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這就是真愛??!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重回2006、少女的野犬、我真不想當滅世主、穿越三國之小喬初嫁了、可愛還不夠嗎、穿成美強慘大佬的貓、重回1991的幸福生活、既見君子(重生)、快穿之劇情總是在崩壞(np)、下一個更乖(NPH)
華騰電子集團目前的壓力是很大的,不僅要爭取在2015年突破14nm工藝制程,存儲、面板、12寸圓晶廠的投產都在加快,芯片設計和配套應用領域的科研投入,同樣是一年數十億美元的大舉壓上。 在此基礎上,華騰電子集團還有5g通信技術的研發,要支持浪潮、聯想攻克中高端商用服務器,支持華騰amd在國內的合資企業中通半導體擴大x86pc芯片和圖形處理芯片的業務。 目前國內最主流的芯片架構是arm和華騰電子集團自主持有的capa-s2架構體系,前者專注于嵌入式芯片和手機智能芯片,后者則是專注超算、大型機和服務器。 arm的64位v8架構體系,華騰電子集團針對高中低端推出的2個微架構體系,完全碾壓聯發科和華為海思,相比三星也有優勢,與高通、蘋果并列arm體系的三大芯片設計商。 因為華騰電子集團直接參與了v8架構的研發,在推出v8系統arm64位微架構的華銳6處理器時,速度更快,面對高通以arm32位v7架構基礎的krait驍龍4,同樣的工藝,性能明顯更強,在2012年基本占據高端市場的上風。 2007年,華騰電子集團通過直接買斷惠普集團旗下的dec公司資產,拿下alpha架構的所有權,在此基礎上聯合56所,投入巨資更改alpha架構精簡指令集在64位系統下的結構特征,推出完全自主化的capa-s2架構和s2150\s2230兩種微架構,專注超級計算機、商業服務器和人工智能系統市場。 目前在capa-s2架構體系,華騰電子集團的華博5系列芯片,即便使用28nmhkmg制程工藝,實際超頻、浮點運算能力和功耗都完勝ibm公司的p6,和powerxcell處理器相比也并不能算是有明顯的代差。 在mips領域,華騰電子集團是半途接手龍芯,也是通過母公司華銀財團的資本運作,通過入股mips公司和聯合開發64位亂序雙發射架構體系,共同持有mips的所有權,目前主要運用于嵌入式芯片,提供比arm架構更低功耗的工業應用系統芯片。 在x86架構領域,華騰電子集團利用“中通芯片”這個合資殼子,聯合amd公司在fx8320推出的htx8480,與英特爾corei5-2300架構處理器的性能基本一致,優點是功耗低,甚至逼近英特爾atom、via的nano系列的低功耗架構,在平板pc、筆記本pc、一體機和不追求超頻性能的商務機市場,已經開始占據更多的份額。 相比之下,amd獨立推出的高性能fx8420架構,因為功耗過高和發熱問題,市場表現并不理想。 可以這么說,華騰電子集團就是體量更強的中國版三星電子,在與三星電子全面競爭的面板、存儲、芯片三大領域,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都處于伯仲之間。 華騰電子同時是全球第四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和12寸圓晶供應商,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研發起步更早,專利最多,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也高于三星電子。 通過母公司華銀財團的資本運作,利用2004年到2012年的這個戰略發展期,華騰電子集團已經是實質性的擁有三大芯片架構體系的所有權,在芯片設計領域的實力完全能與英特爾抗衡。 華騰電子之于中國半導體工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完全等同于英特爾對硅谷的領航和中樞效應,堪稱是中國半導體工業的航母和中樞。 美國白宮科技顧問委員會在這一點上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掐死華騰電子集團,才能廢掉中國半導體工業的半壁江山和發展前景。 