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秦書沒這么做過,可真正的房屋宮殿都能建成,圖紙也能繪制,做個小樣式有什么難的?不過是費些功夫而已。 而費了這道功夫,便能直觀地看到白玉京成品。 若有不足之處,也能及時修改、完善。 實是種極好的法子。 臺舒師兄、蒲象師兄沒說錯,張師妹生有七竅玲瓏心,得她點撥,能受到極大的啟發。 點點頭,簡短地道,“能做出?!?/br> 張禎眼睛一亮,“要多久?” 白玉京這樣的大型建筑,肯定要很多年才能竣工。 先看到模型,也是大飽眼福。 秦書也說不準,思量片刻,道,“約莫兩三個月?!?/br> 他得先繪制整體圖紙。 整體圖紙出來,才能制作小樣式,也就是張師妹所說的燙樣。 張禎想壓住內心的失望,又有點壓不住,她還以為,最多半個月就能制好呢。 也是她想當然了。 各行都有各行的流程,她這個外行人,還是不要亂指點為好。 忽想起一個關鍵,道,“制作小樣式時,也可以不用木料,而是用厚紙板,我讓紙坊做出一批厚紙供你使用?!?/br> 秦書斷然拒絕,“不,紙不能建屋?!?/br> 張禎:“......只是給人看的小樣式,宛如孩童的玩具,不住人?!?/br> 秦書堅定地道,“那也不行!” 就算是給人看的,也要盡量真實,這是他身為墨家弟子的堅持。 雖然張禎覺得他這堅持來得莫名其妙,但還是選擇尊重。 只是這樣一來,就要等兩三個月,才能跟她的白玉京見面了。 秦書像是看出她心中所想,淡然道,“張師妹,小樣式何時制好,與用紙料、木料無關,與繪圖有關?!?/br> 張禎:“......原來如此?!?/br> 是她想錯了,誤以為決定小樣式進程的是材料。 秦書:“張師妹還有事么?若無事,我便告退了?!?/br> 他也很忙,沒空跟她閑聊。 白玉京該是什么樣子的,張師妹已經跟他說了幾籮筐,還給他畫了草圖。 大致的城池形狀、區域劃分,已經在他腦海里構建完成。 只等落筆于紙上,然后再一點點細化。 張禎很喜歡墨家這種干脆利落、敦本務實的風格,笑道,“先別急著走,有事兒?!?/br> 秦書:“師妹請講?!?/br> 張禎沉吟道,“昔日,我曾在先賢留下的竹簡中,看到一種建造屋舍、道路的材料,很是神奇?!?/br> 秦書被成功勾起了興趣,“哦,是何材料?” 張禎:“水泥?!?/br> 秦書想了一想,慚愧地道,“我寡聞少見,未曾聽過?!?/br> 張禎心說你聽過才怪了,“我也是看了那竹簡才知,此物本是粉末狀,加水攪拌,會變得極有黏性,干燥之后無比堅硬,不怕雨淋?!?/br> 秦書有些急切地道,“此物何處可得?” 以往他們建造城墻、房屋時,是將煮爛的糯米汁液混在沙礫、黏土中,用以黏合土磚。 張師妹所說的水泥,似乎能起到這種功效。 如果能取代糯米,那再好不過。 糯米可是糧食,用來建造房屋可惜了,不用又不行。 張禎笑道,“此物并非天然生成,也需要制造?!?/br> 不等秦書詢問,將制造水泥的方法告訴他。 首先要采集石灰石、鐵礦石、黏土,前兩者她都在這個時代見過,黏土雖沒親眼看見,她也知道有。 秦書定然也知道。 其次,將石灰石和黏土混在一起,磨成粉末,稱之為生料。 然后將生料放入窯或爐中,高溫煅燒,直至熔融,稱之為熟料。 鐵礦石也打成粉末或礦渣。 再把熟料跟鐵粉、鐵礦渣混和同磨,得到的粉末就是水泥。 這是她前世從網上看到的法子,不保真,但原理應該是正確的。 縱有少許錯誤,她相信墨家傳人也能在實踐中糾正或創新。 最妙的是,成都、漢中幾處鐵礦的采集冶煉已經走上正軌,產生了大量的鐵礦渣,正好拿來做水泥。 “秦師兄,我這么說,你懂了么?” 如果再不懂,她也沒辦法,畢竟她只是個半吊子,民科都算不上。 秦書:“過程聽懂了,機理是什么?” 張禎:“......我也不知?!?/br> 秦書覺得這很正常,很多事情,他也是知道怎么做,卻不知道內在機理。 對張禎說道,“我這就去跟臺舒師兄說,請他安排人試做?!?/br> 他自己可沒空,得繪圖。 張禎笑道,“有勞秦師兄?!?/br> 就算這次沒做成功也不怕,念頭她已經給他們埋下。 她越來越覺得自己像種田人,給不出現成的產品,只能把一個個想法,像種子一樣種下去,等著未來某天開出美麗的花,結出她也想象不到的豐碩果實。 但,話雖如此,還是很希望他們能成功。 因為,水泥面世,就能基建平推了。 第419章 這瓜最大的長處,是高產! 張禎正暢想著水泥會給大漢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張五郎忽派了人來,請她去皇莊,說是有要事相商。 兄長相請,哪能不去。 換上出門的厚衣裳,帶著周羽、花妮等侍從直奔皇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