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衡山 第67節
第64章 師叔們 “這般快?” “師兄,那茶鋪東側駢列的香燭鋪、扇子店原就經營蹇澀,聽說我拿城內位置更好的店面與他們交換,沒猶豫就同意了?!?/br> 全子舉又笑了笑,“還生怕我反悔立時說要換地契,日正時便去府衙,知我乃衡山弟子盞茶時間就落好文書,叫我們換契押上手印?!?/br> 端詳著手中契約,趙榮略感汗顏。 當初他去那燭鋪扇店人家說的可是“不愿放棄祖業”。 “我這算不算以公謀私,”趙榮疊好契約開了句玩笑。 全子舉打趣一笑,“師兄當真風趣?!?/br> “既是師父衣缽傳人,自當繼承掌門一脈偌大家業,何來公私一說?!?/br> 全師弟說話就是悅耳。 “那三家鋪子都不算大,但合起來建家客棧綽綽有余,我掌門一脈在外經營的聯號店鋪名曰恒福,師兄可用可不用,但泥瓦梓匠們認得勤快圓熟的,不消多少時日就能把客棧建好?!?/br> 不愧是本地大哥。 趙榮暗自感嘆,又驚覺自己貌似是本地大哥中的大哥。 “客棧那邊不用派門下弟子駐守,師弟叫人留心螺粟碼頭,多探聽沙角島上的消息?!?/br> “好?!?/br> “……” 年關前拜山賀客頗多,入得門派的人有朝魯連榮那邊去的,更多的則是掌門這邊。 莫大先生很少理事,都是程明義、馮巧云等內門弟子照顧。 這一次,趙榮依然把應酬的事安排給他們。 賀客們卻察覺到不同。 以往他們多有與各內門弟子說私話的時間,現在的掌門一脈像是把散開的繩子擰到一起,內門弟子頭上多了一位親傳大師兄,并且眾弟子對這位空降來的師兄竟然很尊敬。 不少人驚覺.掌門一脈已經達成默契。 那里面的學問可就大了。 賀客們心癢難耐,只探聽到這位親傳大師兄一直跟在莫大先生左右練功,今年年關是極難拜會到的。 越是如此,越叫他們重視。 趙榮沒露面也收到一堆年關賀禮,都被他丟去庫房了。 衡山派這邊的賀客來了不少,可要說到最熱鬧的地方,必定是劉三爺府上。 從永州、寶慶、袁州、郴州、臨江來的賓客朋友當真不少。 每每到此時才真切感受到劉府的勢力。 衡山劉家傳承幾代家大業大,三爺家財富厚又善酬酢,早年行走江湖結交眾多朋友,再加上掌門莫大在衡山鷗鳥忘機,五十余歲的三爺年富力強又坐第二把交椅,自然人人追捧。 于是,衡陽城中又出現不少將衡山派三系勢力比較之人。 年年都是這般時候八卦討論最熱烈。 尤其說什么‘三爺的回風落雁劍能一劍刺落五頭大雁,莫大先生一劍只能刺三頭’、‘劉三爺弟子個個勝過莫大先生門下’。 這話傳到掌門一脈弟子的耳朵中,真叫他們窩火。 莫大有言約束,加上劉三爺威勢,兩系弟子倒沒有因此起沖突。 可這幾日便是馮巧云臉上也有一抹陰云。 “師妹也受流言所擾?” “替師兄忿忿不平,”馮巧云瞅了趙榮一眼,忽又加上一句,“還是師父高明?!?/br> 若趙榮真被三爺收入門墻,掌門一脈真沒戲唱了。 趙榮呵呵一笑,沒接她的話。 年關前一天下午,蘆貴牽馬來到衡山派駐地門口,趙榮聽到關門弟子來報立馬出劍閣相迎。 “大師兄!”蘆貴拱手時笑著高喊一句?!昂貌涣晳T,蘆老哥還是叫我榮兄弟吧,”趙榮話才說到一半,突然聽到一聲高昂的馬嘶聲! 正是那匹強壯威武的透骨龍。 見到趙榮后登時仰天長嘶,如千里馬遇伯樂,前蹄高抬猛扯韁繩,叫蘆貴猝不及防差點栽了個跟頭。 “真是有靈性,會認主,”蘆貴吐槽一句,“難怪不拿正眼瞧總鏢頭,這家伙竟也知道哪個靠山硬些?!?/br> 趙榮聽出了話外音,“總鏢頭舍得這個寶貝?” “舍得,”蘆貴把韁繩遞來,“自從樂安回來后,總鏢頭就想將這匹透骨龍送與你,一直在挑時候?!?