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餅畫得又香又圓,聽得眾人慷慨激昂,誓要做好此事。 陳宮、賈詡在一旁也是咋舌。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要去沖鋒陷陣,為朝爭光。 神悅當了長公主,口才也沒退步,還更精進了。 這方面,真是誰都不服就服她。 等眾人退下,賈詡嘆道,“鼓動人心的能耐,神悅世間第一流?!?/br> 張禎很謙虛,“一般一般!” 心說那是你們沒見過某銷,如果見過,就知道我這只是初級水平。 呂布淡淡道,“文和先生,你這話不對?!?/br> 賈詡十分驚奇,“哦,哪不對?” 他沒聽錯罷?呂奉先也有否定張神悅的一天?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呂布反問,“神悅哪樣不是世間第一流?” 又豈止鼓動人心一項? 賈詡:“......是我失言?!?/br> 呵呵,叫你多嘴。 明知呂奉先千方百計討好張神悅,還給他制造機會。 張禎也是臉紅。 單獨相處時無腦夸也就算了,這還有旁人呢,多不好意思。 又派人請來高順,讓他安排士卒護送課農司一行,與劉范、張魯的使者一道回去。 為啥不跟呂布說? 因為說了他也只會找高順,還不如一步到位。 兩家的信使,也都以朝廷的名義賜下布匹、金幣、書籍。 ——當然不是賜給他們的,是賜給他們的主子。 張樂知道自家師君早跟朝廷是自己人,安然收下。 劉范的使者卻感激涕零,大為激動,也終于放下了心,覺得朝廷不會跟主家算后賬。 至此,大漢十三個州,一千二百六十個縣,都安置了課農司及下轄的肥料廠。 本來是一千一百九十個縣,但上次北征,打到了鮮卑王庭。 縣也隨之增加。 根據縣的大小,派去的人員數量也有所不同。 全部加在一起,課農司屬吏有六千三百人,肥料廠有七萬零五人。 若不是張禎未雨綢繆,早有準備,課農司派不出這么多屬吏。 而肥料廠的七萬多退伍士卒,也順便解決了軍隊臃腫的問題。 用呂布的話來說,像是脫去了一件破舊累贅的衣裳,面容更為光鮮,行動也更為便捷。 張禎:“......大將軍,這話千萬不要外傳,免得有傷軍心?!?/br> 呂布不以為意,“神悅勿憂,沒這么脆弱!” 軍心若是這么脆弱,還打什么仗。 張禎便也不糾結于此,跟他說道,“大將軍,我欲征召劉焉麾下三人?!?/br> 呂布:“誰?” 張禎:“甘寧、張松、李嚴!” 想要經略東南,沒有錦帆賊甘興霸怎么行? 此人是為孫策準備的。 至于張松,太過精明,留他在益州恐生后患,還是弄到長安為好。 本來還有個法正,但這個時期,法正還沒入蜀,還在老家郿縣。 張禎也沒有特意去找。 ——益州牧劉璋,基本就是被這兩個人賣給了劉備。 說他們是小人吧,倒也不見得,還是那句話,三國人都太有主見。 無論是主公群體,還是武將群體、謀士群體,都有自己的利益要維護,也有自己的道要證。 合則一起沖,不合則另擇明主。 沒有什么選了就不能變的說法。 正因如此,關羽、張飛、高順等人的從一而終,才顯得那么珍稀。 不過這一世,劉焉選中的繼承人明顯是劉范,沒劉璋什么事,他也就沒了被賣的風險。 再說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劉備的托孤之臣。 有人說,劉備是想用李嚴制衡諸葛亮。 可這句話怎么看都像病句。 李嚴何德何能制衡諸葛亮? 兩人壓根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 如果說諸葛亮是國家隊中的頂級精英,李嚴就是業余,連縣級選手都算不上。 打仗不行,運糧不行,忠心也有限,不是諸葛亮一合之敵。 但有兩個長處。 一是勸進,“漢中王勸進表”上,他名列其中。 二是基建狂魔,別的主官忙著打仗,他忙著基建。 張禎打算召他,就是因為他的這一屬性。 任職犍為太守時,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興土木,修葺郡城,使其煥然一新,成為一州勝景。 其最大的貢獻,是重修蒲江大堰,后世稱為六水門樞紐工程,連接蒲江兩岸,影響深遠,是華夏水利史上的一大功績。 結局凄涼,因諸葛亮去世而激憤病故。 并不是他與諸葛亮感情有多好,而是因為,當時他已被諸葛亮貶為平民,流放梓潼郡。 但他還盼望著諸葛亮重新啟用他,每日翹首以待。 盼來盼去,盼到了諸葛亮的死訊。 心想你這一死,還有哪個大臣敢再用我? 一氣之下也死了。 張禎想跟他說句話,能力不行就別玩政治,專心基建水利吧。 呂布奇道,“你怎知道這三人,又是神仙告知?” 張禎:“......不,上次聽信使說的?!?/br> 呂布:“想召就召唄!” 于是課農司一行出發十日后,朝廷的使者也出發了。 錯開時間,是不想讓這兩件事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