華騰電子集團對于整個中國工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作用,雖然華騰電子集團不屬于軍工集團,但是,實質上屬于中國軍工產業鏈的上游,為各大軍工集團、研究院所提供芯片和半導體基礎器件,以及通過中控集團,提供全套電器電子自動化和監控系統。 不管是艦船雷達、航空航天、綜合電力系統、電磁電子系統、軟硬體系統,還是其他電子電器元器件,華騰電子集團都是最重要的上游企業。 早在90年代末,華騰電子集團就已經介入軍民科技融合,在這條路走得非常深入,大范圍的聯合軍工院所開發基礎技術,供應軍用級基礎器件,利用技術進步的速度,不斷擴大自身在民用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占有率。 三星電子集團的總市值是1720億美元,華騰電子的總市值是2840億美元,兩者差距除了華騰電子擁有通信產業外,其余就全部集中在軍民科技這個領域。 所以,美國現在做夢都想掐死華騰電子集團,美國也確實沒有想到,從2004年到2012年,短短8年時間,華騰電子發展的速度會這么快。 美國未必做不到,因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歷來是風云變幻莫測,一年一個局面,往往幾年前還領先全球,幾年后就滿盤皆輸,dec、ibm、amd三代霸主,現在不都是度日如年。 徐騰自然也不敢大意。 三星和英特爾2012年陸續決定到大陸投建12寸圓晶廠時,徐騰還不是很緊張,畢竟這兩家和華騰電子集團在芯片產業不算是死對頭,客戶差別很大。 臺積電一來,而且就在寧州和華騰電子的江、寧兩大廠區近距離搏殺,這就太麻煩了,特別是臺積電的20\16nm兩代技術線,和華騰電子格格不入,一旦搶了先手,華騰電子就將滿盤皆輸,從芯片設計、代工一路輸到智能手機的終端業務。 在華銀財團這些年的布局和努力之下,中國半導體工業就是一個“lt;”字形布局,以江州和寧州的大量科研院所為基礎,向著長三角、珠三角擴展。 江寧區域,華騰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14所、16所、56所、中科大、江科大、江工大……二十多家電子系統的科研院所和12所985/211高校云集于此。 在這個經濟區域內,汽車、艦船、航空航天、雷達制導、電氣化工、機床等工業領域和電子消費類領域的芯片設計與配套器件企業,總數至少有1300家,基本覆蓋著中國芯片產業的半壁江山。 這些都是華騰電子的客戶群。 臺積電其實是勢在必得,不惜一切代價要在這個區域建廠投產,利用技術代差的優勢逼迫華騰電子集團放棄芯片代工業務。 要么做敵人,要么做朋友,這就是臺積電的意思。 徐騰現在必須和江南省談清楚這件事,他不阻攔江南省吸收外資,利用外資,但是,給他半年時間。 在和姜領導洽談之前,徐騰確信自己的這個要求一點不過份,寧州和江南省完全沒有理由拒絕,結果讓他頗為驚訝。 姜領導遲疑了很長時間,不愿意輕易表態。 談判嘛,總是要花點時間的。 徐騰也不著急,至少不急于這一兩個小時,他就坐在客廳的沙發里慢慢等著,微微旋晃著手里這杯龍井茶,繼續給姜領導一點時間,讓對方想清楚再回答。 “小徐啊,其實這個事吧,我們現在面臨的競爭也是比較大的,沒有你認為的那么穩?!苯I導最終還是不能同意徐騰的提議,真要耽誤了臺積電的投資,讓臺積電去其他省談判,他這個失職就嚴重了。 “做事情總要有取舍,您回去之后和省里其他領導再商量一下,臺積電的20nm/16nm工藝相對而言已經比較成熟,和我們現在28nm/14nm規格差別比較多,一旦提前兩年在大陸投產,基本就會改寫整個大陸半導體工藝設計的規范,主要客戶都會采取他的工藝設計芯片,華騰電子集團自身都不能免俗,否則,我的損失更大?!毙祢v是說實話,華騰電子集團在芯片代工領域基本是賠錢的,賺錢的業務是設計與配套應用,特別是最終的終端智能手機業務。 一旦被臺積電逼宮到性命之憂,他只能和臺積電達成協議,放棄芯片代工業務的追趕趨勢,至少要保證來之不易的芯片設計和終端業務。 因為在全球芯片代工領域,徐騰還有另外一個隱蔽的備用選項——globalfoundries,這家全球第六大的芯片代工企業,原本就源自amd,由硅銀svb公司、徐家的海外基金聯合中東財團一并收購的,目前的主要產能集中在新加坡,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半導體支柱企業。 