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噢~”朱翊鈞大笑,“原來大伴也不知道呀?!?/br> 作者有話要說 這里稍微說一下,嘉靖關閉嘉峪關之后,就不接受西域各國朝貢。但是我查閱一些史料,之后,嘉、隆、萬都有東察合臺汗國朝貢記載。 所以這里就當私設,不用太糾結。 第67章 與周邊鄰國的外交…… 與周邊鄰國的外交本就是一件涉及多地域、多民族、多宗教,非常復雜的事情,再加上從太祖高皇帝到現在兩百年,國策也在根據形勢變化而變化, 就算能講清楚歷史,但錯綜復雜的派系斗爭和政治關系也是很難理清楚的。 馮保靈機一動:“殿下,咱們也別講故事了。這后面滿滿一書架的史書,咱們一起學習吧?!?/br> 朱翊鈞歪頭,看向陳炬調皮的眨眨眼:“大伴想偷懶了?!?/br> 陳炬卻說:“我也認為這樣很好,殿下親眼看來的,記憶更加深刻?!?/br> 朱翊鈞左手拉著馮保,右手拉著陳炬:“那你們要陪我一起看?!?/br> “那是自然?!?/br> 王安端了梅子茶進來,擱在書案上:“那我呢?” 朱翊鈞昂起頭,頗為嚴肅的教育他:“你好好在內書堂讀書!” “誒!”王安點頭哈腰,“奴婢謹遵殿下教誨,一定好好讀書,不能給小主子丟人?!?/br> “哈哈哈哈哈哈哈!”朱翊鈞被他逗得仰頭大笑,笑完了趕緊端起梅子茶喝一大口,潤潤嗓子。 他身邊這幾個太監,日日陪伴在他左右,照顧他的起居,哄他開心,也敦促他讀書。 這天休暇日,不用上課。上午,朱翊鈞在院子里玩了一會兒,自己就回了書房看書。 他也不挑,史書也好,詩詞也罷,抽出什么是什么。他不挑,還看得很認真。 馮保喚了他好幾聲,他都沒反應,走近一看,“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發賺曹休”,難怪他看得入了迷。 馮保說道:“殿下別看了,快更衣,皇上宣您過去?!?/br> 朱翊鈞笑道:“皇爺爺想我了?!?/br> 他換好衣服來到正殿,徑直跑到嘉靖跟前,貼著他,抱著他的手臂,撒嬌:“皇爺爺,皇爺爺,你是不是想我啦,我也想你?!?/br> 他甚至還想撲上去親一口,被嘉靖推開:“哎呀呀,站好站好,都多大了,還這么粘人?!?/br> 朱翊鈞沖著他傻笑:“長多大我也會粘著你?!?/br> 嘉靖臉上嫌棄,心中卻美滋滋的:“你一直吵著要的武學師傅,朕已經給你挑好了?!?/br> 朱翊鈞左右張望:“在哪里?” 嘉靖說道:“一早來的,朕看過了,教你綽綽有余,朕便讓他退下了?!?/br> 朱翊鈞蹙起眉頭:“可我還沒見到呢?!?/br> “明兒你不就見到了?” “嗯~”朱翊鈞不滿的哼哼,“還要等到明天呀?!?/br> 嘉靖瞪他:“一日你都等不了了?” 朱翊鈞坐在一旁的墩子上:“等得了?!?/br> 嘉靖抬手,摟著小家伙的腰,把人拉到自己跟前:“朕可告訴你,功夫、騎射、謀略,都是你嚷著要學。最好的師傅天南海北,朕都能給你找來?!?/br> “要學,你就得好好學,不可半途而廢,知道嗎?” 朱翊鈞乖乖點頭:“知道了!” “你從小在朕身邊長大,錦衣玉食,驕縱調皮,大臣都說,朕對你過分寵溺?!?/br> “習武須得行之以誠;持之以久,百折不回,你能做到嗎?” “能!”朱翊鈞目光堅定,“我能做到?!?/br> “我還要讓皇爺爺在觀德殿看我騎馬射箭呢?!?/br> “好好好!”嘉靖大笑,“好孩子?!?/br> 朱翊鈞走出正殿,看到陸繹和劉守有,趕緊跑過去問道:“與成,思云,你們見到教我功夫的師傅了嗎?” “師傅?”劉守有笑道,“不是與成在教你功夫嗎?” 朱翊鈞嘟嘴:“我不是說與成,我是說……” 他發現,他還不知道師傅姓甚名誰:“我是說,新的師傅?!?/br> 劉守有逗他:“噢~殿下有了新的師傅,就不要陸與成這個臨時的師傅了?!?/br> “胡說!”朱翊鈞向前邁一步,緊貼著陸繹,拽著他的衣袍,“我可喜歡與成了,才不會不要他?!?/br> 聽到這話,陸繹忍不住抬手在他后腦摸了一把。朱翊鈞指著劉守有,吩咐道:“打他?!?/br> “好?!?/br> 陸繹抬腿,踹在了好友屁股上。 劉守有捂著屁股,夸張的沖朱翊鈞求饒:“殿下饒命!” “使勁兒打!” 陸繹踹他兩下還幫他求情:“殿下,饒了他吧?!?/br> “那好吧!”朱翊鈞拉著陸繹的手,“與成說饒了他,就饒了他?!?