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張禎有點過意不去,問母親,“阿娘,我需要做什么?” 蔡夫人慈愛地道,“吃好,睡好,等著成親?!?/br> 張禎:“......好!” 果真安心等著。 十二月二十五,晴,黃道吉日,諸事皆宜。 頭一天,張禎的嫁妝已送到大將軍府,前面的隊伍繞城一圈,后面的隊伍還在張家。 少府、宮中也絡繹不絕地送箱籠器物。 圍觀者無不稱羨。 也都覺得,這是宸王千歲該有的排場。 婚者,昏也。 先秦時期,人們認為黃昏才是吉時,因而成親是在晚上。 到了東漢時期,各種文化習俗交融,成親通常改在下午。 張禎一大早就換上婚服,秦漢崇尚黑色,故而婚服也是黑色為主,淺絳鑲邊,還繡了些紅色的紋路,彰顯了喜氣,又不失莊重。 頭上是一頂百寶龍鳳冠,鑲金嵌玉,名貴非常。 還有點重。 紅蓋頭、扇子之類,還沒有發展出來。 姐妹們陪她坐在臥房,談談笑笑,喝茶吃點心,斷斷續續哭嫁。 為啥是斷斷續續呢? 因為大將軍活著,這婚事又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哭不了一點。 只好抽空假哭。 張禎今日化了濃妝,覺得不太自然,姐妹們卻沒口子的稱贊,說是雍容華貴,驚為天人。 婉嫻還打趣道,“大將軍若是見了,可怎么得了!平日里就恨不得......” 如意怕meimei害羞,趕緊岔開話題。 張禎表面淡定,心里其實也有些緊張,畢竟是兩輩子頭一回。 不知過了多久,兄長張五郎來到,背她去中堂拜別父母親人。 呂布已在中堂等著,也穿玄黑婚服,愈發顯得高大挺拔。 兩人目光對視,都有種滄海桑田塵埃落定的感覺。 張禎沒來中堂之前,呂布就一再保證會對她好,張家人也相信他,看他的目光很滿意。 蔡夫人又哭又笑,姜老夫人和張淙也是眼中含淚,囑咐了許多話,才在司儀的催促下放他們離開。 張五郎又將meimei背到外院。 呂布迎張禎的不是花轎,而是馬車。 但不是普通的馬車,寬闊富麗,裝飾豪奢,且有六匹馬。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 張禎是王爵,最多駕五,不能駕六,然而小皇帝非要破例,大臣們隨意勸了幾句,也由他。 呂布躍上赤兔,跟在馬車旁邊。 嘴角的笑意怎么壓都壓不住。 諸葛亮、高順、張遼、馬超、孫策、周瑜是迎親使,率著神采飛揚的玄甲衛士,緩慢跟在他們身后,一臉的喜慶。 眾賓客目送中,迎親隊伍離開張府。 沿途無數百姓歡騰相賀,“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 “宸王千歲大喜!”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宸王千歲,大將軍,祝你們長長久久,白頭到老!” 張禎聽著這些祝語,緊繃的心情放松了些。 到了大將軍府,呂布以紅綢牽著她步入中堂,此時還沒有三拜之禮,坐在上首的是六位主婚人,蔡邕、王允、劉虞、陳宮、賈詡、張澤。 劉協打扮得如富家子弟,與公卿重臣在一旁觀禮。 他乃皇帝,這與禮不合。 但大家想想那天子才能乘坐的六駕馬車,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劉備、關羽、張飛、曹cao、郭嘉、禰衡、楊修、劉表、劉虞、袁紹、袁術等人也在堂中。 主婚人以蔡邕為代表,念了一篇浩文,大意是兩姓聯姻,結成良緣,請上天保佑他們家宅興盛,子嗣繁茂。 整個過程莊嚴肅穆,寧靜神圣,并無后世的喧嘩熱鬧,卻更加的鄭重其事。 之后便送入洞房。 在司儀的引導下,行了三揖三讓之禮,以示相互謙讓。 還有同牢禮,同吃一塊rou,以示同甘共苦。 合巹禮,葫蘆剖開,兩半都裝了酒,一人喝一半。 這回盛的真是酒,不是水,因為呂布覺得,他的誓言大不過自古傳下來的禮儀。 最后是結發禮,一人剪了一綹頭發,綁在一起,裝入荷包中,放到枕下。 這一套禮數走完,司儀領著房中所有人退下。 呂布長吁口氣,握著張禎的手一字一句說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張禎偶爾也文藝,慢慢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呂布微笑,“好神悅!” 拉起她往臥榻走。 張禎極力抵抗,“大將軍,你該去敬酒!” 她就算沒成過親,也知道新郎還有這個步驟。 呂布頓住,無奈地出去了,不到一刻鐘又回來。 張禎還沒卸完釵環,無語地道,“這么快?” 呂布的眼神火熱又幽深,“神悅,你懂治水么?” 張禎不知他為何忽然說起這個,還是道,“略懂?!?/br> 呂布啞聲道,“我也略懂。治水,堵不如疏。堵得久了,會發大洪水,沖毀田野家園,到那時悔之晚矣?!?/br> 不等張禎再說,胡亂取下她頭上手上的飾物,抱上臥榻。 他已經忍了這么久,今晚不想再忍。 花好月圓,春色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