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節
以往衡山派沒精力布置這些,現在卻愈發重視。 小祖師閉關時,從驛站到半山腰有多名弟子守衛,尋常人打擾不得。 全子舉等人路過岔道,朝陡峭的山路走。 穿過山霧所行不過二十丈,便見到兩棟搭在巨大巖石上的木屋,拱衛中央狹道。 聽到下面的腳步聲,木屋中走出兩位目光炯炯的黑衣老者。 他們正是當日與四友一道南下的梅莊莊客。 左邊的老者是一字電劍丁堅,右邊的老者是五路神施令威。 兩位本在衡山別院中修養,因為閑不下來,主動討了這個活。 以往在梅莊看門,說出去不太好聽。 現在嘛.一問就是在天柱神峰為劍神守山。 瀟湘劍神隱于天山極巔,在那煙嵐雜沓之所,這份神秘之感也籠罩到了守山之人身上。 丁堅與施令威甚至覺得,他們已經觸及到了江湖巔峰。 為劍神守山這個名頭說出去,只怕也能叫眾多武林人聞之肅穆。 伸頭一看來的是衡山弟子,丁堅與施令威拱了拱手,立時就讓開了。 呂松峰與全子舉抱拳打了一聲招呼后,直奔峰頂而去。 這一次不用朝巖壁石洞那邊呼喊,衡山弟子們才近頂,就看到瀑布頂端石壁上有一青衣人盤坐。 “大師兄!” 眾人忙喊一聲貼靠過去。 趙榮遠遠聽到腳步聲便從崖頂下來了,見呂松峰與全子舉面帶急色,他已猜了個七八分。 “可是與金盆洗手的事有關?” “正是!” 全子舉遞上一封信:“這是劉師叔的朋友夏老拳師從中原寄來的書信?!?/br> 夏老拳師是鄭州六合門掌門。 在中原一地也小有名氣。 趙榮接信時,呂松峰皺眉說道:“有人暗中挑撥,說師兄你要在端陽節論劍天下?!?/br> “還說了什么?” 趙榮問話時,第一時間想到了左大師伯。 全子舉接話道:“陰陽劍譜散落江湖,外人傳言師兄對這劍譜不屑一顧,因此看不上那些練劍譜武功之人。這分明是無稽之談,偏偏有人要信,又說.” “又說師兄輕世傲物,不將天下練武之人放在眼中?!?/br> “根據夏老拳師信中所言,中原一地已有諸多武人義憤填膺,斥師兄年輕氣盛,揚言要南下衡陽論劍較真?!?/br> 趙榮將信上內容端詳一遍,果如他們所言。 呂松峰有些擔心:“這消息越傳越廣,已至江南?!?/br> “若咱們不想辦法應對,師叔金盆洗手之日,師兄怕是要面對天下群豪?!?/br> “人言可畏,”趙榮將信收好,“不過也不用太擔心,若只是論劍,即便人多,也不見得有多少人敢出手?!?/br> “只是.動刀兵豈不是壞了劉師叔的喜事?!?/br> 全子舉道:“師叔沒提此節,他收到信后著實不安,擔心給師兄惹來大麻煩?!?/br> “左冷禪倒是好算計,”趙榮朝中岳方向瞧去:“他知曉東方不敗的武功與陰陽劍譜有關,放出此言,不僅要挑動江湖,恐怕還想引東方不敗與我放對?!?/br> “師兄,我們接下來怎么辦?要不要出言澄清?” 聽他們話語中有些焦急,趙榮鎮定道:“先轉告劉師叔,叫他只管洗手?!?/br> “澄清就不必了,這事一旦自證,反倒叫旁人以為我衡山派心生畏懼,不僅落入下乘,反會引來更多宵小?!?/br> “金盆洗手當日,我自有辦法消除誤會?!?/br> “讓分散在周圍的勢力密切關注進入衡州府一地的武林人,做到心中有數?!?/br> “再叫本門弟子做好準備.” “端陽節迎客至師叔府上,別失了禮數,我要瞧瞧他們怎么去論?!?/br> 衡山派眼下風頭無兩,此時挑動天下武人肝火,這本是一件大事。 因為這幫人不是一盤散沙,而是有大派起頭,能掀起什么樣的風浪實在難說。 