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仙俠魔幻] 《浮云半書3》作者:李惟七【完結】 簡介:安史之亂爆發,為尋找象征天下太平的鳳凰遺落的羽毛,也為尋回遺失的大唐盛世,裴將軍和葉校尉再次踏上危險而有趣的旅途。 華清宮、白帝城、雁門關、雎陽道……他們走過一座座城池,見證了波瀾詭譎的命運、危機四伏的亂世,也見證了溫暖純粹的人性、男兒熱血與忠魂。 然而,旅途的盡頭,他們卻迎來一段令人意想不到命運往事,以及,一場他們之間的生死之戰。 第1章 序 之所以取《浮云半書》這么個奇怪的書名,與怪老頭鄭板橋有關。鄭先生將隸書與行楷結合,弄出了一種楷隸之間的字體,因為隸書稱為“八分”,這種字體就叫“六分半書”。 有段時間字體擬人很流行,其實我也一直覺得,男人與書法很像。 君子是楷書。千百年來中國傳統君子的特質,似乎都能在楷書中得以勾畫描摹。他方正平直,光華內斂,一筆一劃端莊優美。 浪子是行書。他瀟灑自在,才情流動,至性至情,既不會潦草難認傷人心,也不會嚴謹端方而至于無趣,風流意境誤過多少紅顏? 游俠是草書。我行我素的草書,是非對錯都不如自由地書寫來得重要。 文人是瘦金體。清瘦孤獨的文人,將自己淬煉得薄而深,像刀鋒一樣纖秀凜冽,從而切開事實的肌膚,嘗到真理的血液?;蛟S,思想的利刃不時刺破繁華的生活與他的頸椎,有時疼到無法入睡、無法動筆。而靈感恰在這時醒來,就像險峭的兩山之間一線縫隙,從絕壁而來,因為逼仄,所以無聲鋒利。 帝王將相是隸書。他莊重威嚴,不動聲色,看似鈍去了所有的棱角,卻如庖丁解牛般清楚知道權力的每一根骨骼,掌握著看得見的高位和看不見的規則。曲直是非難辨,千秋功過難分。 …… 那么我們的主角呢? 他似乎不能歸類為其中任何一種,這種奇怪的“字體”,非隸非楷,于是就暫且借用板橋先生的“半書”來形容好了。 《浮云半書》寫到第三卷 ,得到了你們很多的鼓勵和支持,也有了一些當初動筆時不曾想過的收獲。 將軍和校尉一直“在路上”,我也一樣。每一步足跡都有你們相伴,何其有幸。 在歷史背景的選擇上,我曾經一度不敢寫安史之亂,總覺得盛唐的歌謠應該永不落幕,那高亢的調子應該一千年再一千年地唱下去。唐朝那么美,唐詩那么美,那繁花盛開的年華應該一季再一季地怒放輪回,就像時光永不枯死的泉眼,就像青春永遠新鮮的誓言。 可是,盛衰興替,原本就是歷史;悲歡離合,原本就是生命。 滕王閣、白帝城、華清宮、寒山寺……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靈魂,沉積在磚石間的歷史、時光,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擱筆時,我推開窗,唐時的城池仍佇立在月下,唐時的明月仍如千年之前。 總有向死而生的勇士,總有不懼未知的智者,總有絕境中爆發的反戈一擊,總有冰雪不能淹沒的春意,這就是千百年來的歷史。 行走于戰火之中,這旅程并不是那么黑暗和絕望,總有一些東西是屬于少年的。無論亂世還是治世,頭頂總有星星是亮的,而朋友的手心總是溫暖的。 將軍和校尉并肩走過很多的路,在隴右戰場的月夜,在長安古道的清晨,也在亂世烽火的黃昏。 時光一直在行走,腳下的路一直在變換,我相信他們仍會堅守。將軍慵懶的笑意里始終有赤子的情懷,而校尉的清冷沉默中總有一份不語的善意。彼此的信任不曾改變,內心的驕傲不曾低頭。 歲月幾經白骨紅顏,他們就是瑰麗的詩篇。 李惟七 2016年7月16日 第2章 藍橋驛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唐·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 一 高仙芝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從軍十幾年,從來沒遇到過這么難纏的人。只聽貼身侍衛又來報:“將軍,那個人又來了,就站在你營帳外?!备呦芍ヒ粋€頭兩個大,連連擺手吩咐:“說我不在!”侍衛接著稟報:“我說了,他不信,他說知道你在?!备呦芍ゲ淮笈骸八趺粗览献釉??” 侍衛稟報:“他說,他和將軍心有靈犀?!?/br> 高將軍忍不住掀桌,他出身名將世家,容顏白皙俊美,身材高大修長,作戰身先士卒勇猛無匹。壞就壞在他軍紀嚴明,從不亂殺人,自然也不能把那惹麻煩的家伙拖下去了事。 一個長得瘦弱還腿腳不怎么靈便的人,想來從軍,還想做他高仙芝的貼身侍衛,這不是開玩笑嗎? 他一開始還盡量客氣地擺手拒絕:“我的貼身侍衛已經夠了,暫時不需要人?!甭斆魅寺牭竭@里就該識趣,趕緊另謀高就,但那人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臉皮厚,立刻微笑說:“暫時不需要,那就是以后還會需要,我就在這兒等著,等將軍需要?!?/br> 等我需要個屁!高仙芝心里罵罵咧咧,沒好氣地隨口敷衍對方:“你會做什么?” “所有侍衛能做的事,我都能做;侍衛不能做的事,比如寫文書、戰報,洗衣服做飯,我也能做,將軍只要招募了我進帳中,從此萬事無憂?!睂Ψ讲豢翰槐暗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