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父親說,在宸王面前嘴要甜,得到她的喜愛,往后就能橫著走了。 張禎揮揮手,讓人帶他們下去。 大侄子都有好幾個,再多幾個兄弟也沒什么。 只不過,剛穿越的時候,她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有這些大侄子和好兄弟。 如今這朋友圈,亮到后世嚇死個人。 第400章 得加錢 四月一日,朝廷公布了入選最后一輪的鹽商名單。 共有一百零八位。 看到這個數字時,張禎默了一默。 諸葛亮立時察覺,“阿姐,有何不妥?” 張禎搖搖頭,微笑道,“沒什么?!?/br> 只是想起了水滸而已。 諸葛亮又有些忐忑地道,“阿姐,這個競價會,真由我來主持?” 張禎含笑反問,“你覺得自己能不能勝任?” 這么沒把握的諸葛亮,可能就她一個人見過吧。 諸葛亮沉默數息,沉著地道,“我能!” 該怎么做,阿姐已經細致地教過他。 他可以! 張禎拍拍他的肩,笑道,“我也相信你能!” 這是諸葛亮真正意義上的政治首秀,此前說服袁術和劉表,只能算牛刀小試。 諸葛亮深深凝視著她,問出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阿姐,你為何對我這么好?” 從初遇開始,他就知道,張神悅對他是不同的。 他在張神悅心里的位置,遠遠高于孫策、周瑜、孫權、馬超等人,偶爾甚至還能與呂奉先齊平。 可他覺得,有時候她像是在通過他,看另一個人。 這種感覺讓他有些惶恐,也有些憂傷。 張禎輕聲道,“因為你是諸葛亮呀?!?/br> 你是曾經的蜀漢丞相,也是我選定的大漢丞相。 諸葛亮重復,“因為我是諸葛亮?” 張禎:“對!” 諸葛亮看她片刻,也笑了,笑得很釋然。 不管阿姐想看的是誰,最終看到的都是他。 那他又何必介懷? —— 隨著名單的公布,長安越來越熱鬧。 落選者沒走,想等著看花落誰家。 而那一百零八家,深恐自己勢單力薄,在最后時刻失手,紛紛急信讓族中俊杰進京,貢獻不了錢財,也能貢獻幾分智謀。 各地豪族大商,也想見識這件盛事,帶著族中子弟往長安趕。 于是長安十二道城門,日日爆滿。 本來每面城墻中間的御道只有皇帝能走,張禎也知會劉協一聲,下令開放。 大家走上去,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這長安來得可真值,天子才能走的路,咱也走過了! 京城環衛司眾位大娘大爺,痛并快樂著。 痛是因為要加班,以前一天四個時辰,現在增加到了五個時辰。 快樂是因為有加班費,而且能創收。 外地來的這些鄉巴佬,沒一個自帶牲畜糞兜,還很闊綽,二十一個幾乎不講價,大家都發了筆小財。 同樣處境的還有律城司,從早到晚都在街上,這邊抓個打架斗毆的,那邊抓個堵塞道路的。 只要抓到,就會罰款。 這罰的就不是五十了,五百起步。 罰款還與律城司獎金掛鉤,因而大家都干勁十足,火眼金睛。 要是抓到小偷,那就更好了,獎金翻倍。 但真正收入暴增的,并不是環衛司和律城司,而是五花八門的商戶小販。 以李二爐餅為例,以前一天最多能賣五爐,這段時日五十爐都到不了天黑,家里六十歲的老娘都叫來攬客。 一家人忙得腳不沾地,心里樂得像吃了蜜。 還有賣花的劉三娘,以前提著一籃子野花,吆喝一下午都賣不完,現在剛出街,花就賣光了。 她聽那些外地人說,京城的花兒好像比他們本地的更香更美。 提著籃子趕緊往家跑,帶上弟弟meimei全部出城采花。 盧夫人的美顏記,因備貨不足,早早就賣空了貨架,只能看著別人發財。 她女兒張玉蘭的玉容記稍好一些,但也堅持不了幾天了,很快就要見底。 母女倆見了張禎,說得最多的話是,“有錢人真多!” 玉容記也就罷了,價格本來就不高,針對的也是普通人家。 可美顏記那價格,盧夫人自己都感覺高得離譜,那些外地商人卻一堆一堆的買,都不是一瓶或一盒,是一堆! 仿佛他們買的不是金貴的脂粉,而是十文三個的麥餅。 比關中貴婦們還豪爽。 不拿錢當錢了,當樹葉! 盧夫人私以為,這些人有點傻,美顏記、玉容記的脂粉是用什么做的,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成都蜀錦大商胡莊家的錦繡莊,也賺得盆滿缽滿。 胡莊很有生意頭腦,預估到長安會因鹽牌競價而爆火,提前備了足夠的量。 因此別家蜀錦都沒貨了,就他家還有。 每天的收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都不為過。 他妻子許夫人頭上的首飾,也越來越華貴。 還跟張禎感嘆,“這些人瘋魔了,城外掐根草,大約也能賣得好!” 張禎也覺得,外來人員太不理智,花起錢來沒數。 但還能更不理智一點。 靈機一動,將鹽牌競價的場地改在未央宮玉堂殿,除了入選者,還能容納一千位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