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世族這不是多此一舉么? 后來有人告訴他們,世族若真拿他們威脅宸王,宸王肯定會退兵。 因為,宸王顧惜他們,珍視他們。 并且不是說說而已,事先想到有這種可能,派了支奇兵挖開西南城墻,讓庶民逃命。 率領奇兵的張燕將軍、郭太將軍,大家也見過。 還有小將軍,讓程將軍、黃將軍、魯將軍帶著將士來救庶民。 小將軍說,這都是宸王千歲的安排,如果不是宸王千歲運籌帷幄,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大家都該感謝宸王千歲。 宸王千歲是好人,小將軍也是好人。 壞的是世族,壞得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壞透了! 張禎勒住韁繩,揚聲道,“諸位父老,免禮平身!” “謝宸王千歲!” 眾人相繼起身,對傳說中的宸王極為好奇,但不敢抬頭直視。 張禎一眼掃去,見有一群人極為醒目,披頭散發,粗布麻衣,垂首跪于路旁。 周圍百姓都起來了,就他們還雙膝跪地。 為首者是個少年,深深低著頭,似是無顏見人。 張禎移開目光,視若無睹。 —— 太守府,也就是孫府已經收拾妥當,孫母帶著幾個兒子、女兒搬到了別院。 張禎、高順等人住了進去。 吳郡太守原是名士盛憲,去年因病辭官,張禎便讓孫策兼任太守,孫策遠征后,由孫權代管。 一直沒出什么差錯,直到這一回。 歇息片刻,張禎來到中堂。 諸葛亮和一群幕僚已在此等候,首先呈上兩份名冊。 一份記載的是參與謀害大將軍、對抗朝廷的世族名單。 另一份記載的是在關鍵時刻倒向孫權,保護庶民的那幾家。 張禎一邊翻看,一邊隨口道,“這就整理出來了?辛苦諸位!” 諸葛亮:“不辛苦,隨手的事兒?!?/br> 也是孫權事先有準備,方便了大伙兒。 但他不會在阿姐面前提孫權的名字,也交待眾人不許提。 其余幕僚也道,“此為我等本分?!?/br> 眾人跟隨張禎許久,早已知道她雷厲風行的性格,也深受影響,能熬夜完成的事務,絕不留到明日。 諸葛亮又道,“阿姐,如何處置?” 張禎舉起逆賊那一份,眉目安然,眸光平靜,像在說賞雪摘花一樣,輕聲道,“明日斬首!” 她已經殺了很多,不介意再多兩三千。 何況,最后這批逆賊,才是源頭! 縱然雙手染血,也要做該做的事。 哪怕上天能恕他們,她也不??! 絕不! 又舉起迷途知返那一份,沉吟道,“這幾家并非主謀,意外發生后才從賊,且有救民之功,可網開一面?!?/br> 其實她知道這些人見風使舵,但沒關系。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告訴他們,兩條路,流放遼東,或以七成家產贖罪?!?/br> 諸葛亮點頭,“他們知道該怎么選?!?/br> 正說著,高順走進來,問道,“神悅,張昭、程普、黃蓋、魯肅等人,該如何處置?” 若說他們有功,放任世族害了奉先。 若說他們有罪,又未曾從賊,還在最后關頭護住庶民。 張禎:“高將軍以為呢?” 她已決意兼任大將軍,但只是掛個名頭,軍中之事,還需倚重高順,得讓他養成自己做決定的習慣。 高順沉聲道,“玩忽職守,連降三級!” 張禎:“可!” 孫權的名字就在嘴邊,然而高順也沒提。 誰都沒提。 一天過去,關于孫權的處置還沒下來。 張昭皺眉道,“我等去為你求情!” 程普、黃蓋、魯肅等人也是一樣的意思。 他們看得出,宸王還顧念著舊時情誼。 孫權苦笑,“你們若想害我,就盡管去?!?/br> 幾人一想,也怕激得宸王殺之而后快。 過了會兒,黃蓋遲疑道,“不如,你去太守府前下跪?!?/br> 孫權反問,“好讓庶民看見,替我求情,以民意壓宸王恕我么?” 他沒這么大臉,也沒這么無恥。 黃蓋:“......并無此意?!?/br> 他沒想那么多,只是想讓宸王看到小將軍的慘狀,生出憐憫之心。 孫權深吸口氣,捂著臉道,“不要做,什么都不要做,無論何種結果,我都接受!” 這人吶,不能做錯事。 一旦做錯,就無法彌補。 說句對不起很容易,可對不起有什么用呢? 呂奉先,還是被他害死了! 這血海深仇,張神悅能寬恕,他也寬恕不了自己! —— 次日天氣晴好,一干世族拉到城外,盡數斬首。 臨死前,個個眼神怨毒。 咒罵倒是沒有,誰敢出聲,先吃幾個大嘴巴。 僥幸存活的那幾家,本還暗暗埋怨張禎太貪,竟然要他們七成家產,見了此情此景,恨不得把全部家產都奉上。 也十分慶幸選對了路。 圍觀庶民無不叫好,唾罵聲也不絕。 這些惡賊不死,死的就是他們了! 張禎看著滿地頭顱,也難消心頭之恨。 命人提呂蒙。 沒一會兒呂蒙提來,綁在一個箭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