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向尋淡月、[還珠同人] 重生還珠之格格無雙、[綜漫] BE三次后的甜蜜戀愛
只有他有這個實力,有這個膽量,敢和這時候的太子作對。若真是這樣,那么太子能否順利即位可就不好說了。 宋融瞇著眼睛,若有所思起來。 太子一動作,透露出來的訊息可不止一星半點。有聰明的這時候就該停下政斗,靜觀朝局了,哪位皇子都不能夠再小覷,而最當之無愧應當去拉攏的,毋庸置疑是東廠。 這一位,是真正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存在。 看來這權柄高位最終花落誰家,少不得他的態度。 第14章 容訣的凌虛閣更熱鬧了,往日悄然聽喚的下人現在全被傳喚守門,以防再有沒眼力見的聒噪,擾了容訣休息。 即便容訣每日斜倚小榻,品糕啜飲,還是不大痛快。不僅是被外面那些人攪了興致,還有各方企圖把官場政治斡旋那一套搬運到他身上,將他拉入局,這就讓容訣不大高興了。 他不高興,東廠有的是情報,隨便漏出來點什么,都夠御史臺把這群烏合之眾參地脫不開身。 如此,耳根子終于清凈了。 容訣可以和四方鬼怪其樂融融,卻不可能真正站隊,他只聽從皇帝的命令做事,否則就是蓄謀,是造反。當然,以他的能力,也不是不可,只是尚不至淪落到這一步,還是現在優哉游哉的日子比較舒坦。 容訣讓人盯著太子動作,太子果真不負所望,一意孤行地堅持嚴查,即便是自己的心腹也攔不住了,只得無奈遵從,被迫等候結果,等太子看清政治的現實鎩羽而歸后再重新立起來。 只是,真到了那時,他們還會擁有此刻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機嗎? 不過由不得他們想法了,不經過一番艱難淬煉,如何具備一國儲君的潛質,既然皇帝要他輔佐太子,他只管盡心輔佐。 剩下的,端看太子立不立地住。 容訣的注意力一部分分給了朝中觀望站隊的文武百官,一部分分給了太子,剩下的時候則每日都在凌虛閣百無聊賴地躺平。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后,猝不及防再次聽到有關殷無穢的消息,整個人都有些愕然。 卻說殷無穢在禮部任職,替禮部尚書探查容訣態度后,愈發憑實力得到重用。 禮部尚書用殷無穢一人就足夠了,無需像其他官員一樣費心拉攏容訣。 殷無穢本來已經坦然接受了容訣留在宮中的結果,即使失落,即使心有不甘,甚至妄圖悄悄培養一批暗衛留在宮中保護容訣,同時替他傳遞消息。不過這些終究太不切實際了,莫說他只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子,沒有人手,在這個敏感時刻,便是弄出一微動靜也會引人注目。 想要在這偌大的皇宮中做到悄無聲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因為太子,殷無穢重又抓住了機會。 容訣放出來的那點情報,不偏不倚正是殷無穢曾調查過的官員,哪位官員,犯了何事,他心里門清。朝廷各部本就是互相制衡牽制的關系,斷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而這把火有幾星火點子濺到了禮部的尾巴尖上,宋融就渾身一炸跳腳起來。 最深受其害的是吏部。 吏部負責官員任免、考核、升降、調動,而一年一度的考校恰逢此時如火如荼地開始了,一旦查明這些情況屬實,官員仕途必受影響,吏部幾乎忙地整天連軸轉。 其中涉及的所有官員經科舉入仕,科舉又由禮部經手,雖說具體影響不大,但該有的審查程序不可避免。禮部尚書見殷無穢熟稔,又把他派去了吏部衙署交涉。 要不說宋融是只老狐貍,有能力的不止殷無穢一人,可擁有皇子身份的只他一人,許多事情由他出面自會方便許多,吏部決計不敢難為他。 如此一來,歪打正著反而遂了殷無穢的意。 殷無穢在容訣的悉心教導和他本身的機敏下對政治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在太子一意孤行時朝中風向必然會產生諸多變化。而這一變化甚至可能會決定太子能否順利即位,且不論太子如何,這毫無疑問給殷無穢爭得了一個絕佳契機。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洗牌時他或許能夠趁亂帶容訣離開。 而能夠影響容訣職位的除了皇帝,便只有吏部。 殷無穢自知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籌碼說服吏部為己所用,但和吏部交好,尋求新的機會,并提前部署這是他一貫擅長的優點。必要時候,他甚至可以從容訣手里調借東廠人手。 殷無穢興致勃勃激動不已地就過去了。 吏部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有了殷無穢這個及時雨,再藉由他的皇子身份,至少大部分下級官員都得聽從他的吩咐,上行下效,很快將紊亂事宜梳理好,證據確鑿,剩下的考核度量就是吏部尚書以及侍郎們考慮的事了。 神仙打架,小鬼開道。 在殷無穢給吏部帶來益處的同時,吏部尚書也注意到了他這位七皇子。吏部尚書不同于禮部尚書的八面玲瓏,他更加看重一個人的務實能力,而殷無穢恰巧具備這一優良品質。 吏部尚書于是單獨覲見了殷無穢。 殷無穢提前做了功課,知道這位尚書不喜人浮夸做作,他便不卑不亢,送了一套烹茶用的紫砂提梁壺給對方,既不過于貴重又避免拉邦之嫌,充分聊表了尊敬之意。 吏部尚書愛茗,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并不難打聽。 但好壺不嫌多,殷無穢的這份心意直接擊在了吏部尚書的心上,吏部尚書當即對他更有好感了,十分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