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什么小袁公?! 袁術聽得怒火暗生,袁公就袁公,為何加個小字? 是因為袁紹么? 哼,那豎子不過是袁家奴仆,也配與他并列? 這會兒也不便理論,忍氣吞聲地道,“有勞大將軍掛念,尚好?!?/br> 張禎有點佩服呂布。 這廝雖沒培訓過,卻熟練掌握氣人的技巧。 就愛風輕云淡地戳人肺管子。 呂布又看向袁曜,感慨道,“這就是大郎罷?以前還是個小兒郎,一晃眼,都長這么大了!成親了么?” 袁曜略帶激動,“回大將軍,去年成的親,還未有子嗣!” 呂奉先竟然記得他! 有點小欣喜。 呂布拍拍他的肩,語重心長地道,“大郎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勉之!” 袁曜暈乎乎地道,“諾!” 呂奉先像長輩一樣關心他呢。 袁術:......我這個當父親的都沒說這話,你幾個意思? 偏生傻兒子還一臉高興,真是,真是無語! 張禎也是沒眼看。 怎么,這是叔父癮又犯了,想多收個侄兒? 不過,袁術的兒子竟然是呂布的迷弟,這是她萬萬沒想到的。 又想起公孫瓚之子、袁紹之子、劉表之子,暗道青年大多可愛,就老頭子們詭計多端。 呂布繼續關切地道,“待有了孩兒,記得告知本將,本將送上大禮!” 袁曜受寵若驚,“多謝大將軍!” 張禎:......你們兩個真是夠了,沒看袁術氣成河豚? 小袁同學,你還記得你爹是誰不? 她現在合理懷疑,袁曜是呂布派過去的間諜。 袁術忍無可忍,強笑道,“大將軍大喜之日,我家也定然送上重禮,前往到賀!” 自己都還是個光棍呢,倒有空關心別人家子嗣。 省省罷,用不著! 這回輪到呂布emo了。 漢室未興,何來大喜? 神悅心如磐石,他提都不能提。 袁術怕他又說出什么讓人下不來臺的話,飛快捧出玉璽,當著眾多將士、眾多謀士、眾多侍從的面,大聲道,“末將偶得玉璽,聞知長公主殿下與大將軍回京,特意趕來獻上!” 在場所有人,無論文武、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目光全凝聚在那方小小的印章上。 呼吸也下意識放輕。 心里都很激動,那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能得一見,不枉此生! 張禎并沒有感受到玉璽之上無形的皇權壓力,卻也有些雀躍。 有幾個人,能親眼看到傳國玉璽? 古人興許還有幾個,現代人,卻唯有她! 鄭重接過來,細細觀看。 正面果然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體。 李斯當年刻這八個字時,大約也是真心希望秦朝長久延續,可惜事與愿違,秦二世而亡。 但秦朝的很多東西被漢朝繼承,這方玉璽,也成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象征。 后世眾多朝代,也以此為信物。 擁有它,才算是正統,不然自己都心虛。 張禎又翻過玉璽,果真在一側看到修補的黃金。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嗣劉嬰年幼,玉璽藏于長樂宮太后那兒。 長樂宮太后是誰呢? 就是王莽的親姑姑王政君。 王莽派堂弟王舜去索玉璽,王政君一怒之下,擲璽于地,摔破了一角,后來王莽命匠人以黃金補之。 所以,這玉璽是會壞的。 擁有玉璽,也并不能保得江山萬萬年。 這只是一件承載了歷史的文物。 張禎把玩片刻,遞給呂布,一言不發。 后頸還有點兒疼。 這廝是狗,會咬人的狗! 呂布接過去,翻來覆去看了會兒,又對著暗淡的陽光照了照。 也不知在照什么。 隨即贊道,“好玉!” 張禎心說廢話,這玉璽可是用天下奇珍和氏璧鐫刻而成。 呂布看完,遞還張禎,別有他意地道,“神悅拿穩了!” 如此美玉,若是擺放在她臥房,豈不更添光彩? 張禎:“多謝大將軍提醒,我拿得穩?!?/br> 就算沒有玉璽,該穩住的局,她還是穩得住。 而如果她穩不住,有玉璽也是白搭。 對袁術道,“有勞袁公!” 袁術沉聲道,“此為臣之本分,不敢言勞!” 其實他內心很吃驚。 這可是傳國玉璽! 怎么看他們的樣子,似乎視若平常? 他清楚地記得,剛拿到玉璽那幾日,他連睡覺都舍不得放開,一直握在手中。 兒子想看,他都是自己拿給他看,不許觸碰。 張禎和呂布卻遞來遞去,仿佛那只是塊普通的美玉。 一瞬間,他甚至懷疑傳國玉璽失去了那神秘的魅力。 但看看四周,每個人都盯著它,眼里都涌動著種種復雜的情緒。 這才是正常的! 因而有問題的不是玉璽,是張禎、呂布。 ——這兩個人腦袋被驢踢過,有大疾! 袁術這番心理活動,說來話長,實際上一閃而過。 又誠懇地道,“神器本無主,唯德者掌之!殿下仁善,大將軍威武,皆大德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