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吳見故:“綜上所訴,我認為謝家三姐弟里有一個人預判了兇殺案,并且對顏芙作出了善意的提醒。我們接下去把精力花在三姐弟身上,找到那個人,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兇手?!?/br> 信的線索暫告一段落,回到焦齊二人的搜證結果上面。 齊鐸接續,將丹焰樓得到的線索分享給其余人。 “我查了一遍丹焰樓,在起火點附近找到這個?!闭f著,他拿出一個鏤空的金屬球。 這個金屬球做工精巧,直徑約五厘米,雕刻葡萄纏枝紋。齊鐸打開球中間的卡扣,使之對半打開,露出十字形交錯的兩個圓環。 “這是類似隋唐時期的香囊?!饼R鐸用指尖撥動橫向的環,解釋:“我查了資料,這種香囊利用的是‘陀螺儀’的原理,也就是無論外面怎么滾動,中間豎直的這個環都是固定朝上的。所以裝在球里的香火能始終保持向上的狀態,不會因為香囊移動倒轉或者熄滅?!?/br> 焦棠反應過來,問:“就是這個東西讓丹焰樓起火?” 齊鐸頷首稱是,又說:“其實起火的不是電視木柜,而是木柜旁的柱子,以及柱子上掛著的帷帳。另外,縱火的人還用到了一種很常見的東西?!?/br> 眾人引頸急切地盼著他說下去。 齊鐸直接宣布答案:“煙花?!?/br> “煙花?”肖長淵對火器格外敏感。 齊鐸點點頭,撫摸香囊中間,用來固定香火朝上的銅針,解釋:“縱火犯就是利用線香、煙花、引燃線,還有這根銅針,做成了一個定時起火裝置?!?/br> 他手動cao作給其他人看,先是將點燃的香插在銅針上面,這樣香火方向就始終朝上。然后香的下端纏繞引燃線,引燃線的下面再連著小型煙花。 他點燃線香,香火很快燒到下端,從而點著引燃線,引燃線又立即滋滋往下燒,直到點燃煙花。嘭地,金屬香囊里噴出火焰。 齊鐸認為有這個定時點火裝置,即使縱火犯不在現場,也能實現放火。 “有必要這么麻煩嗎?”途靈的程序思維逼迫她思考縱火的最優路徑,說:“丹焰樓又沒上鎖,直接走進去放一把火,逃之夭夭,不是更高效?而且還能保證火一定能燒起來?!?/br> 焦棠不禁代入縱火者思路,分析:“如果縱火的人無法單獨行動呢?時值中午,縱火的人既不能長時間脫離人群,又要保證起火時候有不在場證明,制作簡易的起火裝置,是更妥當的做法?!?/br> “我也持這種想法?!饼R鐸擲地有聲:“縱火者只要拿著香囊,走到無人關注的角落,就能完成一場預謀的火災。而那個無人關注的角落,就是起火柱子外面對應的地點。換句話說,縱火犯甚至不用進入丹焰樓,也能把點火裝置送進樓里,導致屋里的木柱子起火?!?/br> 齊鐸轉身讓途靈展示丹焰樓的建筑圖。 途靈觸動屏幕,按照齊鐸的指引,最后畫面定格在一樓的墻外。 大家順著齊鐸的手指,立即看見墻角一個方形的洞。 齊鐸笑道:“我也是現學現賣,見笑了。我查了資料,這個墻角開出來的方形的洞叫風洞,因為古代的柱子都是木作,為了通風防潮,所以有些主人家會在柱子旁的墻上打一個洞,便于風流動。我在丹焰樓的風洞那里找到了一個東西?!?/br> 他也不藏著掖著了,將東西擱在桌子上,是一截水管,直徑大概六、七厘米,堪堪容下金屬球。大家瞬間明白,風洞只是一個洞,金屬球即使丟進去也沒辦法準確滾到縱火犯指定的位置,只有通過這截管子,才能將金屬香囊直接輸送到柱子下。 途靈用電腦模擬演示,畫面中水管穿過風洞,形成一個密閉的滑梯,然后金屬球從滑梯上滾下,恰好落在水管與柱子的縫隙處,卡主不動了。 她調適時間,大約五分鐘后,線香燃燒到底座位置,引燃線被點燃,滋啦一下,香囊內沖出火焰,那火焰短暫猛烈,卻足以讓火星附著到上方的帷帳。不一會兒不起眼的小火逐漸燒成大火。 畫面的展示直觀簡潔,玩家看完,心悅誠服。 齊鐸:“能利用裝置殺人,說明兇手鉆營心思,絕不是一場殺人未遂的火災就能打發的?!?/br> 焦棠:“所以兇手一計不成又生二計,放火殺人不成,又制造密室謀殺?可是……”有一處地方她認為不合理。 “既然兇手有殺人的決心,為什么不再窗外往屋子里潑一桶油,讓火燒得更旺點?當時檢查丹焰樓時,她就覺得這場火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看上去嚴重。試想由帷帳起火,蔓延到家具,再到熏死或者燒死人,這個過程用時少說也要半小時,案發時又是中午,丹焰樓又處于交匯地帶,一旦起火很容易引起注意。如果她是兇手,就會考慮怎么樣讓火勢加劇,讓丹焰樓的梁棟燒斷,讓木頭發出的濃煙更大,徹底掩埋要殺的人。 而第二宗案件中,兇手已經沉浸在密室與斬首中,比起第一宗縱火案件情節要惡劣很多,說明兇手的精神狀態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正因為兩宗案子間隔時間很短,兇手精神扭曲程度又進展太快,所以焦棠才覺得不合理。 唯一的解釋只有……焦棠愕然出聲,說:“兇手縱火,其實不是為了殺人?!?/br> 其余人聽出弦外之音,周尋音激動道:“你的意思是,兇手放這場火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有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