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他一把將孩子抱過來,摸摸他的小胳膊小腿,又捏捏他的小屁股。 “長得倒是結實?!?/br> 小皇孫靠坐在皇爺爺懷里,很快就被龍袍上栩栩如生的龍爪吸引了注意。 嘉靖帝向黃錦一揮手:“去,把朕準備的東西拿上來?!?/br> 黃錦呈上托盤,眾人好奇看去,嘉靖帝從托盤中拿起一個項圈,那項圈上墜著一枚赤金累絲流云百福長命鎖,小巧精致,工藝繁復。 嘉靖帝正要把長命鎖掛在孫兒的脖子上,一低頭,小家伙捻起他一縷胡須繞在指尖,仔細研究片刻,湊上前小嘴一張,竟是要把皇爺爺的胡子往嘴里塞。 嘉靖帝拿著長命鎖的手頓在半空,并不著急給小皇孫戴上,而是低頭審視懷里的孩子,臉上看不出喜怒。 宴席上,諸位大臣大氣都不敢喘,全在心里為小皇孫捏了把汗。 “父皇,”膽小的裕王護子心切,生怕兒子惹怒帝王,“皇孫尚幼……” “閉嘴!”裕王話未說完,便招來了嘉靖帝一聲呵斥,“朕沒讓你說話?!?/br> “……” 安靜的大殿內忽然響起孩童稚嫩的笑聲,咿咿呀呀的充滿童趣,格外悅耳。 笑著笑著,小皇孫腦袋一歪,一頭扎進了嘉靖帝懷里,哄得皇爺爺開懷不已。 他把長命鎖掛在孫兒脖子上,小家伙立刻失去了對頭發的興趣,拿起長命鎖湊到嘴邊,張嘴就要啃。 嘉靖帝握住他的小手,張了張嘴,話未出口,眉頭先皺了起來,他想起個事來。 “朱載垕,”嘉靖帝看向裕王,面對孫兒的慈愛一瞬收斂,留給兒子的只剩威嚴,“可有給皇孫起名?” 裕王誠惶誠恐的跪下:“回父皇,還……還不曾!” 帝王生性多忌,心思深沉,對后宮妃嬪和子女亦是如此。他從不掩飾對朱載垕這個兒子的厭惡,別說父愛,甚至未曾給過他一點好臉色。 兩位皇兄先后薨逝,論資排輩,太子之位本該輪到三皇子朱載垕??墒甓噙^去了,嘉靖帝非但沒有再立太子,甚至警告朝臣“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 裕王謹小慎微,不敢擅自給兒子起名,生怕用了不該用的字,觸碰到他爹某根敏感的神經。以他的 地位,很難保兒子周全,甚至整個裕王府都得遭殃。 嘉靖帝看一眼裕王那副怯懦的樣子,更是來氣,正要訓斥兩句,一只小手卻攥著他的衣襟,小家伙正抬起頭看著他。 帝王的心一下就軟了,撓了撓孩子下巴:“你這是在幫你爹求情?” 小皇孫怕癢,低著頭,努力用他rou嘟嘟的雙下巴,夾著皇爺爺的手,不讓動。 他越不讓動,嘉靖帝便越要撓他,小家伙被逗得咯咯直笑,嘴里咿咿呀呀的,像是在抗議,又像是撒嬌。 嘉靖帝被兒子撩起的那點不快很快就煙消云散。 小皇孫的百歲宴,大喜的日子,訓兒子晦氣,還是給孫子賜名要緊。 按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祖訓,后世子孫起名,都得嚴格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來,到小皇孫這一輩是“金”字。 嘉靖帝沉吟片刻,說道:“圣王制馭天下,猶制器者之轉鈞也。朕今日為皇長孫賜名‘鈞’字,朱翊鈞?!?/br> 小皇孫忽然在他腿上蹦跶兩下,揮舞著小胳膊,仿佛是在對自己名字的回應。 嘉靖帝問他:“喜歡這個名字嗎?” “啊嗚~” “以后就叫你小鈞兒?!?/br> “呼哈~” 爺孫倆一個問一個答,盡管聽不懂彼此在說什么,但也不妨礙他們聊得開心。