/br> 劉守有靠過來,碰了碰陸繹手臂:“和陸與成做兄弟,少挨好多罰?!?/br> 朱翊鈞問道:“那個新的師傅,他厲害嗎?” 劉守有說:“殿下,您把后面那個‘嗎’字去掉,那是相當厲害?!?/br> 朱翊鈞又問:“哪兒厲害了?” “嚴格來說,他最初并非朝廷官員,而是一名江湖人士?!?/br> 朱翊鈞不懂:“什么叫江湖人士?” 陸繹給他解釋:“一些身懷絕技之人,自詡狹義的人士。他們周游四方,行俠仗義,這些人通常不受朝廷管束,就被稱為江湖人士?!?/br> 朱翊鈞皺眉:“聽起來不像好人?!?/br> “有好人也有壞人,比如李良欽,他于國于民,他都是一位大好人?!?/br> 朱翊鈞問:“李良欽是誰?!?/br> “正是殿下的新師傅,他武藝超群,任俠結客,曾經結實一位高手,習得齊眉棍法。后加又自創丈二劍法,在江湖上頗有威望?!?/br> “東南地區倭寇猖獗,隧組織族中弟子、江湖人士和當地百姓一同抗倭?!?/br> “因他文韜武略、cao行端嚴,生性秉忠又勇猛過人,在抗倭戰役中屢立奇功,后被朝廷封為義勇將軍?!?/br> 現在福建的倭寇基本已經肅清,譚綸和戚繼光已經率兵趕往廣東。他經人推薦,來竟是面圣,被皇上選為殿下的武學師傅?!?/br> “哇!”朱翊鈞抗倭故事聽了許多,對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抗倭英雄也有濾鏡,“聽起來真的好厲害呀?!?/br> “那當然!”劉守有說道,“他可是大明第一劍客。獨門絕學,荊楚長劍,我都想學呢?!?/br> 這么說起來,這位新的武學師傅,比朱翊鈞想象中更厲害,他更是期待不已。 第二日下午,還未到習武的時間,朱翊鈞就提前出了門。 馮保提醒他:“太早了吧,李將軍還沒到呢?!?/br> 朱翊鈞說:“可我等不急了?!?/br> 上課地地方沒有變,仍是太液池邊的一塊空地,風景絕佳,安靜清幽,旁邊有柳樹環繞,伴隨著鳥雀的鳴叫,時不時湖面的微風吹來,涼爽宜人。 太液池旁邊,好玩的多著呢。朱翊鈞先在假山上爬上爬下,又跑到池邊看錦鯉,紅色的魚兒穿梭在碧綠的荷葉之間,若隱若現。 朱翊鈞正看得著迷,馮保忽然在后面輕輕拍了他一下:“殿下,師傅來了?!?/br> “哪里?哪里?” 朱翊鈞抬起頭,順著馮保指的方向望過去,迎面先看到一個領路的太監,看向那太監身后,終于,看到了他的武學師傅。 朱翊鈞見過的,最老的老人是嚴嵩,八十多歲,動作遲緩,目光渾濁,走路顫顫巍巍,說話慢慢吞吞,臉上有老年斑,皮膚就跟樹皮一樣。 眼前這個人須發皆白的老人,看起來并不比嚴嵩年輕多少。 看著他慢悠悠從遠處走來,佝僂著脊背,老態龍鐘,朱翊鈞實在難以和昨天劉守有口中那個“大明第一劍客”聯系起來。 他想象中的武學師傅應該是高大魁梧,相貌英武才是,怎么會是一個看起來一陣風就能吹倒的老人呢? 朱翊鈞大失所望,不由自主的貼到馮保身旁,小聲的喊:“大伴?!?/br> 剛才還興致勃勃的小家伙,現在突然又情緒低落。小朋友就是小朋友,心中想什么,全都寫在了臉上。 馮保蹲下來,摟著他,讓他靠在自己身上,輕聲在他耳邊說道:“李將軍可是抗倭英雄?!?/br> 這是在提醒朱翊鈞,李良欽福建地區抗擊倭寇多年,且能得到當朝廷、江湖以及當地百姓的認可和敬重,那就說明此人一身絕學,絕非浪得虛名。 況且李良欽還是嘉靖給他挑的武學師傅,雖然與朱翊鈞想象中師傅的樣子有一點差距,也該以禮相待。 朱翊鈞雖然平時活潑好動,在嘉靖面前不拘禮數,但他畢竟是宮中養大的皇孫,該學的禮儀,一樣沒落下。 此時,李良欽走到朱翊鈞近前,動作緩慢的朝他躬身,抱拳行禮:“臣李良欽,見過殿下?!?/br> “嗯,???” 這個官話說得有些生硬,朱翊鈞愣了一下,才聽清楚他說了什么。 又見他年紀這么大了,專程從福建趕來京師教自己武功,趕緊說道:“李將軍免禮?!?/br> 李良欽站直了身體,用渾濁的眼眸,將他上下一打量,又捋了把胡子,也不跟他廢話,直截了當進入正題:“臣從福建來到京師,奉圣上諭旨,為殿下教授武學,不敢耽誤,這便開始罷?!?/br> “那……就開始吧?!?/br> 朱翊鈞又指著太液池邊一塊大石頭:“李將軍,要不你坐在那里給我上課吧?!?/br> 李良欽大手一揮:“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