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他甚至從這個孩子身上,找到了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那是很久以前,他在另一個人身上感受過的。 朱翊鈞見他不說話,又接著說道:“不過沒關系,你不愿意總有你的原因?!?/br> 徐渭沒接他的話,說起另一個件事情:“你有沒有聽過胡總督請我做幕僚的事情?!?/br> “聽過呀,你不愿意,非要讓他親自來請?!?/br> “你說對了,”徐渭望向窗外,“那你可知我為何不愿意?” 朱翊鈞搖頭:“不知道?!?/br> 徐渭說道:“庚戌那年,我寫下《今日歌》和《二馬詩》,痛斥jian臣誤國,奈何人微言輕?!?/br> “庚戌”這個年份朱翊鈞聽過多次。去年,蒙古人在順義搶掠,嘉靖在宮中望見東方火光沖天,就說過:“庚戌年的事情又重現了?!?/br> 庚戌年,韃靼對京畿周圍燒殺搶掠的惡行。嚴嵩按兵不發,稱俺答不過是掠食賊,飽了自然便去。 徐渭所說的“jian臣”,指的自然是嚴嵩。 “浙江人都知道,胡宗憲是因為討好趙文華,傍依嚴黨才坐上了總督的位置。我怎會愿意做他的幕僚?” 朱翊鈞說:“可是,你后 來還是答應了他?!?/br> “沒錯,我想試一試?!毙煳即笮ζ饋?,“我日日出去喝酒,半夜回去敲門,在門外大聲嚎叫。胡總督非但沒有降罪,反而贊我真性情?!?/br> “我每日穿著破衣爛衫在他面前晃蕩,叫他好吃好喝供著我,喜歡什么拿什么,他也從不發火?!?/br> “他召集手下諸位將領議事,我推門而入,只是進去轉了一圈,什么也沒說,又走了?!?/br> 說到這里,徐渭還十分得意:“我到現在還記得俞大猷臉上見鬼一樣的神情,還有胡汝貞隱而不發的怒火?!?/br> 這些事情聽起來有些耳熟,他好想對李春芳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朱翊鈞問:“你是故意的,你在試探他?” 徐渭道:“他對此展現出了極大地寬容,足以見得,他抗倭的決心?!?/br> “我欽佩他的膽略,自然愿意與他共謀大事?!?/br> 朱翊鈞聽懂了,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李春芳都不是胡宗憲,他也成不了胡宗憲那樣的狠人。 朱翊鈞笑道:“現在好啦,李大人不再讓你寫文章,還說要放你走?!?/br> 徐渭說道:“那六十兩銀子,我會想辦法還給李春芳?!?/br> 朱翊鈞抿著嘴沖他笑:“沒關系,我替你還,我爹爹有銀子!” 他爹在家看書,突然打了個噴嚏。萬萬沒想到,好不容易裕王府這兩年日子好過了些,兒子卻在外面敗家。 朱翊鈞走到他跟前:“現在你可以教我兵法了?!?/br> 徐渭說道:“你是養在宮中的皇孫,我只是一介布衣,如何能教授你兵法?” 這倒是個問題,朱翊鈞仔細想了想:“你寫一篇好文章,就像《進白鹿表》那樣的。我皇爺爺看了高興,我再求他,他一定會答應的?!?/br> 徐渭卻說:“所以,你幫了我,卻也要我寫青詞?” “才不是呢!”朱翊鈞生氣了,嘴噘得老高,“我是想學兵法,你不教就算了?!?/br> 說完,他轉身就跑。 “殿下,請留步?!?/br> 朱翊鈞已經跑到了門口,又被他叫住,回過頭來看著他。 徐渭轉身,走向小屋的里間。 朱翊鈞站在原地,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又回頭去看馮保。 馮保俯身在他耳邊說道:“早就說過了,這老頭性情桀驁,極難相處?!?/br> 朱翊鈞嘟啷:“其實也沒有很難相處?!?/br> 過了一會兒,徐渭從屋里走出來,手里多了兩本書。又朝朱翊鈞招手:“我有東西要給你?!?/br> 朱翊鈞來到書桌前,徐渭將那兩本書推到他的跟前。朱翊鈞拿起來看:“第一本叫《紀效新書》,第二本是《籌海圖編卷之一》?!?/br> 朱翊鈞問:“這是什么呀?” 徐渭說道:“你不是要學兵法嗎?這兩本書,第一本是戚繼光所著,第二本是胡宗憲所著,上面均有我的批注?!?/br> 朱翊鈞捧著書,激動的看著他:“你答應教我兵法了嗎?” 徐渭卻說道:“我還是想回浙江?!?/br> 朱翊鈞有些失望,但他又響起剛才李春芳說的話,不強人所難。于是,便說道:“那好吧,既然你想回去,那就回去吧?!?/br> “謝謝你送我的書,我回去會認真看的?!?/br> 徐渭又說道:“今年秋闈,我想再試試?!?/br> 秋闈就是鄉試,在八月舉行,所以又稱秋闈。徐渭考了八次沒中,今年是第九次。 “這兩本書,你看過之后,若有不懂的地方,你就記下來。若有機會,讓他二位親自為你解惑?!?/br> 換做別人,這屬于癡心妄想。但朱翊鈞不同,他若是向這二位請教問題,想必對方會連夜將答案送到他手中。 “好,我知道了?!?/br> 徐渭又遞過來一卷宣紙:“這副《墨梅圖》你拿著吧,留作紀念?!?