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禰衡那張嘴,呵呵。 楊修則是弘農大族,有些事他不方便,大可讓楊修去。 程家雖也算世族,哪及得上楊家。 張禎又看向曹cao和郭嘉,“曹叔,奉孝先生,還請為仲德先生保駕護航!” 曹cao一拱手,“諾!” 這世間少上一些世族,便能多一些百姓活下來。 況且,神悅讓他辦這么大的事兒,顯然對他也很看重。 縱然及不上那大耳兒,相差也有限。 郭嘉:“......諾!” 見曹cao暗含喜色,心里很是無語。 使君,你又高興早了。 張神悅想壓制的何止世族,還有你曹cao啊。 毋庸置疑,此事定會讓曹cao狠狠地得罪世族,以后若想借世族做些什么,萬萬不能。 他原以為,她讓曹cao來荊州,只是為了看管住,沒想到還有奇用。 張神悅行事,似乎總是一舉多得,佩服。 第446章 程昱是小鬼難纏,張禎是閻王好見 曹cao、郭嘉、程昱等人都以為,查案是先從江東查起。 因此準備著次日與大軍一道啟程。 誰知張禎讓他們留下,說是先從荊州開始查。 郭嘉欲言又止。 理論上來說,此舉很危險。 其一,張禎近乎于明示,要讓程昱擴大事態,牽連眾多世族。 其二,荊州地理位置特殊,處于江東與長安之間。 換言之,如果荊州世族被逼造反,與江東世族守望相助,朝廷這六萬大軍就會腹背受敵,進退兩難。 可以說這是一個戰術上的嚴重錯誤。 但這只是理論上。 實際上,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因為,荊州知州劉備、州將軍關羽、翊南將軍張飛、刺史蔣琬,全是張禎的人。 尤其前三者,張禎讓他們往南,他們絕不會往北。 有他們鎮著荊州,程昱鬧得再過分,只怕世族也不敢反。 另一方面,作為參與過遠征的人,他深知朝廷大軍如今的實力。 老弱病殘士卒,幾乎都被淘汰到了課農司化肥廠、冶煉工坊,或者劃分出荒地,令其屯田。 能留在軍中的,都是體魄健壯,身經百戰的驍勇之士。 而這些人,對呂布、張禎的忠心,比真金還真。 忠于呂布不奇怪,他是他們的大將軍,武力當世第一,又帶著他們沖鋒陷陣,生死與共。 忠于張禎卻不是因為呂布,是因為她的諸多措施,讓他們能夠挺起胸膛,以身為大漢將士而驕傲。 傷了病了,或者老了也不怕,能有安身立命的去處。 張禎都給他們安排好了。 于是不懼傷病,悍不畏死。 殺他們可以,想讓他們背叛張禎萬無可能。 某種意義上,張禎比呂布更得將士們的愛戴。 這軍心、這士氣,誰能抵擋? 何況軍中還有最鋒利、最堅硬的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淬了鋼,神臂弓、三弓床弩等等,更是殺傷力十足。 各種神雷就不用說了。 那簡直不該是凡間的兵器。 自身防護上,哪怕是剛入伍的小卒子,都能分到一塊護心鏡。 所以,六萬人馬聽著不算多,卻足以橫掃江東、荊州、徐州、淮南等地,若是主將指揮得當,橫掃天下也未嘗不可。 郭嘉熟讀兵書、精通史籍,卻從未聽聞史上有過這樣的軍隊。 有此依仗,張神悅真的可以放開手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或許,她巴不得荊州世族也造反,好讓她一鍋端。 看她這架勢,也確實有一戰平世族之意。 否則不用出兵六萬,只需一、兩萬,就能踏平江東。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宸王出兵,意在世族。 郭嘉嘆息一聲,暗想明年的莊稼會長得更好,因為有鮮血的滋養。 “奉孝先生,咱們該從哪兒入手?” 剛送走張禎、高順等人,程昱就迫不及待進入工作狀態。 郭嘉微笑道,“仲德先生,你才是宸王親自任命的查案特使,我與曹使君,都只是襄助于你。該怎么做,你說了算?!?/br> 昨晚上,他想的是張神悅利用曹cao,要讓曹cao與世家成敵。 今早起來,忽然意識到一件事。 張神悅也在利用他和楊修,借他們分化世族。 她還想讓天下世族看到,世族只有跟著她才有前途,若是背道而馳,路只會越走越窄。 想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的。 往后的世族,必然是朝廷掌控下的世族。 對此,他喜聞樂見。 曹cao也笑道,“仲德,這回我們都聽你的?!?/br> 歇息一晚,他也回過味來了。 張神悅要拿他當刀使。 哎,拿就拿罷,攤上這種幾百個心眼子的大侄女兒,他有什么辦法,只能認命。 程昱又看向禰衡和楊修,虛心求教,“兩位以為呢?” 楊修眼含興奮,“任憑仲德先生驅策!” 這事兒肯定會得罪人,但他很期待。 禰衡翻個白眼,“聽你的?!?/br> 來的路途中,張神悅就說了,要讓他和楊修協助程昱查案。 他沒意見,只是有點擔心初級班的胡人學生們。 希望他們能看清形勢,謹言慎行,免得被張神悅砍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