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李時是來向嘉靖帝請示賑災的事宜。這些年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天災不斷,嘉靖帝便問道:“太倉的糧食儲備還夠嗎?” 李時答道:“太倉糧食儲備充足,夠用幾十年,都是當初陛下下詔裁革冗員以后積累下來的?!?/br> 嘉靖帝聽后頗為感慨,想起了許久以前的人和事。半晌,才說了一句:“這是當年楊廷和的功勞?!?/br> 他突然提到楊廷和,李時卻不知該如何作答。又過了片刻,才讓他退下。 朱翊鈞乖乖地坐在旁邊玩自己的,很安靜,一點也沒有打擾皇爺爺。 他以為李時走后,皇爺爺會繼續叫他背誦《道德經》,但嘉靖帝卻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朱翊鈞很敏銳,剛李時進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是因為李時提到楊廷和,他才開始走神。 朱翊鈞問:“楊廷和是誰呀?” 童言無忌,小朋友有什么疑問直接就問出來了。旁邊的黃錦倒是為他緊張了一下,偷偷去看嘉靖帝的臉色。 沒辦法,誰也摸不透他們這位皇上的心思。即使是他最疼愛的小皇孫,說不準哪句話說錯,激怒了帝王。 嘉靖帝板著臉說:“是個總和你皇爺爺作對的人?!?/br> 朱翊鈞什么也不懂,聽到有人和皇爺爺作對,就握緊了拳頭:“打他屁股!” “哈哈哈哈哈!”嘉靖帝忽然又被小孫子的話逗笑了,“朕沒打他的屁股,朕打了他兒子的屁股?!?/br> “誰是他兒子?!?/br> “楊慎?!?/br> 這是朱翊鈞第一次聽到楊廷和與楊慎父子,不知道他們的事跡,但超強的記憶力讓他將這兩個名字記在了心里。 夏天炎熱而漫長,朱翊鈞也不能總在屋子里呆著。小孩子好奇心強,西苑那么大,他總想四處去看看。 這一日,嘉靖帝閑來無事,帶著他去水云榭乘涼。 水云榭是位于太液池東側的一處涼亭,在涼亭內觀望四周美景,視野遼闊,云水、遠山和亭臺樓榭遙相輝映。 天氣晴時,陽光晃漾而波瀾漣漪、清澈可愛,因此得名“太液晴波”。 池面微風徐徐而來,帶著荷花的幽香,沁人心脾。 朱翊鈞第一次來水云榭,興奮的這里看看,那里瞧瞧,扒著石頭,探出半個身體去看水里的錦鯉:“小魚,有小魚!” 天氣有點熱,錦鯉不給面子,全都沉入了水底。 小家伙嘟著嘴不開心:“小魚躲起來了。 ” 黃錦讓人取來魚餌,一點一點灑在水面上,引出幾條錦鯉爭奪食物。 “我要!我要!”朱翊鈞跳著去夠黃錦手里的魚餌。 黃錦彎下腰把魚餌遞給他:“小主子,那穩了?!?/br> 小家伙捧著魚餌,好奇的看了又看。冷不防低下頭,伸出小舌頭。 “小主子,使不得!” 黃錦連忙阻止,可他畢竟年紀大了,反應沒有朱翊鈞這個小家伙快。眼睜睜看著他舔了一大口魚餌,咂咂嘴,仿佛在細細品味:“這是饅頭?!?/br> 黃錦夸他:“小主子聰穎過人,這確實是饅頭的碎屑?!?/br> 朱翊鈞又回到池邊,探出半個身體看了看,一條魚也沒看見。想起剛才黃錦用魚餌引出錦鯉,小家伙也學著他的樣子,撒了一點魚餌。水面上冒了點泡泡,零星幾條小魚出來覓食。 