/br> 朱翊鈞接過來:“明天我就要回宮啦,以后就不能來找你了?!?/br> 徐渭說:“后會有期?!?/br> 朱翊鈞走到門口,又回過頭來:“我覺得,你應該學習胡總督?!?/br> 徐渭不解:“此話怎講?” 朱翊鈞笑道:“為了實現心中的目標,不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下?!?/br> 作者有話要說 徐渭應李春芳之聘,當了半年師爺,和李春芳性格不合,干不下去,自己跑回浙江。李春芳氣瘋了,威脅徐渭歸復到他的門下。徐渭只得趕回京師,請舊友說情,才了結此事。徐渭還因為這件事,錯過了當年的鄉試,后來就再也沒考過。 我猜,這個幫忙的舊友應該是和徐渭并稱“越中十子”之一的諸大綬,也是狀元出身,徐渭同鄉,當時是翰林院編修。 有這么個故事,徐渭給李春芳當師爺期間,諸大綬請他吃飯,他半夜才到。諸大綬問他哪去了,徐渭說他在一個世子家里避雨,看到對方的文章,寫得特別好,簡直就是當代歐陽修??粗粗?,忘了時間。 諸大綬就讓徐渭去把文章取來,兩個人熬夜看完了,一邊看還一邊討論。 當年會試,諸大綬還向主考官推薦了此人。 這個人就是歸有光,哥們兒六十歲才中進士。散文被稱為“明文第一”。又和唐順之、王慎中并稱為“嘉靖三大家”,十分瞧不上王世貞,說他是“庸妄巨子”。 順便提一句唐順之,算是戚繼光半個老師。戚繼光橫掃倭寇的鴛鴦陣,就是從他這兒來的。 又忍不住罵道長,各方各面能人輩出,一手好牌打稀爛。 第62章 朱翊鈞準備離開的…… 朱翊鈞準備離開的時候,想著應該去向李春芳道個別,畢竟他到尚書府來串門這么多天,只有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遇見了李春芳。 下人告訴他老爺正在書房,朱翊鈞便讓他領路。 他們來到書房,李春芳正坐在書案后面寫著什么,看到朱翊鈞來,連忙站起身,迎到門邊。 朱翊鈞沖他笑得見牙不見眼:“李大人,你沒有生我的氣吧?!?/br> 李春芳一驚:“怎么會呢?殿下多慮了?!?/br> 一來他不敢,這可是嘉靖捧在手心里的寶貝,怎么調皮怎么鬧皇上都不生他的氣,李春芳就算生氣,那也是敢怒不敢言。 況且,朱翊鈞只是個五歲的小孩兒,李春芳五十好幾了,哪兒能跟個孩子計較。 “那就好?!敝祚粹x走到書案前,“你在寫什么,我能看嗎?” 李春芳笑道:“當然,殿下請隨意?!?/br> 朱翊鈞本以為他在做文章,把紙拿起來一看,才發現那是一首詩歌:“繽紛瑞靄滿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載清河海,電繞長春賽禹湯。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潤有余芳。古來長者留遺跡,今喜明君降寶堂?!薄菊浴段饔斡洝贰?/br> 朱翊鈞贊道:“??!好詩,好詩!” 李春芳問他:“殿下認為好在哪里?” “好在……”朱翊鈞又拿起那張紙看了看,“里面藏了李大人的名字?!?/br> “李春芳長者留?!?/br> 李春芳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只是大笑著夸他聰明。 朱翊鈞卻說:“李大人的詩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我皇爺爺很喜歡的?!?/br> 他夸人沒什么華麗辭藻,貴在真誠,夸得人不好意思。但李春芳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是想說,李春芳自己寫的文章就很好,嘉靖很喜歡,不用請別人代筆。 李春芳笑著應道:“多謝殿下提點?!?/br>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謝不謝,我要回去啦?!?/br> 李春芳又道:“我讓廚房做了些點心,殿下嘗一嘗?” 朱翊鈞有點為難的說道:“那就嘗一嘗吧?!?/br> “……” 當天下午,朱翊鈞就回了宮,迫不及待跑到正殿,嘉靖卻不在。值守的太監告訴他,皇上在內殿。 小家伙撒開了腿往里跑,跑到門口又停了下來,門口的太監正要說話,卻看到朱翊鈞豎起食指抵在唇上,做了個靜聲的手勢,于是大家都低下頭,不再吭聲。 朱翊鈞扒在門邊偷偷往里張望,一眼就看見了嘉靖和黃錦兩人。黃錦手中拿個拂塵立在一旁。嘉靖背對著門口,坐在屋子中間一個大蒲團上。 朱翊鈞輕手輕腳的走進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來到嘉靖跟前,先歪著腦袋看了一眼,嘉靖的眼睛是閉著的。 朱翊鈞又看向黃錦,用眼神詢問他皇爺爺是不是睡著了。 黃錦看懂了他的意思,輕輕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