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他的同伴則道,“正平先生,你與張神悅相識已久,全心追隨,難道不想維護她的名聲?” 禰衡坦坦蕩蕩地道,“想啊,怎么不想。所以,踏平江東之后,如果有誰還敢大放厥詞,我便建議張神悅發兵剿滅?!?/br> “你,你,怎能這樣?!” 那兩人大為震驚。 禰衡還沒說完,“史官、民間也不得記載,若是查出,罪同謀反!” 名士:“......不可能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另一人也道,“天下如此之大,士民寫了什么,朝廷無法盡知!” 禰衡想了想,遺憾地發現,他們說的是真的。 如果有人寫了文字,卻不宣揚,只藏在匣子中流傳后世,朝廷確實無從知道。 “那就不管了?!?/br> 名士:“......不管?” 禰衡淡淡道,“出兵前,張神悅曾跟王司徒、蔡太傅說過一句話。我本長安一癡兒,圣名于我何加焉。她不要名利,不計生死,不顧個人榮辱,只想匡扶漢室?!?/br> 他的語氣很平靜,卻無由地透出種悲壯。 名士們仿佛看到一幅畫面。 張神悅站在風口浪尖,面對烈烈狂風,初心不改,勇往直前! 眾人眼里都有了濕意。 所以,她沒有失智,只是認為踏平江東有必要? 為此不惜背負罵名! 那他們還有何好說? 這一趟,來得多余了。 張神悅行事,也的確不是他們能置喙的。 便要告辭。 禰衡慢悠悠地道,“急什么?來都來了,見一見仲德先生,確定自家清白再走?!?/br> 世家與名士本就一體,焉知他們沒有包藏禍心。 他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們。 眾名士:......??? 第451章 你們這樣搞得大家很有壓力??! 程昱很惱火。 他只想讓禰衡罵走這些名士,不要在荊州添亂,哪知禰衡竟把人給他送來了。 姓禰的是不是看不見他忙得像陀螺? 是不是?! 廬江、豫章兩郡的世族都已化為塵土,荊州卻還沒有開始殺,進度太慢,他十分焦心! 禰正平竟然還給他找事兒! 這些名士有啥好審? 敢在這個時候往刀口上撞的,與大將軍遇害一事應該沒有關系,所以才敢來,若有關系,早就有多遠逃多遠了。 他們就是蠢而已。 審了也是白費精力。 程昱心里破口大罵,表面上還得夸贊禰衡周全妥當。 講真,禰衡這張嘴,他也怕,不敢輕易得罪。 轉念一想,將此事交給曹cao和郭嘉,賣他們一個人情。 曹cao、郭嘉也知他的用意,暗道仲德義氣。 仔仔細細審了幾天,放人歸鄉。 眾名士感激涕零,連夜逃離荊州。 不是他們膽小,是禰衡那只瘋狗癲狂亂咬! 程昱對荊州世族的審查也完成了,清白無辜者,有四分之三,當即放出。 另外四分之一,都或多或少有所牽涉。 荊州比江東大,世族也比江東多,因而四分之一也有很大的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劉表的岳家蔡氏,以及他曾重用的蒯氏、黃氏、龐氏都未曾參與,平安脫身。 看著程昱呈上來的名冊,劉備沉默了許久。 程昱笑道,“皇叔不忍心了?” 人是多了點,但殺起來也就那么回事兒。 劉備沉重地搖搖頭,“不是不忍心?!?/br> 是詫異和憤怒。 他萬萬沒想到,竟有這么多人不滿呂奉先,不滿張神悅。 這幾年來,神悅和呂奉先對漢室的奉獻,他全都看在眼里。 再造大漢也不外如是! 那些世族眼瞎了么?為何看不到?! 還是看到了,卻因著自家私利,選擇視而不見? 這樣的世族,于國何益?于民何益? 程昱不知他想得這么多,探詢道,“那,咱們殺?” 如果劉備敢說放,他定會找宸王告上一狀。 劉備閉了閉眼,沉聲道,“殺!” 不殺,等著他們威逼朝廷,禍亂天下么? 可以說,直到此時,他才真正明白張禎為何非要針對世族。 為呂奉先報仇只是其一,遏制世族的發展、減輕世族的威脅,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程昱稍微會看天氣,專門選了個晴天,方便百姓圍觀。 涉事的世族全部拉到襄陽城外。 清白的,也請來觀刑。 現場哭聲罵聲不斷,也有人試圖以殺戮過重進行勸阻,但從程昱到曹cao、郭嘉,再到楊修、禰衡,劉關張、蔣琬等等,無一動容。 因為,劉備想到的那些事情,其他人也想到了,包括張飛。 并且深覺可怕。 如果是別人審查出來的,他們定會懷疑其中有假,但這次經手的人是他們自己。 擔心造成冤假錯案,還一再復查。 放了的那些,可能有漏網之魚。 但留下來這些,絕不可能干凈。 本身就是大世族的郭嘉和楊修,都沒想到世族竟已到了這種地步。 害群之馬若不除,整個馬群都會受影響。 因而他們冷冷看著刑場上的世族,只盼這些人的死亡,能讓其余世族引以為戒,不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