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找來的都會是那些人。 劉協答不上來,過了會兒,倉惶道,“皇姐,怎么辦?” 世家雖不是反賊,卻跟反賊一樣可惡,與反賊只有一線之隔。 張禎安慰道,“不怕,他們暫時翻不出風浪?!?/br> 劉協急道,“往后呢?” 反賊如疾風掃落葉,世家如溫水煮青蛙。 張禎微笑道,“往后,大辦學堂,廣開民智,引庶民入朝堂?!?/br> 太學如后世的大學,大漢的官學體系中,還應有小學、中學。 重建太學只是第一步。 劉協無奈地道,“世家不可能答應。官位就那么多,庶民占一個,世家就少一個?!?/br> 說著忽眼睛一亮,“殺!” 張禎:“......殺不盡的,得勢的庶民,會成為新的世家,對朝廷的威脅照樣存在?!?/br> 劉協想想也是這個理,近乎絕望地道,“那就只能一直斗下去了!” 哪代皇帝稍弱,就會被世家掌控。 張禎笑道,“斗是必然的。生命不止,戰斗不休。不過......” 劉協聽出有轉機,急道,“不過什么?” 張禎:“陛下請想,秦國最初治理部落,需要多少官?立國之后,需要多少官?秦朝大一統之后,需要多少官?本朝武帝開疆拓土之后,又需要多少官?” 劉協細細思量,興奮地道,“我懂了!皇姐的意思是,只要疆域越來越大,利益就會越來越多,夠朝廷和世家、庶民來分!” 張禎欣慰道,“沒錯,利益一致,便不會反目?!?/br> 劉協舉一反三,笑道,“如果非要反目,朝廷先下手為強!” 張禎頷首。 劉協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皇姐,天下盡歸漢土之后,又該怎么辦呢?” 到時如果滿足不了世家和新世家,就只能殺了。 “哈哈!” 張禎笑得意味深長,“陛下,天地之廣闊,遠勝你想象?!?/br> 第414章 不撈到足夠的軍功,大概不會回來 太學的重建,又讓京城興起一股人文旅游的熱潮。 各地名士文人都往京城匯聚,極大地促進了關中各行各業的發展。 當然了,名士文人們不會覺得自己在旅游,只會覺得自己在游學。 游學可是正經事兒,族里都得拿錢出來支持。 反正不管是旅游還是游學,關中百姓都表示熱烈歡迎。 而大家對于長安的評價都有這么一句,“天子腳下,首善之都,人杰地靈,文風鼎盛?!?/br> 王允、士孫瑞等人偶爾去街上閑逛,看著往來高冠博帶的名士,談笑風生的行商,富足熱鬧的景象,都有點不敢相信這是長安。 幾年前的長安,何曾有如今的氣象! 不禁嘆道,“斗轉星移,日新月異??!” 見了張禎也頗多贊譽。 但在張禎心里,這才哪兒到哪兒,還早著呢。 前幾日,呂布西征軍和公孫瓚東征軍都傳回了軍報。 西征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迷路。 迷路最多的依然是曹cao。 不過,這次呂布無法對曹cao開嘲諷,只有羨慕嫉妒的份。 因為,迷路中的曹cao,竟然遇上了一支正打算南下劫掠的匈奴部落,斬首萬余,俘虜五萬多,牛羊二十多萬頭。 這是西征軍目前為止最大的戰事。 曹cao麾下諸將,都立下大功勞,尤其許褚,使一對長錘,將那一部落的單于砸得稀巴爛。 還有典韋,一拳擊倒了閼氏奔逃的駿馬,再一刀斬首閼氏頭顱。 張禎能說什么呢?只能說曹老板天選之子。 關于此事的軍報還沒完,閼氏之死,曹cao甚為痛惜,沒有責備典韋,但下令不得殺害婦孺。 后續事宜,曹cao也處理得極為妥當。 先是從俘虜中挑選了一部分充入軍中,然后派出夏侯惇和程昱,率五千精銳,押送其余俘虜到冀州開荒,交給負責兩胡內遷的劉曄。 新選出來的單于,則與族中貴族、長老一起,押送到長安為質。 算算日期,大約還有半個月就會到。 對于曹cao的這種安排,張禎極為贊成。 冀州現有趙云、荀彧,又有大片荒地,將俘虜安置到那兒正合適。 她很放心。 但,這支匈奴既然是正打算南下劫掠,那六年免田賦的策略就不適用,最多免三年。 關羽、張飛那邊,也偶爾迷路,只是沒有曹cao那么離譜。 迷路幾日,又能找回正確的路線。 沿途也遇上幾支南遷的胡人小部落,殺了一些,俘虜一些。 因俘虜不算多,也就懶得派人送回來,征了族中大部分青壯,又收繳了武器、馬匹、錢財,令其留在原地,待回程時再一并帶回。 張禎剛看到這份軍報時,還想著難道不怕俘虜逃跑? 再一思量,就知道自己想當然了。 首先,胡人底層,并不抗拒內附,他們向來是能搶就搶,搶不到就降,降了就內附漢室。 其次,胡人都知道,漢朝將領當場不殺他們,過后大概率也不會殺,沒有逃跑的必要,跟著漢朝大軍回來,反而能有活命之機。 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別的都排在后面。 張禎放下軍報,若有所思。 曹cao遇上的胡人部落,想要南下劫掠,關羽、張飛遇上的,也在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