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官員心中無不“咯噔”一下,嚴嵩父子更是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神。 嘉靖帝親情淡漠,對兒子就跟對仇人一樣,卻給他的皇長孫起了個意義非凡的名字。 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猶如制作陶器時使用的轉輪——這是把大明王朝的興盛與未來,都寄托在了這個孩子身上,望他以后做個有道明君。 這可了不得,百官心中忍不住揣測,皇上是不是在暗示他們,要立裕王為儲君,將來才好把皇位傳給孫子? 小皇孫還有個四叔,景王朱載圳,是嘉靖帝的第四子,只比裕王小25天。 雖然和裕王一樣,景王也是剛成年就出宮去了,但他的母妃尚在,偶爾還能進宮一趟,給母妃請安。他的老師是內閣首輔嚴嵩。裕王妃母家貧寒,而他的王妃是兵馬指揮使的女兒。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處境比裕王更好,父皇對自己也更偏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小侄子一比,他那叫什么偏愛,只是不那么討厭罷了。 想到這里,他又看一眼嘉靖帝懷里的小侄子,心中更是憤懣。 景王府內妻妾成群,怎么就 沒人給他生個一兒半女? 比起景王的郁悶,裕王卻是如坐針氈。本來日子就不好過,現在他爹給他兒子賜了這么個名字,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他兒子可沒想這么多,時辰不早,小家伙玩夠了,也有些困了。 帝王的多疑和善變嚇不到他,血脈的羈絆卻能讓他靠在皇爺爺懷里,愜意的打了個哈欠,頭一歪,安然入睡。 嘉靖帝身邊從來不缺懼怕他的人,他是天子,普天之下,沒有人不臣服于他的腳下。 可小皇孫不怕,非但不怕,還很喜歡他這個皇爺爺,甚至在他懷里睡著了。 嘉靖帝看兒子不順眼,看孫兒卻怎么看都喜歡。尤其看他緊貼在自己胸前安睡,那么小小的一團,軟軟糯糯,小手攥著他的龍袍,甚至不舍得讓乳母將他抱走。 但小家伙睡熟了,容易著涼,他也不可能一直抱著。雖有萬般不舍,卻還是讓乳母將孩子抱了下去。 宴會結束,大臣們三三兩兩結伴出宮,私底下都在議論今天皇上對小皇孫的態度。 尤其是那個意義非凡的名字,這似乎預示著一潭死水的朝堂,即將迎來新的風向。 景王迫不及待找到嚴嵩父子:“閣老,我父皇他不會……” 嚴閣老歷經宦海,什么大場面沒見過:“一個名字而已,王爺稍安勿躁?!?/br> 嚴世蕃說道:“王爺想要成大事,也該早日考慮子嗣問題?!?/br> 生孩子這種事,那也不是他想生立刻就能有。不過今日這場百歲宴的確讓景王看得眼紅,回去就把造人之事提上日程。 諸位大臣各自回府睡一覺,第二天早上起來,酒醒了,再仔細一想,一個名字而已,又是皇長孫,當然得挑最好的起,未必就是他們想的那個意思。 眾所周知,嘉靖帝成日求仙問道,一心追求長生不老。他連立儲都這么反感,對一個剛滿百日的嬰兒能有什么指望? 百歲宴之后,嘉靖帝連著好幾日心情大好,時常對身邊的人提起小皇孫,多么可愛聰明惹人疼。 他的心情好了,玉熙宮里大大小小的太監,也跟著過了幾天好日子。 嘉靖帝心里總是記掛著他的小皇孫,時常處于一種想見孫子,又不想見兒子的矛盾當中。 于是,他便更加頻繁的向裕王府賞賜東西,金銀器物、吃穿用度一大堆,傳旨的太監還得特別強調,這些都是皇上賜給小皇孫的。 