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節
從此隱姓埋名,也落得一個自由。 曾經的日月神教十二堂口,一個端陽節過后,只剩下八大堂口。 江湖人議論紛紛: “少林武當沉寂,嵩山凋零,魔教頹勢盡顯?!?/br> “江湖大派大教,都被劍神所壓!” “……” 趙榮聽到這些聲音,并不在意。 他心念著衡陽,又念著五仙古寨 第197章 湘水雁城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季夏,初六,傍晚。 雁城螺粟碼頭熱鬧非凡,堤岸邊船入船出,船工們吆喝的號子聲壓過了趴在沿岸柳樹上的夏蟬。 咕嚕嚕一陣陣車輪聲響。 拉貨的獨輪車、馬車拉著一車車貨入城出城,隨處可見鏢局趟子手與各路船幫馬幫成員。 他們各有各的營生,彼此招呼農夫幫工互不打擾,卻都融在碼頭的繁華景象中。 初來乍到的江湖人、旅者,也被雁城的喧闐所驚。 此地車水馬龍、摩肩擦踵的繁榮景象,屬實叫人印象深刻。 堤岸邊連排的酒肆茶棚,也葺而新之,客滿為患。 佩戴兵刃的武林人隨處可見,碼頭賣力氣的農夫幫工混一口飯吃,近年來生意不斷變好,衡州府的安定極受商客青睞,他們的日子也好過許多。 而武林人來到此地的心情,與他們截然不同。 雁城在他們瞧來,已有一種神圣之感。 昔日東方不敗威震天下,江湖人不敢提及名諱,談黑木崖而色變。 如果說那是一處叫人畏懼生寒的地方,雁城便是讓人向往之地。 瀟湘劍神乃是正道大俠,慷慨俠義,聲名遠播。 江湖人入了瀟湘,就能感受到劍神對此地的巨大影響。 而入雁城,便能知道諸多與劍神有關的故事。 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旁人聽來也值得揣測,余味無窮。 弱冠之年就能遠遠拉開身后追逐之人,成為難以企及的天下第一。 那就有理由相信,劍神過往經歷的小事,也是這份功業的一部分,具有深意。 當然,偶爾天幸在城中撞見劍神,雖只一面之緣,那也是往后與朋友后輩吹噓的強大資本。 在江湖紛亂不休,爭斗不斷時。 此地卻風平浪靜,雖有爭強斗狠之輩,卻難見大盜強賊。 兇名再盛的狠角色,到了這里也突然儒雅隨和,變得有禮貌。 往日里這螺粟碼頭已經夠熱鬧了,今日更是聚集了大量看熱鬧的江湖武人。 堤堰下方近江處,幾棵高柳之下,聚集了一批衣履齊整,精神抖擻的武人。 人人腰佩長劍,正是那雁峰煙雨。 可見全是衡山門人! 曾經的衡山派作為五岳劍派之一,偏安一隅,雖份屬江湖大派,卻也僅是大派末尾之流。 只是南部武林強龍甚少,才顯其勢。 如今可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 周圍武林人看衡山門人的目光,都帶上了幾分敬意。 一來衡山派今非昔比,地位尊崇。 二來嘛,這衡山門人雖然與諸多江湖武人志趣不同,卻多有俠義之輩,至少在周圍幾府所行所作之事,都無可指摘,有大派風范。 所以. 江湖人的敬意,雖有畏其強盛的成分,但也有不少是發自內心的。 “那都是衡山門人吧?” “是了?!?/br> 堤岸邊的茶棚內,一些才到此地的武林人剛喝一口茶水便開始八卦議論。 坐在茶棚外檐,后背背著遮陽斗笠的漢子一邊解脖子上的細繩,一邊與同伴嘀咕。 “能叫衡山門人列出這種陣仗等待的,恐怕只有劍神了?!?/br> “這是自然?!?/br> “衡山門人已經等了幾日,估摸著劍神要從北邊回來了。峻極封禪大戰之后,劍神去了華山訪友,據說他與那位華山風姓老人也是朋友。