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小皇孫:姨姨們,給個作收吧,親親~ 第5章 太監雖然攔著朱翊…… 太監雖然攔著朱翊鈞不讓他進入正殿,但小家伙也沒打算離開。 他是來找皇爺爺的,不讓他進去,那他就在門外面看看好了。 馮保勸他:“小主子,皇上正在處理政務,咱回去吧?!?/br> 朱翊鈞仰起頭來,笑得軟軟糯糯:“不要?!?/br> 畢竟小皇孫最愛湊熱鬧,殿內現在正是熱鬧的時候,他怎么能不去瞧一瞧。 朱翊鈞小跑著來到大殿門口,扒著門檻兒,踮起腳尖往里張望。 他是嘉靖帝最寵愛的皇孫,才一歲多,什么都不懂的年紀,就算被皇上逮個正著,除了不痛不癢訓他兩句,也不能把他怎么樣,說不得訓完之后,還得摟懷里哄一陣。 馮??刹灰粯?,雖然他心里不肯承認,但眼下的現實卻是他是個太監,還是個奴婢,命就跟草芥一樣不值錢。 況且嘉靖帝自負、獨斷、專權,連他的妃嬪和孩子都得夾著尾巴做人,更何況太監。 馮保惹不起他,也不想引起他的注意。于是,自覺地退到了玉階之下,站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但視線一直追隨著殿門外的朱翊鈞,一刻也不曾離開。 幾位內閣大臣今日聚在御前,主要是為了同一件事——治理黃河。 工部右侍郎朱衡和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潘季馴都向朝廷上疏,陳述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今天的爭論主要就是圍繞這件事展開。 上百年泥沙積聚,黃河舊渠已經變成了陸地,但以前的御史所開鑿的新河舊址尚在。當地地勢較高,黃河決口瀉至昭陽湖,便不能再向東流,但可以貫通水道,有利于漕運,于是朱衡建議開挖新河道,在新河筑起堤壩以防潰決。 但潘季馴認為疏浚舊渠更加方便快捷,節省時間,還能解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近些年天災頻發,國庫已經空了,疏浚舊渠能省錢。 工部侍郎和河道御史意見相左,于是鬧到內閣,閣臣之間意見也不統一,又鬧到了皇上這里來。 “一派胡言!” 大殿內,突然響起一聲怒吼,聲音之大,玉熙宮里里外外都能聽到。嚇得門口的朱翊鈞縮了縮脖子,躲到了旁邊。 這聲怒吼來自嚴世蕃,他們嚴家現在可謂是權勢滔天,以至于他在嘉靖帝面前,有時候也很難壓制自己的脾氣。 “這個潘季馴!”他怒瞪著徐階,“他只是從旁協助,朱衡才是這次黃河治理的主要負責官員,他有什么資格在旁邊指手畫腳?” 無論他怎么生氣、怒吼,徐階都不發怒。嚴世蕃這個人,自詡聰明絕頂,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徐階心里已經把他和他爹都問候了一遍,但心里仍是不動聲色,情緒十分穩定:“小閣老說得有理。這確實是由工部主要負責,朱衡辦事一向穩妥。但黃河治理關乎百姓安危、乃是朝廷大事、國家大事?!?/br> “這些年,黃河泛濫不止,洪水入城,周圍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在這個問題上,朝廷更應該慎之又慎?!?/br> 躲在門外的朱翊鈞剛還被嚴世蕃的怒吼嚇了一跳,聽到徐階的聲音,稍稍平復心情,又抑制不住強烈的好奇心,從門后探出半個腦袋,往里張望。 嘉靖帝穿一身天青色道袍,寬袍大袖的靠坐在龍椅上,閉目養神。不管他們你來我往吵得有多熱鬧,就是默不作聲,讓他們吵。 這時候,嘉靖帝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忽然一睜眼,就發現了殿門外露出來的那雙大眼睛不是朱翊鈞那小家伙還能是誰。 