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秋日的成都姹紫嫣紅,處處是景。 劉焉的長子劉范,率領著兄弟劉誕、劉瑁、劉璋,以及眾多蜀中豪族在城外迎接。 相見之時,雙方都保持了高規格的禮儀。 行完禮,劉范立即解釋,父親沒有親自前來,并非不敬,是因為前日吹了風,臥病在床,無法出門。 又說父親年歲已高,身體衰弱,請長公主殿下體諒。 張禎當然體諒,關切地過問了劉焉的病情。 還道如果蜀中無名醫,她回去后,可以派遣太醫來為其診治。 劉范連連稱謝。 其實他爹沒啥大病,就是年紀大了,府中巫醫說壽數將近,讓家里早做準備。 但孝順是最為重要的美德,張神悅說要派太醫,他若拒絕,便是不孝,會被世人指責。 那就來唄! 張神悅都不怕麻煩,他怕什么。 他與二弟劉誕在長安生活了好些年,早就認識張神悅,也見識過她的手段,以前還頗有微詞,覺得她一介女子不該上朝議政,如今已是徹底心服口服。 對她恭敬有禮,還摻雜些親近。 這可是他們老劉家的靖國長公主! 雖然不是一個姓,也是自家人。 至于劉瑁、劉璋,未見之時,心中對張禎有很大的成見,認為此人心機深沉,陰險毒辣。 但見面之后,發現她竟如此美貌,言行舉止間也是韻致天成、目光澄澈,不自覺的心就軟了。 暗想這么好看的meimei,能壞到哪兒去? 張禎一律稱他們為兄長,語笑盈盈,神態自若。 對于來迎的蜀中豪族,也態度和藹,又不失天家貴氣。 看得眾人大為嘆服,心里都想著張神悅就該是這樣的。 有幾位豪族還是甘寧的舊識,也都知道了他如今跟的是位高權重的長公主和大將軍,紛紛上前恭賀。 甘寧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十分得意,又要裝穩重,兩者之間不能切換自如,臉上的表情都扭曲了。 馬超很是不屑,“呵,狗肚子里裝不了二兩油!” 若有一日他回西涼,絕不會如此淺薄。 呂布寡言少語,陪伴在張禎身側。 陳宮曾告誡過他,像他這樣的性情,話語越少,表情越淡,越能唬人。 他深以為然。 但他雖不怎么開口,在場卻無一人敢忽視他。 也不敢刻意奉承,問候行禮都多加幾分小心。 大將軍呂奉先名聲在外,誰能不怕! 更有人想著,這兩人站一起,一個像仙女,一個像仙女旁邊兇神惡煞的首席護法。 在城外十里長亭走完繁文縟節,劉范等人簇擁著張禎、呂布進城。 過城門時,呂布淡淡說了一句,“此城甚為壯闊堅固?!?/br> 劉范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戰戰兢兢道,“大將軍過獎,不如長安,遠遠不如長安!” 心里很是恐慌。 呂奉先無緣無故說這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暗喻他家違制? 并沒有??! 他爹確實曾造過天子專用的乘輿車具千余輛,可那是在綿竹的時候,后來綿竹突生大火,車具城府全都燒沒了。 父親也因為此事,覺得天意不在自家,心情郁郁。 搬到成都之后,局勢不同從前,更是沒有一絲一毫違制之處。 呂奉先,呂奉先不能污蔑他家! 劉范想要辯解,又不知從何辯起。 ——萬一呂奉先根本沒那意思,那他豈不是不打自招? 算了,他如果挑明再辯解! 為了迎接張禎和呂布,成都大街小巷都凈了街,馬蹄踏在青石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百姓被隔絕在層層護衛之外,向著這一行人好奇地張望。 張禎騎在雪龍駒上,習慣性抬起右手,向百姓們微笑著揮了揮。 這種舉動在此地尚屬首次。 “嗡”的一聲,竊竊私語聲四起。 像是一滴水,掉進了guntang的油鍋里。 劉范皺眉,剛要命人去制止,就聽二弟劉誕低聲道,“兄長!” 說著示意他看張神悅。 他抬頭看去,見其一臉笑容,并沒有生氣的模樣。 便也不管了。 張禎笑道,“諸位父老,可還安好?” 從來沒有一位貴人,會這么客氣地跟平頭老百姓打招呼。 大家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全都怔怔地看著她。 劉范急得恨不能替他們回話。 這些刁民,都啞巴了不成? 張禎也不尷尬,揚聲道,“成都是個好地方,我這一路走來,看見田地里莊稼都長得不錯,今秋肯定能豐收!糧食豐收,百業興旺??!” 這回,一位年輕人大著膽子,激動地道,“都是托長公主殿下的福!” 他沒什么見識,但他姑爹是縣里小吏,知道些上面的消息。 說是蜀中會休戰,都是因為靖國長公主使了計謀。 他很感激。 家里兩位兄長都被拉了壯丁,再也沒回來。 要是再打下去,他也逃不脫。 他不怕死,可他要是死了,家里老娘和兩位嫂嫂、侄女兒怎么辦?誰來養活她們?也得死! 靖國長公主救的是他全家! 有人開了頭,答話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