雖說有備用的選項,但是,徐騰甘心嗎? 顯然不甘心。 臺積電這一代可以將最新技術引入大陸,下一代的10nm/7nm制程生產線呢?如果,4年后,臺積電以美國技術封鎖協議為借口,重新將廠區放在臺灣,或者是放到新加坡,那怎么辦? 華騰電子集團長達十年的芯片代工和封測技術追趕浪潮,就這么嘎然而止,自此荒廢? 凡此種種,姜領導心里可能不清楚,可能很清楚,但他知道,省里不可能放棄和臺積電的談判,因為臺積電的這個廠不僅是亞洲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中心,一年產值上百億美元,隨之配套的臺灣封測廠、圓晶原料廠也都承諾到江南省投資。 臺商和大陸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豈能不知大陸各個省的這點心思,不僅是整套產業鏈的轉移,不僅有一年上百億美元的產值,不僅是全球第一流的半導體工業,一旦落戶江南省,還斷絕了其他省的希望。 這一刻,面對姜領導超乎預料的沉默,徐騰隱約也猜到了,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釣魚工程,江南省那邊已經是徹底上鉤,咬的很死,甚至不惜和華銀財團鬧僵。 江南省不怕和徐騰鬧僵,因為華銀財團在江南省的投資規模很大,跑不了,對省里來說,他們這些年也沒有虧待華銀財團,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要貸款給貸款,稅都是一直優惠,各種減免。 對省里來說,他們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話說回來,華騰電子集團真正的半導體工業中心還是在江州,寧州不過是給江州做配套。 這些年,江州和寧州合作搞中國硅谷,科研院所和人才,一大半都是寧州出的,產值卻一大半在江州。 如果將比較的范圍擴大到整個it業、制造業和金融業,產值中心在江州,寧州淪為附庸和配套經濟體的情況就更嚴重了。 2012年的全國城市gdp排名,江州以12427.21億元高居第六,僅次于京滬廣深津,年增長率還達到了14%,增速甚至高過渝津兩大直轄市的13%,位居全國第一。 寧州2012年的城市gdp增速是11.4%,也很快,但總量僅有9506.30億元,屈居全國第9。 江、寧兩大副省級的省會城市,相距140公里,兩者相加,總人口1840萬,在歷史上的數千年里,一直是寧州為首,直到今日,寧州的大學院校和科研院所數量依然遠高于江州。 直到2009年,寧州gdp還是高于江州的,這幾年才落于下風,人才的流動方向也是明顯倒貼。 按照全省gdp產值比較,2004年,江南省是江淮省的3.2倍,2009年變成了2.1倍,2012年變成1.5倍,江州做為江淮省的省會,占據了整個省gdp產值的半壁江山,同時也快速拉動周邊的慶州、淮州、銅州、嵍州四大城市的發展,在汽車、半導體、it、金融業、機床、化工、工程機械、生物制藥、新能源、環保等領域都沖著全國前三的速度發展。 江淮省發展的快,發展的好,江南省是舉雙手歡迎的,但是,不能從雙贏的姐妹城、姐妹省,最后變成跟班,變成倒貼人才,全部給對方做配套。 滬州是直轄市,全國經濟龍頭,江南省已經給滬州做了這么多年的配套,現在還要給江州做配套,這是真不能忍的。 所以,這一次江南省和寧州市來說,臺積電、日月光、聯發科、奇美、友達聯袂到寧州布局投產,要和寧州共創it科技園,對省里是絕對不容錯失的機會。 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臺企怎么了,愿意到寧州做大做強,將產值做出來,這就是好企業。 華銀財團是本土企業,那又如何,你搶我的人,拿我的地,拿我的錢,最后將大部分的產值都放在江州,這就是壞企業。 這件事即便鬧到頂層,江南省也是理直氣壯,問心無愧,擺事實,講道理,確實是你華銀財團有違承諾在先,厚此薄彼。 哦,你華銀財團在英國,在瑞典,在法國都愿意配合政府的產業政策,在國內地位高,就不用配合了嗎,就可以忽視江南省的產業需求,將最好的都放在江州? 江南省現在的態度很明確,我不求你了,我直接找臺資合作,而且是臺資主動找我,因為臺資都看得出來,我對你不滿意??! 在這樣的局面下,徐騰和姜領導的會晤顯然沒有任何成果。 