這并不能讓朱翊鈞滿意,小團子看一眼魚餌,又看一眼水面,小手一揚,把所有饅頭渣都灑進了水里。 一瞬的寧靜之后,魚群蜂擁浮出水面,黑的白的紅的黃的花的……五彩繽紛的擠在一起,呈放射狀圍繞著食物爭奪,有些魚兒,甚至跳出水面,場面熱鬧非常。 小家伙這下可開心了,又蹦又跳:“小魚,好多小魚!” 他又去拽黃錦的衣服,指著中間那條個頭最大的:“我想要那條?!?/br> 黃錦問道:“小主子想拿回去養?” 朱翊鈞點點頭:“養在盤子里?!?/br> 黃錦不解:“養在盤子里更好看?” 小家伙咽了咽口水:“更好吃?!?/br> 嘉靖帝大笑:“哈哈哈哈,他這是又嘴饞了?!?/br> 他坐在亭中品茶,看小孫子鬧騰,非但不覺得他吵,反而認為和太液池的美景相得益彰。 他讓太監摘了個蓮蓬過來,朱翊鈞沒見過這東西,翻來覆去研究了好一陣,才在黃錦的協助下,剝出一顆蓮子。 小團子舉起新鮮的蓮子看了看,問道:“這是好吃的嗎?” 嘉靖帝一本正經逗他:“你平日吃的桂圓蓮子羹,里面的蓮子正是此物?!?/br> 桂圓蓮子羹朱翊鈞是吃過的,里面的蓮子粉粉糯糯,因為加了冰糖,還有一股清甜,他很喜歡。 聽到是好吃的,小家伙就把蓮子放進了嘴里。剛放進去的時候眉梢眼角都是天真的笑意,嚼著嚼著,眉頭就皺了起來:“好苦呀,皇爺爺騙人?!?/br> 他這皺得跟包子一樣的表情實在逗樂,嘉靖帝大笑:“朕可沒騙你?!?/br> 黃錦端上一碗 梅子茶,小家伙埋頭在茶碗里,噸噸噸給自己猛灌了幾大口,喝得太急,嗆著了。 “慢一點?!奔尉傅圯p拍他的后背給他順氣,“蓮心苦寒,清心安神,吃一些,對你有好處?!?/br> 朱翊鈞搖頭:“我不吃苦?!?/br> “不吃苦吃什么?” “吃rou?!?/br> “……” 朱翊鈞很喜歡水云榭,繞著亭子跑得一身大汗,說明天還想來。 就這么一連玩了好幾天,夏天便悄然離去。 立秋之后,北京陸續下了幾場雨,天氣漸漸涼爽下來。 朱翊鈞這顆小團子,也在無憂無慮的日子里成長。他聰明、乖巧、活潑的性格也愈發討嘉靖帝的歡心。 孩子畢竟不滿兩歲,住在玉熙宮里,生活起居皆和帝王無異,隆寵到了極致。 于是,嘉靖帝對小孫子溢出來的寵愛就分出那么一點給了裕王——繼上次之后又把中秋祭祀交給了他。 生長環境所迫,裕王從小就是個謹小慎微的性子。父皇交給他的差事,他一定會盡職盡責的辦好。 他很清楚,包括他的裕王府在內,周圍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就等著他犯錯。所以他行事格外小心,方方面面力求做到滴水不漏。 到了秋天,黃河洪水再次暴漲,在馬家橋一帶又出現了決口,有些疏通不久的舊河被淤塞,部分新開的河道被沖壞。 當初,朱衡提出要新修河道的時候,朝中就出現了一股強大的反對聲勢。南陽至境山百余公里,工程浩大,需要大量人力和財力。 從現實角度出發,潘季馴疏浚舊河的方案更實際,也更省錢。 現在黃河再次決堤,給事中鄭欣立刻上書嘉靖帝,彈劾朱衡好大喜功,虐民邀功。要求立即停工,并且罷免朱衡。 嘉靖帝沒有給出任何指使,把朝臣們都叫過來,了解情況。 出乎意料的是,上次,嚴世蕃力挺朱衡,徐階更加推薦潘季馴的方案。 這次恰恰相反,嚴世蕃激動的表示朱衡辜負了皇上和朝廷對他的信任,對黃河再次決口富有主要責任,因立即罷官,下詔獄。 