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向尋淡月、[還珠同人] 重生還珠之格格無雙、[綜漫] BE三次后的甜蜜戀愛
而在他們身后站著的這些大人物,俱是掌舵手,推動大周政權更迭的浪潮。 一場由東廠督主謀害皇帝,意圖權傾朝野,而被及時發現引起的殘酷血腥奪位政變正式開始了。 第53章 殷無穢知道變故必將發生,卻不想,這么猝然地就爆發了。 政變幾乎是每朝每代都會歷經的浪潮更迭,順利即位,一帝功成;發動失敗,尸骨無存。算得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也沒什么好新鮮的。 殷無穢對此如此上心,是因為他聽聞政變的發起者是東廠督主。流言都傳東廠督主為權傾朝野,意圖謀反。 哈,這怎么可能,這些人都瘋了罷。 不管殷無穢如何不可置信,也改變不了整個皇城徹底亂了的事實。全體禁軍傾巢出動,和勢力遍布朝野的東廠兩廂抗衡。 宮里爭的爭,斗的斗,逃的逃,亂作一團。 殷無穢快步出門,隨處可見一列禁軍從眼前肅然行過,他招手攔下行進隊伍中最后一名兵士,問他現在各宮里的情況。當然,主要是想知道容訣方位,以及那人如何了,政變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心跳如狂,憂心不已。 禁軍隊伍里的小兵只聽從長官命令行事,他自己都暈暈乎乎地跟隨大部隊行動,指哪打哪,哪里知道殷無穢問他的問題,當即支支吾吾的一個字也答不上來。 殷無穢一看對方神色就知曉他是個不中用的,也不難為人家了,揮揮手讓人走了,自己根據政變形勢,一路循著混亂找尋過去。 不怪他找不著容訣,實在是容訣的行動太迅捷了,戰場不斷轉移。 壽安殿的暴亂很快被平復,他們真正的主子不在,區區禁軍首領哪里是東廠的對手,迅速敗下陣來。禁軍日常訓練固然嚴苛,但再嚴苛也比不上險象環生里掙爬出來的東廠番役,何況禁軍首領的情報東廠早有備案。 兩邊實力過于懸殊,不消一刻鐘禁軍便被全體反向制伏了。 禁軍首領其實也沒有什么大的過錯,他只不過是審時度勢而已。只可惜,他選擇的明主恰巧和容訣背道而馳,這才有了眼前兵戈相向的一幕。 一個禁軍首領,心眼子雖有,但跟慣常精于算計的東廠督主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既然禁軍挑頭,發動了政變,容訣一時倒也不必那么著急尋找皇帝了。 畢竟,以皇帝的身體狀況,說句大逆不道的實話,在他找到皇帝前沒準皇帝就已經殯天了。 與其去找生死不明命懸一線的皇帝和僅是捕風捉影的立儲詔書,容訣干脆借禁軍起的勢,一舉攪亂皇宮的渾水,看看暗處還藏了多少潛在的大魚,來個釜底抽薪。 在絕對碾壓式的實力面前,便是皇帝,也算不得什么。 容訣帶領東廠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所經之處一片風云殘卷。 倒不是說他直接率領東廠將皇宮各殿洗劫一空,而是靠縱橫斡旋,拿捏把柄,利益交換等鐵腕手段讓對方畏懼于他,忌憚于他,乃至臣服于他。 倘若有極個別的非要一根筋軸到底,武力鎮壓手段也不是不可。 反正,東廠從不畏懼任何挑戰,一勇無前。 因為容訣勢不可擋的節奏,這才有了殷無穢于混亂中艱辛尋他這一出。 兩人明明同居皇宮,相距不過咫尺,卻怎么也見不上面,總是錯過。殷無穢被動找人未果,先放下了一頭熱的尋人。幸而目前為止,他聽到的都是容訣如何占據上風的消息,知道他沒有吃虧,殷無穢心里稍稍安心。 但他也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容訣越是勢不可擋,暗中受壓迫反抗他的官員也就越多。 形勢險峻,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殷無穢不再猶豫,當即轉而去聯絡他先前結交的官員尋求幫助。 中立勢力沒有明確效忠的主上,為了大局和朝廷考慮,不會盲目追從,或許能有一線之機。 然而,殷無穢的希望最終還是破滅了。 他的密信送去很快,諸位官員的回復更是沒有耽擱。 殷無穢在信中只提及了宮中局勢,以及希望中立勢力的官員能夠出面阻止宮內亂象。 在這時出手,既能讓政變趨于一個比較平緩的走勢,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傷;也能避開爭鋒,有人出面調和,其他官員、宮殿中人和容訣之間的矛盾沖突就不會太激烈,以容訣的反應能力,足夠他應付余下的麻煩了。 計劃完美無缺,只可惜,殷無穢漏算了利益和人心。 宮中政變,目前居于上風的是東廠,形勢一旦觸底反彈之后占據優勢的將會是大皇子,于中立勢力來說傷不到他們的利益;殷無穢也沒有讓他們必須幫助、根深蒂固的理由,自然求援失敗。 甚至對方還反過來勸諫他也靜觀其變明哲保身,切勿輕舉妄動,教殷無穢險些看笑了。 所謂中立,不過是朝廷官員的另一種生存之道罷了,和為利忠于大皇子或是東廠的官員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殷無穢在認清這一現實之后,心徹底一沉。 他不再將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憑借自己對容訣的了解,預測他接下來的行動,自己密而不發地親自前往尋人。 護他周全。 一路之上,各宮各殿受政變暴亂影響,臣服于權勢滔天的東廠的人愈來愈多,想將其除之后快的人也愈來愈多,往日見不到的沉魚全部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