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實話實說,他不希望呂奉先橫死。 私下里也沒有詛咒過。 但呂奉先死了,確實為他騰出位置。 以神悅對他的欣賞,以蔡、曹兩家的情誼,舍他其誰! 他的那些詩文,神悅喜歡得很! 郭嘉眼神復雜,輕輕嘆口氣,“使君莫要高興得太早?!?/br> 曹cao:“......我不高興,呂奉先死了我很悲痛!” 奉孝提醒得對。 呂奉先之死,定然讓神悅心如刀割。 他若笑著去,神悅會想給他幾個大耳刮子。 即將到手的大將軍之位,可能也會沒影。 郭嘉沒有揭穿他,“若我沒猜錯的話,神悅只讓你帶幾百親隨前往,不用帶士卒精銳?” 曹cao:“對!” 說著眉頭微皺,感覺有些不對勁。 每次出征,都是帶著他自己的兵馬,為何這次不用? 郭嘉又道,“比起長安,兗州、荊州兩地離江東更近,調兵也更快更方便。神悅為何非要調長安之兵?” 曹cao:“......她防著我們!” 他不是蠢,只是一時被喜訊沖昏了頭,又對自己與張神悅的交情極有信心,才會忽視了這么明顯的事情。 郭嘉反問,“不該防么?” 曹cao:“......該!” 他若是神悅,此時也會防著各地兵馬將領。 這大侄女心思剔透,慮事周全,只會比他防得更嚴實。 所以,召他去荊州會合,不是想讓他當大將軍,是想把他看管住。 如果他表現欠佳,讓她生疑,說不定還會當場斬殺。 他還不能不去,不去就坐實了自己心懷不軌。 神悅的這種做法,他也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還是感覺有些冤枉,甚至傷心。 忍不住嘆道,“狠心的小女郎!我與她這么久的知己之情、叔侄之誼,她全不放心上!把我跟別人一樣忌憚?!?/br> 回想過往,真是癡心錯付! 郭嘉看著他,心想你臉是不是大了點? 所謂的知己之情、叔侄之誼,難道不是你自說自話? 張神悅知交遍天下,叔父也多得很,你在其中并不突出。 不說別人,隔壁的皇叔劉備,都比你更得她信任。 她對你的詩文如此吹捧,估計是因為賣得好,讓她掙了大錢。 曹cao還在忿忿不平,“我曹孟德何曾負過她,何曾負過朝廷?這般猜忌,就不怕寒了忠臣的心?” 他跟別人能是一回事么? 蒼天可鑒,就算呂奉先死了,他也沒想過反朝廷,反張禎。 只是想當大將軍而已。 郭嘉平平道,“忠臣的心,不會因為這種事而寒,也不會寒得那么快?!?/br> 除非是個假忠臣。 曹cao:“......我也只是隨便說說?!?/br> 郭嘉瞥他一眼,安慰道,“劉表、袁紹等人,神悅大約也會帶來。他們,才是神悅想要敲打的重點目標?!?/br> 這事兒一環扣一環。 殺江東世族給劉表、袁紹等人看,而這些人的處境,又能警示各地將領,例如曹cao。 張神悅就差明說,你們若有異心,輕則軟禁,重則殺頭。 曹cao神色一緩,“他們也來,那可就熱鬧了,呵呵?!?/br> 知道倒霉的不只自己一個,心情就有些好轉。 頓了頓又道,“奉孝教我,該如何才能讓神悅舉薦我為大將軍?” 張神悅忌憚他,與他想當大將軍,這是兩碼事兒。 郭嘉搖頭,“沒有任何辦法,我勸使君打消此念?!?/br> 曹cao:“......那么奉孝以為,誰能繼任?” 高順常年守京城,未曾遠征,名望不足。 張遼不如他穩重,也不如他有城府。 趙云與高順類似,武藝雖強,卻缺名望。 馬超二十二歲,年紀太輕。 公孫瓚屢次敗于袁紹,只能打打外族,漢室這盤棋,他下不贏。 皇甫六郎也還太嫩,能守住西涼都算其祖上積德。 余者或庸碌,或無大功,不必提。 這么一算,唯有關羽合適。 若是關羽,若是關羽......不,就算是關羽,他也不服! 郭嘉:“張神悅?!?/br> 曹cao以為自己聽錯,“你說誰,張神悅?可她不知兵!” 郭嘉嘆道,“她確實不知兵,也不是最好的人選。但除了她之外,誰接任大將軍,都會引發混亂?!?/br> 這些人,誰服誰? 只有張神悅,是他們都能接受的。 曹cao想了又想,無奈地道,“那倒也是?!?/br> 雖然他覺得自己最能勝任,可馬超那小子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長吁短嘆許久,忽然發現郭嘉面帶憂慮,忙道,“奉孝所憂何事?” 郭嘉:“無事可憂,只是為呂奉先傷懷?!?/br> 其實這句話是在敷衍曹cao。 他的確很擔憂。 一聽見踏平江東這句口號,他就知道,張神悅要動世族。 而他和諸多好友,都是世族子弟。 但他阻擋不了張神悅,也不想阻擋。 因為,有些世族真的應該受到血的教訓。 為了家族利益,不顧天下大好局勢,連呂奉先都敢殺,那還有什么事不敢干? 這是自取滅亡。 他唯一能做的,是傳訊家族循規蹈矩,安常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