全子舉等人極為擔憂,可瞧見自家小祖師云淡風輕,他們也莫名鎮定下來。 趙榮微微一笑:“我還要閉關,若有重要消息再來告訴我?!?/br> “是!” 趙榮看著他們離開,心中將事情回味幾遍。 端陽節魔教北上黑木崖,如今任大教主又出山了,加上蓮弟防守,東方不敗南下幾率非常小。 這幫人只要不湊在一起,那就不算惡事。 趙榮又回到崖洞之中,執筆整理那些潦草感悟。 本派《鎮岳訣》中正平和,鉤稽心境,所以多有衡山弟子在高山流水、風云月露中找尋,以此陶冶情cao,去欲沉心。 如今窺見陰陽造化,趙榮修改功錄得心應手。 五行之中,肝屬木,心屬火。 他將中正平和的運功法門修改路徑,巧妙溝通xue竅過心肝經絡,以心火燒肝木來回鍛煉,進而大增心欲,叫真氣中多出剛猛陽氣。 此陽灼灼在內,本門弟子修煉思路不變,還是陶冶情cao,去欲沉心。 心越靜之人,內力便越精純,越能修到高深境界。 只此一變,在鎮岳訣的基礎上,便推進了一大步! 衡山鎮岳訣,也變成了《鎮心訣》。 鎮岳訣契合衡山曲藝之道,而鎮心訣則是往前延伸,大大提高上限。 不過,對于心境的考究,自然更為嚴苛。 趙榮瞧著改好的內功不由欣慰。 衡山老祖師的東西不用丟,兩全其美啊。 將這門能對衡山派造福深遠的內功收好,趙榮又鉆研起另外一門內功。 他借鑒了洗髓經與易筋經,再結合兩部寒功,以自身對人體陰陽的理解創出來的法門,喚作《明玉真經》。 這門神功練起來,不僅真氣綿綿,可能還有冰玉凝體,青春常駐之效。 岳掌門的紫霞神功不到大成便能駐顏有術,趙榮這門神功可比紫霞功強得多了。 然此功極其難練,只是最初步的至陰寒功就要攔住許多人。 明玉真經中的“明”,取自陰陽。 因此寒功之后,更是需要體悟陰陽造化至理,這才能沿著他的路子往下走。 至陰寒功在這門內功中只能算小門檻,就像是衡山劍法中“形”的那部分,后面的陰陽造化,則是衡山劍法中極為深奧的“勢”。 只不過. 小祖師這門神功,創衡山派的老祖師看了也要傻眼。 可在趙榮看來,這功夫并不算走到極致。 因為陰陽造化的至理,還不算領悟完全。 “不行啊” 天山崖洞,趙榮微皺眉頭。 “這功夫就是我以后傳下去,恐怕也沒人能練成?!?/br> 他想到一些練這功夫的法子,又搖了搖頭。 就像七十二峰疊翠與回風落雁劍,中間要加上一些快劍臺階。 “得降低難度才行?!?/br> 接下來閉關的日子中,趙榮一邊打磨內功,一邊分解法門,又在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不斷感悟武學至理。 他以洗髓經為基結合至陰寒功創出《陰神訣》。 又以易筋經為基,融合陰陽造化法門,改造經絡行功軌跡搬動至陽之氣創出《陽神功》。 相比于《明玉真經》,這兩部內功就要容易不少。 但也只是相對而言。 趙榮這一身所學依賴超高悟性,未來能否有人繼承他的衣缽,實在難以料定。 至于一身劍術,他要得空再去整理,為本派留下一部劍經。 下到劍招,上到劍氣。 崖洞中,趙榮想到深處,又微微一笑。 他環顧天山崖洞,似乎感受到前人烙印。 “后人能否領會強求不得,只能看其造化了?!?/br> “當年老祖師留下千劍縱橫勢之時,恐怕也是如我這般想的吧?!?/br> 這一刻,天山之上。 衡山派老祖師與小祖師,似乎隔著數百年來了一次短暫交流。 一位是建派之祖,一位是大興之祖。 留下功法時,都會對后人怎么繼承衣缽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