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禮部尚書和姜署長對視一眼,都覺得溫清禾自遞把柄,任職前連一本出版的書冊都沒有,還妄想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 姜署長有備而來,當即從袖中拿出一卷詩集的試印稿,單手遞給溫清禾。 溫清禾拿過試印稿看了看,這是姜署長歷經兩年參加各種詩詞宴收集整理后的作品集,開篇幾首還算驚艷,但越到后面越有濫竽充數之嫌,這種作詩水平連乾隆都比不過,一看就是花錢寫進去的。 姜署長還洋洋得意,“小溫大人覺得如何?是不是字字珠璣、妙筆生花?!?/br> 溫清禾將作品集關上,“前面幾篇尚可,后續嘛,通篇敗筆?!?/br> 姜署長聽到她的評價,一下子就怒了,“小溫大人可不要不懂裝懂,你小小年紀就不讀書了,會賞詩嗎?懂什么叫平 仄韻腳嗎?” 系統772:【宿主,這部作品集姜署長耗費了不少心力,他是真的愛詩之人,你別把人氣壞了?!?/br> 溫清禾:【他鑒賞水平得多差啊,最后那幾首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文字垃圾?!?/br> 系統772:【咳咳,那是姜署長的詩。 創作者嘛,你懂得,難免會有親媽眼,覺得自己的作品都是傳世大作。等他看到你抄寫的詩集,他吃過好的,就會知道自己曾經多么孤陋寡聞、敝帚自珍了?!?/br> 溫清禾朝女帝所在的位置拱手,“蒙陛下圣恩,得俞大人相助,開春以后,下官有幸將一套《唐詩三百首》整理完畢,諸位大人胸藏錦繡,不如現場品鑒一二?!?/br> 姜署長聽她暗戳戳陰陽人,非常不高興,但聽說她也整理了一本詩集,好奇心一下子來了,“《唐詩三百首?是唐姓家族所做的詩詞嗎?竟然有三百首之多!” 這得是怎樣的傳書世家才能積攢的文才底蘊啊。 溫清禾:“非也,此處的‘唐’指的是夢中仙境里的大唐帝國,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1這一王朝在仙境中也被人稱作盛世大唐,經濟繁榮、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創作出了無數驚才絕艷的詩集篇章?!?/br> 大家聽溫清禾說得言之鑿鑿,連皇帝的數量和王朝的壽命都說得一清二楚,臉上出現了遲疑。 不會,真有這么一座夢中仙境,真有仙音被這小丫頭聽到吧? 姜署長半信半疑,“你的意思是,你把仙境里的三百首詩都抄下來編成了一部詩集?” 溫清禾搖頭,“此書的第一編著人不是我,而是仙境中的孫洙先生,他在繼室徐蘭英的協助下,完成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詩三百首》。 這本書一共選入75位唐代詩人及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首,后又補入了杜甫的《詠懷古跡》3首。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2 我相信,出版之后一定會在大凌境內廣為流傳,是每一個文人必備的詩集經典!” 大家越聽越覺得真有這么回事,連詩集的作者、摘錄情況都說得一清二楚,那夢中仙境里的大唐帝國越聽越真了。 姜署長是愛詩之人,被她說得心癢癢,趕緊催促她,“你不是說了讓我們品鑒?詩集在哪?” 溫清禾完成了初稿之后,直接試印了一版,此時正好派上用處,她讓諸位稍等,親自去隔壁的思政房拿了書冊過來。 詩集的封面寫著孫洙的一句名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姜署長迫不及待將書搶了過來,封面上的名言就讓他眼前一亮,待翻開第一首,讀出虞世南那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一下子被震在原地。 他驚呆在原地,其他人見他一直不翻頁,禮部尚書把書搶了過去,開始往后翻閱。 起初只是默默在看,后來他們看著看著就把詩句念了出來,念到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北娙税察o。 禮部尚書一時悲從中來,眼中頓時含了淚,她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目光灼熱,“小溫大人!這部《唐詩三百首》何時可以出版?這對我很重要!” 溫清禾看到大家被唐詩折服,心中莫名燃起驕傲的熱血,她曾經生活過的那個太平盛世,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她作為穿越者,何其有幸可以作為一個傳道者,將那些璀璨的文明帶到這個世界。 溫清禾:“這是試印稿,進行勘誤之后就可以定稿出版了?!?/br> 禮部尚書和姜署長異口同聲,“我來勘誤!” 他們對視,同時抓住詩集的試印稿,從原本的同仇敵愾變成了互相敵視,望著彼此的眼神互相放著飛刀短箭,就怕對方搶走了自己想要的絕世珍寶。 女帝在桌案后看樂了,她背著手走下高臺,對俞詞頌說道:“詞頌,你帶他們去思政房,讓他們現在就開始勘誤,越早勘誤完越好?!?/br> 俞詞頌領命,帶著禮部尚書和姜署長走了。 溫清禾:四位來找茬的官員,現在就剩兩位了。 工部尚書和嚴司長對視一眼,他們兩個看到了《唐詩三百首》背后的商機。 工部是六部里花錢最多、進賬最少的,就算有戶部撥款,還是過得捉襟見肘。女帝立朝之后要科教興國,大力發展教育與文化,指點工部研發出了畢昇活字印刷術,工部靠著印刷業有了一筆穩定持久的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