裕王看著這些用得上用不上的東西,愁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嘉靖帝身邊的道士藍 道行為了討他歡心,用扶鸞之術傳達神明的意思:“陛下潛心向道,三清上仙有所感應,遂遣仙童下凡,投生皇家,定能保大明朝國運昌隆,陛下萬壽無疆?!?/br> 在嘉靖帝這里,國運昌隆雖然很重要,但萬壽無疆四個字更能討他歡心,獨攬大權和長生不老就是他畢生的兩大追求。 回想一下,小皇孫出生之前,災情不斷,民生動蕩,最迫切的就是去年冬天那場旱災。 自小皇孫出生那一刻,一切讓嘉靖帝憂心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他的心情好了,就連身體也感覺硬朗多了,比服服什么丹藥都管用。 藍道行這么一說,在他心里,對小皇孫的喜愛又加了一個“更”字。 藍道行見他高興,繼續給他提建議:“既然這是上天的法旨,小皇孫是為大明帶來祥瑞之人,陛下何不將他接入內廷教養,讓他能時常陪伴在陛下左右?!?/br> 要不怎么說宮中這些道士,才是最能摸清帝王心思之人,這番話句句都說到了嘉靖帝的心坎兒里。 但他仍舊不動聲色,并不提及讓小皇孫進宮伴駕之事,只是逢年過節遣人去把孩子接進宮來,陪著他享受天倫之樂。 進宮的只有小皇孫,裕王不許跟著。 每次進宮,嘉靖帝都對皇孫愛不釋手,抱著他跟他說話,陪他玩耍,甚至吩咐內官監專門采辦玩具。 只要小皇孫進宮,整個玉熙宮都能聽見爺孫倆的笑聲。 朱翊鈞雖然只有幾個月大,但乖巧又聽話,餓了就由乳母抱去喂奶,困了就靠在皇爺爺懷里睡覺,嘉靖帝沒見過這么討人喜歡的孩子。 雖然喜歡,但他也不多留,天黑之前,就命人將小皇孫送回裕王府。 這天,送走孩子之后,嘉靖帝才去修行,藍道行見他多有不舍,便問道:“陛下既然舍不得小皇孫,為何不依貧道所言,將皇孫接入宮中?” 嘉靖帝哼笑一聲,擺了擺手:“他還不滿周歲,朕如何忍心讓他母子分離,此事等他年滿周歲再議?!?/br> 黃錦侍奉嘉靖帝五十年,這是頭一次,見他對一個孩子如此上心,當年的皇太子也沒這待遇。 轉眼又是一年冬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也是小皇孫朱翊鈞的周歲生辰。 嘉靖帝在宮中設宴,早早的命黃錦去接小皇孫,裕王和裕王妃也一同進宮赴宴。 畢竟孩子滿周歲,親爹親娘不在場也不合適。 朱翊鈞現在已經一歲了,能搖搖晃晃走上幾步,對玉熙宮的熟悉,超過了他的父母。 一路過來,他 還挺忙。里里外外的太監,他好像都認識,跟這個揮手,跟那個打招呼。 不難看出,玉熙宮的太監都很喜歡這位小皇孫,走出去老遠,還忍不住回頭看他。 “皇爺爺,皇爺爺!” 裕王和王妃只敢跪在正殿行禮,朱翊鈞已經搖搖晃晃的穿過重重紗帳,來到嘉靖帝平日修道的地方。 嘉靖帝坐在蒲團上,小家伙興高采烈地沖到他跟前,忽然左腳拌右腳,一頭扎進了皇爺爺的懷里。 嘉靖帝摟著他,在小屁股上拍一巴掌:“慢點走?!?/br> 小家伙毫不在意,抬起頭嘻嘻的笑:“想……想!” 嘉靖帝問:“想什么,想吃點心?” “想……爺爺?!?/br> “哈哈哈哈哈哈!”嘉靖帝被他哄得哈哈大笑,忍不住低頭親了親他的額頭,“皇爺爺也想你?!?/br> 他一把抱起小皇孫大步往外走:“走吧,看看皇爺爺為你準備了什么生辰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