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衡山 第60節
聲音還未消,莫大已抽身提氣而立,如松如柏,細劍順勢往后一抹,竟又藏一招,并穩住身形,從奇攻變為固守。 下一秒右手劍指外旋,從上屈肘向左下繞行,手心朝上,給人一種要打xue的錯覺,然其左手劍以反方向繞行,腳尖一扣,跟著在劍指點出之前又刺向身前。 莫大先生深諳衡山劍招精髓,奇詭多變,這一招蟄龍伏xue藏劍甚妙,對手一個不查被刺中大xue,哪會有好下場? “好!” 眾弟子見莫大須臾間將劍招使完,心中欽佩連連叫好,又覺羞愧難當。 同樣招式在他們手里,可不就甚淖而滒? 正回味師父的劍招呢,眾弟子突見奇怪現象。 莫大先生暗道一聲:“又來了!” 依照常理,這時候天賦差的弟子拿起劍會暈暈乎乎,不知怎么出劍,又不知怎樣手腳聯動。 天賦一般的弟子能照貓畫虎,學個三四分樣子出來。 天賦出眾的學劍弟子大抵能將師父展示的劍招演練個六七分,由師父指出其中錯漏破綻,再用時間堆砌,慢慢圓潤。 可. 大家瞧見真傳師兄看完一遍后,竟席地而坐將長劍搭于腿上。 而后出神入定,雙眸緊閉。 這是做什么? 外門弟子扎堆處,安致恩摸著下巴道:“師父曾言,練劍者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br> 一旁人狐疑:“難道是悟劍?” 練劍者感觸外物,精神有所反應,心智開始活動,敘以冥想,便是悟劍。 悟通精髓,練劍速度便遠超常人。 反之,也就沒多大作用。 眾弟子練劍數十載,偶爾也有感悟,對趙榮這種看一遍就開悟的練劍方式難以茍同。 甚至會惡意揣測:“他是否在故意賣弄”? 聽風臺上起初是安靜的,但過了大半柱香時間,議論聲漸起。 有人皺著眉頭。 有人搖頭。 還有人與相熟的同門竊竊私語。 程明義沒什么表情,與馮巧云靜靜旁觀。 席木樞與呂松峰兩位內門師兄則是眼藏狡黠,在一邊看好戲。 忽然 聽風臺上的趙榮睜開雙眸。 在莫大先生期待的眼神中,少年人氣質陡然一變! 他拔劍出鞘,竟與莫大一般迎風起手,虛按藏劍。 但他的劍勢稍有不同,松柏迎風那招藏劍刺出后,劍鳴鏗鏘艮脆,隱帶一絲浩然之氣。 莫大一眼瞧出。 趙榮內勁剛猛,剛剛沒將運勁法門傳至“甚纖而微”的層次,這時出劍運勁,必然帶著自己的一絲理解。 他在抽身而立時,巧合了那浩然之氣,頓讓身姿如松如柏,直叫一些外門弟子暗暗叫好! 下一招蟄龍伏xue,趙榮使用得更順。 因為手上劍指點xue法他早有練過,此時用來駕輕就熟。 只是下一個藏劍奇招從他手中發出時,少了一分飄忽奇詭,卻多了一分兇悍凌厲,二者疊加,有種說不出的意味。 “好!”外門弟子們各個練劍,此時忍不住發聲叫好。 這就和看到莫大耍劍時叫好一樣,情不自禁。 莫大先生的眼光何其毒辣,他看劍招入木三分。 似是清風徐來,吹向了趙榮施展的七十二峰疊翠! 以致云開霧散,露出其中藏匿的五座最高神峰! “這是.巍峨天柱,云氣倏往?!?/br> “是了,天柱云氣?!?/br> “此乃衡山五神劍意境!” 五神劍乃衡山絕強劍招,可惜殘缺不全。 但須知. 七十二峰中就有五神峰所在,殊途同歸,源流合一。 莫大先生腦海翻波,一手執劍,一手撫須。 這位衡山第一高手,竟微怔在那里。 第58章 心心向榮 莫大先生確定,趙榮此前絕沒學過“七十二峰疊翠”。 更遑論連他都知悉不全的衡山五神劍呢? 雖只得一絲意境,但對莫大這位衡山掌門來說,觸動何其之大! 昔年衡山前輩悟道七十二峰,踏足天柱紫蓋、登臨芙蓉石廩,入境神峰祝融,創出絕妙的五神劍。 可惜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莫大遺憾啊,已隔了好多世代,先輩足跡無法追隨。 而此時. 他盯著眼前那俊逸飛揚的少年,心中冥冥有感。 所謂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萬物衍化到一定程度就會離去,離去就會遠去,遠去后又返回本原。 衡山先輩那虛無縹緲的身影,在莫大心中,似乎與這小小少年相合。 他劍招中的點點神峰意境,讓老人家莫名感動,差點就要拿出胡琴。 而掌門一脈的弟子,在初初叫好聲后,則是一個個舌橋不下,露出吃驚之色。 他們看不出天柱劍意,但站在他們的角度上. 一遍! 只一遍就摸透了這兩招劍法的絕大多數精髓。 那真的是在悟劍。 雖然七十二峰疊翠劍招路數算不上高明,外門弟子皆可修習,但眾人將個人習劍經歷與趙榮一對比,頓時醒悟為何自己不是親傳了。 “馮師姐,這兩招劍法你用多長時日方才諳熟?!卑仓露鬏p聲詢問。 馮巧云的目光沒從趙榮身上移開,“記不清了,但練到趙師兄方才演練的地步,少說一月?!?/br> “而且師父未曾與趙師兄講述行氣運劍勁力法門?!?/br> 前一句驚艷,后一句有些駭人。 難怪總覺得他發勁節奏有點古怪,與師父演練的小異大同。 但這說明什么? 趙師兄短短時間竟自我領悟出一套運勁步調,哪怕路數簡單,也是尋常人遙不可及的。 用衡山派很藝術的風格解釋,這便是“八音迭奏”境界。 相當于什么呢? 視于冥冥,聽于無聲。 在黑暗中看,在無聲中聽。 在場眾弟子哪個沒把“七十二峰疊翠”練個十年往上。 眾人分明瞧見,趙榮運勁頗有章法,打得煞有其事,不是胡改亂改,足以引發一些在場門人認真思索。 這種境界,無一不彰顯其宗師級的天賦。 也就是說, 于練劍一道,這少年未來有很大概率成為宗師級高手。 放眼武林,有這等天賦哪個不是一派掌門? 親眼目睹,永遠比道聽途說得更可信。 也更震撼。 一些原本內心忿忿不平的外門弟子,此時心情大抵平復下來,看向趙榮的目光突然變得認可與親切。 是啊。 師父十幾年未曾收徒,他老人家跳過外門內門直收親傳,怎可能平白無故? 一些弟子默默認定。 這位年紀最小卻輩分最大的親傳師兄,的確有做下一代掌門的資格。 心中萌生這般念頭的弟子,基本服氣、接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