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第179章 端陽盛會 劉三爺又圓潤不少,笑起來顯得福氣滿滿。 有小祖師一句話,那是口吃秤砣心落實,不必再為此事發愁。 他算是享受到了“劍神師叔”的福利。 方老師叔瞅了瞅趙榮,不由打趣:“馬上又至年關,大師侄的個頭冒高了一些,怎的臉還是這般嫩?!?/br> 三爺在一旁道:“若非太顯小,我真想將菁兒與他湊一湊?!?/br> 聽他們亂點鴛鴦譜,趙榮不由斜了二人一眼。 方老師叔甚樂:“師兄你就別摻和了,大師侄懂曲又懂劍,這般好少年怎少得了江湖情緣,我看他麻煩一身,神劍也難斬,不如我瀟灑?!?/br> 老師叔挺八卦,知曉二三事,說話時朝趙榮笑著示意,他臉有歲月痕,心下卻年輕。 趙榮呵呵一笑,不應他們的話。 方才席間四莊主提到了什么表妹被他們聽到了。 兩位師叔此時心神放松,多半是好奇打聽。 他又把話題掰到正事上:“師叔,你可想好日子了?” “明年端陽節?!?/br> “端陽節?為什么要選這一天?!?/br> 劉正風沒說話,方老師叔幫他答了:“你師祖朱先生收你劉師叔為徒,正是端陽節那天?!?/br> “嗯?!?/br> 劉正風點頭:“我正好求一個圓滿,身心俱出江湖,寄情音律,自得樂趣?!?/br> “師祖若是知道師叔你端陽節金盆洗手,他.他老人家會不會不太高興???”趙榮的臉上有一絲壞笑。 “無妨?!?/br> 劉三爺瀟灑地擺了擺衣袖,他早有說法:“你師祖也是個極愛音律之人?!?/br> “想想看你的音律啟蒙在何處?” “《謝琳太古遺音》?!?/br> “這曲調可是從我手中傳出來的,所以.” “在大師哥收你為徒之前,我已算是你曲藝之師,如此看來,在師父面前我也不差大師哥多少嘛?!?/br> 劉三爺得意一笑,看向方千駒:“師弟,我說得可在理?” 方老師叔笑了:“師父泉下有知,定然甚喜之?!?/br> “所謂有花便有葉,有劍要有曲,劍中樂,曲中樂,樂之不盡矣?!?/br> 兩位師叔常懷曲調,自有浪漫。 論這等雅意,瀟湘劍神也不及。 趙榮不再說旁外話:“那便在端陽節,師叔廣發請帖,讓江湖朋友至雁城賀?!?/br> “好?!?/br> 劉三爺欣慰無比,看向面前的少年滿眼歡笑。 方老師叔與劉三爺一道離開山門時,又回頭道: “大師侄,有空來府上,我們一道撫琴奏曲?!?/br> “……” 任我行永別牢籠第七十八日。 臘月里,衡山派有幾位特殊客人登門造訪,她們來自五仙教。 “陶護法,怎得不見仙教藍教主?” 衡山大殿內,趙榮略帶審視地看向陶白。 陶白笑道:“回趙大俠的話,我家教主正在教中做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暫時不會出古寨?!?/br> 她不及趙榮再問,便將一個瓷瓶送上。 里面也是丹丸解藥。 殺人名醫能研制出解藥,五仙教本就是玩蠱的,自然也有這個能力。只是路上耽擱,送到衡陽沒那么快。 這是藍妹子叫人送來的,雖然解藥已有,卻見她將事情放在心上,趙榮也暖心得很,忙謝過收下。 陶白又介紹她帶來的五人: “她們都是本教懂花懂藥的老人,聽教主說趙大俠要在衡山養蜂建藥園,便讓她們在此協助幾年?!?/br> 陶白順勢問:“不知百藥門的人可來了?” “來了一些老藥農,帶著草種藥種花種,此時在芙蓉峰那邊?!?/br> 趙榮朝那五人又看一眼,道:“說是等花草種出來再養蜂?!?/br> 陶白點頭: “有我們的人在,百藥門沒機會敷衍了事,趙大俠只要再派些對此感興趣的門人過來學習,之后就不用依仗他人了?!?/br> 趙榮想先招待幾人,陶白卻急著趕路。 于是領著她們朝芙蓉峰林木掩映之地去,百藥門的人自然將此地布置得與百藥谷谷前差不多。 陶白帶來的人俱是大行家。 一到地方便問東問西,百藥門知道他們是五毒教的,也是一絲不茍回答。 趙榮在一旁聽著,對那些草藥花木他并不懂行,卻能從兩邊對話人的表情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看來 諸掌門是個聰明人。 當初諸掌門在百藥谷中答應的東西,全都兌現了。 從五仙教這些人的反應來瞧,百藥門不僅老實,還盡心盡力。 這養花種草也是一門雅藝啊。 陶白一點也不耽擱,把事情辦完便踩著夕陽要告辭。 趙榮只挽留一句,陶白拒絕后,他旋即問道: “藍教主可說什么時候出仙教?” 陶白搖頭:“這個.我也不太清楚?!?/br> 她歉意一笑,帶著幾名教眾拱手離去。 望著她們走出雁城,趙榮有些失望,本以為能和阿妹再見一面,卻落了空。 陶白的話他不太相信。 不過沒關系,屆時帶著好酒上五仙教尋阿妹便是。 思緒轉換,又看向五神峰方向。 這個年關一過,便閉關繼續感受至陰至陽真氣,好生打磨內功。 雖然不怕別人在衡陽搞事,但還是做足準備的好 劉三爺朋友多,又分布在各地。 年關前夕,三爺便派人早早朝外發請帖。 留下足夠長的時間,那么不管是哪個地方的朋友,只要肯賣面子,都能趕得上他的金盆洗手。 這個時間段,也有大批年關賀客涌入雁城,拜訪衡山山門。 城內車水馬龍,城門口附近多有江湖人出沒。 臘月二十八,城西碼頭停了一艘大船。 跳下來一隊刀佩整齊的護衛,隨后下來的便是一位姿態端莊的貴婦人,她還牽著一個孩童。 這孩子眼睛明亮,正好奇地環顧四周。 “娘親,先生會在城內?” “在的,這一路上都是先生的消息,說他已回雁城?!?/br> 駱夫人拉著駱禾,在護衛們帶領下朝城門方向走。 駱家走出來幾個護衛到前方打聽,他們很快就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 因為尋常來衡山派拜會的,只會說拜山門。 可這些人問路時,卻說要拜會瀟湘劍神。 劍神可不是隨意就能見到的。 所以,沒有一點底氣的人,不會冒昧說這番話。 城西的衡山弟子也很快注意到他們這隊人。 外門弟子姜無咎與其師妹桓漱玉抱劍走了過去,眼睛在這隊人身上打量,看不出是何門何派,也沒有臉熟之人。 駱家護衛長蒲慕寒眼神微凝。 旁邊的護衛們也察覺到了,迎面走來的二人,只從外在來瞧就與城門口附近的江湖人不同。 這二人精神奕奕,身體舒展,臉上自信光芒閃爍。 師妹桓漱玉抱劍問道:“方才聽到諸位在打聽衡山派,不知是何方人士,又有什么要事?” 護衛長蒲慕寒拱手道:“我們來自金華烏傷,特意到此拜訪瀟湘劍神?!?/br> 姜無咎與桓漱玉聞言不由對視了一眼。 語氣稍帶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