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但張禎阿姐送的禮物,讓她生活更為舒適,這也是事實。 張禎也小聲道,“meimei若還缺什么,盡管跟阿姐說。阿姐有錢,不必客氣!” 不說呂布分給她那些,長公主的俸祿也不少。 而且,朝中公卿們的俸祿時常欠著,她的卻早早送到。 據說是呂布威脅過有司,欠誰都不能欠她。 諸葛暄很活潑,看一眼呂布,湊到她耳邊笑道,“還缺個姐夫?!?/br> 張禎:...... 初次見面就說這種話,看來這姑娘是真不拿她當外人。 呂布和龐山民站得近,也都聽到了。 龐山民擔心妻子交淺言深,惹張禎生氣,目帶憂慮。 呂布卻很高興,遞給諸葛暄一個贊許的眼神。 諸葛暄反倒嚇了一跳,放開張禎的手臂,躲到龐山民身后。 呂布:......我做什么了?真是膽小如鼠,神悅可從來不這樣! 張禎瞪他一眼,按照這個時代的套路,鄭重對龐德公施禮,“先生有何教我?” 龐德公回禮,看著她默然不語。 張禎又問一遍,“先生有何教我?” 四下寂靜,劉表和蔡瑁、蒯氏兄弟等親信,以及其他名士、鄉紳、百姓等等,全都保持安靜,不發出一點聲音。 龐德公本人,見過的不多。 但“龐德公”這個名號,幾乎所有在場的士民都聽過。 此時懷著激動的心情,想知道他會對靖國長公主說什么。 是贊揚、鼓勵,還是指點? 總之絕不會是批判。 如果是抱著批判的目的,之前就不會大禮參見。 這回龐德公說話了,緩緩道,“老朽愚鈍,無以教殿下?!?/br> 張禎:“先生太過自謙,還望不吝賜教!” 誰敢說龐德公愚鈍? 他分明是人間清醒。 龐德公面露微笑,“殿下心中自有大道,何需旁人多嘴多舌?” 此番前來,一是因為新娶進門的兒媳懇求,二是想來看看,張神悅是否真如傳聞中的那般。 現在他看過了,百聞不如一見,不虛此行。 張禎:“......先生以為,此道對還是錯?” 不會這么神吧? 真能看透她的心思? 龐德公一揮手,指向四周百姓,“何需問我?答案就在眼前?!?/br> 張禎轉頭看去,是一張張崇敬、信任、歡喜的臉。 就連劉表,看她的眼神似乎也藏著期待。 是的,這就是答案! 長身一揖,正色道,“多謝先生!” 龐德公也是一揖,“山高路遠,大道難行,殿下保重!” 張禎聽出辭別之意,忙道,“我代天下百姓,請先生入朝!” 龐德公嘆道,“殿下此言,羞煞老朽!老朽于國何功,于民何益?無功無益,又無報效之心,入朝何為?” 見張禎還要再勸,后退一步,拱手笑道,“老朽之志,不在廟堂之上,在于江湖之間!” 他說得這么明白,張禎也只能道,“先生保重!” 人各有志,勉強不得。 又對諸葛暄和龐山民道,“meimei、妹夫保重!若有事,千萬記得傳信于我!” 諸葛暄笑道:“無事就不能傳信么?” 張禎拉著她的手搖了搖,“自然可以,多給我寫信!” 一家子正要走,劉表笑道,“先生知人,如何評論我這侄女兒?” 龐德公皺眉,“癡兒!我等行于歧路,何以妄議行于大道者?” 有什么資格? 劉表:...... 他本是好意,想借龐德公之口,揚張禎之名。 而張禎聞名遐邇,也會反證龐德公的知人之能。 于彼此有利。 不想又是自討沒趣。 這龐德公跟禰衡,真是一樣的討厭??! 呂布倒是大喜,施禮道,“多謝先生!” 在他看來,這就是最好最公平的評語! 神悅,乃行于大道者! 凡是不與她同行的,走的都是歧路、末路! 若還敢對她指手畫腳,他會親自送他們上路。 龐德公向他一拱手,帶著兒子兒媳翩然離去。 他想見一見張神悅,如今已經見到了,難不成還留下來喝酒吃飯? 那不是他的風格。 背影瀟灑極了,簡直不像個老年人。 周圍人群中,隱有“老神仙”之呼。 而被“老神仙”定論為行于大道者的張禎,在人們眼里仿佛多了層光芒。 諸葛暄不斷回頭搖手,腳步輕快,如同一只靈巧的小鹿,看起來是那么的歡樂。 和心愛的人隱居小島,其實也是件很有樂趣的事情呀。 “這位老先生,真是爽直干脆,名士風范!” 呂布贊道。 有事說事,沒事走人,很合他的脾性。 劉表在一旁冷笑。 什么名士,明明是鄉野村夫! 還是會看人下菜碟的鄉野村夫! 勢力得很,對張禎和藹可親,對他橫眉怒目! 第279章 那劉備文不成武不就,憑什么入了張神悅的眼? 沒幾日到了襄陽,百姓夾道歡迎,歡呼陣陣。 半點也不抗拒張禎當他們的州牧大人。 劉表看得又是心酸,又是欣慰。 他對荊州是真的有感情,希望荊州越來越好。