嘉靖帝耳里聽著徐階和嚴世蕃爭論,目光卻被小皇孫吸引。 一歲半的小家伙,聽內閣大臣吵架卻聽得津津有味。隨著嚴世蕃和徐階你一言我一語,他的眼睛轉來轉去,好像真能聽懂似的。 嚴世蕃說話的時候,朱翊鈞就皺著眉,嘟著嘴,很不耐煩。徐階說話的時候,他就仰起頭,一臉茫然的望著徐閣老。 徐階娓娓道來:“新修河道朝廷要多花幾十萬白銀,人力、時間更不必說。這幾年天災頻發,宮里幾次失火,三大殿需要修繕,各處宮門損毀嚴重,南邊北邊連年征戰,這些都需要大把的銀子,朝廷過度開支,國庫入不敷出……” 嚴世蕃打斷他:“你少在這里東拉西扯,現在說的是河道治理的事,你扯什么修宮殿的事?秀宮殿也是工部的事,不牢徐閣老費心?!?/br> 嚴世蕃打心眼里就看不上徐階,看他的眼神和看殿門口的太監差不多。 徐階說話仍是不疾不徐,很給嚴氏父子面子:“潘季馴乃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雖不是工部官員,但也是奉皇上之命輔佐朱大人治理黃河水患。他也在決堤的黃河段實地考察,奏疏分析有理有據,未必沒有參考價值?!?/br> “你……” 潘季馴是大明朝的官員,皇帝派他去輔佐朱衡,你嚴世蕃質疑他,就是質疑皇上,還有什么話說? 嚴世蕃被他噎得啞口無言,氣得差點原地爆炸。 他轉頭去看嚴嵩,希望他爹這個內閣首輔站出來說兩句,但嚴嵩已經八十多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嚴世蕃都快以為他睡著了。 嚴嵩卻是已經很老了,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反應遲鈍,處理不了太復雜的事情。 朱衡并非嚴氏一黨,嚴世蕃之所以力挺他新修河道的主張,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 新修河道比疏浚舊渠預算高多了,朝廷要撥出更多銀兩給工部。按照嚴世蕃以往的經驗,工程干到完美無瑕,也只花七成左右,勉勉強強干完,還能再省兩成。再狠狠心,搞個豆腐渣工程,三成足以。 這剩下來的,最終也都會落入他們嚴家的小金庫。 朱翊鈞見嚴世蕃敗下陣來,嘴角咧開,差點拍手叫好,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看著比吵架吵贏了的徐階還高興。 其實小家伙根本聽不懂他們在吵什么,只是他高高興興來這里找皇爺爺,剛跑到大殿門口,就被嚴世蕃一嗓子嚇得打了個哆嗦。 再加上嚴世蕃生得肥頭大耳,面目猙獰,還瞎了一只眼睛,實在不符合小皇孫的審美,所以在朱翊鈞的心里,就把他劃到了不喜歡的那一類。 反觀徐階,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也不難看出,他容止若思,言辭安定,氣質出塵,年輕時一定是個氣度不凡的美男子。 就算是和嚴世蕃吵架,徐閣老也一直保持著謙謙君子的氣度,顯得暴跳如雷的嚴世蕃格外滑稽。 就連朱翊鈞這個一歲多的孩子,也對他心生好感。 “行了?!彼麄兂惩炅?,嘉靖帝才慢條斯理的開口,“身為朝廷官員,你們都是為朝廷辦事,只是立場不同罷了?!?/br> 他看向嚴嵩:“嚴閣老,你說說,修新河和疏舊渠,究竟哪個更好?” 嘉靖帝問話,嚴嵩便慢悠悠的跪下:“兩者各有其優勢,疏浚舊渠,更加便捷,卻只是治標,而新修河道,貫通水道漕運,雖然,多花些人力和財力,但建成之后,也是為百姓造福?!?/br> 嘉靖帝對這個說法還算滿意:“治理黃河的事,既然由朱衡負責,那就按他的想法去辦,讓潘季馴從旁輔佐?!?/br> “嚴世蕃,多跟你爹好好學學?!?