有人在華陰見到了衡山弟子,想必是真事?!?/br> 他們一桌人聊天,旁邊也有人插話,卻是一位頗為年長,滿臉皺紋的老人: “那風清揚早年也是名動一時的用劍高手,雖在江湖上名氣不大,各大派的頂尖人物都是知曉的。曾經華山派還是五岳盟主時,這風清揚便是劍氣兩宗的第一高手?!?/br> “也唯有這般高手,才能與劍神以劍會友?!?/br> 一名穿黑色長衫的用劍武人悠悠開口:“風老也是妙諦級高手不假,但封禪之巔,劍神萬劍歸宗,萬千劍氣席卷,那些走火入魔的嵩山陰譜高手盡數死去?!?/br> “威極一時的嵩山左盟主也跳下懸崖?!?/br> “獨孤九劍雖然厲害,但東方不敗也破不了劍氣,風老也不可能是劍神的對手?!?/br> 他又道:“劍神在福州傳天下陽譜武學,又衡山論劍,在衡陽傳劍天下。這等氣魄,便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br> 說到這里,哪怕周圍一些喝茶的不是武林中人,也豎起耳朵聽這匪夷所思、蕩氣回腸的江湖故事。 而那些武林中人,無不心神搖曳。 這些日子,他們聽過不少茶博士、說書人講峻極封禪大戰之事。 劍神對東方,那是一場叫人難以想象的巔峰對決。 最終不敗傳說破滅,這個江湖迎來了劍神時代。 不管你是何方高手,但朝雁城望上一眼,便要捫心自問,有沒有本事接下一道劍氣。 也有人評價道: “華山派的風老雖不及劍神,可也是妙諦高手,加上有岳掌門與寧女俠,年輕一代的令狐沖也得風老傳授,獨孤九劍學有所成,看來往后華山派,也大有崛起的機會?!?/br> 這個話題引發不少人關注。 畢竟正邪大戰后,江湖處于重新洗牌階段,對于各大派的現在將來,江湖人都心中有數。 這也決定了他們對這些門派,要持以何種態度。 有衡州府本地武人面帶驕傲之色,順勢說道: “當初的魁首三大派沉寂凋零,魔教失了東方不敗盡顯頹勢?!?/br> “衡山有當世三大妙諦,更有劍神威震天下,也有莫大先生江南四友等一眾高手,十四代弟子中七子七劍也能自當一面,劍神小師妹也天資不凡?!?/br> “聽說劍神未來還會收幾位親傳弟子,學劍神劍術?!?/br> 他擲地有聲:“可以預見,這未來的天下第一大派,必然落在雁城!” 衡州府的江湖人與有榮焉。 當初他們行走江湖時,自稱來自南部武林,旁人便覺得沒甚奇異,實在是南部武林整體稀松的印象實在深刻。 這地域成見,真是讓諸多南部武林人內心不痛快。 如今一提來自瀟湘,或者說來自衡陽。 一眾江湖人立馬肅穆,當即就要來一句“那是劍神所在”。 這名號報出去,旁人就不敢小看。 因此 瀟湘一帶的江湖人,自都樂見衡山派強盛。 茶棚中附和之聲頗多。 武當少林雖有底蘊,可劍神顯然是中興之祖,數年之間衡山派便有如此大的變化,往后至少一甲子光陰,天下第一大派的盛況,已能窺一二。 眾人議論紛紛,言談歡笑。 忽然 堤岸邊喧鬧之聲大起,茶棚外腳步聲嘈雜,許多攜帶刀兵的武林人在朝堤岸奔跑。 “怎么回事?!” 隔壁酒肆有人跑了出去,茶棚中不少江湖人也站了起來張望。 這時聽見外間有人激動大喊: “快看!” “劍神回衡陽了!” 這一聲喊可把一干江湖人驚醒了。 當即茶棚中人紛紛散下銅板大喊結賬,一個個搶身出棚,撩開草簾,奪步江岸。 然而堰岸之上早已人頭攢動,目眺湘水。 夕陽西下,暑氣未散,目光穿過被江風拂舞的柳條,見遠處歸棹縱橫,又有一條龐大客船順湘水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