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直到進組圍讀劇本開始集訓她都有些暈乎乎的,國內外影后拿到手軟,火了三十多年,經典爆劇無數國民度一騎絕塵的超一線大花姚汶在《瑤臺月下》里和她在一個單元。 給她做配角。 ……想想就感覺要窒息了。 第092章 歷史 《瑤臺月下》是分三組進行拍攝的, 秦之和張磬導演最忙,每天連軸轉從早上拍到凌晨,秦之還經常開玩笑說幸虧他們這部劇只有36集, 要是63集他們倆怕是得捐軀在這個劇組里。 劇組請了專業的一個歷史顧問團隊,是云城大學競標的一個課題組,林櫟就在其中。這支歷史顧問團隊幾乎囊括了所有歷史時期的專業研究人員,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檢查劇本和置景以及演員拍戲過程中有沒有不對的地方然后及時指出改正。 當時寧蓁給歷史系也投了科研基金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摸不著頭腦, 給理工系投錢很正常支持科研, 投到他們歷史系頭上的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哪怕搞不明白這個科研基金是要干嘛還是有一大堆老師和學生全參加了競標, 沒辦法寧蓁給地實在太多了。 林櫟的導師姓馮是個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大牛,幾千年的歷史能侃侃而談,從正史到鄉野趣聞沒有她不懂得, 甚至和考古系的老教授一起去挖過土坑, 不止是古人連古物都很精通,堪稱行走的教科書。 寧蓁設立科研基金的時候她在京都開會, 回來的時候報名已經開始了, 林櫟和幾個同門都報了名材料都要遞上去了馮老師才回來。 一回學校就感覺自己的學生一個個都鬼鬼祟祟都不敢正眼看她,一追問才知道是報名了私人的科研基金, 馮老師一向是沉迷歷史研究學生們經常私底下聊天說他們導是真正的視金錢如糞土,所以這次報名參加競標還有點擔心老師會生氣。 馮老師明白情況之后都氣笑了,恨不得拿手指頭一個個戳他們的腦袋:“我在你們眼里是什么人,吊書袋子的老腐儒?跟錢粘上點關系就要拉你們去浸豬籠?” 學生們聽她這么說才又嘻嘻哈哈地湊上去,馮老師平時和學生們關系都很好,有時候不像師生反而像促膝長談的摯友。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給她解釋這個基金是支持他們研究歷史的同時需要給一個古裝劇組做歷史顧問, 要抽空去劇組指導。 馮老師起初沒把這個當回事, 學生們在保證學業的同時做兼職賺點零花錢也很好,而且她這幾個學生平時都有點宅, 課題組聚會都沒幾次,能讓他們出去走走也不錯。 因為這個項目是學生們整理材料去報名競標拿到的她全程沒有參與,所以馮老師也沒有要求他們匯報細節更沒有把基金收上來,只讓學生們自己看著辦,只要不影響學業就好,所以馮老師根本就不知道這一筆科研基金有多少錢。 然后她就發現她的學生們拿到項目之后一個兩個都積極地不行,效率極高地做完她布置的任務然后天天往外跑,直到林櫟幾個人去了劇組待了一個星期才回來馮老師終于忍不住問了幾句那邊是有什么剛出土的古董讓他們這么熱情。 然后學生們就亮出了這一個月跑去兼職藝真給開的工資。 馮老師:……多少?! 他們是去搶錢了吧?掙得比她的工資都高。 林櫟還在美滋滋地在旁邊補充:“這是我們去劇組兼職的工資啦,之前申請的基金還有兩百萬,我們還準備忙完這一陣和老師商量商量拿這筆錢去哪里訪學實地考察去?!?/br> 老師的心肝乖學生又在老師心里插了一刀。 馮老師:“等等,再說一遍多少錢?!” 馮老師一直沒過問基金的事,他們歷史系拿到的補助一直都高不到哪去,她本來想著讓學生們自己支配去參加一些學術討論會,所以一直不知道他們申請到的基 金究竟有多少。 但是寧蓁給云城大學設科研基金的事傳地沸沸揚揚,整個校園都在討論,學生們也自然而然地認為馮老師早就知道了,看馮老師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淡然模樣還私底下討論他們導師真是視金錢如糞土的文人雅士。 老師和學生之間就這么詭異地完全在兩個頻道但是無障礙過了一個多月。 馮老師咳了兩聲:“下次過去是什么時候,老師最近也不是很忙?!?/br> 誰會不為人民幣折腰??! 由于《瑤臺月下》是唐朝背景還摻雜了很多靈異神怪的玄學民俗知識,所以劇組還特意在微博上開了一個歷史小專欄在拍攝期間每周都會更新兩次。 本來網友們還是湊熱鬧隨便點進去看了兩眼沒想到就直接追更追到不可自拔了,到底是誰把知識科普寫出小說連載的感覺了??! 底下每天都是越來越多的忠實讀者在催更。 “天殺的又斷在這里,再不更新我去舉報你搞封建迷信[狗頭]” “第一次看科普看了一天,哪位大佬寫的啊文筆太好了!” “多更一點冥界相關的吧,好想看好想看!” “果然華國人就愛這味,老祖宗們的想象力真是太牛了” “民間傳說多來一點!鬼故事也可以!” “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