徐階卻認為,事已至此,新修河道已經開工,朝廷和百姓都在等著漕運恢復,絕不能撤朱衡的職,現在這個事情只能由他繼續做下去。 大殿上,不同意見的雙方又爭得面紅耳赤,嘉靖帝也不說話,坐那兒聽他們吵,冷眼旁觀。 他是個獨斷的君主,只允許自己將臣子牢牢地控制在掌心,絕不會讓大臣左右他的想法和 判斷。 最后,嘉靖帝也沒給出個最終的決定,讓他們下去再商議商議,別光吵架,拿出解決方案。 關于朱衡和黃河決堤的奏疏一封接一封呈上來,嘉靖帝坐在桌旁,大部分都是粗略看過,丟到一邊,其中很小一部分能讓他耐著性子看完。 大臣們各懷心思,暗中爭斗,嘉靖帝看得一清二楚。他嘴上說讓他們再商議商議,一回頭,就派出錦衣衛去了趟南直隸,調查此事。 若是朱衡的確有好大喜功,虐民邀功,當場拿下。 事情并不復雜,雖然朝廷在幾個月前就采納了朱衡的意見,新修河道,但事情的進展卻十分緩慢,一百三十里的河道,修了不足三十里。黃河水位暴漲,再次決口也于此有關。 因為河道淤堵,漕運斷絕,糧食無法轉運,沿途百姓苦不堪言。從長遠角度出發,朱衡新修河道的決策沒有問題。 問題在于,朝廷為新修河道撥的銀兩去哪里了? 這是工部的事情,而工部長期由嚴嵩父子把持。 嘉靖帝召見了嚴嵩和嚴世蕃,問他究竟是怎么回事。父子倆東拉西扯,說是前拿去給云貴地區修路去了。 為什么要修路呢,因為前幾年三大殿和西苑仁壽宮先后遭遇大火,現在三大殿修得差不多了,木頭也用光了,若想繼續修繕仁壽宮,需要從云貴地區采伐木頭重修宮殿,不修路木頭怎么能運送出來。 仁壽宮是嘉靖帝之前在西苑的寢宮,他們也是為皇上著想,這個理由聽起來合情合理。 嘉靖帝雖然不再問責嚴嵩父子,但心里仍對此事不滿,責令工部盡快將新修河道銀兩給到朱衡。 朱衡也已將黃河決口的地方修復,嘉靖帝沒有理會彈劾他的給事中鄭欣,而是讓他繼續治理河道。 重陽節這一日,按照慣例,皇帝要上萬歲山登高望遠,以求長生。 嘉靖帝帶著朱翊鈞來到萬歲山下的百果園,這里遍植果樹,如今正值豐收季節,樹上掛滿了果實。 朱翊鈞遠遠地望見一棵柿子樹,上面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小家伙走到樹下便邁不開步子。抱著樹干,眼巴巴的抬頭張望。 小饞貓甚至張了張嘴,仿佛期待著柿子能自己落下來,掉進他的嘴里。 嘉靖帝揚了揚下巴,吩咐道:“讓人給他摘一些?!?/br> 太監們摘下來的柿子都是熟透了的,又大又紅,捏起來軟軟的,細心的擦干凈,而后遞給朱翊鈞:“小主子嘗嘗,這叫柿柿如意?!?/br> 朱翊鈞挑了個最大的,得用雙 手捧著,張大了嘴,旁邊圍著他的太監本能的想要往后退一步,生怕他這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濺。 然而,小家伙卻并沒有吃,捧著柿子,轉身跑到嘉靖帝跟前,把手舉高高:“皇爺爺,柿柿如意?!?/br> 就算是現學的吉祥話,從這小家伙嘴里說出來,也能讓嘉靖帝開懷。 園內東北面有一座依山而建的殿宇,名曰觀德殿。登上二樓,憑欄眺望,能看到萬歲山下豢養成群的鶴、鹿,寓意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