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話 光 (5)
駱梓頤轉換心境的原因很單純——既然短期內不打算離開這里,那她何不把工作環境打造得舒適一點? 她所想的舒適,不是指物理環境上的舒適,而是與同事和客人的關係。她開始摸索每位前輩的個性,偶爾適時放軟語氣,積極主動,但不至于討好。比如觀察到某位前輩特別討厭結帳工作,她只要得空就會去幫忙,下班遇到客人多的時候,也會自動留下來支援。以前的她,可能會覺得這叫「奴性重」,但其實換個角度想,那位前輩經常叫她支援柜臺、客人多時麥可總是警告她不準逃跑——被動和主動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比起被動地做事,惹得雙方都不快,不如在觀察出這些情況后積極干活,累積好感。 駱梓頤的策略奏效了。起初大家還有些錯愕,甚至有同事問她今天心情怎么這么好,但久而久之,前輩也開始主動幫忙駱梓頤的工作,偶爾麥可看見她下班時間還在,還會告訴她今天不用留下來支援,快點回家休息。仔細觀察同事后,駱梓頤發現大家其實都不壞,可能只是和之前的她一樣,把自己鎖在窒息的工作輪回里了。當駱梓頤擺好心態,把和大家的關係處理好,順利化敵為友,她自然變得人見人愛。 但駱梓頤做的遠遠不只如此。某天,有客人到柜檯詢問「叫小梓的店員是哪一位」,大家才隱約察覺,駱梓頤似乎在為這家書店默默地帶來變化。 身為書店店員,駱梓頤能做的事很有限,但她樂于在這樣的侷限中發掘新的可能性。她新樂趣的靈感,源自一位問她書籍位置的客人??腿藛柕哪潜就评硇≌f她恰好讀過,而且也讀過這個作家的同系列書籍,因此帶客人找到書之后,她忍不住多嘴地問了句:「這是你第一次看這位作家的書嗎?」 客人愣了一下,沒料到駱梓頤會向自己搭話,她邊打量駱梓頤邊回答:「??沒有,我只是聽說這本書很好看?!?/br> 駱梓頤一聽,分享欲噴薄而出,她立刻從架上抽出另外一本小說,對那位客人說:「那我推薦你先看這一本。你手上的那本書里,會提到這本書的劇情,兩本書的作案方式和破案手法都是有連貫性的?!?/br> 客人看起來受寵若驚,駱梓頤顯然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用的資訊。最后客人連聲道謝,開開心心地抱著兩本書去結帳了。 雖然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是駱梓頤第一次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是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駱梓頤便靜候第二次機會到來。幸好書店里最常見的就是找書的客人,沒過幾天,駱梓頤又被一位打扮精緻的婦人攔下,婦人有些害羞地問她,店里有沒有某本游記類散文書。婦人記不清書名,不過駱梓頤還是從她說的幾個關鍵詞中,順利將那本書從現代中文創作的書柜中翻了出來。 找到了書,駱梓頤本欲離開,卻瞥見婦人懷中抱著一本西藏旅游書籍。她大著膽子問:「你要去西藏旅游嗎?」 婦人表情意外地望向她,靦腆地笑道:「是呀,朋友找我去的。我聽說這本寫西藏的散文很有名,就想順便買下來看一看,搶先體驗西藏風情?!柜樿黝U在旁邊點頭,伸手從架上抽出另一本書,對婦人道:「那本書確實有名,不過年代比較久遠,如果想看近幾年的游記,這本也很好看喔!」果不其然,這位婦人也聽了駱梓頤的推薦,把三本書一起抱回了家,離開時還不忘跑來看駱梓頤胸口別著的名牌。 之后的運氣也不錯,駱梓頤推薦給幾位客人的書,剛好都很對他們的胃口,有幾位客人甚至專程跑回來,想和她討論書中的內容。最夸張的一次是,有個女孩聽駱梓頤婉轉推辭,說自己在工作,不能陪她聊天,甚至主動問她什么時候下班,說想請她吃飯。此外,之前推薦散文給那位婦人后,婦人似乎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這家書店有個叫「小梓」的店員,對工作很有熱情,推薦的書也好看,導致之后有幾位客人一踏進店門,就直接跑到柜檯詢問「叫小梓的店員是哪一位」。 知道了這件事,店長開會時和上級討論過后,特別允許駱梓頤能在上班時間花五分鐘和找她的客人聊書,更允許她能把店里的書借回家看,整間書店儼然成了駱梓頤的交誼廳兼圖書館。 而向客人推薦書籍時,駱梓頤也發現自己對金融、法律、歷史、哲學和圖文等書籍比較陌生,店長允許她借書后,除了本就感興趣的書籍,她還努力涉足平時不接觸的類別,把陌生領域中較暢銷的幾本書借回家看,每天下班回家就窩在床上,讀書讀得不亦樂乎。 之前江奕陽偶爾打給駱梓頤時,還能從她的聲音中聽出一點憂鬱,現在駱梓頤只要一接起電話,就會把今天看了什么書、遇到了什么客人全都講給他聽,江奕陽隔著話筒都能感受到駱梓頤的興奮之情。聽著駱梓頤歡喜的聲音,江奕陽突然覺得,駱梓頤很適合「生生不息」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