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白玉京,也許會比他預料中更快建成。 競價環節結束,落選者和旁觀者便被請出宮去,只留下十名中選的幸運兒。 大家都知道,這是要說宸王的制鹽新法了,心里很是激動。 說真的,他們愿意花這么多錢,很大原因就是為了這個秘方。 因涉及機密,后殿諸公也被請走,只留張禎、呂布、劉協三人。 諸葛亮先讓屬官拿出一疊紙發下去。 眾人一看,當頭四個大字,海水曬鹽。 當即有人提出疑問,“鹽怎么能曬出來呢,不都是熬煮?” 諸葛亮笑道,“若還是以前的熬煮,又怎叫新法?” 那人遲疑道,“可若是海水能曬鹽,那海里不都是鹽了?” 不等諸葛亮解釋,禰衡喝道,“自己蠢,莫當旁人也蠢!還聽不聽了?不聽出去,鹽牌還來!” 干坐了這么久,一個犯渾的都沒有,甚是無聊。 他一發威,沒人敢再多問,諸葛亮得以詳細講解曬鹽法,重點講了各家鹽田劃分在哪些地區,到時會有官府協助。 并保證曬鹽法絕對是真的。 大部分鹽商雖覺不可思議,也沒有質疑。 因為宸王過往的事跡太經得起考驗了。 個別還有疑惑的,也是藏在心里,準備回去就試。 若這曬鹽法能用,那真發大財了! 得降低多少成本! 海水用不盡,陽光海風也用不盡! 第403章 王師百戰,所向無敵 四月十二日,吉,天氣晴好,陽光高照,諸事皆宜。 策劃已久的遠征終于成行,大軍開拔。 小皇帝率文武百官送大將軍呂布出城。 前軍已經出發,后軍正在集結,今日走的,是呂布所率中軍。 這一次的前軍主將是曹cao,率領著麾下那一票猛將,統兵兩萬。 他剛忙完兩胡內遷的規劃,就匆匆忙忙點齊兵馬,揮師西行。 堪稱大漢第一勞模。 兩胡內遷的后續事宜,他舉薦宗室子弟劉曄為主,夏侯廉為輔。 張禎也同意了。 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后裔,歷史上追隨曹cao,活到魏明帝曹叡時期。 曾被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稱為有佐世之才,是曹cao的重要參謀。 夏侯廉則是夏侯惇的兄弟,本身似乎并沒有太大的才能。 反正張禎在后世沒聽說過。 但曹cao既然舉薦他,就說明并非庸才。 這時代,舉薦一個人并非嘴一張的事兒,而是相當于為這個人打了包票、做了保證。 被舉薦的人要是出問題,舉薦者也可能會被追責。 何況,就算是庸才,張禎也不能不給老曹幾分面子。 ——這樣的勞模,不好找。 曹cao的副將中,還多了兩個人,徐晃、許褚。 歷史中,這兩人就是在今年投的曹cao,那時曹cao已占領了淮、汝之地,后來還迎奉了小皇帝。 這一世雖然很多事情沒有發生,徐晃、許褚還是投了曹cao。 大概是天意吧。 張禎想想許褚,想想典韋,再想想徐晃、夏侯惇等人,深深為大漠諸胡捏把汗。 就是說,光憑這支前軍,就能排山倒海,摧枯拉朽。 況且還有中軍和后軍。 后軍主將是關羽,副將張飛,也是統兵兩萬。 麾下將領沒有曹cao那么多,也沒有曹cao部將那么有名,但劉備給他們配了兩個謀士,徐庶、龐統。 張禎看到他報上來的名字時,大吃一驚。 這三人又是怎么湊到一起的,根本沒有契機啊,天意這么厲害? 然而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 徐庶跟荀彧、郭嘉等人一樣,都是潁川人,即后世的河南禹州。 年輕時是位俠士,嫉惡如仇、扶危濟困,某次因為幫人報仇,被官府抓住,綁在柱子上恐嚇他要肢解,后被小伙伴救出。 他十分感激,這才改了習性,棄其刀戟,折節學問。 沒幾年,董卓禍亂京師,中州動蕩,徐庶為了避難,和朋友一起搬到荊州居住,小有名氣。 再來說龐統,本就是荊州襄陽人。 劉備坐鎮荊州,會認識這兩位郡中英才也在情理之中。 他對關羽、張飛也是真的好,給他們配備了這么強力的助手。 張禎再一次為大漠諸胡默哀。 中軍主將呂布,統兵三萬。 先鋒依然還是馬超,并有陳宮、孫策、周瑜、甘寧、張繡等副將,以楊修為謀主。 是的,楊修和禰衡分開了。 ——楊修他娘袁夫人高興得燒香磕頭,隨后想到兒子要去打仗,又笑不出來。 經過上次的隨軍出征,楊修發現自己對行軍打仗很感興趣,縱然不能提刀上陣,也能像郭嘉那樣當個運籌帷幄的謀士。 禰衡與他相反,覺得打仗無聊死了,又累又辛苦,還沒有發揮的余地,找不到人罵,所以這次堅決不再去。 也沒人勉強他。 其實,大家都有點嫌他身體弱,怕他死在路上耽誤行程。 呂布麾下原先的八健將,張遼、臧霸、侯成去了冀州,曹性、成廉、魏續去了遼東,留在呂布身邊的,只有郝萌和宋憲。 賈詡這次也沒去,一是年紀大了,二是鹽務新政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