/br> “沒別的事,都退下吧?!?/br> 大家這才明白,原來皇上心里早已有了抉擇,讓他們在這兒爭來爭去,就是看誰說出來的話更合他的心意。 朱衡剛升任工部右侍郎的時候,負責管理西內的工程,嘉靖帝從殿幃中望見他對修繕殿宇之事親力親為,驚詫不已,問身邊的嚴嵩此人是誰,嚴嵩告訴他,此乃工部侍郎朱衡,嘉靖帝在那時候就對流露出了贊嘆愛悅之意。 嚴世蕃雖然是歪打正著,別有用心,但嚴嵩這只老狐貍雖然從頭到尾一言不發,卻是摸清楚了皇上的心思。 徐階第一個走出大殿,心中涌上一陣悲涼。嚴嵩父子敗壞朝綱、禍國殃民,把內閣變成了他們家的一言堂。 偏偏嚴嵩又特別會討皇上喜歡,凡是皇上喜歡聽的,即使不該說,他也要說。凡是皇上想做的,即使再荒唐,他也毫不猶豫地去做,以此博得嘉靖帝恩寵。 這些年各種天災不斷,百姓過得水聲火熱,倭寇在沿海一帶肆虐,北方又有蒙古人虎視眈眈,真正的風雨飄搖、內外交困。 “唉~”徐階嘆一口氣,這個國家的希望究竟在哪兒? “唉~”旁邊忽然也傳來一聲嘆息,刻意模仿了他的語氣。 徐階扭頭一看,只看到守在殿門口的太監。 他目光向下,這才注意到站在角落里的孩子,在雄偉宮殿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小小的一只。剛經歷了污濁不堪的朝堂紛爭,再看這個孩子,感覺是那么純潔無暇。 徐階不必多問也能猜到這孩子的身份,宮中沒有別的小孩兒,只有小皇孫朱翊鈞。 小家伙仰起頭來沖他笑,笑得一臉天真無邪。 徐階向他一點頭:“小世子?!?/br> 朱翊鈞給他來了個自我介紹:“我不叫小柿子,我叫鈞兒?!?/br> “……” 徐階失笑,他家里也有孫子,加起來好幾個,但沒有哪個像眼前這個孩子這樣,漂亮、聰穎、落落大方。 他眼里有光,澄澈明凈。 剛才,徐階在心里問自己的那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或許能找到答案。 嚴世蕃看到徐階站在殿門外,還未走遠,也氣勢洶洶的走了出去,示威一般。 “徐閣老,你今日倒是……” “哇嗚嗚嗚嗚~~~” 嚴世蕃話未說完,旁邊忽然傳來小孩的啼哭,“哇”的一聲,撕心裂肺,把嚴世蕃都鎮住了,站在原地,半晌沒回過神來。 孩子? 哪來的孩子? 這里怎么會有孩子? 他環顧四周,這才看到角落里的朱翊鈞,個頭比門檻高不了多少。 可他想不通,這孩子哭什么? 這一聲啼哭吸引了周圍所有人,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洪腳步一頓,問身邊的人:“小皇孫怎么在這兒?” 他一回頭,又看到玉階下的馮保,正要開罵,狗奴婢,還不趕緊將皇孫抱走。 馮保是想把人抱走,他也沒想到人小朋友好好地在和徐閣老互動,嚴世蕃怎么忽然走了出來。 朱翊鈞哭得厲害,沒人哄是止不住的。馮保上前一步,正要去抱他。這時候,被哭聲驚動的嘉靖帝也邁著大步從殿內走了出來。 他彎腰一把抱起仍大哭不止的朱翊鈞,心疼壞了,凌厲的目光掃過眾人:“怎么回事?” 第6章 2k營養液加更 朱翊鈞捂著臉,嗚嗚的哭鬧,嘉靖帝問他怎么了,他只重復一個字:“疼……疼……” “哪里疼?” 朱翊鈞哽咽著說:“眼睛疼?!?/br> 嘉靖帝強行拉下他的手查看,小家伙眼睛水汪汪的,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淌,拖出一條長長的淚痕,看著可憐極了。 仔細一看,他眼睛紅紅的,眼尾處還有一道紅痕,在白嫩的皮膚上尤為明顯。 嘉靖帝面色一沉:“這是怎么弄的?” 這話也不知道是在問誰,空曠的廣場上官員、太監、侍衛站了足足幾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