/br> 龍長旭畢竟是劉府的人,不好大張旗鼓。 “榮兄弟不必推辭,長瑞欠你大恩無從償還,一匹透骨龍何足掛齒?!?/br> “言重了,”趙榮笑著摸了摸透骨龍低下來的腦袋,“恩情談不上,既然端著鏢局的飯碗,替鏢局做事就是應該的?!?/br> “不過這馬我喜歡的緊,代我謝過總鏢頭?!?/br> “哈哈哈,好說!” 蘆貴笑了一聲,又挑了挑眉,“總鏢頭算是松了一口氣,他很擔心我把馬遷回去,屆時此馬就不是寶貝而成心病了?!?/br> “那就再替我??傜S頭生意興隆?!?/br> “一定帶到,”蘆貴也不耽擱,拱手便告辭,“蘆某就在鏢局,兄弟隨叫隨到?!?/br> “好!” 望著蘆貴離開的背影,趙榮又朝透骨龍瞧一眼。 長瑞鏢局雖靠著劉府,但也屬于衡山派勢力,他對門派內耗毫無興趣,一派三脈的隔閡早晚要將其打破。 龍長旭用這匹馬投石問路,趙榮便順水推舟,再給他一條出路。 此時鏢局步履維艱,趙榮不想他徹底垮塌 年關這天,莫大先生領著眾弟子到宗門祖祠上香參拜衡山先輩。 衡山派的核心人物盡數到場,今年難得聚在一起。 趙榮也首次見到幾位師叔。 同樣是五十多歲,魯連榮較劉三爺更顯蒼老,一對黃澄澄的雙目極為矚目,難怪叫金眼雕。 身穿醬色繭綢袍子的劉正風肚子發福顯得矮胖,活像個財主老爺,在他身邊跟著個中年人,自然是沒什么存在感的方千駒,同為莫大先生一輩但論武力尚不及魯連榮。 “師叔~” 趙榮連喊幾聲,站在莫大身邊與幾位同門長輩打招呼。 劉正風看向趙榮的眼神很復雜,一個輕微的搖頭動作帶著一記稍顯沉重的鼻息,而后徑直走了上來。 出乎趙榮意料,劉三爺沒管莫大先生,突然對他一笑,問道: “師侄,我那弟子說你醉心琴曲勤研太古遺音,可有這回事???” “有的?!北R世來一番好意,趙榮怎忍心拆他的臺。 身后的莫大哼了一聲,“他學譜學琴才幾天,是否真心想學師弟不知道嗎?” 魯連榮一截脖子勾縮在黃衫內,黃澄澄的眼珠掃來掃去,活像一只觀察獵物的老雕,兩位師兄話語剛落,他便在一旁用低啞的嗓子連連發笑。 “兩位師兄總是針鋒相對,不如手底下見真章,好讓祖祠內的先輩們也開開眼界,瞧瞧門派現如今的大好風光?!?/br> 他又一臉‘微笑’看向趙榮,“師侄一看就不凡,怪不得兩位師兄要爭搶徒弟,真是新鮮事?!?/br> “師侄既懂音律,正好幫我解惑?!?/br> “是往而不復,一味凄苦、引人下淚的琴奏好呢?還是好詩好詞,樂而不yin、哀而不傷的琴奏好呢?嘿嘿.” “……” 趙榮微微低頭,像是在思考,實則面色一黑。 真該死啊你,拱火烏鴉! 第65章 古調獨彈 莫大先生與劉三爺的矛盾根本原因是啥? ‘音樂理念不同?!?/br> 放在武林亂世,這個理由聽上去像是閉著眼睛賣布——瞎扯,可事實就是如此。 劉三爺覺得莫大的胡琴深陷市井、俗不可耐,一聽到就想避而遠之,莫大先生則覺得劉三的琴蕭浮躁不實,言之無物。 拱火烏鴉與他們做了幾十載師兄弟,又毒舌得很, 這話一開口,莫大先生與劉三爺的目光都飛到趙榮身上。 盡管莫大對趙榮頗多維護,但這個問題他老人家重視了一輩子,也想聽一聽趙榮的看法。 衡山派祖祠內,眾弟子見親傳師兄沉吟了數秒。 曹植七步成詩,他趙榮應變得也不慢。 “師叔,弟子有點微薄淺見?!?/br> “哦?”拱火烏鴉準備挑刺。 趙榮踱步間徐徐開口,聲音回蕩在祖祠內: “正所謂陽律陰呂,玉振金聲。四上競氣,極聲變只?!?/br> 意思是樂音、樂律、樂曲變化多端,各有千秋,道理來自屈原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