不僅是造船業的那點事,江南省這些年其實是多次請徐騰和華銀財團出手相助,沙鋼的事,南鋼的事,南汽的事……華銀財團沒有答應任何一件事。 大致搞清楚江南省那邊的真實意圖,徐騰倒也沒什么好緊張的,按照目前這個情況,那是肯定要鬧到頂層,屆時哪怕江南省有理在先,最后還是要給他讓出一年的緩沖期。 等到那個時候,他再和江南省談判,付出的代價肯定要少一點。 但是,這幫臺資巨頭集中跑到寧州落戶已是大勢所趨,很難改變,近距離搏殺,相互挖人,日后也將是常態了,至于到底是誰挖誰,那就等幾年再看看吧。 徐騰怎么說呢,總的來講,江淮省不像江南省,沒有和華銀財團議價的本錢,這些年一直是全心全意為華銀財團服務,一個省都綁在華銀財團身上。 整個江州市的版圖擴至全國非直轄市的第二大城市,城市化率僅次于津滬深,房價一直受財團的控制,明明是一線城市的經濟規模,卻只是二線城市的房價。 城市綠化率49.3%,森林覆蓋率22%,躋身全國十大綠肺城市,和九江、邯鄲、景德鎮這些城市并列,可以說,絕對是國內最良心的一線城市。 江州的環保標準也是05年國標,但是,執行率高,執行率狠啊,重污染的企業立刻搬遷,江鋼集團都不例外的被整治了幾次。 原因只有一個,服務華銀財團的人才戰略,要躋身全國綠肺城市、宜居城市的先進行列,靠這些標準和京滬廣搶人。 省里已經根本不管其他地級市的死活,在江科大、江工大、江州大學、長江大學、江師大、江醫大的本省六大高校,六所985/211大學的基礎上,繼續將淮州工學院和慶州化工學院的主校區遷移到江州,2009年升級為江州理工大學,成功申報為本省的第7所211高校。 在此基礎上,省里從2009年又搞一個“五引七出工程”,引入中科院大學、清華大學、哈工大、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的江州校區,本省七大高校又在省內整合其他市的地方院校,開辟新校區。 這些事真是老花錢了。 沒辦法,這是華銀財團的要求,省里擠出最后一丁點的財政經費,不惜動用地方債務也要搞成,各個地級市,哪個領導有意見,哪個領導下去。 這種事情上就能看出江州對深吳錫常的優勢,省會終究是省會,特別是人口大省的省會,相對江南省那種大規模的城市群,江州在省內一枝獨秀,也根本不存在人才競爭的問題。 2007年,江州的常住人口是712萬,比寧州低115.4萬人,到了2012年,常住人口已經突破950萬,新增常住人口75%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過去,沒人敢想象江州能和深州競爭,沒人敢想象江滬能形成平等的產業合作地位,沒人敢想象,寧滬杭的大三角,居然變成了江滬杭的大三角。 江州不像深州,沒有港口,沒有股市,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級別,平均房價還只相當于深州均價的58%,說到底就是華銀財團在幕后控制和支撐,省市兩級也是100%支持。 江州畢竟雙市合并在一起的副省級城市,土地供應量比深吳錫要大的多,中國城市總面積第4,媲美大慶、長春,市區總面積第4,媲美京滬廣深,雙4榮譽絕對是貨真價實。 江州畢竟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古城,雖說不如寧吳,勝在城市規劃水平高,有遠見,用政府法規法令強行大量建設徽派水鄉建筑群,與城市中央的十幾棟摩天大樓相互映照,為了拿下中國最美城市的前三席位置,從2009年開始,還以抗震消防不達標為由,拆了大量上世紀80、90年代的樓房建筑。 2012年5月,江州市制定的新目標就是更上一層樓了,要做中國的最科技城市、最活力城市、最美麗城市、最宜居城市、最自然城市、最人文城市、最養老城市,沒有之一的7美指標,爭取2017全部達標。 凡此種種,決定了華銀財團必然偏向于姐妹城市的江州,而不是寧州。 徐騰這些年根本就沒有和省里討價還價的經驗,基本上,華銀財團每隔幾年從國內外請一批專家做一個評估,為江州和江淮省制定一個發展規劃的智庫報告,省里肯定是盡全力滿足,而且是一不談價,二不要價,就讓徐騰摸著良心做事。 所以,怎么說呢,徐騰也只能和江南省的領導們說實話,一份付出,一份回報,一份真情,一份厚愛,三心二意是找不到真愛的。 