前輩遺刻,紅砂教與四象拳門大斗了一場?!?/br>    “有人帶著遺刻,一路沖入了普安州?!?/br>    “???”    茶棚中的江湖人都圍聚上前。    “天下間遺刻多了去,不值得這般興師動眾吧?”    “哼,你懂什么?”    那人咕嘟咕嘟喝下一整碗茶水,看了看自己累倒的馬,將背上的雙槍卸下來道:“那是一名叫做‘蓮’的前輩所留?!?/br>    “記載了一篇能參破妙諦的心法?!?/br>    “你們不心動?”    有人聞言大笑:“完全沒有聽說過這位前輩的名號,武學妙諦哪是那么容易參破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