當然,徐騰深刻懷疑江州市“2017,中國7美指標”和“2022,亞洲最佳城市”的口號有點太囂張,再加上全省gdp連續7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真的刺激到了江南省,積怨成怒,真的怒了。 問題是沒有7美指標,江州拿什么和京滬廣深競爭人才,華銀財團現在要招攬的是全國最優質的人才,甚至是全球最優質的人才,肯定得考慮別人的各種定居需求。 徐騰千辛萬苦的請幾位留美博士回來,人家到了江州一看,哎呦喂,各種臟亂差……直接嚇跑了,那怎么行呢? 華騰電子集團去清華、北大搶人,都是和央企、華為、愛立信、三星、英特爾競爭啊,要別人畢業以后將戶口遷到江州,江州沒有這種口碑和美譽度,別人憑什么要去啊,因為薪水其實都差不多,第一年剛起步能有多少錢。 好不容易請過來,培養幾年,城市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成本各方面一對比,人家還是想去京滬深,一溜煙的跑了,那就是更虧啊。 徐騰還是那句話,做企業,做生意,拼的就是人。 一個真正頂級的科研領袖,絕對比一萬個普通大學生都有價值,一萬個優質的名校畢業生,絕對比一萬普通二本生頂用好用,絕對有驚喜,天天有驚喜。 徐騰在全球走了這么多的國家,這么多的國際城市,他客觀的說,江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是國內極少數能在“自然宜居”這個標準上做出名氣的一線大城市,真的不容易,省市兩級為此扛了不少地方債務。 特別是這兩年,霧霾問題很恐怖,房價問題很恐怖,江州在這種大背景下終于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絕對是配得上“華銀之都”的稱號——江淮省過去是中國水泥大省、煤鐵大省、石化大省、火電大省啊,為了達到“自然宜居”標準,這十年付出了多少代價,可想而知??! 別的不說,在全國的副省級城市中,江州的地方債務絕對也是名列前茅,市財政連續7年赤字,不都是為了服務華銀財團的需求嘛。 省里的閻領導就說過,我們不和華銀財團討價還價,我們讓徐騰摸著良心說話。 徐騰一摸良心,發現還沒有被狗吃了。 同志們,這就是真愛啊。 所以,徐騰會晤了江淮省的姜領導后,雖然知道這件事后續的發展一定會非常的波瀾起伏,但是,他無意做出任何讓步。 他也不會用強硬對強硬的方式解決問題,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船到橋頭自然直吧。 幾天后。 臺積電的張董事長大概是知道了徐騰和江南省有關領導會晤的一些結果,親自給徐騰發送了一封電郵,以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榮譽主席的身份,邀請徐騰參加臺北it科技展覽會,邀請徐騰做開幕致辭,此外也想和徐騰會晤。 這是要正式開啟談判的節奏。 畢竟,華騰電子集團想要繼續保持2012年的優勢,在中高端arm芯片領域力壓高通,保持市場占有率,還是得和臺積電合作,因為英特爾不可能接華騰電子的訂單。 全球芯片代工領域,英特爾、臺積電、三星是三巨頭,真正的一流梯隊,華騰電子集團目前只能算是進步最快的二流梯隊,總體技術實力依然存在不足,積淀不夠深,14/10nm這一代技術也至少還要3年左右才能量產化,在20/16nm領域也是一片空白。 在高通的下一代arm64位芯片采取臺積電的20nm制程技術,蘋果下一代arm64位芯片更將采取臺積電的16nm制程技術,甚至連國內的小對手華為海思也采取臺積電的20nm制程技術時,徐騰和華騰電子集團無疑將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況。 臺積電再將工廠開到江州時,某種程度上,徐騰甚至沒有談判權,只能接受臺積電的規則。 徐騰甚至不用談判,大致也知道自己能爭取到最大利好——臺積電在寧州的工廠可以和華騰電子集團合資,臺積電保留絕對控股權和經營控制權,為華騰電子提供16nm制程技術代工華銳7。 做為代價,華騰電子集團減緩在14nm技術的突破,這樣的承諾顯然是不可靠的,對臺積電來說,最簡單有效,又絕對致命的辦法是直接收購華騰電子集團在橫琴工業園的設備和生產線。 二選一。 徐騰要在一個最大虧損面的賠錢業務,和一個最大利潤中心的賺錢業務之間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